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听听那冷雨(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听听那冷雨(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 独具魅力的语言。2、鉴赏表达技巧,体会美的意境。3、在涵咏品味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以及中国文 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教学难点:1、鉴赏表达技巧,体会文本美的意境、独 具魅力的语言。教具器材:课件教时:1课时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体验一、新课导入以一首小诗 乡愁(余光中) 导入新课: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2、大陆在那头名家配乐朗诵学生用心聆听,感悟。 引入新课大家是否被感动了,心潮是否涌动了?那么是 被什么感染了呢?大家点头示意,齐声回答“思乡”。小评这样一首小诗高度浓缩了思乡情愫,乡思是自古咏 唱不衰的感情。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游子的思乡之 作-散文听听那冷雨(节选)。板书课题及作者二、作者简介用幻灯片放映作者简介学生自由阅读了解。 教师解说余光中先生曾说,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任何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过度”课堂预设:这些演讲话语 会给学生心灵以冲击,可以让学生说说心中的感悟。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感受三、研习文本【活动体验】过渡语: “任何欧风美雨都

3、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那么是哪 儿的雨夺走了作者的汉魂唐魄呢?问题一: 请大家快速阅读文章,找出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 哪些时代的雨?给你什么样的感悟?作者喜欢的是什么地方 的雨?为什么?提示学生阅读相关段落1、4、5、6、8,示意 学生快速找出,回答。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可以快速 发言。学生合作解答美国太初有字台湾亡宋之痛JJ大陆公寓时代交错横的地域感 - 纵的历史感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作者以听雨(清明时 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 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 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的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述 写瑰丽、

4、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在教师的引导提示下,有一 部分学生能总结出大意。学生解答作者喜爱的是大陆瓦上的雨。作者思想里总是流淌着古中国的记忆和情调,并以这种 记忆和情韵去观察,去思想。教师用文本中的语句作提示简 单少数学生可总结出,但语言表达可能会用词不准确,词 语显得贫乏。继续研习文本过渡语:好,我们一起走进那冷雨,去体验一下那瑰丽的境界。 问题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雨”的句子,仔细涵咏品读, 感悟感悟,看作者是从那些角度写雨的?提示学生现阅读1-4段独立完成,发言的学生读出句子,说出角度。阅读相 关段落,回答的学生相互补充,共同合作完成。淋淋漓漓清清爽爽新新 冷雨淅淅沥沥有一点薄荷的舔舔 潮

5、湿点点滴滴香味,淡淡的吧那 滂滂沱沱土腥味冷雨 第5节第6节第7节第9节第10节 凄凉凄清清脆可听黑键啊羯鼓雨是一凄楚凄迷如瀑布灰键“拂、电琵琶种音乐。 比碎玉弄、奏”单调而耐听。学生进行涵咏品味, 反复诵读, 深入理解作品蕴含的美 感。尝试美读,品味独具魅力的语言。分层完成阅读5到10段。这些问题对学生而言较简单。 合作完成,以防漏点。教师小结作者从这些角度描写了“雨”,最主要的是写: 听雨,听雨的感受,像这样感觉交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 又描声态,给我们的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美的境界,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6、7段。提示:大家用心倾听这“雨”,走进作者给我们画出的瑰丽境

6、 界。学生聆听、感悟。走进意境。继续研习文本过渡语:嗅过,看过,听过那冷雨,作者仅仅是为了写雨而写雨 的吗?学生齐答,“不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这样的表述:“有我之境,以我 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教师学生一起回顾以前了解的 知识点。问题三:那么作者想在“那冷雨”中寄寓什么样的感情呢?请大家找出体现作者感情倾向的语句,体味体味看看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感情?学生快速通读全文,找出句子,感悟,学生之 间可自由交流。3、第2节“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 地就在那里面、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必然长 在。”第4节“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 回中国。”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

7、愁第5节“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第6节“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 中国。”第10节“雨是回忆的音乐、下湿了布谷咕 咕的啼声。”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把表感情倾向的句子找出来。教师用幻灯片出示这些语句,每句配一幅精美的图片(超级链接)学生激动不已,齐答感情的含义。继续研习过渡语:作者把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寄寓在了“雨”这一意 象上。问题四:那么,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选用“雨”这一意象 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呢?又为什么是“冷雨”呢?提示:可以结合雨的特点作答。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把自己 的思考与同学的思考交流,然后发表看法。教师提示分析后,一部分学生可总结出。“雨”的特点: 缠绵悠长。冷的含义: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板书小结情之凄冷乡思、乡愁课堂总结听听那冷雨(节选)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 中漫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