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真菌病各药物特点_第1页
甲真菌病各药物特点_第2页
甲真菌病各药物特点_第3页
甲真菌病各药物特点_第4页
甲真菌病各药物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定义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霉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甲癣俗称灰指甲 中医称为鸡爪风,油灰指甲等特点由皮肤癣菌感染甲板引起的甲病称为甲癣趾甲癣大多由足癣直接传播,指甲癣那么可能由手癣传播或因搔抓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而直接接触感染。常伴有甲沟炎病因病原菌:皮肤癣菌、酵母菌,其它多种霉菌90%的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感染而起的。类型主要有五类:1、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2、近端甲下甲真菌病3、浅表性白色甲真菌病4、全营养不良性甲真菌病5、内在型甲真菌病临床表现以甲下角质堆积和甲变色为常见病症初表现为甲板增厚、甲下角质堆积,甲真菌病使甲别离,甲真菌病出现甲纵嵴、甲横沟,甲真菌病导致甲破损、甲

2、变色,甲真菌病最终全甲破坏。危害夏季诱发足癣,引起趾间糜烂型足癣,瘙痒、脱屑、浸渍糜烂或可进一步引发小腿急性丹毒,导致淋巴管阻塞、小腿结缔组织增生,最终引发慢性淋巴水肿橡皮腿接触到外阴或阴道就会导致女性阴道念珠菌病治疗手术治疗拔甲因损伤大、流血多、复发率高根本不采用外用药难以渗透,对于累及甲母质的甲真菌病效果不好口服药停药后甲真菌病易复发且严重损害肝肾脏偏方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治甲真菌病用偏方不当还会引发严重感染激光治疗高靶向性、高能量、相关治疗药物局部治疗药物阿莫罗芬广谱 环吡酮胺系统治疗药物特比萘芬 伊曲康唑 氟康唑 布替萘酚 酮康唑 克霉唑阿莫罗芬涂剂属于吗啉类抗真菌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抗真

3、菌药抗菌谱为广谱高效抗真菌药它的抗菌谱为: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它念珠菌种。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指趾间毛癣菌、须发毛癣菌及其它毛癣菌种,表皮癣菌,小孢子菌。霉菌:帚霉菌。暗色孢菌:、链格孢菌、分支孢子菌。低敏感性菌种:曲霉菌、镰孢菌、毛霉菌。适应症阴道念珠菌病、甲癣、各种皮肤真菌病对引起指趾甲感染的各种真菌均有杀灭作用,用于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作用机制 主要抑制次麦角类固醇转化成麦角甾醇所需的复原酶和异构酶,造成次麦角类醇蓄积,麦角类固醇大量减少,导致胞膜构造和功能受损,从而杀伤真菌。同时还造成异常几丁质沉积导致真菌生长障碍,还抑制氧化酶和琥珀细胞色素C复原酶等活性,有极高的体外药理活性用法

4、用量将本品施用于病甲,每周使用1-2次。在感染尚未去除,正常指趾甲没长成之前,有必要持续使用本品。指甲用药,一般需持续6个月,趾甲需持续912个月。每三个月观察治疗进展,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使用步骤:锉清洁取涂枯燥清洁 再次使用本品之前,先用棉签去除旧的搽剂。如有必要再锉一次,然后重新涂施药液。枯燥的搽剂不受水和肥皂的影响由于缺少怀孕妇女的临床研究资料,所以本品应禁用于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由于缺少相关临床研究资料,所以本品应防止用于哺乳期妇女环吡酮胺乳膏、涂剂为广谱高效抗真菌药适应症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花斑癣,亦可用于皮肤和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及甲真菌病。作用机制甲下局部保持较高的药

5、物浓度而起作用主要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引起细胞内物质外流,并阻断蛋白质前体物质的摄取,导致真菌细胞死亡,对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渗透性强。用法用量均匀涂于患处,1日2次,涂后应轻轻搓揉数分钟,2周为一疗程治疗甲癣,应先用温水泡软并削薄病甲后,涂药包扎,治疗第一个月每2天1次,第二个月每周2次,第三个月每周涂药1次,至痊愈为止。特比萘芬片、乳膏、溶液系统治疗药物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适应症仅用于治疗大面积、严重的皮肤癣菌感染体癣、股癣、足癣、头癣和念珠菌如白色假丝酵母引起的皮肤酵母菌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严重性和范围考虑口服给药的必要性。 皮肤癣菌丝状真菌感染引起的

6、甲癣作用机制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丙烯胺类药物。本品能特异地干扰真菌麦角固醇的早期生物合成,高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使真菌细胞膜形成过程中角鲨烯环氧化反响受阻,从而到达杀灭或抑制真菌的作用。用法用量片剂 成人体重40 :每次1片0.25g每天一次;儿童,体重20-40:每次半片0.125g每天一次。乳膏、溶液剂一天1-2次,涂患处疗程对于大多数患者,治疗疗程为6-12周禁用于孕妇口服特比萘芬治疗的母亲不应哺乳2岁以上的儿童口服特比萘芬耐受性好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液三唑类抗真菌剂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 为三氮唑衍生物适应症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皮肤科皮肤科

7、/ /眼科: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眼科: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由皮肤癣菌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病、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作用机制对深部真菌和浅表真菌均有抗菌作用唑类抗真菌药物主要是有效的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

8、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麦角固醇缺乏;同时甲基化的羊毛固醇在细胞内积聚,导致了许多与膜相关的细胞功能发生改变,真菌细胞受到抑制或者死亡;还可抑制真菌的过氧化酶,使真菌细胞内的过氧化物堆积,导致真菌细胞死亡。用法用量为到达最正确生物利用度,餐后应立即给药,胶囊须整个吞服。在开场治疗的第 1 周内即可分布到甲板,连续或冲击治疗甲真菌病,停药后药物在甲中可保存 6 9 个月。禁忌症禁忌症禁用于对该品过敏者。孕妇禁用。禁与以下药物同时使用:1可引起间期延长的3A4代谢底物,例如阿司咪唑、西沙必利、咪唑斯汀、奎尼丁、特非那丁等,2)经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不建议把伊曲康唑用于儿童患者氟康唑胶囊,注射剂适应症1念珠菌病2隐球菌病3球孢子菌病。4 皮肤真菌病:包括体癣、手癣、足癣、花斑癣、头癣、指趾甲癣等皮肤真菌感染。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6放化疗的预防治疗作用机制与伊曲康唑一样口服吸收良好,不受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超过 90%。可以快速穿透甲板,在甲板中的浓度与剂量成正相关,终止治疗后氟康唑可在指甲甲板中存在 4 个月,在趾甲中存在 6 个月。用法用量每周150一次,疗程24个月,视病情可适当延长疗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