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填一填知识体系梳理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近代铁路的起步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唐山至_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_”宫廷专用铁路落成。2近代铁路的发展甲午以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_,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力;也促使清朝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修铁路成为中国人_的强烈愿望。1909年,中国工程师_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到1911年,铁路大部分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民国以后,各条_收归国有。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要点点拨 京张铁路由詹天佑独立主持并胜利建成。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2、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自我校对】胥各庄;紫光阁铁路;修筑权;救亡图存;詹天佑;商路修筑权;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9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_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_的诞生。_年前后,民间兴办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_年。当时附设在福建_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_。同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_”,先后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此后10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要点点拨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民族航运业发展举步维艰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自我校对】轮船招商局;新式航运业;190

3、0;1918;马尾造船厂;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_设“领事邮政代办所”1896年,“_”成立民国时期:_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_,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2电报、电信事业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_,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民用电报也普遍开展。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近代交通和通讯发展的重大意义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_。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_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4、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要点点拨 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同、地方与地方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这也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随着西方先进交通、通讯方式的传人,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乃至思想领域中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自我校对】通商口岸;大清邮政局;1913;万国邮联大会;电报线;思想观念;异地传输;记一记知识框架构筑 近代铁路的起步:1881年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紫光阁铁路 铁路 甲午以后,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 发展 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铁路大部

5、分由外国修筑并控制;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交 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通 水运与航运 中国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1918年与 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通 1918年,北洋政府设“筹办航空事宜处”讯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邮政代办所” 的 邮政 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此后又设邮传部 变 通讯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化 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中国自主办电报的开端 民国时期,电报电信业发展缓慢,30年代才有所改善 意义: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在

6、一定程度 上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丰富了生活读一读重点知识解析1近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特点: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成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中国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列强在中国开办邮政和电报等近代通讯事业?原因:从根本上

7、讲,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引导外国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而兴建。认识:从客观上看,西方列强的举动促进了中国交通、通讯方式的近代化,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与国际社会接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主观上讲,列强活动的目的是为便于在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本质上是一种侵略活动。邮政通讯事业事关国家机密和主权,列强的活动也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威胁到中国的安全。辨一辨易错知识提示1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2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

8、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4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5近代新式交通之所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主要是因为它直接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从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了更多的新式事物,间接导致了小农意识的淡化,代之以开放、文明的新观念。练一练综合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注:1889年数

9、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A B C D答案:A解析:从表中数据可见,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种类多,但是不同时期,交通工具的种类不同,许多新式的交通工具由无到有,所以正确。而这种变化正说明上海的公共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故也正确。从材料数据不能体现出汽车制造业有何变化。因此答案应选A。2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如果你想从张家口出发到北京旅游,最方便和实惠的出行方式,你会选择( ) ABCD答案:A解析: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因此最方便和实惠的选择应该是A。3.“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

10、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答案:D解析:从此诗的第一句“举头铁索路行空”一句可知,这是一种和电线相关的事业。再从后面二句可知这项事业是方便通音信的。故可以判断此项事业人电报通讯。4铁路成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主要的因素有( )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清政府从一开始就支持建设铁路 A B C D答案:A解析:不符合史实,清政府一开始是反对修筑铁路的,可排除含的B、C、D三项。答案:A5我们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这样

11、的一条史实:光绪六年(1880)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后来刘、李等人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可以体味。从材料可得出其“步履之艰”的原因有( ) 中国自建铁路遭到传统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列强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兴建权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地主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先进技术A B C D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当时统治阶级内部许多人反对修筑铁路,而这也正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在修路问题上矛盾重重。故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

12、不符合史实。故答案选D。6下图为中国保存至今的最早的蒸汽机车,它于1882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应该运行在( )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答案:B解析: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因此答案应当选B。7新式交通工具的引人和发展,最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答案:D解析:A、B两项只是局限在某一领域,而设问的角度是对中国的影响,近代化涵盖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8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此,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

13、民生者正非浅鲜。”这说明火车运力大、速度快、费用低 19世纪90年代末,火车已经基本为清朝官员所接受清末铁路已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营( ) A B C D答案:A解析:材料只反映出了小吏认识到火车运输的一些优势,而这种感慨正说明了一些人已经在思想上接受了这种方便的交通运输方式。但些材料不能反映出清末铁路已经大规模投入运营。故选A。9下图最早出现是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从邮票上文字可知此为大清邮政局发行的大龙邮票。而大清邮政局成立于1896年,可知此邮票最早应出现于维新变法运动时期。10看右图,在中国,它的第一位制造者是( )A莱特

14、兄弟 B詹天佑 C冯如 D陈纳德答案:C解析:在中国最早制造飞机的是冯如。答案选C。11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忭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答案:B解析: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的专门报道,体现了报纸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的功能。12下列有关近代电讯邮政事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B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

15、成立C民国时期,邮政得到进一步发展 D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无从发展答案:D解析:民国时期战乱频繁,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但缓慢不等同于无从发展。故D说法错误。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本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材料二 “黄包车”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

16、义,它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末,近80年间,上海地区才完成了从传统交通工具到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轿夫、纤夫、纤夫的号子,小车的吱呀声,汽笛的长鸣声,火车的轰隆声及飞机的呼啸声等互相交织,合奏出一支中国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交通运输工具变迁的共鸣曲。 摘自新华网图一 图二材料三 到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车轮声声,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请回答:依据材料一,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

17、,指出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发生变革的原因有哪些?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汽船被广泛接受后,传统的沙船航运日渐衰败。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变化: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或以蒸汽机、内燃机、电力为动力);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为低廉;更有利于国计民生。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自觉接受交通工具的革新。影响:加强了各地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14“南方舟楫,北方马车”,是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当火车和铁路最初出现于中国时,清政府和民

18、众对这个陌生事物感到非常恐慌,甚至搞出“马拉火车”的闹剧。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关于清朝一位开明人士(A)在1902年劝说慈禧太后(B)修铁路的剧本片断,仔细阅读,回答后面问题:A:太后,臣听说西方早就有铁路了,难道咱们这天朝上国竟还比不了那区区蛮夷之国?(激将法)B:铁路?咱不是也有个京张铁路嘛!不过(沉吟)那不是个好东西!这东西扰民、夺民生计、为外敌缩地,实系外洋之利而非中国之利;系一二人之私利而非千万人之公利也。A:臣斗胆,依臣所见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为交通之母(仗义执言)B:放肆!尔不闻乱民贼子尚且张贴“掀铁道,拔铁杆”之揭帖!尔等竟敢大逆不道,口出狂言!(愤怒)A:太后息怒,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纷纷争夺我铁路修筑权,侵犯我主权,攫取我钱财,威胁我安全。到如今,修铁路、壮国威已是大势所趋,请太后三思啊(沉痛又激昂的口气,据理力争)B:好了好了,退下吧,容我再想想。(厌烦的口气和神态,起身,摇头,叹气,走)A:臣告退。(踌躇满志,退下)请回答:由于该同学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剧本出现了不符合史实的叙述,请找出并说明理由(两处)。第句中哪个西方国家最早有铁路了?你怎样反驳慈禧太后在第句中对铁路的看法?第句中提到的“乱民贼子”是指哪些人?他们“掀铁道,拔铁杆”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