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案例_第1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案例_第2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案例_第3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案例_第4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一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案例本单元的主题确定近代中国人民的政治屈辱与抗争-中国近代110年的战争和革命从主题出发的教学目标设计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4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5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6概述中国共产

2、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7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落实主题教学目标(在主题目标指导下整合内容、实施目标。) 原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 条约 影响 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 条约 影响 原因中日甲午战争 条约 影响五次战争 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 影响 侵华日军的罪行:(从9。18开始,包括经济破坏) 实现的标志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意义 抗日战争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初期 共产党开赴敌后 敌后战场的抗战 相持阶段 国民党政策转向和共产党的态度 起止时间: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的内容、评价

3、历史意义 起止时间: 口号义和团运动 主要斗争事迹 历史意义: 经过(1895年、1905年、论战、1911年4月和10月10日) 1、1912元旦辛亥革命 主要成果 2、1912、2、12五次革命 失败原因 3、1912、3历史意义 : 原因五四运动 成果 意义五四精神 一大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意义 (1921年) 二大的内容 第一次工运高潮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国民大革命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 (1924-1927) 北伐战争 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夺取城市为目标的起义 国共十年内战 井冈山道路 (1927-1937) 长征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1937-1945) 重庆谈判和

4、政协会议 粉碎重点进攻 解放战争(1945-1949) 战略反攻 决战 胜利的历史意义突破重难点1.用列表的形式突破: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侵华战争签订条约主要内容(罪行)影响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关税协定;此外,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外国公使驻北京,两船长江口岸行,洋人深入到内地,鸦片合法兼赔银。火烧圆明园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一部分官绅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

5、动。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涌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赔款本息9.8亿两;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惩办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镇压了义和团,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

6、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同样用列表的形式突破:近代前80年中国的民主革命革命斗争主要过程及主要事件历史作用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爆发:1851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1853年占南京改天京全盛: 1856年通过北伐和西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转衰:1856年天京事变后,进入军事防御,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洪仁玕提出中国最早、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

7、的智慧结晶。义和团运动(1900)兴起:19世纪末,由反洋教斗争发展而来;进程:抗击八国联军侵华,遭中外军队联合镇压。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改革。辛亥革命(1911)同盟会成立: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为宗旨,民报为刊物;革命风潮:和改良派展开论战;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建立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帝制终结:1912年2月清宣统帝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

8、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1919)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爆发:5月4日北京学生掀起;上海“三罢”斗争,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初步胜利: 罢免了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反帝反封建,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民主和科学,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3.继续用列表的形式突破:近代后30年中国的民主革命民主主义分期1919年至1949年发展过程及主要事件1919至1924年中共成立及国共合作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共诞生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教训:19221923年京汉罢工高潮失败,必须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胜

9、利1919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高潮:1926年7月国民政府北伐,北伐战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失败:国民党发动“四一二” 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1927至1936年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南昌起义:标志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井冈山道路:秋收起义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道路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后才开始转危为安,1936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西安事变:在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实现逼蒋抗日,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1937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两个战场: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持阶段: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掀起反高潮;共产党斗争中求团结维护统一战线抗战胜利: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近代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 1945至1949年争取和平民主解放战争时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 战略防御: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1947年夏三路大军跃进大别山(中原)战略决战:194

11、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胜利战争胜利:1949年4月解放南京,国民党大陆统治被推翻。.4、还是用列表突破: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随之发生变化。社会政治导致清政局的开始变化,出现洋务派。社会经济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阶级关系农民负担加重,清政府的腐败进一步暴露,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社会思想“闭目塞听”局面有所改变。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5.用老师分析

12、的办法突破: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强调政治因素)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传统思想的束缚:中国封建势力强大,自然经济的阻碍;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受阻碍,人们思想不解放;闭关锁国政策;这些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三座大山的压迫: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策失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变化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

13、。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退。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在强调了政治因素的同时,老师适时的推出:中国近代化的含义与启示(1)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在中国近代,近代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

14、主化。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近代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从狭义上理解,近代化指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与振兴。(2)中国近代化的启示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

15、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近代化要跟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要有中国特色,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6、用同学们讨论、思辨的办法突破:对近代中国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的分析评价:从原因来看,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根本目的是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中国的落后和反动政府的腐败

16、,也是列强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反映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扩大商品输出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反映向垄断过渡,以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反映日本法西斯独占中国、称霸世界的战争野心。从侵略国家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日德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外,其他

17、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侵华战争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另一方面,侵华战争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7、同学们讨论、思辨的办法突破: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试图利用西方宗教与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资政新篇中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最终失败;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具有爱国和盲目性。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意义与局限性: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充分显示了其革命性的一面;但平均主义的空想性与盲目排外的极端性又充分表现了农民阶级保守与落后的一面。8、同学们讨论、思辨的办法突破: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三罢”斗争体现出社会各阶层的团结爱国,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3)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深化了19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