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3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3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3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3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必修3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练习*一、给以下黑体字注音。1. 臣等不肖 2. 刎颈之交 3. 广成传舍 4. 缪贤舍人 5. 见臣列观 6. 相如虽驽 7. 臣语曰 8. 使人遗赵王书 9. 睨柱 10. 秦王不怿 *二、解释以下黑体词的含义。1. 乃辞谢 2. 从径道亡 3. 间至赵矣 4. 臣请就汤镬 5. 左右皆靡 6. 为赵王寿 7. 秦王竟酒 8. 位在廉颇之右 9. 一介之使 10. 徒以口舌为劳 *三、在以下句中通假字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本字。1. 可与不 2. 拜送书于庭 3. 召有司案图 4.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5.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四、解释下面

2、的一词多义。于:1. 闻于诸侯 2. 故燕王欲结于君 3. 归璧于赵 4. 使不辱于诸侯 5.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6. 苛政猛于虎也 之:1. 得璧,传之美人 2. 即患秦兵之来 3. 均之二策 4.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 至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 6. 何陋之有 对:1. 何以知之?对曰 2. 对镜贴花黄 请:1. 璧有瑕,请指示王 2.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3. 诸将请所之 书:1. 使人遗赵王书 2. 秦御史前书曰 3. 军书十二卷 许:1. 宁许以负秦曲 2. 潭中鱼可百许头 3. 时人莫之许也 4. 曳屋许许声 5.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设:1. 乃设九宾礼于廷 2

3、.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3. 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 奏:1. 请奏瑟 2. 相如奉璧奏秦王 顾:1. 顾吾念之 2. 相如顾召赵御史曰 3.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计:1. 计未定 2. 廉颇蔺相如计曰 3. 可计日以待也 *五、请在以下各句中活用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标出由何类词活用为何类词。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动名1. 奉璧西入秦 2. 秦御史前书曰 3. 且庸人尚羞之 4.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 归璧于赵 6. 怒发上冲冠 7. 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六、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构造后置句等。请指出

4、以下各句属何种句式。1. 求人可使报秦者 2.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 大王见臣列观 5. 徒见欺 6. 以勇气闻于诸侯 7. 何以知之 8. 而君幸于赵王 9. 且相如素贱人 10. 马之千里者 11.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七、填空。1. 本文节选自? · ?,作者 ,字 ,是 时期伟大的 家、 家、 家。?史记?原名? ?,是我国第一部 体_,全书共 篇,包括 、 、 、 、 ,记载了从 到_太初四年约 年的历史。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 。2. 默写: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_。表现廉颇忠于国事勇于改错的言行的语句有:_3. 请在本文中找

5、出五个至今仍常用的成语或熟语:_一、根底知识。1.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倨傲jù 佯为yáng 广成传zhuàn 渑池minB. 缪贤miào 肉袒tn 瑕疵xi 列观guànC. 汤镬huò 驽马nù 盆缶fu 诀别juéD. 琴瑟sè 刎颈wn jng 不怿yì 间道jin2. 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只,不过B. 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呈献,进献C. 决负约不偿城 决:决定D.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卒:终于3. 以下

6、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B.C.D.4.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舍相如广成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廷叱之秦王恐其破璧且庸人尚羞之宁许以负秦曲A. / B. /C. / D. /5. 以下句子的句式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 B.C. D.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11题。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

7、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假设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6.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拜为上卿 拜:任命,

8、授官B.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只,不过C. 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本来D. 顾吾念之 顾:考虑,想到7. 以下语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A. B.C. D.8. 以下语句中加点的“之作为代词,对其指代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吾羞,不忍为之下 他,指代蔺相如B. 而相如廷叱之 他,指代秦王C. 且庸人尚羞之 他,指代廉颇D.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指代廉颇9. 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是表现蔺相如“宽宏大量“重友为国的一组是相如闻,不肯与会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相如引车避匿蔺相如固止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A. B. C. D. 10. 以下对文

9、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廉颇之上。B. 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绩。C. 蔺相如本来是宦官头目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心理的不平衡。D. 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不满,而他擅长作比,委婉劝解,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11. 把选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译文:_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_3吾所以

10、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译文:_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长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

11、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

12、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也。且所来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创造商君之刻薄少恩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A.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不如因而厚遇之B. 亦足

13、创造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慰劳其军中用事者D. 尽破之以归秦 劳师以袭远,未所闻也1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是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A. B. C. D. 14.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

14、下的心理,因此被重用。B. 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说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办,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C. 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军。D. 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揭露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处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15.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2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四、语言运用。16. 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和句式,调整个别句子的句式。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15、。积极的心境使人振奋快乐、朝气蓬勃,生活充满了乐趣;而生活中的枯燥沉闷、了无兴趣也往往是消极心境带来的后果。17. 仿照横线后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两个句子,要求仿写的句子能与横线后的句子构成排比句,且和下文衔接自然。_,_。乐观幽默的人如同一部幽默辞典,思维缜密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仁人,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如今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

16、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渐渐“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老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老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一、1.xiào 2.wén jng 3.zhuàn 4.miào 5.guàn 6.n 7.y

17、ù 8.wèi9.nì 10.yì二、1. 抱歉 2. 小路 3. 从小路或悄悄地 4. 古代一种用滚水烹煮的酷刑 5. 退却 6. 敬酒或献礼 7. 完毕 8. 上 9. 个 10. 只不过三、1. 不 否 2. 庭 廷 3. 案 按 4. 缪 穆 5. 孰 熟四、于:1. 在 介词 2. 和 介词 3. 到 介词 4. 被 介词 5. 对 介词 6. 比 介词之:1. 它 代词 2.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 这 代词 4. 助词 不译;或我 代词 5. 我 代词 6. 助词 表示宾语前置对:1. 答复 动词 2. 向着 介词请:1. 请允许我 动

18、词 2. 请你 动词 3. 请示 动词书:1. 信 名词 2. 书写 动词 3. 文书 名词许:1. 容许 动词 2. 左右 不确定数词 3. 赞同 动词 4. 象声词,读h 5. 处 名词设:1. 安排 动词 2. 部署 动词 3. 假设 连词奏:1. 弹奏 动词 2. 进献 动词顾:1. 可是 连词 2. 回头 动词 3. 拜访 动词 4. 难道 副词计:1. 计策 名词 2. 谋划 动词 3. 计算 动词五、1. 西 名状 2. 前 名动 3. 羞 动意动 4. 先后 形意动5. 归 动使动 6. 上 名状 7. 诈 动名六、1. 定语后置句 2. 判断句 3. 被动句 4. 介词构造后

19、置句 5. 被动句6. 介词构造后置句 7. 宾语前置句 8. 被动句 9. 判断句 10. 定语后置句 11. 判断句七、1.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子长 西汉 史学 文学 思想 太史公书 纪传 通史 130 书 表 本纪 世家 列传 黄帝 汉武帝 3000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略3. 布衣之交 两虎相斗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完璧归赵 口舌之劳1. A 解析:B项,瑕xiá,C项,驽nú,D项,间jiàn。2. C 解析:决:必定。3. C 解析: A项,白白地/只;B项,请你们/请允许我;C项,终于;D项,宠幸/副词,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

20、感到幸运的。4. A 解析: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 B 解析:A项,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B项,都是被动句;C项,一般句式,定语后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判断句。6. D 解析:D项,“顾的意思是“只是,不过。7. A 解析:A项,“廷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因,介词,经由、通过;副词,于是。C项,“之,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上,名词,上面;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8. C 解析:C项中的“之指代蔺相如竭力躲避廉颇的做法。9. C 解析:是写蔺相如阻止舍人分开;表现蔺相如的勇气非凡,不畏惧秦王。排除这两项即可

21、。10. B 解析:B项,错在“根本没有立什么功绩上。廉颇的意思是蔺相如仅仅凭借“口舌立功,没有自己攻城野战的功绩大,并不是一点都不成认蔺相如的功绩。11.1我们远离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的崇高品德。2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呢?3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事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边。12. B 解析: B项两个“之都是构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A项前一个“因是介词,作“通过讲;后一个“因是副词,作“趁机讲。C项前一个“者是助词,起提顿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者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前一个“以是连词,表顺承,不译;后一个“以也是连词,表目

22、的,译为“来。13. C 解析:句说明商鞅擅长揣摩君王的心理,进而迎合,为人圆滑。句说明商鞅言而有信。14. B 解析:B项,“阻挠变法的权贵们错,“刑公子虔,黥公孙贾实是商君的权术之举,借以恫吓别人。“百姓们的拥护错,“秦人皆趋令实是威权之下的保身之举。15. 1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2秦惠王将商君处以车裂的极刑并示众于市,说:“不要像商君那样谋反!16. 将后一句改为“消极的心境,也往往带来生活中的枯燥沉闷、了无兴趣。17. 例如:洒脱飘逸的人像一本散文集多愁善感的人是一首抒情诗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

23、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做了中庶子。公叔痤死后不久,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要重整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向东收复失地,他就西去秦国,依靠孝公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孝公跟他谈的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地在垫席上向前挪动膝

24、盖,谈了好几天都不觉得厌倦。景监说:“您凭什么能合上大王的心意呢?我们国君快乐极了。卫鞅答复说:“我劝大王采用帝王治国的方法,建立夏、商、周那样的盛世,可是大王说:时间太长了,我不能等,何况贤明的国君,谁不希望自己在位的时候名扬天下,怎么能叫我闷闷不乐地等上几十年、几百年才成就帝王大业呢?所以,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劝说他,他才特别快乐。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揭露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为私事斗殴的,按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

25、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展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

26、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读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化,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历联络起来,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观察对象。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敢动。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它搬走了,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借此说明令出必行,绝不欺骗。事后就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