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检测_第1页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检测_第2页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检测_第3页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检测_第4页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检测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也希望(藉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一政策通常被称为()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C罗斯福新政 D尼克松宣言21947年,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出台背景为二战后初期,美苏加紧在全球的争夺它标志着美苏两国昔日战场盟友关系的破裂它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由此促成了“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组织的建立A B

2、C D3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A马歇尔计划 B修建柏林墙C杜鲁门主义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1947至1948年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柏林危机C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法国总统戴高乐曾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的主张。这表明()欧洲实力的增强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欧洲经济一体化尚未开始欧洲抵制美国的控制A B

3、C D62007年元旦,随着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的加入,欧盟成员国扩大至27国。回首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这条道路虽铺满了荆棘,但却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洲走向联合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使欧洲国家完全摆脱了美国的控制B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超过了美国C影响着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D引发了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7日本外务省次官栗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不愿承担相应

4、的国际责任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8“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9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后,使用了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10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最

5、前头的人是()图一图二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11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12下列图片反映的当今世界的变化趋势是()A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加剧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3右图反映了当今世界“一超多强”的局面。假若天平的一边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A日、中、俄、印B法、德、英、日C欧盟、日、俄、中D亚、非

6、、拉美14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5“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日本为独霸世界而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美国面临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而迅速衰落C中国在新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D俄罗斯凭借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频繁施威16温家宝总理访问非洲时曾说,非洲人民对我们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之有

7、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A支援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B支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C支援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斗争D支援我国国内经济建设17建国以后,周恩来曾长期担任外交部长的职务,在国际社会中有“红色外交家”的美誉,下列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参加日内瓦会议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会晤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出席万隆会议A BC D姓名:_班级:_学号:_得分:_18.2008年5月6日至10日,胡锦涛主席对日本进行了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三十多年前促使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C中美关系的改善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19比

8、利时首相范龙佩当选为首任欧洲理事会常设主席时,温家宝总理在贺电中表示希望中欧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这表明()中国致力于与欧盟友好合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中欧矛盾彻底消失当今世界需要合作共赢A B C D20下列两幅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主题的变化反映了()与美国握手言和 中国崛起 多极化格局 灵活的外交策略A BC D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 案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斯福提出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

9、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材料三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

10、概括影响其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条件。(6分)(2)20世纪70年代,美国遇到的外部挑战主要有哪些?给美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的前提背景是什么?美国有什么意图?这一意图能否实现并说明原因。(8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保全俄国水师在中国北方海岸得有足为可恃之地,大清国大皇帝允将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租与俄国在俄国所租之地以及附近海面,所有调度水陆各军,并治理地方大吏,全归俄管。 1898年3月中俄旅大租地条约材料二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

11、高兴兴过个年。”材料三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材料四邓小平1984年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请回答:(1)材料二中的“礼物”指什么?反映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4分)(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俄(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各自政治前提是什么?(6分)(3)材料三中中苏关系恶化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怎样的机遇?(2分)(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对国际格局有怎样的积极影响?(3分)

12、(5)综合中苏关系的发展历程,对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提供了怎样的借鉴?(5分)【答案解析】1B由材料可知美国要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并与新极权主义(苏联)对抗,这一政策是杜鲁门主义。2D本题考查杜鲁门主义提出的背景及影响,四个选项均符合题意。3A据材料首先确定答案属于“冷战”范畴,然后注意材料中“制造商”、“出口商”等信息涉及经济领域,可得出答案。4B经互会成立于1949年;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均不符合1947至1948年的要求。5C6.C7B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8C9.C10C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而苏联的解体就是葬送于戈尔巴乔夫之手。11C

1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12D世贸组织和欧盟是世界缓和的标志;军事组织北约和伊拉克战争反映了紧张、动荡的世界局势。13C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在当前具体表现为“一超多强”。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14D“民主化”“私有化”反映的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思维”。15C16.C17A发生于1954年,发生于1972年2月,发生于1972年9月,发生于1955年。18C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是受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19B20B从第一幅图片边参与战争,边谈论和平反映了新中国

14、成立后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维护国家利益;第二幅图片反映了21世纪的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和平崛起。所以选。21(1)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有利条件: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西欧国家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下降。不利条件:苏联实力的强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2)欧洲和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苏联的竞争。影响: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被迫调整对外战略。(3)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推行单边主义。不能实现。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日益兴起强大,对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起到了遏制作用,世界局势向多极化趋势发展。22(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2)由俄国侵略中国到中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