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四民月令一书中记述了东汉后期地主田庄一年十二个月的家庭事务安排。包括种植农作物(瓜、瓠、葵、葱、蒜、大豆、胡麻、黍、苜蓿、大麦、小麦、芥等等)以及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品买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测( )A.地主田庄经济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B.田庄经济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田庄的生活资料基本可以自给自足 D.田庄经济有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2、盐铁论?水旱记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
2、特点是()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3、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历代明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扶植小农经济,这主要是因为()A. 众多的小农构成了封建王朝的阶级基础B. 小农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兴衰和政权的安危C. 小农经济是古代农业的基本经营模式D. 农业在古代社会经济各部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4、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A.东方社会皇权主义的盛行B.小农经济封闭落后不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C.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3、D.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5、在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A.在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普及全国 B.唐代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C.宋代出现的曲辕犁可以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D.翻车的出现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改进 6、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 )A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C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7、下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
4、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出土地点考古发现河北武安县陶器上大多刻有陶工私名,如文牛陶等山东齐国临淄故城陶文大多只署明制作者的乡、里、名等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漆器注明了生产者的里名和人名,如钱里大女子湖南长沙桥19号楚墓一件漆耳环,器底漆书有“口里口”字样A. 官营手工者私造现象严重 B. 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C. 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 D. 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8、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这表明了( )A. 中国古代科技推
5、动手工业的发展 B.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9、景德镇陶录记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10、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近代
6、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加强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 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11、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了( ) 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 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保护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 D、政府实行“工商食官”的制度12、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做成了动画,2019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下列所述现象在宋代都城的街市不可能出现的是(
7、 ) A、“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还有国外客商,商品满目琳琅。”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C、“买卖昼夜不觉,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13、 据统计,唐代每年铸钱大致是八十万贯,而到宋朝神宗年间每年铸钱额是五百多万贯,同时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这说明了( )A. 唐代市场上货币数量不足 B. 宋代的货币制度日趋混乱C. 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宋代的货币贬值现象严重14、在唐代长安的“市”中设有“平准署”,职能是卖出官府不用之物,买进所需物品,根据市
8、场的变化买贱卖贵。对该机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A官府放宽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 B具有平抑物价和与民争利双重影响C朝廷的财政依赖商税和专卖收入 D保证官营手工业在市场的垄断地位15、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首列,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漳州、泉州,浙江的明州(宁波),山东的登州,河北的直沽,辽宁的金州等沿海多地造船业都很发达。永乐初,命福建造海船137艘,永乐五年,又下令改造海船249 艘。这一状况可以说明明初()A.海外贸易不断拓展的状况 B.官方远洋航海规模宏大C.实行了较宽松的海禁政策 D.朝廷鼓励民间海外贸易16、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
9、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 A、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 B、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C、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D、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17、汉武帝时期,“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民间不得再私铸铁器及煮盐,如违将施以钛(脚镣)大趾之刑”。这一经济措施( )A.完成了政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B.开创了古代中国的工官制度C.与其宣扬的儒家伦理相悖 D.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18、汉朝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许“名田(占有土地)”,“犯者以律论”;不许被“推择为吏(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
10、。这些规定( )A.表明了商人富而贱的窘境 B.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9、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主张( )A. 重商抑农 B. 农商并重 C. 重农抑商 D. 重本抑末20、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直隶一些地区,有地10?40亩者占户数的51.5%,而100亩以上者占17.7%。雍正二年(1724年),官庄、旗地与屯田合计约0.54亿亩,仅占全部拼地面积的7.4%。乾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这说明,这一时
11、期( )A. 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 B. 土地过度集中现象较为严重C. 政府对土地管理失去控制 D. 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材料二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摘编自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
12、,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四 (雍正九年十二月)广东布政使杨永斌上奏: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粤东所产铁锅,每连(五或三口为一连)约重二十肋(同“斤”)。查雍正七.八.九年(1729-1731年),夷船出口,每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连.二三百连不等,多者至五百连,并有至一千连者。计算每年出洋之锅约一.二万肋,诚有关系。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违者,船户人等照例治罪,官役通同徇纵,照徇纵废铁例议处。嗣后令海关监督详加稽查。得旨杨永斌所奏甚是,嗣后稽查禁止及官员处分、商人船户抬罪之处,悉照所请行。粤东既行查禁,则他省洋船出口
13、之处,亦当一体遵行,永著为例。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的有关政策并做简要评论。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城名称面积(平方公里)重要发现东周王城9.20制铜、陶等手工业作坊,房址,宫殿遗址等曲阜鲁国故城10.00房址,制铜、陶等手工业作坊,宫殿遗址等临淄齐国故城18.00(大城面积)大城内有排水系统、街道、手工业作坊等宫殿区位于与大城相连的小
14、城湖北楚国都城(郢都)15.96制铜、陶等手工业作坊,房址,宫殿遗址等河北燕下都(燕国都城之一)32.00宫殿、手工业作坊及居民区 摘编自夏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材料二 开宝末,议迁都于洛。晋王(即后来的宋太宗)言:京师屯兵百万,全籍汁渠潜运东南之物蟾养之,若迁都于洛,恐水运艰阻,阙于军储。 邵氏闻见录 引王禹僻建隆遗事 诸门桥市井已开,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更有御街州桥至南内前,趁朝卖药及饮食者,吟叫百端。 东京梦华录卷三(l)材料一中 为考古发现的东周王城和部分诸侯国都城规模。提取材料一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
15、识,评述东周时期的社会变化(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以等级为特征的传统礼制进一步突破,知识分子阶层、商人阶层整体崛起,这些影响到社会风尚的变化。万历年间编纂的通州志记载,该地之前在饮食上很简朴,“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但如今“无故宴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张翰在松窗梦语中说:“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期律令严明,人遵划一之法。代变风移,人皆志于尊崇富侈。” 管汉晖、李稻葵明代GDP初探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明朝的这次“对外开放”迅速带来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
16、是明朝的对外贸易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l/2流向了中国,总数多达数亿两,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 富人阶层普遍喜欢囤积白银,一方面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和避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说明消费仍然不够活跃。而“重本抑末”政策对商人再投资也有鲜明导向。当时的社会排名是“士农工商”,当经商赚取到一定银子以后,这些富人们往往不去扩大再投资,反而是去买田置地,需求端一直处于长期乏力的状态。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经济转入了通货紧缩。 亚当·斯密分析中国明朝经济发展情况时说,当时的“财富已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极限”。为了改变困局,尤其为了改善
17、朝廷日益恶化的时政状况,明朝中后期接连实施了多次经济改革,包括嘉靖新政、隆万新政和张居正改革等。但是这些改革的主要举措大多集中在财政税收领域,无法触及类似“供给侧”这样的深层次经济问题,无法回应新经济急需政策“松绑”的诉求。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1)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加以分析说明,从经济角度给出合理化建议。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没有提到“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依据材料可知田庄经济农作物品种繁多,且进行“各类粮食、农副产
18、品买卖”,可见田庄经济可以自给自足,故C项正确;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切入,结合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进行思考材料反映了铁器等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3、【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统治者采取任何一个政策,其出发点都在于维护其统治地位,封建统治者扶植小农经济,是在于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它关乎王朝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派,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主
19、要原因,故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影响。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认为东方小农经济由于具有松散性、脆弱性,必然要求代表它们的只能是其“主宰”和高高在上的“权威”,可见此观点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的必然性,从本质上说明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故选C。A、D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故B项错误。5、D6、【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魏政府以诏令形式强调:百工伎巧、养马之人必须世代相袭,为官府服役,不许改业,违者重罚。7、C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20、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材料中提到唐代白瓷烧制过程中的某项具体方法,即利用磁石的吸附功能,去除白瓷的黑斑,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南方的青瓷,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在世界的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白瓷的烧制过程,不能体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故D项错误。9、【答案】D【解析】根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景德镇”,可见景德镇一词是在宋朝出现,排除A;根据“镇民陶玉者”,可见陶玉身份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该产品闻名海外,排除B、C;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故选D10、B11、【答案】A【解
21、析】题干反映了唐政府对商品交换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关于市的设置地点,州治和县治所在地设经常性的市;皇帝巡视停住的地方,必须设临时性的市。关于市的营业时间,明确规定午时开始,日落前七刻结束;同时还规定,除小城外,一般的市在开市与罢市时都必须有钲鼓作为信号。对于市的管理,各地政府须设置专门的官员,官员负责监督市场上有无违禁物品出售。有无乱设店铺的现象,有无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由此可见,政府做出以上规定的目的有三:一是为日用采购提供方便,二是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管理,三是防止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因此选A。BC与题干意思不符,D说法有误,“工商食官”是指古代官营工商业。12、【答案】B【解析】A项体现的是
22、商品经济的繁荣,店铺林立,这在宋朝是完全可能出现的;C项正确,宋朝出现了夜市;D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并且出现了草市。B项体现的是雇佣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末出现,因此在宋代的作品中不可能体现。故选B。13、【答案】C【解析】铸钱的增多实际上是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场”上还流通着大量的有价证券和票据也是反映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的货币制度并不混乱,只是货币流通量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货币贬值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要明
23、白铸钱多说明货币流通量大,货币流通量大说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14、B15、B16、【答案】 C【解析】材料表明,均田制下,国家在通过政策的调整减少土地的授予数量。究其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国家掌握的土地逐渐减少。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时期的盐铁官营政策。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见,汉武帝时期将盐铁业实行政府垄断经营,严禁民间私营,以限制大商人势力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可见这一经济措施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故选D。春秋战国以来,政府垄断工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故A项错误;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儒家思想在维护中央集权问题上具有一致性,故C项错误。1
24、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汉朝在服饰、经济和政治地位对商人均作了严格的限制和规定,这种抑商政策的规定表明了商人富而贱的窘境,故选A。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群体受压制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C、D两项错误。19、【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等信息可知,张居正强调“农业与商业均要发展,二者可以互补”,故可知是农商并重,B项正确。重商抑农与题干主旨农商并重矛盾,排除A。重农抑商即重本抑末,与题干主旨农商并重矛盾,排除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
25、答案为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关键是理解“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即可知道是农商并重。20、【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有地10?40亩者占户数的51.5%”“乾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可知康乾时期自耕农拥有土地的比例比较大,体现了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A项正确。B项土地过度集中的现象,与题干中自耕农拥有土地的比例比较大的信息不符,排除。自耕农拥有土地的比例比较大,说明政府一定程度上严格控制土地兼并,排除C。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而是强调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排除D。综上所
26、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点睛:抓住题干信息“有地10?40亩者占户数的51.5%”“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等即可知道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二、非选择题21.(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推动了小农经济的产生。(2)经济政策:盐铁官营。实施目的: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3)特点:生产规模庞大;资金投入巨大;生产分工细密;实行雇佣劳动。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评论:直接影响了冶铁
27、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制约了采矿、商贸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既阻碍了工商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和封建生产方式的分解;造成了中国传统手工业长期与世界市场的隔绝状态,影响了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创新,使之渐趋落后。22.(l)各大诸侯国都城面积远大于周王城,表明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增强,分封制受到冲击;宫殿都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少城),附近有官府手工业作坊,出现了大城,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宫殿区、居民区和作坊区的划分,“里坊制”城市布局模式产生。(2)北宋东京对汁河漕运的依赖更加严重,说明南方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汴河漕运兴旺发达,与南方及海外的经济贸易交流规模超过前代;坊市制打破,市场活跃,城市服务业发达。23.(1)现象:传统礼制被打破;知识分子、商人阶层崛起;消费观由朴素变为追求享受。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变革影响)。(从当时中国和世界2个角度回答各)(2)措施:修改海禁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固守“重本抑末”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SIS资金申请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LTCC低温共烧陶瓷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热炎宁颗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片式钽电解电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玉石花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4氨基偶氮苯4磺酸产业发展动态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烤漆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工作策略计划
- 2025-2030叶酸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主管对工作计划的调整技巧
- 19G522-1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图集
- RP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课件 6.1 RPA网银付款机器人
- 软件开发中介服务协议范本
- 云南省昆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
- 企业宣传与品牌形象设计手册
- 别墅设备维护方案
- DL∕T 1917-2018 电力用户业扩报装技术规范
-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食材配送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