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每课一练(1)_第1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每课一练(1)_第2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每课一练(1)_第3页
历史必修ⅲ岳麓版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每课一练(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时跟踪训练(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2·三明质检)1914至1915年,袁世凯多次举行祭孔大典,并在天坛祭天。这一系列行为首先引发了()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C新文化运动 D护国运动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914至1915年,尊孔复古引发了新文化运动。答案:C2“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解析:题干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肯定西方文化。四个选项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实践,

2、然而只有新文化运动是全盘的否定与肯定中西方文化。答案:D3(2012·济南期末)近代一篇文章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文章作者应该是()A洋务派 B维新派C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代表解析:从“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及“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判断是新文化运动代表。答案:D4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 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 D“文革”期间红卫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

3、通过对联内容可发现作者推崇白话文,讨厌文言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士。答案:C5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中谈及中西文化时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对此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A正确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B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C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和社会差异性D认为儒家文化传统已不适应现代社会解析:这一观点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传统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不正确。答案:A6(2012·常德质检)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间里,我国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

4、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潮流。根据题干所述的时间分析,此时正值封建社会后期,受到外来入侵的影响,列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因此A、D两项属于变化的原因,当时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原因之一。答案:D7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

5、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种言论最早可能出现在 ()A新文化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解析:从题干来看,材料完全否定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四个选项中,完全否定儒学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和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全面肯定的错误。答案:A8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

6、路和方向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根据材料中“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作用。A、B、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分析得出。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它

7、(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在秦代,由于隶书笔划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2: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材料3: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

8、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请回答:(1)据材料1,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字”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4分)(2)材料2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6分) (3)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材料3作者当时提出废除汉字的目的。对于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8分)解析:第(1)问注意概括材料1的内容,促进因素有文化、政治两方面;文字演变的特点是简单化。第(2)问英国学者的论述纯属猜测,当然不可认同;谈认识方面,题目已经限定了回答的角度从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难度不大。第(3)问关键信息“二十世纪新时代”“钱玄同”,可知当时处于20世纪初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当时的背景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提出废除汉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封建,为了进行思想启蒙。 我们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文化交流传播;巩固国家统一。由繁到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