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新人教必修_第1页
化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新人教必修_第2页
化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新人教必修_第3页
化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新人教必修_第4页
化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新人教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化学必修必修第三章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 常见的有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与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从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理解羧基的结构特征;.使学生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教学重点: 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乙酸的酸性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本质 第课时第

2、课时知识总结化学性质乙醇结构乙醇用途结束退出物理性质乙醇制法启迪思考精选练习课件制作CCOHHHHH H结构式: CH3CH2OH 或C2H5OH醇的官能团羟基写作OH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化学式:OH 与OH 有何区别? CH3CH2OH与 NaOH 性质相同吗?C2H6O结构简式:参考答案让我好好想想?v 颜 色 :v 气 味 :v 状 态:v 密 度 : v溶解性:v挥发性:无色透明特殊香味液体比水小20时的密度是0.7893 g/cm3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易挥发乙醇俗称酒精:如何分离水和酒精? 工业上如何制取无水的乙醇?参考答案酒的知识结构与性质分析与金属反应与氢卤酸

3、反应氧化反应脱水反应结构与性质分析CCOHHHHH H官能团羟基(OH) C原子 C原子 乙醇分子是由乙基(C2H5)和羟基(OH)组成的,羟基比较活泼,它决定着乙醇的主要性质。在处均可断键反应。 在后面的化学性质中要注意是在哪里断键的。 2C2H5OH+2Na 2C2H5ONa+H2与金属反应(演示实验同时做钠与水反应比较实验)分析:乙醇跟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并放出氢气。与水跟金属钠的反应相比,乙醇跟钠的反应要缓和得多。 其它活泼金属如钾、镁、铝等也能够把乙醇的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 乙醇分子可以看作是水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所取代的产物,但乙醇在水溶液里比水还难于电离。:试比较乙醇和

4、水的酸性强弱 ?能否通过此反应测定有机物的羟基数目?参考答案与氢卤酸反应 乙醇可与氢卤酸发生作用,反应时乙醇分子里的羟基键断裂,卤素原子取代了羟基的位置而生成卤代烃,同时生成水。CCHHHHHOH C2H5Br+H2OC2H5 OH+H Br溴乙烷羟基被取代: 上述反应是什么类型反应? 若将乙醇、食盐、浓硫酸(1:1)混合加热时,反应中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有关反应是什么?参考答案氧化反应:(一) 乙醇在空气里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 乙醇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实验 室里也常用它作为燃料。:在有机化学中通常用反应物的得氧或得氢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得氧或失氢叫做氧化反应;

5、得氢或失氧叫做还原反应。 乙醇被氧化成别的物质呢? 且看下页分解2CO2 +3H2O热C2H5 OH + 3 O2点燃 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氧化反应:(二):将热铜丝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闻液体气味变化 。 气味变成刺激性气味。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催化剂CCHHHHHOH -C被氧化还原两个氢脱去与O结合成水: 当 -C上没有氢或只有一个氢的情况又如何氧化呢?提示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 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到170左右,每一个乙醇分子会脱去一个水分子而生成乙烯。实验室

6、里可以用这个方法制取乙烯。浓H2SO41700CH C C H CH2=CH2 +H2OHHHOH:如图(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羟基和氢脱去结合成水像乙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由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CCHHHHHOH 消去(脱水)- - :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我要看答案 乙醇能脱水主要是由于乙醇分子里含有羟基。如果反应条件(例如温度)不同,乙醇脱水的方式也不同,以致生成物也不同。例如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左右,那么每两个乙醇分子间会脱去一个

7、水分子而生成乙醚。脱水反应(分子间脱水)2CH3CH2OH CH3CH2OCH3CH2 + H2O浓H2SO41400C: 通过分子内脱水反应和分子间脱水反应,试比较这两个反应的异同点,有什么心得?参考提示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v用作燃料,如酒精灯等v制造饮料和香精外,食品加工业v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如制造乙酸、乙醚等。v乙醇又是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制造涂料。v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酒精作消毒剂。 发酵法是制取乙醇的一种重要方法,所用原料是含糖类很丰富的各种农产品,如高梁、玉米、薯类以及多种野生的果实等,也常利用废糖蜜。这些物质经过发酵,再进行分馏,可以得到95(质量分数)的

8、乙醇。 以石油裂解产生的乙烯为原料,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硫酸或磷酸) 存在的条件下,使乙烯跟水反应,生成乙醇。这种方法叫做乙烯水化法。用乙烯水化法生产乙醇,成本低,产量大,能节约大量粮食,所以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这种方法发展很快。CH2CH2H2O CH3CH2OH催化剂加热加压乙醇结构:化学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官能团与性质关系。 物理性质:色、味、态、溶解度和挥发性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反应 (1)与氢卤酸反应 (1)氧化反应燃烧与制醛 (1)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 分子间脱水 乙醇用途:乙醇制法:发酵法和乙烯水化法3、如何分离水和酒精?4、工业上如何制取无水的乙醇?由于水和酒精是互

9、溶的,所以通常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水和酒精。先加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加热蒸馏分离乙醇。5、试比较乙醇和 水的酸性强弱 ?6、能否通过此反应测定有机物的羟基数目?乙醇和水都呈中性,但水中能电离出H离子,而乙醇则不能。能。 让钠与醇反应,通过钠与醇的物质的量作比较则可有结果。7、乙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是什么类型反应?8、 若将乙醇、食盐、浓硫酸(1:1)混合加热时, 反应中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有关反应是什么?是个取代反应。可看作是卤素原子取代了乙醇中的羟基(OH)。硫酸是作为反应物制氢卤酸。C2H5OH + HCl C2 H5Cl + H2ONaCl + H2SO4 NaHSO4 + H

10、Cl与OH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H才能被氧化。9、当C上氢原子数目与醇的氧化有何关系?CCHHHHHOH -C被氧化还原两个氢脱去与O结合成水在 -C碳上有2个H时在 -C碳上只有1个H时做练习一RCH O RCH=OHHCu3000C生成醛C O C=ORRRRHHCu3000C生成酮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有: 连有OH的碳原子周围有碳原子。 如 CH3OH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1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的分子结构特点是什 么? 是不是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H3CH3CH3CCHHOH 与连有OH的碳原子 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 原子。如右物质则不 能发生消去反应。 它们都是脱去一个水分子;不同的是

11、:分子内脱水反应属于消去反应,而分子间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反应条件也不同。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按照实际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朝着我们所需要的方向进行。12、通过分子内脱水反应和分子间脱水反应, 试比较这两个反应的异同点,有什么心得?CCOHHHHH H与钠反应时在何处断键。A: :发生消去反应时在何处断键。A: B: B: C: C: D: D: 把质量为m g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的是:A: 稀硫酸B: 酒 精C: 稀硝酸D: CO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A: CuSO45H2OB: 无水硫酸铜C: 浓硫酸D:

12、金属钠相同质量的下列醇,与足量钠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 甲 醇B: 乙 醇C: 乙二醇D:甘 油在下列物质中加入溴水数滴,振荡,溴水 不褪色的是:A: 浓硫酸B:浓NaOH溶液C: 碱石灰D: 无水氯化钙酒精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产物可用一种物质完全吸收,这种物质是:A: NaOH溶液B: 酒 精C: SO2溶液D:氢硫酸溶液 乙醚是醚类中最重要的一种。凡是两个烃基通过一个氧原子连结起来的化合物叫做醚。醚的通式是ROR,R和R都是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乙醚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沸点是4.51 ,有特殊的气味。吸入一定量的乙醚蒸气,会引起全身麻醉,所以纯乙醚可用作外科手术时的麻醉剂。

13、乙醚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它本身是一种优良溶剂,能溶解许多有机物。乙醚蒸气很容易着火,空气中如果混有一定比的乙醚蒸气,遇火就会发生爆炸,所以使用乙醚时要特别小心。软件使用说明采用非线性结构,方便老师调用鼠标左键或键盘任意键可逐步显示屏幕内容单击各种按钮、热字可实现交互跳转单击动画画面可暂停或继续播放该动画任意时刻均可按 返首页任意时刻均可按 到主菜单任意时刻均可按 回到原处任意时刻均可按 到默认上一张幻灯片任意时刻均可按 到默认下一张幻灯片任意时刻均可按 到本帮助说明任意时刻均可按 结束幻灯片放映前 页后 页结 束首 页主菜单说 明回原处乙醇是发生在生活中较熟悉的一种醇,本节主要介绍了乙醇

14、的结构式、性质和用途,由于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对乙醇有过初步介绍,因此建议本节可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起,再剖析乙醇的结构简式及结构特点,推测可能具有性质,结合具体演示实验分析乙醇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本节教学的重点为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在讲述乙醇的化学性质时,要抓住官能团的特性,也要注意乙基对羟基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化学性质,由此也体现出“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规律。在教学中,要做好演示实验(教师最好在教材基础上加以补充和改进),加深印象,利于对知识的掌握,从而突破难点。也要将乙醇的性质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避免空洞、抽象地说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第课时第课时天气变化,

15、请预防感冒 -孙吉双提醒您预防感冒的简单方法之一:熏蒸食醋食醋是含35乙酸的水溶液,乙酸又称醋酸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酸一、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沸点:117.9 117.9 (易挥发)熔点:16.6 16.6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思维延伸 请简单说明在实验中若遇到无水乙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时,你将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观察乙酸的分子模型,试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结构简式C2H4O2CHHHHCOO官能

16、团COOH(羧基)HCOO二、乙酸分子组成与结构HCOOCH3HCOOCH3羧基或或小组讨论并完成:(1)设计实验方案说明乙酸有酸性;(2)实验探究:比较乙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酸性在初中你学过乙酸的什么化学性质?三、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一一) 酸性:酸性:2CH3COOH+ Na2CO3 =CO2+ 2CH3COONa+ H2O乙酸酸性与碳酸酸性强弱: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与指示剂反应与碱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盐反应与金属反应2CH3COOH + CaCO3 = (CH3COO)2 Ca+H2O+CO2学以致用在家中清除有水垢(在家中清除有水垢(主要成分主

17、要成分CaCOCaCO3 3)的水壶,)的水壶,可选取的试剂,反应原理可选取的试剂,反应原理(反应方程式)(反应方程式)?作业1、动手除水壶的水垢 厨师烧鱼时常加酒并加点食醋,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无腥、香醇,特别鲜美。酒中的乙醇和食醋中的乙酸发生什么反应? 活动二:实验演示 在一支试管中先加入几片碎瓷片,再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下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思考?2 2、如何稀释浓、如何稀释浓硫酸?该实验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酸?该实验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1 1、加碎瓷片用途、加碎瓷片

18、用途? ?3 3、为什么导管通到饱和、为什么导管通到饱和NaNa2 2COCO3 3溶液的液面上方溶液的液面上方? ?4、为什么要缓慢加热? 活动二:实验演示 在一支试管中先加入几片碎瓷片,再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下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1、反应后饱和反应后饱和Na2CO3溶液上层有什么现象溶液上层有什么现象? 4、 饱和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溶液的作用是什么?观察实验并思考 ?2 、浓硫酸的作用?3、生成物中可能有的杂质?生成物中可能有的杂质?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饱和碳酸

19、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在浓硫酸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该油状液体是乙酸乙酯。酯化反应: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反应很慢,即反应速率很低(为了提高反应速率, 一般要加入浓硫酸);反应是可逆的,即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CH3 3C COH + HOH + HO OC C2 2H H5 5 CH CH3 3C CO OC C2 2H H5 5 + H + H2 2O O OO浓硫酸特点: (乙酸乙酯)反应类型: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已知沸点:乙醇

20、78 ,乙酸117.9 ,乙酸乙酯77.5 )1 1)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2 2)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 ,生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钠, , 便于 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3)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催化剂催化剂: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吸水剂吸水剂: :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讨论2、生成物中可能有的杂质?、生成物中可能有的杂质? 乙醇、乙酸可能一可能二CH3COOHCH3COO+HOCH2CH3CH2CH3+H2O浓硫 酸CH3COOHCH3COO+HOCH2CH3CH2CH3+H2O浓硫 酸同位素示踪法同位素示踪法酯化反应的实质:CH3COOH+H18OCH2

21、 CH3浓硫酸+H2OCH3CO18OCH2 CH3实验验证:实验验证: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探究乙酸乙酯的酯化过程 如何脱水?CH3COOHCH3COO+HOCH2CH3CH2CH3+H2O浓硫 酸2、结构式:1、分子式: 酸性强弱:本节小结:C2H4O2CH3COOH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2) 酯化反应 酸 + 醇 酯 + 水3、结构简式:(二)乙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 酸性(具有酸的通性)(一)乙酸分子的结构酸性酸性酯化酯化C CH HH HH HC CO OO O H H乙酸酯化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也是取代反应2 2、如何稀释浓、如何稀释浓硫酸?该实验加入药

22、品的先后顺序?酸?该实验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1 1、加碎瓷片用途、加碎瓷片用途? ?3 3、为什么导管通到饱和、为什么导管通到饱和NaNa2 2COCO3 3溶液的液面上方溶液的液面上方? ?4、为什么要缓慢加热?防暴沸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先乙醇再浓硫酸最后乙酸或先乙醇和乙酸混合再浓硫酸注意浓硫酸一定不能先加,因先加浓硫酸会有造成液体飞溅防倒吸因为反应物乙醇和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随产物蒸发而大量损失原料,温度过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减少反应物的损失催化剂催化剂: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吸水剂吸水剂: :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2、生成物中可能有的

23、杂质?、生成物中可能有的杂质?乙醇、乙酸、反应后饱和反应后饱和Na2CO3溶液上层有什么现象溶液上层有什么现象?若若饱和Na2CO3溶液中先加入酚酞,该实验又有什么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在浅红色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振荡后碳酸钠溶液层红色变浅、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已知沸点 :乙醇:78 ,乙酸:117.9 ,乙酸乙酯:77.5 )1 1)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2 2)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酸, ,生成可溶于水的醋酸钠, , 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3)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24、和反应乙酸,分离出乙酸乙酯注意事项:1.往大试管加入化学药品时,切莫先加 浓硫酸。2.加热要小心均匀的进行,防止液体剧烈沸腾,乙酸和乙醇大量挥发。3.导气管末端不要进入液体内,以防止液体倒吸。4.实验室制乙酸乙酯时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有利于乙酸乙酯与乙酸、乙醇的分离。练习1.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所以乙酸又叫()乙酸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结构式为( )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为( )醋酸C2H4O2 CH3COOH COOH(羧基) HCCOHHO=H 2.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25、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2)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 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 液的方法是: 。 (3)浓硫酸的作用是: 。 (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5)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 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6)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 用的实验操作是 。3.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D知识总结化学性质乙醇结构乙醇用途结束退出物理性质乙醇制法启迪思考精选练习课件制作 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