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必修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蜀道难达标训练筑基达标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噫吁嚱()()()鱼凫()石栈()猿猱()巉岩()喧豗()扪参()()飞湍()砯崖()崔嵬()吮血()咨嗟()解析:本题重点在对生字、难读字和易读错字加深印象,要求记准记牢。答案:y x xfúzhànnáochánhumén shntuánpngwéi shnz jié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尔来四万八千岁:()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连峰去天不盈尺:()所守或匪亲:()侧身西望长咨嗟:(8)以手抚膺
2、坐长叹:(9)使人听此凋朱颜:(10)砯崖转石万壑雷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重要词语,特别是古今意义和用法上有区别的词语。例如去、匪、坐等。答案:那;可作一方标志的最高峰;绕着;摸;去,距离;满;非;叹息;徒、空;使动用法,使凋谢;砯,象声词,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转,使动用法,使滚动。3.反复地充满感情地朗诵,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途径。但是,朗读要注意方法。下面对这首诗的朗读,你认为处理不当的有()(1)“噫吁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重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
3、”,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一层当用抒情调读,应当读得急促高亢。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一层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要读得慢些,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问君”句当用质问的语气读,读得严肃,重音落在“不可攀”三字上,以
4、下四句要抬高声调,然后用声色俱厉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须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愤怒的质问,当用升调。(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其余应读得顿挫有力。(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开头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一句一顿。稍作停顿后,改用命令的语气读最后两句。(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
5、余音,以发人深思。解析: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无论是对于加深诗歌理解还是对于提高语文素养都是大有裨益,对此务必高度重视。(2)当用叙述调读。应当读得轻而平缓。(4)“问君”句当用劝说的语气读,读得亲切。下四句要放低声调,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5)末句不是质问,也不是询问,是反问,表感叹的语气,当用降调。(7)开头四字句,读时当两字一顿。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答案:(2)(4)(5)(7)4.阅读下面两段诗,完成后面的问题:(一)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二)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不畏道途永,乃将汩没同。白马为铁骊,小儿成老翁
6、。哀猿透却坠,死鹿力所穷。(1)两段诗都以青泥岭为描写对象,都突出其共同之点是_,但选择的角度却不同,(一)是描写它的_,(二)是描写它的_。(2)两段诗都运用了夸张描写的手法,但具体写法又有哪些不同?(3)两段诗都在写景中怎样融入了作者的感情?答案:(1)难曲折高险泥泞难行(2)(一)中“百步九折”是用数字夸张,“扪参历井”是虚拟夸张。(二)中“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是用时间之长与行距之短的对比进行夸张;第三至六句是用比喻夸张,将在青泥道行走比喻为“版筑”苦劳,比喻为葬身青泥;最后展开想象,写白马变黑,小儿变老,猿鹿陷死,极写青泥岭之难行。(3)(一)中“何盘盘”“坐长叹”等是直接抒情,
7、(二)中则融情于描写之中,两诗都表示一种惊叹和无可奈何的感情。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
8、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5.下列不属于蜀道特点的一项是()A.高峻B.险恶C.与世隔绝D.战祸烈解析:本题考查对本文思路和内容的理解,本文围绕一个“难”字,主要表现蜀道的高、险、战祸惨烈。答案:C6.本文开头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蜀道的险要。B.表达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C.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D.表现开路之难及赞扬开路者的勇气。解析:解本题既要在语境中理解这个句子
9、表达的意思,又要兼顾作为传说在表达中的作用。答案:A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有何作用?解析:从内容上讲,这是一个主旨句;从结构上看,贯穿全文;从修辞上说,三个句子无疑构成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因此解决该题,需从三个角度入手。答案:此句重复出现三次,极言蜀道之险。由秦入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8.联系背景,说说课文最后一段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解析:课文最后一段主要写剑阁有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搞地方割据,“化为狼与豺”。如
10、果割据势力之间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诗人这番预言在十多年后就得到了证实:从上元二年(761)到大历初(766、767)即有段子璋、徐知道、崔旰等人相继发动叛乱。答案:提醒统治者要严防野心家发难。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在西域读李白夏立君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恰恰就是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
11、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光阴荏苒,春秋代序,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
12、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
13、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便成他精神的马队
14、。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9.作者在第段中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其缘由何在?解析:两问都可围绕李白的出身及一生的主要经历来加以思考。答案:不同之处:李白是一个游侠诗人,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不同之处的缘由: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含有游牧民族的血液,具有西域骑士剽悍、洒脱的特性。10.第段“历
15、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和第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解析:前者应结合与之相连的上一句“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来考虑;后者要抓住第段的核心李白生活的社会背景。答案:前者指伟大的漂泊者被孕育出来之时;后者指饱含异质的李白与开朗雍容的大唐的相遇。11.第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该怎样理解?解析:此句出自文章最后一段,当是对文章的一个小结,结合文章所记李白一生的经历及文学成就便可回答。答案:李白漫游大唐各地,发现并用诗歌播撒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意思对即可,抓住两点:漫游和诗歌;发现与表现了大唐的美丽。)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
16、确的两项是()A.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终结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B.李白摒弃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C.作者认为,没有大唐,就没有饱含异质的李白;没有李白,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D.第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中的“另一个方向”指文化精神方面。E.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出了高扬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愿望。解析:B项,李白只是“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并不是摒弃;而且,李白的诗并不全是剽悍、纯粹和猛烈的。C项,文中的意思是“没有李白的加入,大唐会减却许多光辉”,这并不能说“大唐王朝也很难变
17、得开朗雍容”。答案:BC二、语言运用13.阅读下面这首诗,诗中略去了四个动词,下列动词依次填入诗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_水_空城,白露_珠_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A.滴垂映摇B.垂摇滴映C.映垂滴摇D.映摇垂滴解析:这首诗首联是写诗人在静寂的夜晚,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遥望吴越大地。从诗人所处位置看,颔联首句应是俯视之景,写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江水中,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水中轻轻摇荡,故此处应用“映”和“摇”。第二句是仰视之景,写天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衬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从月亮中滴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工考试题目及答案初级
- 2025年年产50000万米汽车线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
- 中国橡胶胶布及制品项目创业投资方案
- 单词比赛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大学线上考试题型及答案
- 烧烤转租协议书
- 建筑c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船舶服务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5年纳米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新版
- 中国软化剂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土地复垦施工总承包合同
- 康养项目营销策划方案
- 《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NB/T32043-201)中文版
-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 胸痛病人的护理查房
- 【历年真题】2018年10月00688设计概论自考试卷
- GJB9001C-2017国军标标准培训讲义
- 《妇产科学课件:宫颈癌的筛查与防治》
- GA/T 2060-2023法庭科学毛发中甲基苯丙胺等11种毒品及代谢物检验液相色谱-质谱法
- 工程监理大纲监理方案服务方案
- C型钢检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