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第1页
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第2页
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第3页
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第4页
部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课题立在地球边上的放号单元k学科语文年级高一教学目标1 . 了解郭沫若诗歌特点,了解诗歌写作背景。2 .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3 .赏析诗歌使用的艺术手法,感受意境美。4 .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5 .理解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以及追 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以及追求个 性解放的社会思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地球,我的母亲!天已黎明了,你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地球,我的母亲!我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你还在那海洋里

2、面,奏出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学生齐读诗 歌。由郭沫若的诗 歌导入,引导学 生理解诗人的 情感。讲授新课一、作家作品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 山人,诗人、学者。1914年留学日本,1921 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学生识记 学生齐读 学生先自读 诗歌了解相关作品, 知人论世 明确重要作品 的价值从宏观上把握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编辑创作 周报洪水,提出“革命文学”主张; 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 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后秘密回国。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 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 的天

3、才诗人。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他的 第一部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 束缚,充分反映了 “五四”时代精神,喊出 了时代的真声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释放了 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时代的精神需求, 而且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为新 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女神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 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 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盘、女神 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 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 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在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 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 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 之

4、作。女神思想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1 .个性解放、争取圆满人格的强烈要求。如:天狗浴海地球,我的母 亲2 .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反抗、叛逆:凤凰涅盘我是个偶 像崇拜者匪徒颂。创造精神: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笔 立山头展望晨安光海。3 .爱国情思的抒发。炉中煤凤凰涅盘二、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19年9-10月间。其时郭沫 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 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 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 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在诗 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 圆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 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

5、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朗读诗歌,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 用简短的词语概括。明确:宏伟、强力、壮丽、炽热。四、新知讲解1.诗人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抒发情感的? 如何理解诗歌标题的含义?明确:诗人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 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以浪漫主义者的 激越情怀,把整个世界都当作自己的呼唤对 象,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放号”是欢呼、是呼喊、是呐喊、也学生理解诗 人的形象 学生思考, 同学间互相 讨论 学生自读, 讨论、交流 诗歌的象征理解诗歌中的 物、人、景的特 征诗歌往往借助 诗歌中的某个 形象来表达情 感,理解象征含 义7/7是赞歌。义可以结合郭沫2.这首诗的主体

6、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学生齐读,若的作品来加人怎样的情感?反复揣摩深理解他的诗明确: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巨人的学生理解较歌特征和情感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难,教师要结合诗歌的每他的号角声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适当启发一节来解读、分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一一欢 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 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乂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 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 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 扬。学生爬黑板析3.“滚滚洪涛”在诗歌中有什么深刻含 义吗?明确:诗歌中的“滚滚洪涛”既是诗人 回国途中所见之景,

7、也具有象征意义。象征 “五四”运动所产生的巨大声势,越过太平 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青 气盛的郭沫若。“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 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 力,冲击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 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 的现代文明。也象征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世 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 席卷日本,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 各个角落,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样可以看作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五、合作探究怎样理解“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 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的深刻含

8、义?明确: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 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 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 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 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六、课堂练习女神中的创造精神体现在以下作品 中,请将相关的作品的特点连接起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吵大自然的神 奇力量笔立山头展望备2 强己科学文明的 讴歌晨安不赢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 万物 万事发展的法则 七、拓展提高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 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

9、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1.下列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诗的主体形象是炉中煤,表达了 诗人眷念祖国、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感情。B.诗的第二节从煤的外形与内心的比 较,进一步诉说自己的衰情,表白自己虽然 鲁莽直率,但胸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C.诗的第三节交代煤的出身,隐喻自己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D.诗的第四节进一步说出自己的心愿。 “自从重见天光”,隐喻革命将起的中国; “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诗人渴望为祖国 献身的精神。课堂小结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 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