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版块二《五人墓碑记》全方位精练(书稿卷)_第1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版块二《五人墓碑记》全方位精练(书稿卷)_第2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版块二《五人墓碑记》全方位精练(书稿卷)_第3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版块二《五人墓碑记》全方位精练(书稿卷)_第4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专题二版块二《五人墓碑记》全方位精练(书稿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彩教育网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语文必修苏教版版专题二板块二五人墓碑记测控优化训练全方位精练(书稿卷)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皦皦()丙寅()溷藩() 詈骂()投缳() 谥号()暴于朝廷() 户牖()抶而仆之()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挡道()提骑()累然()扁伍() 娇诏() 浚巡()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2)敛赀财以送其行()(3)亦曷故哉()(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1)吴之民方痛心焉()(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3)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5)郡之贤士大夫

2、请于当道()(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7)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8)非常之谋难于猝发()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的词类活用现象。(1)抶而仆之()(2)安能屈豪杰之流()(3)人皆得以隶使之()(4)其疾病而死()(5)去今之墓而葬焉()(6)以旌其所为()(7)买五人之头而函之()(8)缇骑按剑而前()(9)不能容于远近()(10)亦以明死生之大()6整体感知。五人墓碑记第1段写为五义士建立墓碑的经过和目的,首句突出了五人之死是“_”。第2段运用对比手法,把五人与“_”进行对比,引出问题:“_?”第3段叙述苏州市民抗暴斗争经过,赞扬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第4段先用

3、细节描写,刻画五人_时的从容,又交代了苏州民众为他们收殓修墓的情况。第5段再一次运用_手法,揭露“_”的卑鄙无耻,说明五人之死的政治影响。第6段高度评价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指出“_”的观点。最后一段,补出安葬五人的“贤士大夫”的姓名,结束全篇。答案:1jioynhnlhunshpyu ch2挡当提缇累傫扁编娇矫浚逡3(1)“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2)“赀”通“资”,钱财;(3)“曷”通“何”,什么;(4)“缙”通“扌晋”,插4(1)古义:痛恨。今义:极端伤心。(2)古义:神情。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3)古义: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4、。(4)古义:品行,作为。今义:所作所为,名词。(5)古义:当权者。今义:路中间。(6)古义:党羽。今义:属于个人或以个人身份从事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7)古义:头颅,指性命。今义:通常指集团的领导人。(8)古义:非同寻常。今义:副词,很,极。5(1)动词使动用法,使倒下(2)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3)名词活用作状语,当作奴仆(4)名词活用作动词,生病(5)名词活用作动词,筑墓(6)名词活用作动词,表扬(7)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棺材收殓(8)名词活用作动词,走上前(9)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处的、近处的地方(10)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6激于义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独五人之皦皦,何也慷慨就义对比

5、缙绅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课堂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7下列句子中的“于”字,与“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6、A不能容于远近B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D以老于户牖之下8下列括号中的词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而(中丞)以吴民之乱请于朝B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钩党)不敢复有株治C且(大阉)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于)墓道9下列句子与“轻重固何如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四海之大,有几人欤?B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C呜呼,亦盛矣哉!D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10将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_(2)_11.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作者在本段文字中作了几处对比,对比的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答案:7DD项与例句中“于”都

7、解释为介词,在;A项介词,表被动;B项介词,对比;C项介词,向。8BB项“不敢复有株治”的施事者应是“大阉”而非“钩党”。9B都是疑问句。10(1)由此看来,那么如今这此高官显贵们,一旦犯罪受刑,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去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样呢?(2)不这样的话,让这五个人保全性命,一直生活到老,尽享天然年寿,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11两处对比。将“高爵显位”苟全性命的“辱人贱行”和“五人之死”得到

8、“百世之遇”对比,反衬五人品质的崇高和行为的光明磊落;将“五人之死”和他们如果苟全性命带来的两种不同结果对比,进一步肯定他们的正确选择。一、基础积累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张溥(f)蓼洲(lio)逡巡(qn) 詈之(l)B抶之(ch) 皦皦(jio)湮没(yn) 傫然(li)C赀财(z) 缇骑(q)溷藩(hn) 阉党(yn)D赠谥(y) 矫诏(jio)户牖(yu) 缙绅(jn)答案:1.BA项“溥”应读“p”;C项“赀”应读“z”,“骑”应读“j”;D项“谥”应读“sh”。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B在丙寅三月之望 望:

9、农历每月十五日C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匿:藏,躲藏D按诛五人 按:用手压或摁答案:2DD项“按”应解释为“追究,查办”。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去今之墓而葬焉 B缇骑按剑而前C亦以明死生之大 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答案:3CC项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表明。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A.修墓;B.上前;D.用棺材收殓。4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A两个“以”相同,两个“于”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于”也不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于”也相同

10、D两个“以”不同,两个“于”相同答案:4A两个“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两个“于”分别是介词“在”“比”。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C不能容于远近 D显荣于身后答案:5DD项是状语后置句,A、B、C三项都是被动句。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

11、铛于地,声琅然。众盖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明史周顺昌传)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德:感恩,感激,名词用作动词B不期而集者数万人 期:事先约定好的日期C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蜂:像蜜蜂那样,名词用作状语D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 咸:全,都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大呼:“囚安在?” B良问:“大王来何操?”C夫

12、晋,何厌之有?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周顺昌为士民做好事,士民都感激他,听说阉党要抓周顺昌,就有几万人聚集请愿。B旗尉威胁士民,引起了士民的义愤,他们痛打旗尉,打死一人,其余的负伤而逃。C苏州暴动后,魏忠贤非常恐慌。后来,虽然把苏州士民镇压下去了,但他从此不敢出京城。D文中“一鹭言缚得”的倡乱者即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位义士。9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2)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3)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答案:6.BB项期:动词,约定时日。7DD项是定语后置句

13、,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8CC项“但他从此不敢出京城”错,不是“他”,应是“缇骑”。9(1)周顺昌在地方上做很多好事。有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因此地方民众很感戴顺昌。(2)(旗尉)大声叫嚷:“犯人在哪儿?”于是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3)不过从这次事变以后,东厂的缇骑们就不敢再出京城了。参考译文:周顺昌在地方上做了很多好事。有民众受冤屈压迫以及有关吴县重大利害问题,就向主管官吏陈述,因此地方民众很感戴顺昌。等到听说逮捕他的差役到了,群众都非常气愤,为周公喊冤的充满了道路。到了宣判那天,几万人不约而同地集会到府城来。大家都手持香火替周吏部请命。县学

14、的生员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求见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御史徐吉,要求他们将群众的意见上报朝廷。一个旗尉恶声恶气地说:“东厂捕人,这些小子们竟敢这样捣乱!”大声叫嚷:“犯人在哪儿?”于是把铁锁往地上一扔,哗啦啦地作响。群众一看,更气愤了,一齐说道:“起初我们还以为是皇帝的命令呢,原来是东厂啊!”大伙儿一拥上前,愤怒地高呼,形势紧张严重。旗尉们吓得东逃西窜,群众就跟着追打,结果打死一个旗尉,其余的带着伤跳墙跑了。 巡抚毛一鹭发出紧急文书向朝廷报告这次事变。东厂的特务诬蔑苏州人民都反了,企图截断水道,抢劫水运船只。宦官魏忠贤非常害怕。过了些时候,毛一鹭说逮捕了带头闹事的人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

15、、周文元等,变乱平定了,魏忠贤才放了心。不过从这次事变以后,东厂的缇骑们就不敢再出京城了。三、语言表达10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至今广为传诵,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义士”也让人景仰。参照已给出的上联,请你给为“正义”而牺牲的文天祥和“五义士”各写一副挽联的下联。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_。五义士:深明死生之大义,_。答案:10.永存丹心照古今肩负匹夫之重责11下面是一位记者对同济大学著名学者朱大可先生的采访片段。请你根据朱大可先生的回答,补写出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记者:_朱大可:从前上海市民搬家,往往只需要一辆三轮车走几次就行。而现在则需要5吨卡车来回跑数趟。这是一个惊人的

16、变化,它表明中国民众的私有物产已经变得无比庞大。但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们的心灵满足感却日益衰减。这既是一种更大规模的物性贪婪,也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精神空虚。有数据显示,2008年全中国民众的购书费,跟手机短信费基本相当。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讽刺,它不仅表明中国民众购书方面的高度节俭,而且也嘲笑了中国人精神缺失的现状。答案:11参考答案:朱先生,您认为目前国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现状是怎样的?或:朱先生,目前国人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您认为人们的心灵是否也相应地获得了满足感呢?解析:朱先生的回答共7句话,前3句讲述了一个惊人的变化,句列出了物质文化的对立面精神空虚,第句是用例子证明,第句

17、是对变化的本质揭示:这是一个文化讽刺。朱先生的回答,重点谈的就是国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协调现状,这样,我们就可总结出记者提出的问题。类文欣赏五人墓 桑调元吴下无斯墓,要离冢亦孤。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冗朝廷党,峥嵘里巷夫。田横岛中士,足敌五人无?注:要离:春秋时刺客,曾被吴公子光派往卫国刺吴王僚之子庆忌,事成后伏剑自杀。墓在苏州,与五人墓毗邻。屠沽:屠夫和卖酒人,指普通市民。(t)冗:即茸,卑微低贱的意思。朝廷党:指身居高爵显位的人。峥嵘:高尚,不平凡。里巷夫:指平民。田横岛:楚汉相争时,齐国旧贵族田横曾自立为王,汉朝建立,他与部属五百人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降。他与二客同赴,因耻于臣汉,自杀于洛阳附近。二客葬田横后亦自杀以殉,岛中五百人闻讯全部自杀。赏析:本诗与课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既颂扬了五人出身卑微却品格高尚,也点明了义士的正义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另外本诗运用类比的手法,用侠士要离和田横等五百义士来衬托五人的忠肝义胆。轻松练笔五人墓碑记说五人是“激于义而死”,读后写一段话,谈谈对“义”的理解。答案:轻松练笔孟子曾云:“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