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案(五)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共2个课时) 第二框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时2)【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懂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难点)2.了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理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意义。(重点)4.理解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重点、难点)5.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学科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坚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2.科学精神:通过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确
2、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在艰辛探索中前进这些知识的学习,培养科学精神。 3.法治意识:理解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检、导】(一)新知探学 (课前预习:结合课本P25-P30,独立完成相关的填空或问题)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起止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 。【注意】:过渡时期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
3、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谓“过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一化三改”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它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为什么)(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
4、转变。【相关链接】课本P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决定性胜利(标志):1956年, ,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思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说法正确吗? (2)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3)重要的意义:在过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
5、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补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成果: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注意】: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
6、结合起来。2党的八大召开,指明方向.(1)意义作用: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最重要贡献就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 和 做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补充】: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A主要矛盾:(1)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注意】:八大的路线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这一路线既符合三大改造基本结束的国情和民意,又富有创造精神
7、。 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注意】:中共八大成为当代中国由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转向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历史坐标。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成就的表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科技等均取得显著发展。【思考2】: 原因:上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补充) 4实现的伟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
8、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5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意义: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二)【课前训练】:【自纠自查】: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4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
9、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5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议、展、评】 (问题探究-归纳提升) 课堂探究一:“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二农业社会主义
10、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它仅用四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5亿农民从个体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转变。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走合作化的道路,最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公私合营的政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探究1:据材料分析,从材料一中能得出什么结论?为改变这种现象党中央作出怎样的决定?探究2:据材料二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改造的?解读图表的方法:(1)坚持从上到下解
11、读。(2)先读图表题目以明确图表主题。(3)再读数据,注意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弄清数据变动过程、趋势和方向。(4)图表有注解的,还要读注解,进一步明确题意。(5)最后,综合以上信息,对图表信息作出归纳、判断或推论。【答案分析】:(分小组分题完成) 课堂探究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材料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确立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12、,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材料二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粮1.95亿吨19%30%棉164万吨26%93%钢535万吨296%580%煤1.3亿吨96%210%电193.4亿千瓦时166%320%原油146万吨235%探究1:据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共“八大”路线的正确性?探究2:结合材料二数据,如何评价八大路线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分小组分题探究)【课堂小结】:三、检测训练,拓展提升 1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
13、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农村互助组的成立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精神面貌得到了改变形成并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AB C D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下面认识正确的是()社会主义国
14、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A B C D4、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两对矛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C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5、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课后作业)
15、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和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国全面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人口众多,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始了她新的航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各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表1工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19494663261401952810461349195712415377041978563415674067(参见柳随年、吴群敢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
16、468页)表2中国、美国、日本发展情况相比:年份项目中国美国英国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年均增速18%2.8%4.1%19491989年GDP增长率7.37%3.17%6.98%19491989年人均GDP增长率5.44%1.87%5.95%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解读图表的方法:(1)坚持从上到下解读。(2)先读图表题目以明确图表主题。(3)再读数据,注意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弄清数据变动过程、趋势和方向。(4)图表有注解的,还要读注解,进一步明确题意。(5)最后,综合以上信息,对图表信息作
17、出归纳、判断或推论。【归纳】:第二课重难点【课后作业】:背诵记忆本节课内容,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三课 第一框题(课本P31-P35)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共2个课时) 第二框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时2)答案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检、导】(一)新知探学 (课前预习:结合课本P25-P30,独立完成相关的填空或问题)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2、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化三改”4、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思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不正确。生产
18、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2、(1)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思考2】: 原因:上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补充)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课前训练】:【自纠自查】:1、提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2、提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9、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提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4、提示×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5、提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课堂探究一:“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解读图表的方法:(1)坚持从上到下解读。(2)先读图表题目以明确图表主题。(3)再读数据,注意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弄清数据变动过程、趋势和方向。(4)图表有注解的,还要读注解,进一步明确题意。(
20、5)最后,综合以上信息,对图表信息作出归纳、判断或推论。【答案分析】:(分小组分题完成)探究1:据材料分析,从材料一中能得出什么结论?为改变这种现象党中央作出怎样的决定?提示: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差距非常大,中国的工业化几乎是一穷二白。党中央确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探究2:据材料二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改造的?提示:三大改造有其历史必然性。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运动实现的;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
21、,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公私合营的政策,逐步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知识拓展】: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关知识汇总时间1949年1956年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总路线、总任务一化三改:“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伟大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取
22、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2、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生产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都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的优势,资本主义生产方
23、式基本上被消灭了,农民的小生产私有制也基本上被改造了,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课堂探究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答案】:探究1:据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共“八大”路线的正确性?提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决定了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确立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这一路线既符合三大改造基本结束的国情和民意,又富有创造精神。它为党领导即将到来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探究2:结合材料二数
24、据,如何评价八大路线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提示:数据显示中国已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工业等均取得显著发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实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名师点拨】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2)会议背景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
25、完成。(3)重要决议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4)历史意义八大制定的这一路线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竣工验收阶段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学校集中供热污染控制方案
- 热力管道施工与安装技术方案
- 给水工程设计优化方案
- 展厅多终端展示协同解决方案
- 高一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范例与心得体会
- 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评估标准
- 机动车维修站管理规范与操作流程
-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监控方案
- 围墙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
- 便利店人员培训的架构与流程
- 2024年贵州省专升本考试大学政治测试题含解析
- 加油站财务培训课件
- 管理者沟通与冲突解决培训
- GB/T 43449-2023法庭科学毒物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 申请开办美食街的申请书
- 美国RAZ分级读物目录整理
- 《北京市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表》(非居住)
- 化疗在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讲解课件
- 二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加减口算(打印版)
-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