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中级工理论模拟试题_第1页
摄影师中级工理论模拟试题_第2页
摄影师中级工理论模拟试题_第3页
摄影师中级工理论模拟试题_第4页
摄影师中级工理论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摄影师中级工理论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眼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380-780毫微米。 B、波长短于380毫微米的光人眼看不见。 C、波长长于780毫微米的光人眼看不见。 D、视力好的人能看到波长范围在380-780毫微米以外的光线。2.>( )符合几何光学对光线的定义。 A、光线是无直径、无体积、无方向的几何线条 B、光线是有直径、有体积、有方向的几何线条 C、光线是有直径、无体积、无方向的几何线条 D、光线是无直径、无体积、有一定方向的几何线条3.>光线传播的XZ是入射线与反射线分属法线两侧,且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A、折射

2、定律 B、漫射定律 C、透射定律 D、反射定律4.>透镜的种类可分为( )。 A、凸透镜、三棱镜 B、凹透镜、三棱镜 C、会聚透镜、发散透镜 D、UV镜、偏振镜5.>“双凸透镜”、“平凸透镜”、“凹凸透镜”都具有( )的性能。 A、阻挡可见光线 B、折射光线 C、发散光线 D、会聚光线6.>物距指:()。 A、折射点至透镜的距离 B、像点至透镜的距离 C、物点至透镜的距离 D、像点至照相机的直线距离7.>胶片中卤化银晶体( ),胶片的感光能力越强。 A、颗粒越大 B、颗粒越小 C、颗粒适中 D、呈扁平颗粒状8.>在乳剂中添加( )可以扩大胶片的感色范围。 A、防灰

3、雾剂 B、感光剂 C、促进剂 D、增感剂9.>潜影的形成过程是卤化银中( )被还原为银原子的过程。 A、被摄景物的影像 B、银颗粒 C、潜影 D、银离子10.>以下几种药品中,( )是常用的黑白显影剂。 A、对苯二酚 B、硼砂 C、溴化钾 D、碳酸钠11.>显影液中若忘了添加保护剂将会使显影液的容易氧化,导致( )。 A、药水马上变质失效 B、胶片在冲洗过程中容易刮伤 C、高温冲洗时胶卷出现脱膜现象 D、显影能力下降12.>定影液可以把胶卷上( )的那部分卤化银溶解掉,把影像固定下来。 A、未曝光、也未显影 B、曝光但未显影 C、密度太大 D、显影过度13.>(

4、)是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A、主体、镜头、快门、测距器、自拍机、连闪装置 B、镜头、快门、计数器、连闪装置、取景器、输片机构 C、主体、镜头、取景器、快门、输片机构、计数器 D、主体、镜头、取景器、快门、调焦装置、测距器械14.>快门的作用是配合光圈,控制胶片( )。 A、光照度 B、光亮度 C、反光率 D、曝光时间15.>正确存放照相机的方法:放于阴凉、干燥、( )的地方。 A、强光 B、通风 C、电视机旁 D、冷藏16.>海鸥4A-0107照相机属于( )。 A、大型照相机 B、135照相机 C、120中型照相机 D、数码照相机17.>( )的焦距近似或等于胶片画幅对

5、角线长度。 A、鱼眼镜头 B、微距镜头 C、变焦镜头 D、标准镜头18.>某个镜头的视场角为45o,这个镜头属于( ) A、长焦镜头 B、标准镜头 C、广角镜头 D、鱼眼镜头19.>常用的120照相机标准镜头的焦距范围一般是( )。 A、75mm-80mm B、40mm-50mm C、50mm-75mm D、105mm左右20.>( )越短,视场角越大。 A、物距 B、像距 C、景深 D、焦距21.>控制镜头透光多少是( )的主要作用。 A、照相机机身 B、测距离 C、摄影镜头 D、光圈22.>相邻两级光圈系数,前一级的通光量是后一级的( )。 A、1/7 B、7

6、倍 C、1/9 D、2倍23.>在同等条件下,F/11的景深( )F/4的景深。 A、< B、 C、> D、24.>感光材料的主体结构为感光乳剂层和它的( )。 A、隔离层 B、平光层 C、防水层 D、载体25.>黑白感光胶片按感光性能可分为X光片、紫外片、( )红外片。 A、全色片、反转片 B、中间片、分色片 C、反转片、全色片、色温片 D、色盲片、分色片、全色片26.>( )不属于彩色感光胶片。 A、彩色正片、负片、反转片 B、彩色中间片 C、彩色页片 D、一步成像彩色片27.>负性感光材料经曝光和冲洗后,得到的影像( )。 A、为全黑 B、为黑白

7、效果 C、为红外效果 D、其明暗正好与被摄景物相反28.>( )是全色片感受色光的范围。 A、红外光 B、激光 C、灰色光 D、全部可见光29.>用彩色反转片拍摄的红花绿叶在底片上分别被记录为( )。 A、粉色花、青色叶 B、青色花、品红色叶 C、蓝色花、白色叶 D、红色花、绿色叶30.>( )的彩色胶片对色温的要求为5500K。 A、柯达、富士等135胶片 B、所有彩色负片 C、所有日光型 D、所有灯光型31.>黑白相纸按反差性能分为( )。 A、光面、绸面、绒面、 B、中性感光纸、特别硬性 C、绒面感光纸、中性感光纸、光泽感光纸 D、特别软性、软性、中性、硬性、特别

8、硬性32.>一般彩色感光材料必须保存在( )的温度。 A、0oC B、高于20oC C、低于0-8oC D、低于10oC33.>相纸的纸基抗水性较强,表现为( ),晾干或烘干后不易收缩和变形。 A、纸基耐酸碱 B、浸水后比一般纸不容易破损 C、水和药液不容易渗入纸基中 D、在水和药液中浸泡后纸基膨胀和收缩率小34.>感光材料的( )具有防止乳剂层被划伤或产生摩擦灰雾的作用。 A、背面层 B、片基 C、保护层 D、结合层35.>( )是片基上背面层的基本功能。 A、防光晕、防静电和耐酸碱等 B、防光晕 C、防光晕、防静电和防止乳剂层被划伤等 D、防光晕、防静电和防卷曲等3

9、6.>( )胶片一般应保存在0oC以下。 A、一般彩色感光材料 B、黑白正片和照相纸 C、中速黑白负片 D、专业型彩色负片或反转片37.>13oC以下是一般中速( )的保存温度。 A、彩色负片 B、分色负片 C、黑白负片 D、反转片38.>( )是一般彩色感光材料的保存温度。 A、低于30oC B、低于0oC-8oC C、13oC以上 D、高于20oC39.>( )直接影响着影像的密度、质感、清晰度以及色彩。 A、光照度的强度 B、光比的大小 C、曝光恰当与否 D、光圈的大小40.>光源投射在被摄景物上的光线( )即为光源的光照度。 A、衍射性质 B、温度和角度

10、C、反射方向 D、强弱41.>大部分被摄体的平均反光率都接近( )。 A、18中灰 B、28中灰 C、25中灰 D、8灰42.>形成物体亮度的基本因素:( )。 A、照度 B、照度、反射率 C、闪光灯的功率 D、镜头反射的光线的能力43.>( )不影响曝光。 A、光源、景物 B、镜头的焦距 C、光圈与快门 D、胶片的性质44.>拍摄时使用的( )的组合是曝光组合参数。 A、光照度与快门时间 B、光圈系数与快门时间 C、光照度与光圈 D、光照度与光亮度45.>感光材料经曝光、冲洗后( )叫作密度。 A、显现出来的影像 B、影像明暗的对比程度 C、变黑的程度 D、效果

11、46.>反差是指( )的明暗对比差别。 A、景物或影像 B、景物 C、影像 D、底片47.>根据底片密度的情况把曝光状况归纳为:( )。 A、厚、薄、正常 B、快、慢、正常 C、软、硬、正常 D、曝光正常、曝光不足、曝光过度、曝光过度或不足同时出现在一张底片上48.>曝光不足底片的主要表现为( )。 A、底片密度较薄 B、影像没有层次 C、对应于景物亮部的密度往往很大 D、底片密度较厚49.>底片的密度较厚,影像没有层次是:( ) A、曝光正常的主要表现 B、28%反光率的主要表现 C、曝光过度底片的主要表现 D、曝光时间过短50.>正常曝光指影像正常地反映了原景

12、物的( )关系,是对原景物客观、真实的再现。 A、光照度 B、亮度 C、对比度 D、感光度51.>底片上所得的( )与拍摄者的要求一致或近似时称为正确曝光。 A、景深 B、光圈 C、密度 D、焦距52.>控制曝光指以摄影师的创作意图为目的,改变原景物的亮度与底片密度之间的关系,是摄影师使原景物( )的再现。 A、客观、真实 B、艺术、抽象 C、主观意图 D、重新、反复53.>曝光互易律适用范围通常为曝光时间( )。 A、在1秒至1/1000秒之间 B、慢于1秒 C、快于1/1000秒 D、慢于1秒或快于1/1000秒54.>室外光光线的性质是指( )。 A、光的强度 B

13、、侧光和顶光 C、直射光和散射光 D、光的方向和角度55.>影响自然光照度变化的因素:季节、时间、( )。 A、焦距、胶卷 B、景深、地点 C、光圈、胶卷 D、气候、地点56.>摄影光源的光位种类:顺光照明、( )、逆光照明。 A、太阳光照明 B、人工光照明 C、灯光照明 D、侧光照明57.>侧光摄影布光应注意( )的变化。 A、光照度 B、光明度 C、光位 D、光比58.>互易律是指决定曝光量的光照度和曝光时间可以按正比互易,而( )保持不变。 A、曝光时间 B、曝光量 C、光照度 D、光亮度59.>室内自然光摄影对物体暗部补光的方法是使用( )。 A、反光板、

14、闪光灯 B、反光板、加大光圈 C、闪光灯、放慢速度 D、散射光照明、照明光照明60.>决定室内灯光摄影曝光的因素是:光源强度、( )、被摄体受光角度。 A、被摄体至光源的距离 B、被摄体的形状结构 C、被摄体的层次质感 D、被摄体的反光率61.>调整照相机胶片感光度刻度的依据是( )。 A、景深 B、焦距 C、光圈 D、胶卷的感光度62.>室内灯光摄影当照射距离变化时,可按照光照度与照射距离( )调整曝光量。 A、平方成正比 B、平方成反比 C、正比 D、反比63.>按ISO标准规定的感光度标记,ASA200的胶片应标注为( )。 A、ISO200/24 B、ISO20

15、0 C、ASA200/24o D、ISO200/24o64.>感光度为ASA50的胶片相当于DIN标准的( )。 A、DIN 27 B、DIN 24 C、DIN 21 D、DIN 1865.>感光度和曝光量的关系是( )。 A、ISO的数值越小,感光度越高 B、感光度越低,需要的曝光量越多 C、感光度和曝光量没关系 D、ISO125比ISO100的感光度低66.>ISO、ASA、DIN、GB为( )的四种标注方法。 A、感光性 B、宽容度 C、光亮度 D、感光度67.>摄影中确定( )组合,称之为订光。 A、光源的光照度 B、光源的色温高低 C、光圈系数与快门速度 D、

16、光源的高度与角度68.>( )订光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反光率为18%的标准灰板,因为它是自然界中景物的平均反光率。 A、亮度 B、照度 C、色温 D、光源的方向69.>控制景物亮度范围常用方法包括对暗景物做补光处理;对亮景物作减光处理;( )。 A、对暗景物和亮景物同时作补光处理 B、对暗景物和亮景物同时作减光处理 C、改变构图对景物的明暗做一定取舍 D、同时增加或减弱光源的光照度70.>( )是指胶片对不恰当曝光所允许的程度。 A、胶片感光度 B、胶片曝光宽容度 C、胶片反差性 D、胶片的感色性71.>曝光宽容度 = 胶片的宽容度( )景物的曝光范围。 A、+ B、- C

17、、* D、/72.>胶片的宽容度与曝光宽容度成( )。 A、平方正比 B、平方反比 C、反比 D、正比73.>景物的曝光范围越小,曝光宽容度(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适中74.>结合摄影意图,( )曝光量,是曝光控制的基本要点之一。 A、适当增加 B、适当减少 C、适当增加或减少 D、保持不变75.>( )不影响摄影曝光。 A、镜头前有无滤光镜或其他附加镜 B、镜头有效口径的大小 C、曝光的互易律 D、测光的误差76.>( )的测光原理是以18中灰色调再现测光亮度。 A、闪光测光表 B、点测光表 C、照度测光表 D、亮度测光表77.>当拍摄

18、的画面为( )时适合于阴影曝光模式。 A、主体位于大面积明亮背景前 B、逆光拍摄 C、以明亮物体为视觉中心 D、以暗物体为视觉中心78.>当被摄体以深暗色调为主,或主体位于大面积深暗背景前,拍摄按平均测光会导致( )。 A、反差偏小 B、互易率失效 C、测光读数偏高 D、测光读数偏低79.>对同一被摄对象采用若干不同的( )拍摄称为“括弧式曝光法”。 A、光源照度 B、光源色温 C、曝光量 D、景深范围80.> 照相馆对于拍摄和洗印工作中产生的报废照片或者底片,应该( )。 A、集中后卖掉 B、留下备用 C、任由顾客处理 D、派专人销毁81.>( )指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

19、或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内容的真实情况。 A、消费者所有权 B、消费者财产权 C、消费者优惠权 D、消费者知情权82.>公民名誉权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商誉、( )、资历、身份等各方面评价的总和。 A、功德 B、功绩 C、资格 D、身体83.>未经公民本人同意,将公民照片进行广告宣传,属于( )。 A、侵犯公民名誉权 B、侵犯公民知情权 C、侵犯公民肖像权 D、侵犯公民特惠权84.>彩色放大照片与彩色扩印照片制作工艺区别在于( )。 A、前者用加色法,后者用减色法 B、使用柔光镜的区别 C、前者可以任意剪裁

20、,后者无法剪裁 D、放大与扩印校色方法不一样85.>照片物理整修法的基本类型包括三种情况,指( )。 A、画笔、毛笔、铅笔的不同使用 B、增加密度,减少密度,增加色彩 C、使用刀具,墨或颜料,裁剪某些部位 D、整修,涂改,刮膜86.>( )是C-41彩色负片的冲洗工艺(罐冲)流程。 A、首显、彩显、预漂、定影、烘干 B、彩显、停显、定影 C、彩显、漂白、水洗、定影、水洗、稳定、干燥 D、彩显、漂白、定影、烘干87.>室外多人合影照最佳拍摄时间是( )。 A、上午9点前、下午4点以后 B、上午10点、下午4点左右 C、上午10点至下午点4点左右 D、上午7点半至下午5点88.&

21、gt;室内拍50人左右合影照,其场地净高度不应( )。 A、高于4米 B、低于4米 C、低于3米 D、高于3.5米89.>照度测光表测光窗对准相机镜头主轴方向,测出的光值是被摄物( )的平均值。 A、受光面 B、阴影部 C、受光面与阴影部 D、周围环境90.>( )不是多人合影照人员排列的方法和应考虑的关系。 A、主次 B、男女 C、高矮 D、胖瘦91.>多人合影照时,后排每人要站在前排( )。 A、相对应人的后面 B、相对应人的后面,并垫高露出人面 C、两人的空挡之中 D、后面92.>拍摄多人合影照时,衣服色彩相近和颜色( )的人物不要集中在一起。 A、花俏 B、深浅

22、相近 C、深浅差别大 D、单调93.>拍人物合影照时,近位测光法测光表所选择的测光区应为( )。 A、被摄者全身的中间区域 B、整个画面的一半部分 C、整个背景 D、被摄者脸部94.>( )被摄者,让他树立起自信,这是消除其紧张情绪的最恰当办法。 A、不断提醒 B、及时纠正 C、适当批评 D、不断鼓励95.>如果用线条将画面分成九等份,其中()之处,是该画面视觉地位最为突出的地方。 A、画面中心 B、线条相交 C、竖线与边线 D、横线与边线交接96.>水平角度拍摄的角度与平时人眼观看的方式相近,所得到的画面既有平实客观的优点,又有视觉效果()的缺点。 A、较为生硬 B、

23、较为奇特 C、较为平淡 D、较为晦涩97.>风光摄影和新闻报道摄影中常用高角度拍摄大场景和大场面,可以( )在画面中的位置,适宜于表现宏大气势。 A、突显主体 B、突出背景 C、抬高地平线 D、压低地平线98.>低角度拍摄极具视觉冲击力,适宜于强调被摄主体()的气势。 A、高大与挺拔 B、冷酷与凶残 C、上半部分 D、正面部位99.>侧面拍摄较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 )。 A、纵深感和立体感 B、动感与静感 C、真实性与夸张性 D、明亮度与灰暗度100.>由于()不那么具体明确,所以也更为含蓄,更值得令人回味。 A、正面拍摄 B、背面拍摄 C、侧面拍摄 D、旋转拍摄10

24、1.>摄影师一旦确定了主线的走向和位置,画面的边框线就会紧随其后,画面最合适的()也就在这个时候被定了下来。 A、色彩 B、明暗 C、景别 D、背景102.>增加画面的色彩明度,就应该获得更大的曝光宽容度,而曝光的宽容度与 ( )有密切关系。 A、胶片的感光度 B、胶片的宽容度 C、胶片片基的透明度 D、胶片乳剂层厚度103.>按正常测光所获得的数据用()就可以拍成重彩构成的照片。 A、增加曝光量 B、减少曝光量 C、增加闪光指数 D、提高景物亮度范围104.>画面色彩主要由( )来组成的,就是对比色构成。 A、对比色 B、类似色 C、邻近色 D、固有色105.>

25、对比色构成画面可以通过面积上的悬殊差异,也可以采用明度及饱和度的变化,或()来取得画面和谐。 A、增加冷调 B、减少暖调 C、增加淡彩构成 D、加进消色成分106.>下边各组中,( )组不属于冷调构成。 A、紫色与蓝青调组合 B、绿色与蓝青调组合 C、白色与蓝青调组合 D、偏蓝与偏青的组合107.>( )不属于暖调构成的色彩。 A、黄、橙 B、红、橙 C、黄、红 D、紫、青108.>色彩与情感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色彩会激起人们( )。 A、不同的情绪反映 B、不同的艺术领悟 C、一致的情感共鸣 D、相同的美学评价109.>( )是高密度,层次细腻但不明显,整底偏厚的底

26、片易形成高调照片。 A、极小面积 B、小面积 C、近一半面积 D、大面积110.>大面积是低密度,少量为高密度,层次较丰富,整底( )的底片易形成低调照片。 A、偏黑 B、偏蓝 C、偏青 D、偏白灰111.>一张底片中性灰占大面积,层次丰富且明显,立体感强烈,这张底片属()。 A、软调 B、硬调 C、高调 D、中间调112.>中性灰表现人物( )最为丰富,最富于变化,最能表达人物直观形象。 A、感情 B、色彩 C、层次 D、动态113.>利用物体或道具的投影进行画面装饰,利用一束光或不规则光投射到背景上都属于影调协助( )的方法。 A、光对比 B、光调节 C、构图 D、

27、光造型114.>( )不属于影响画面影调的因素。 A、被摄者的光线条件 B、曝光 C、对焦 D、感光材料的性能115.>如果要表现皮肤粗糙感,又是弱反差拍照时,可用()胶片,以求得理想的影调效果。 A、低感光度 B、中感光度 C、高感光度 D、感色性116.>当酸碱值适中时,会得到密度和反差适中的胶片,可见显影液的酸碱值与()关系重大。 A、宽容度 B、感光度 C、基调 D、影调117.>( )照片拍摄时,背景色彩要暗,可用深灰色或黑色做背景。 A、高调 B、低调 C、硬调 D、软调118.>低调照片( ),其调子就越低,光线安排应简洁,朴实。 A、光线强 B、反

28、差越小 C、距离越远 D、光线越少119.>拍摄低调照片,如要表现人物亮部线条而不考虑暗部层次时,曝光可依据( )确定。 A、中灰度 B、中间调 C、暗部位 D、亮部位120.>( )不属于低调照片印放应掌握的原则。 A、亮中有亮 B、暗中见层次 C、宜深不宜浅 D、明暗平分秋色121.>中间调照片拍照时常使用的背景为( )。 A、中灰色或渐变式 B、白色 C、浅色 D、深灰或黑色122.>中间调的人物服饰要求()。 A、比较灵活 B、一定要白色 C、一定要黑色 D、与背景的明暗相反123.>拍摄中间调照片应依据被摄者面部亮度()。 A、减一档曝光 B、减二档曝光

29、 C、准确曝光 D、增一至二档曝光124.>硬调照片有( )的特点,所以它比较适合刻画性格刚毅的人物形象。 A、暗部比例较大 B、层次丰富 C、面部与背景都呈暗色 D、光线对比强烈125.>一幅画面中,高光与阴光(),整个画面中间层次较多,最大亮块与最大暗影少,但又不同于高中低调,称为软调。 A、反差比例较小 B、反差比例较大 C、反差比例特别突出 D、二者选其一126.>明调介于中间调和高调之间,它给人以()之感。 A、火爆时尚 B、神秘冷暖 C、沉稳凝重 D、明快活泼127.>在同一底片上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拍摄曝光称为(),这种方法多用于夜景、广告及人物多重影像的

30、拍摄。 A、重复曝光 B、增效曝光 C、叠加曝光 D、多次曝光128.>采用纯黑背景作为多次曝光的背景,目的是( )。 A、让影像重叠 B、影像层次分明 C、消除繁杂的背景 D、防止影像重叠129.>光位与光型(),是多次曝光摄影对光线的基本要求。 A、应截然不同 B、尽量统一 C、不要统一 D、多变130.>室内人像多次曝光在拍摄时,只有每次曝光的( )时,每次曝光才能按正常进行。 A、人物有所重叠 B、人物并不重叠 C、人物没有投影 D、人物动作缓慢131.>照片、文件、文物等复制成图像,就要用()这项摄影技术。 A、一次成像 B、多次曝光 C、艺术摄影 D、翻拍1

31、32.>翻拍摄影要求复制件应( )反映原件的特征。 A、基本 B、忠实地 C、在关键部位 D、有选择地133.>用普通镜头进行翻拍,必须在镜头上加用( )。 A、增距镜 B、近摄附件 C、滤色镜 D、UV镜134.>由于翻拍的对象大都是平面原件,因此,原件上的布光( )。 A、要非常均匀 B、要有足够的亮度 C、应采用日光 D、以软光为主135.>翻拍小幅原件曝光时间一般约在( )。 A、1/100-1/50秒之间 B、1/30-4秒之间 C、1/50-1秒之间 D、3-5秒之间136.>翻拍小幅原件,正确的订光方法应采取以()。 A、60%的景物平均反光率 B、

32、40%的景物平均反光率 C、18%的景物平均反光率 D、5%的景物平均反光率137.>翻拍时胶片平面与翻拍原件()是翻拍画面不变形的方法之一。 A、保持绝对平行 B、保持一定距离 C、有一定角度 D、不应垂直138.>翻拍时从两侧照射的光源亮度要( )。 A、有强有弱 B、有高有低 C、一主一次 D、一致139.>使用滤光镜可以使光源的( ),达到正确还原的目的。 A、影调适合彩色胶片的影调 B、色彩亮度适合彩色胶片的色彩亮度 C、色温适合彩色胶片的色温类型 D、色彩饱和度适合彩色胶片的色彩饱和度140.>翻拍中使用偏振镜主要用于消除表面光滑的非金属原件上的( )。 A

33、、强反射光 B、污点 C、阴暗部分 D、其他颜色141.>将彩色印刷品、文稿翻拍成字迹清楚的黑白片时,应选用( )滤光镜。 A、深黄、橙、红 B、深黄、黄、浅黄 C、深黄、深蓝 D、蓝、绿142.>黑白片翻拍时,要清除原件上的各色污迹,应选用与污迹同色的()。 A、偏振镜 B、柔光镜 C、深色滤色镜 D、浅色滤色镜143.>如果白纸陈旧或变黄,在黑白片翻拍时要使纸变白,应选用( )滤光镜。 A、蓝 B、深红 C、深黄、橙 D、红144.>在灯光下把彩色图画翻拍成黑白照片,应使用( )滤光镜。 A、黄 B、橙 C、红 D、浅绿145.>婚纱照的基本设备为()。 A、

34、彩虹镜、柔光镜、中空镜、彩虹镜、三脚架 B、UV镜、动感镜、三脚架、快门线、星光镜 C、聚光筒、滤光片、遮光板、UV镜 D、场景、道具、服饰、灯具、照相机、三脚架、测光表、效果镜146.>婚纱照欧式场景的特点是以建筑物等为背景,如教堂、宫廷建筑( )等。 A、名山胜景 B、民居 C、高楼大厦 D、客厅、花园147.>婚纱照中以方格窗居建筑、榻榻米的卧室格局、( )是婚纱照日式场景的风格特点。 A、庄严肃穆的教堂 B、宫廷建筑 C、洞房 D、富士山等名山胜景148.>( )是婚纱照中式场景的风格特点。 A、以庄严肃穆的教堂,有方格窗居家,建筑堂皇宫廷,有榻榻米的卧室为背景 B、

35、以客厅,花园、有榻榻米的卧室、富丽堂皇的宫廷为背景 C、以教堂、立体实景、舞厅为背景 D、以中式建筑物等为背景,有名胜古迹,有名山秀水,有园林小景等149.>( )、立体景、投影景是婚纱照场景从造型效果上的分类。 A、平面景 B、天然景 C、人工景 D、天然与人工结合景150.>()在婚纱摄影中有助于人物的造型,渲染气氛,传递感情,丰富色彩,美化画面,揭示主题等的作用。 A、道具 B、灯具 C、相机品牌 D、摄影师151.>婚纱照服饰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晚礼服系列、日式和服系列、中式结婚礼服系列等。 A、欧式婚纱礼服系列 B、美式婚纱礼服系列 C、英式婚纱礼服系列 D、德

36、式婚纱礼服系列152.>在婚纱照中要求灯光要能够产生足够的( )。 A、色温 B、亮度 C、色彩 D、范围153.>婚纱照对闪光灯GN指数的要求是不能小于( )。 A、GN 50 B、GN 60 C、GN 70 D、GN 80154.>婚纱照要求灯具必须充足的原因是婚纱拍摄的场景较大,( ),要顾及被摄人物整体及背景光亮度,营造出细腻的光型效果。 A、灯具充足更显气派 B、光型变化丰富多样 C、灯具少不能吸引顾客 D、企业有实力155.>婚纱照闪光灯常用的附件有( )、遮光板、聚光筒、蜂窝罩、滤光片等。 A、柔光箱、反光罩 B、遮光罩、快门线 C、动感镜、测光表 D、中

37、焦镜头、标准镜头156.>柔光镜、中空镜、星光镜、彩虹镜、动感镜、渐变镜是婚纱照最常用的( )品种。 A、灯光附加镜 B、效果镜 C、色温镜 D、滤光镜157.>婚纱照人物身体重心在两条腿上,不要( )。 A、前轻后重 B、左重右轻 C、有所侧重 D、平均分配158.>婚纱照人物坐姿要保持( )。 A、形体优美 B、上身笔直 C、上身略有弯曲 D、侧身正面159.>无论是取站姿、坐姿或是跪姿( )总是婚纱人像摄影的重点。 A、头部 B、上身部分 C、肢体部分 D、脸部160.>下列事项中属于办事公道的是( )。 A、顾全大局,一切听从上级 B、大公无私,拒绝亲戚求

38、助 C、知人善任,努力培养知己 D、坚持原则,不计个人得失161.>( )属于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呈现的颜色。 A、红、黄、橙、绿、蓝、青、紫 B、紫、蓝、青、绿、黄、橙、红 C、红、橙、黄、绿、青、蓝、紫 D、黄、红、橙、绿、紫、蓝、青162.>负透镜具有( )的性能。 A、阻挡可见光线 B、折射光线 C、发散光线 D、会聚光线163.>焦距指:XZ到透镜的距离 A、像点 B、景点 C、物点 D、焦点164.>显影液中保护剂的主要作用是( )。 A、减缓显影液的氧化进程 B、避免胶片在冲洗过程中刮伤 C、防止高温冲洗时出现的脱膜现象 D、防止胶片显影过度165.>

39、;显影液中若忘了添加促进剂按正常显影条件冲洗出的胶卷将( )。 A、密度正常 B、密度偏大 C、没有任何影像 D、密度偏小166.>显影液中抑制剂的作用是( )。 A、减缓显影液的氧化进程 B、防止高温冲洗时出现的脱膜现象 C、抑制灰雾的产生 D、防止药水变质失效167.>( )是照相机取景器的作用。 A、观察被摄景物的范围,选取合适的拍摄场面 B、观察被摄景物的范围,选取合适的曝光时间 C、观察被摄景物的形状质感,选取合适的拍摄场面 D、观察被摄景物的范围,选取合适的拍摄场面168.>调节镜头与胶片平面的距离,使胶片得到( )是调焦装置的作用。 A、色彩饱和的景像 B、正确曝光 C、影调合适的影像 D、清晰的影像169.>正确存放照相机的方法:放于阴凉、( )、通风的地方。 A、冷藏 B、湿润 C、电视机旁 D、干燥170.>照相机维护必须做到五防:( )。 A、防震、防晒、防热、防潮、防尘 B、防丢失、防晒、防震、防污染、防常用 C、防盗、防震、防常用、防冻、防拆、 D、防淋、防冻、防晒、防风吹、防震171.>( )焦距很短,视场角180°,存在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