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入门须知知目标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掌握“胡、奚、曷、焉、何”等疑问代词的用法,归纳“行、引、乘、策”等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技能目标朗读课文,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探究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与率性而为的个性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鄙弃官场生活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知作者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还
2、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写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主要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知背景陶渊明41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知常识1辞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
3、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2五言诗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之一。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个字构成的诗。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
4、或“五古”。一、了解行文脉络二、把握文章主旨本文分“序”和“辞”两部分。“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一、阅读课文的序言部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基础梳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耕植不足以自给 介词,用来(2)求之靡途 动词,没有(3)会有四方之事 副词,恰逢(4)家叔以余贫苦 介词,因为(5)心惮远役 动词,害怕(6)犹望一稔 庄稼成熟(7)寻程氏妹丧于武
5、昌 副词,不久(8)因事顺心 介词,因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做官。今义:常用来表示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3)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叹息。今义:情绪激昂,待人热诚,愿意用财物帮助人。(4)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年纪小;头脑简单。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使动用法,使维持(2)皆口腹自役名词用作状语,为了口腹(3)当敛裳宵逝名词用作状语,连夜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皆口腹自役。(判断句)译文:都
6、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2)遂见用于小吏。(被动句)译文:于是我被任用为小吏。(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语后置句)译文: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死亡。(4)情在骏奔。(省略句)译文:我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县令,官名。县令之名,起于战国,其时秦及三晋县的长官均称为令。B彭泽是一个濒临长江的千年古县,具有中国第一溶洞奇观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宫洞景区,位于庐山之东的乌龙山麓,集“山、水、洞、佛教”于一体,是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C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
7、是俗称的“干支表”。D辞,是介于散文与骈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解析:选D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步骤二文意理解6对序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序交代了写归去来兮辞的原因。B作者以极其坦诚的态度说明自己之所以就任彭泽令,是为生活所迫。C作者之所以辞职,最根本的原因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作者在序文中还告诉我们他任官职的时间及所取得的成就。解析:选D序言里并未提到任官职的时间及所取得的成就。7下列对陶渊明“就官”“去官”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陶
8、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因,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B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如果不是“公田之利,足以为酒”,他是绝对不会去做彭泽令的。C陶渊明辞官最根本的原因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当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应成为辞官因素之一。解析:选B陶渊明做彭泽令的原因是“耕植不足以自给”“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二、阅读课文第12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基础梳理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田园将芜胡不归代词,为什么(2)奚惆怅而独悲代词,为什么
9、(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动词,劝止、挽回;动词,补救(4)恨晨光之熹微形容词,天色微明(5)三径就荒动词,接近(6)眄庭柯以怡颜动词,斜视,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7)审容膝之易安动词,明白,知道;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策扶老以流憩动词,周游;动词,休息(9)时矫首而遐观动词,举;动词,远望(10)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11)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无实义,引出问题(1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相当于“而”(13)悟已往之不谏助词,无实义(14)实迷途其未远助词,不译(15)抚孤松而盘桓连词,表修饰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知来者之可追古义:未来的事。今义:前来的人。
10、(2)策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动宾短语,搀扶老人。4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1)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2)倚南窗以寄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3)审容膝之易安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4)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日(5)策扶老以流憩名词作动词,拄着(6)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时时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译文:既然已经让心灵被形体所驱使。(2)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句)译文: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3)稚子候门。(省略句)译文:小孩子在门口迎候。步骤二文意理解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11、是()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大约因为心情急切,诗人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写得真实而动人。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是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托。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从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气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触景感怀,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
12、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解析:选A“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说法不对。7下列有关节选部分文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交代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为下文抒写弃官归田的决心作铺垫。B第2段描写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流连忘返、自得其乐,同时也通过对夕阳晚照、苍松兀立、引壶自酌等场景的描写,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C诗人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望见家门时欣喜若狂,这与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3、D文章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浑厚凝重的风格。解析:选D“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错。三、阅读课文第34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基础梳理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请息交以绝游动词,断绝,停止(2)复驾言兮焉求助词,不译;追求什么(3)悦亲戚之情话名词,知心话(4)感吾生之行休动词,将要结束,指死亡(5)寓形宇内复几时动词,寄身(6)曷不委心任去留代词,何不;随自己的心意(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形容词,心神不定的样子;动词,到、去(8)或植杖而耘耔动词,立,
14、扶着;动词,除草;动词,培苗(9)聊乘化以归尽副词,姑且;名词,大自然(10)木欣欣以向荣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11)将有事于西畴介词,在(12)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1)将有事于西畴古义:农事。今义:有事情。(2)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3)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义:生死。今义:离开留下。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1)乐琴书以消忧意动用法,以为乐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2)或棹孤舟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3)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作动词,喜好,羡慕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知识解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5、”既要把握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也要把握语境对其含义的“影响”,也就是说要结合语境来判定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对于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把握,考生要重点考虑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文言实词词义的考查在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直接考查的题型为文言实词释义题和文言语句翻译题,间接考查则涵盖了整个文言文阅读试题范畴。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的基础,也是理解文意的关键,在复习备考中要高度重视。答题方法(1)还词入句,还句入文。辨析文言实词词义正误的原则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可采用“还词入句,还句入文”的方法进行辨析。在辨析实词
16、词义时,可先“还词入句”,把某个实词的词义放到句子中去理解,看其是否与句意相吻合。若该实词的词义与句意相吻合,再“还句入文”,判断其词义是否与语言环境相吻合。(2)四个选项,“全员”覆盖。这里所说的“全员覆盖”,是指考生在辨析实词时要对四个选项逐一斟酌、筛选,切勿疏忽、遗漏。考生要善于运用比较分析法,去判定选项的正误。临场应试时,考生切勿仅凭借语感认定其中某项似有不妥便敲定答案,而不对其他选项进行辨析。(3)验证答案,不可或缺。文言实词词义辨析题,一般的考查方式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作答此类试题,一定要有一个“验证”的过程,确定此项释义确实错误,才可以敲定答案。5指
17、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成现代汉语。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译文: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步骤二文意理解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息交绝游”是写断绝与一切朋友的往来;“悦亲戚之情话”是写回归田园后生活的惬意。B“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是作者在领略到大自然真正的美之后,所发出的由衷的赞美和不能及早返归自然的惋惜之情。C作者极写归隐之后的田园之乐事,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反面表明作者不图富贵、不求成仙的思想情感。解析:选A“息交绝游”是写断绝与官场的往来。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
18、3段描写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字里行间体现出诗人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游山玩水的幽雅闲适和琴书相伴、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促使诗人欢欣鼓舞,诗性大发。B第4段抒发了诗人委心乘化、乐天安命的情志。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返璞归真,但在“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中却隐含着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C“木欣欣以向荣感吾生之行休”说明大自然充满了生机、韵律,令人欢欣鼓舞,亦令人低回感慨。万物正当青春,而自己呢,却已近老年,表达了作者满腹的感伤,因此,基调是消沉的。D“怀良辰以孤往临清流而赋诗”是诗人理想人生的集中描写。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
19、,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劳动、自然、人文,构成诗人充实的全部生活。解析:选C虽然有低沉的感叹,也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基调仍是乐观、旷达的。在封建社会里,“修身、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最为宏大的抱负,有着“大济于苍生”政治理想的陶渊明归隐后就真的那么坦然吗?“乐夫天命”是否表现了作者消沉颓废的思想?学生甲:陶渊明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奉迎的人。虽置身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毫无快意可言,他生命的本质在于顺应自然,享受自然。在与自然的亲吻中,他的生命才能释放出无穷的活力。所以,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
20、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学生乙:陶渊明也算是名臣之后,曾祖陶侃是晋朝的开国元勋,官居大司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一类的官,他本人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所以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他出生后,父亲早亡,家道中落,迫于生计,二十九岁时出仕,先后做过州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加之官场黑暗,因此内心矛盾,曾几度中辍。学生丙:陶渊明出身贵族,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早年就有爱好自然的一面,所以他在政治理想破灭后,选择了洁身守志、栖身田园的道路。陶渊明归隐后亲自参加劳动,与下层人民有了较广泛的接触,同时对自然也更热爱了。我的观点:答案:陶渊明虽归隐田园,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在书卷中追求宁谧,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
21、平静心境,就如文中所说“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充实、有意义,但内心深处仍然表现出一种茫然和困惑,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是在感叹岁暮年衰,“寓形宇内复几时”又在悲号人生无常,“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则反映了他难以排遣的有志难伸的痛苦和矛盾。情景交融,寓情于景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作者的感慨、喜悦、遗憾,不是直接生发,而是在描景绘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借助于对景物的形象生动的描绘。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两句,字里行间充溢着诗情画意。2语言朴素,音节和谐,用词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呈现出一片天然和谐纯净之美。3层
22、次清晰,大体是“议论描绘生发”三大部分,描绘部分又可细分为“路上居室庭院郊野”四个小层次。素材主题尊严课内·提炼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冬天,彭泽县令陶渊明的上司来视察,别人劝陶渊明穿着整齐,态度谦恭地去参见这位官员。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渊明再也忍不住了,他长叹一声说:“我宁肯饿死,也不能因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的小人折腰。”他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县令职位,从此再也没有踏入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课外·延伸1别样的“尊严”“娃儿都要尊重,我宁愿被他们打”“他不能一直指到我的软处说,我宁愿在这站一天,我都要尊严”这几天
23、,许多读者都被一名穿着校服学生的“尊严”论调所震撼。昨日,重庆晚报记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视频拍摄于涪陵区第六小学,这名要尊严的男孩十岁,读五年级。如此急切地强调尊严的原因,是因为他长期被同学嘲笑为动画片熊出没里面的光头强。视频中,小男孩站在操场旁,面前有一张课桌。他身穿蓝白相间的校服、绿色长裤,头戴米色鸭舌帽,不断强调尊严的重要性。激动之处,他还用手敲打课桌。小男孩还说出了自己强调尊严的原因。他说,自己是个光头,同学一直说他是光头强,这是他的软处,所以才动手打了人。2名言警句(1)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普列姆昌德)(2)珍视思想的人,必然珍视自己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3)虽然
24、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柯林斯托姆)(4)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卢梭)(5)生命的尊严正是超等价物的一切事物的基点。(池田大作)运用·点拨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辞官,归耕田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的这种精神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赞美,因为他宁愿舍弃庸俗的官场,去追求精神的超越,更重要的是他维护了做人的尊严。近期重庆一个小学生也高举“尊严”的大旗,让我们眼前一亮的同时也留给我们很多的思索。真正的尊严是什么?尊严要靠什么维护?靠武力能不能达到维护尊严的目的?其实,只要明白了尊严的含意就知道如何去做了。尊严是做人的下限,只有维护自己以及保全他人尊严的人,才会得
25、到他人的尊重。但同时,尊严又是上限,它是人精神领域最高贵的部分,不容许他人轻易触碰,因此拿捏尊严的程度和尺度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尊严,有时就像个顽皮的孩子,既不可过于溺爱,又不能过于严厉。当你对他微笑时,他也会给你一个更甜美的回应。陶渊明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视频中的那个孩子,因为“尊严”而动手打人,他真的得到“尊严”了吗?(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景,同“影”,日光。2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既自以心为形役舟遥遥以轻飏农人告余以春及家叔以余贫苦A和不同,和相同B
26、和相同,和也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也不同解析:选C介词,把;连词,同“而”;介词,把;介词,因为。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B既窈窕以寻壑C幼稚盈室,瓶无储粟D悦亲戚之情话解析:选A自给:供给自己的生活。B项,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心灵仪表兼美的美好样子。C项,幼稚:古义,小孩;今义,形容头脑简单缺乏经验。D项,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所说表示爱情的话。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与众不同的一项是()A生生所资,未见其术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C策扶老以流憩D范增数目项王解析:选A生:动词作名词,生活。B、C、D三项均为
27、名词作动词。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B乐夫天命复奚疑?C曷不委心任去留?D复驾言兮焉求?解析:选CC项为一般疑问句,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二、阅读鉴赏(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
28、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
29、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颖脱不群群:合群B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聊
30、:悠闲C于半道栗里要之 要:邀请D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 舆:抬解析:选B聊:姑且。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A都是连词,表目的。B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C项,动词,担任;介词,被;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
31、等官职。C陶潜清高不合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D陶潜天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解析:选B“亲人去世”错,应是“亲人年迈”。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5分)译文:(2)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5分)译文:答案:(1)贤能的人生活在社会上,社会政治黑暗那么就隐退,政治清明就入世为官。如今你生活在政治开明的社会,为
32、什么像这样使自己受苦呢?(2)陶潜早年看不起官职小经常辞官,是因为自己的曾祖父在晋朝世代做宰相,他认为作为后代担任小官很屈辱。参考译文:陶潜,字渊明,是浔阳柴桑(今江苏九江境内)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他的真实写照。陶潜的双亲年迈,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陶潜)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能的人生活在社会上,社会
33、政治黑暗那么就隐退,政治清明就入世为官。如今你生活在政治开明的社会,为什么像这样使自己受苦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呢?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都被他扔掉了。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两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因为这区区五斗米而向这个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年,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没有接受。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田地间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印刷服务合同协议
- 贷款贷款用购销合同协议
- 购房合同签订时补充协议
- 购买工具协议书范本
- 购买牲畜协议书模板范本
- 购买货物欠款协议书范本
- 购买门窗合同协议书范本
- 试药延期协议书模板
- 订购小麦协议书范本
- 财产理赔协议书范本
- 宪法与法律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丢失物品索偿协议书模板
- 部门级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可打印
-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广州数控GSK 980TDc车床CNC使用手册
-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23张)2024版新教材
- 2024-2025学年秋季第一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第一、二、三周安全教育记录表)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内涵及解读
- 申请开票额度合同范本
- 2024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