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第第8 8章章 机器装配工艺基础机器装配工艺基础2第8章 机器装配工艺基础P362主要内容:8.1 机械装配概述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 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3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结合成合件(套件)、组件、部件,并进一步将零件、合件、组件、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程。 一、装配的概念 组装:将零件与零件的组合过程合件、组件; 部装:将零件与合件、组件的组合过程部件; 总装:将零件、合件、组件和部件的结合过程机器。8.1 机械装配概述1.装配4在制定机器的装配工艺
2、过程中,通常将装配单元划分为五个等级: 零件组成机器的最基本单元。 合件(套件)若干零件的永久连接(铆接、焊接)或少数 零件的组合,如连杆合件。 组件一个或几个合件与几个零件的组合。 部件一个或几个组件、合件和零件的组合。 机器产品,上述全部装配单元结合而成的整体。2.装配单元8.1 机械装配概述53.装配工艺系统图基准零件机器零件零件零件零件零件部件部件组件套件零件机器装配系统示意图8.1 机械装配概述6套件与组件示例a)套件 b)组件8.1 机械装配概述7二、装配精度的概念(一)装配精度装配工艺的质量指标,根据机器的工作性能来确定。装配精度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8.1 机械装配概述尺寸精
3、度配合精度:配合面间的间隙或过盈要求。距离精度:零部件间的轴向间隙、轴向、轴线距离。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各种跳动等。运动精度指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在运动方向和运动位置上的精度。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8机器和部件都是由零件装配而成的,装配精度的保证就应以零件的加工质量为基础 1一般情况:装配精度与它相关的若干零件的加工精度有关,通过控制零件的加工误差(加工精度)保证装配精度,装配工作只进行简单的联接。互换装配法(二)零件精度和装配精度的关系8.1 机械装配概述92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也高,会给加工带来困难,同时还受到经济性的限制。生产中常按经济加工精度来确定零件的
4、加工精度要求,使易于加工,而在装配时,则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来保证装配精度。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8.1 机械装配概述装配精度的合理保证,必须从机器的结构、机械加工、装配以及检验等整个过程综合考虑,全面分析整个产品制造过程的优质、高产、低成本问题。101.清洗用清洗剂(清洗液)去除产品或零部件(在制造、储存、运输等环节造成)的油污和机械杂质。 清洗工艺的主要参数:清洗液煤油、汽油、碱液、各种化学清洗液。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时间。清洗方法。对轴承、密封件、精密偶件、润滑系统等机器的关键零部件安排清洗工序可以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装配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三、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8.1 机械装配概述1
5、12.联接可拆卸联接螺纹联接、键联接和销钉联接等。螺纹联接:注意联接顺序,使各点受力均匀 不可拆卸连接焊接、铆接及过盈连接。过盈联接:用于孔轴的配合压入配合法、热胀配合法、冷缩配合法。活塞销与活塞、轴与齿轮装配常用热胀配合法。8.1 机械装配概述123校正指相关零、部件间相互位置的找正、找平工作,一般用于在大型机械的基体件的装配和总装配中。 4调整在装配过程中,对相关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进行的具体调节工作。配合校正工作调整零、部件间的位置精度;调整运动副的间隙,以保证运动精度。普通车床总装时,床身安装水平和导轨扭曲的校正。常用的校正方法:平尺、角尺、水平仪校正;拉钢丝校正;光学校正;激光校正。
6、8.1 机械装配概述135配作以已加工件为基准,加工与其相配的另一工件,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加工。配钻、配铰、配刮、配磨。6平衡旋转体的平衡是装配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 对转速高、运转平稳性要求高的机器,为防止振动与燥声,对旋转零、部件要进行平衡;总装后,在工作转速下进行整机平衡。8.1 机械装配概述147验收与试验在组件、部件及总成装配过程中,重要工序的前后需要进行中间检验;总装完毕后,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对产品进行较全面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金属切削机床的验收工作内容:机床几何精度检验;空运转试验;负荷试验;工作精度检验。 汽车发动机的检验内容: 重要的配合间隙;零件间
7、的位置精度; 零件间的接合状况。8油漆、包装、零部件的转移等。8.1 机械装配概述15分析产品图样,确定装配组织形式,划分装配单元,确定 装配方法;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编制工艺系统图和装配工 艺规程卡片; 选择和设计装配过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夹具和设备;规定总装配和部件装配技术条件、检查方法和检查工具;确定合理的运输方法和运输工具;制定装配时间定额。一、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16 1.产品分析 研究产品图样及验收技术条件 装配尺寸链分析计算、装配结构工艺性分析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固定式装配移动式装配2.确定装配组织形式全部的装配工作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上进行。装
8、配过程中装配对象的位置不变,装配所需要的零部件都汇集在工作地附近。用于单件或中小批量生产,或大型机器的装配生产。装配过程在装配对象的连续或间歇的移动中完成。用于大批量生产。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17装配基准件选用原则一般选择产品的基体和主干零部件体积质量较大,有足够的支撑面;装配基准件无后续的机加工工序;有利于装配过程的检验、工序间传递输送和翻身转位作业。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基准件18装配内容装配工艺方法及设备 4.装配工艺规程的确定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车、油漆、包装等。确定装配方法及所需设备、工具、夹具和量具等。8.2 装配工艺规
9、程的制定19确定工时定额和工人的技术等级装配顺序根据实践经验估计工时定额,安排技术熟练的工人在关键装配岗位上。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难后易,先精密后一般,先重大后轻小。绘制装配系统图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相互关系及装配流程的示意图。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205.合理选择装配方法依据产品生产纲领、产品结构特点、产品精度要求等。装配手段机械化装配、手工装配、自动化装配;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21绘制装配工艺系统图6.编写装配工艺文件绘制装配工艺系统图:在装配系统图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工序说明;装配系统图:表明产品零、部件间相互关系及装配流程的示意
10、图。组件装配系统图部件装配系统图产品装配系统图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22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23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车床床身装配工艺系统图油盘总成P011床 身10031垫板上涂铅油床身总成Z011用水平仪检查导轨的直线度右垫板20018左托盘10011右托盘10041前床脚10021后床脚10051螺栓20028垫圈20044螺栓20034垫圈20064螺母20054床身部件装配系统图24制定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片和检验卡片等工艺文件。在单件小批生产时,一般只编制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对关键工序才编写工序卡。成批生产时,通常需要制订部件装配及总装配的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卡片的每
11、一工序内应简要地说明该工序的工作内容、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名称及编号、时间定额等。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25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要制订装配工序卡片,详细说明该装配工序的工艺内容,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操作。除了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及装配工序卡片以外,还应有装配检验卡片及试验卡片,有些产品还应附有测试报告、修正(校正)曲线等。8.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261.装配尺寸链分类:根据各环的几何特征及所处的空间位置线性尺寸链:距离尺寸精度和配合精度,各环位于 同一平面且彼此平行。角度尺寸链:垂直度、平行度等平面尺寸链空间尺寸链一、装配尺寸链的概念定义: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设计尺寸或相互位置关
12、系(同轴度、平行度、垂直度)所组成的尺寸链(封闭尺寸组)。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27 (a)结构示意图 (b)装配尺寸链图 卧式车床床头箱和两顶尖的等高要求示意图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282组成封闭环:是间接保证的。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精度要求。如装配间隙、过盈、装配后的位置要求。一个装配精度要求就可以建立一个装配尺寸链。组成环:对装配精度要求有直接影响的那些零、部件上的尺寸和位置关系。分为增环和减环(定义及判断方法同工艺尺寸链)。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291.确定封闭环2.查找组成环产品或部件的装配精度要求 0A0B0C一项装配精度就是一个封闭环查找相关
13、零件对装配精度有影响的零件(有时用相关部件代替相关零件)。从封闭环两端所依的零件出发,以零件的装配基准为联系,逐个找到基准件,最后由基准件把两端封闭,其间经过的所有零件都是相关零件。二、装配尺寸链的建立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302.查找组成环确定相关零件上的相关尺寸:符合“尺寸链环数最少”原则。 “尺寸链环数最少”原则每个零件上仅有一个尺寸作为相关尺寸,即用相关零件上装配基准间的尺寸作为相关尺寸,组成环数目等于相关零件数目。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31装配尺寸链举例 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32装配尺寸链举例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33卧式车床床头和尾座两顶尖的等高度
14、要求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34车床主轴与尾座中心线等高装配尺寸链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353画尺寸链图,判断组成环的性质 根据所选定获得装配精度的方法,解装配尺寸链(极值法,同工艺尺寸链;概率法)。对于对称度、同轴度: 基本尺寸为零,上下偏差对称布置210iA作为增环或减环加入尺寸链;对于形位公差环和间隙配合环的处理: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3622minmaxminminXdDe22maxminmaxmaxXdDeminmax0eeiA配合间隙环:基本尺寸:间隙配合时,孔、轴基本尺寸相同,配合间隙环的基本尺寸为零;偏差确定:与作用力方向有关,按实际方向画出该环,按增减环
15、的判断方法判断其性质。如轴线是水平放置(或单向受力),若仅有重力作用时,轴线总是下移,则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37max0eAi如轴线是垂直放置,轴线可在孔内任意方向偏移,则该 配合间隙环增环或减环。装配尺寸链的解算方法:概率法极值法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38iiT6006T设各组成环服从正态分布则封闭环呈正态分布(一)计算公式1120niiSTT1公差关系三、装配尺寸链的概率解法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2平均尺寸关系1110nmiiMmiiMMAAA39(二)计算形式1120niiSTT1110nmiiMmiiMMAAASMTAA00021结果是唯一的,用于产品设计的校
16、验工作公差控制问题。1正计算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40装配精度要求01120TTTniiS011TTTniiOL2反计算:将封闭环的公差合理分配给各组成环。 据组成环尺寸大小和加工难易程度对各环进行调整,使:10nTTavs10nTTavl(1)分配公差 按等公差值(或等精度法)分配公差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41调整原则:组成环是标准件尺寸(轴承环、弹性挡圈、垫圈的厚度)其公差值及分布在相应标准中已有规定既定值。组成环是几个尺寸链的公共环时,公差值及分布由对其要求最严的尺寸链先行确定,对其余尺寸链既定值。尺寸相近、加工方法相同的组成环,取其公差值相等;尺寸大小不同,加工方法、加
17、工精度相当的,取其精度相等。难加工或难测量的组成环,其公差取较大数值;易加工或易测量的组成环,其公差取较小数值。 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420A1110nmiiMmiiMAAA是对称偏差时:校验(2)确定偏差是非对称偏差时:选一个协调环,其余组成环按“入体原则”标注。由平均尺寸关系式确定协调环的平均值 ,则:注意装配尺寸链协调环的选择:不能选标准件的尺寸做协调环0A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xMAiiMiTAA21各组成环尺寸:43(三)极值法和概率法的比较与选用 1极值法的特点计算方法简单、可靠;没有考虑各环尺寸分布特点,计算结果过于保险;由可知,当组成环较多时,若取各环公差相等
18、,成本,生产率,甚至无法加工。当较小时,使各组成环公差太小,使加工困难,11niiOLTT0T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44avlavsTnTnnnTT1111002概率法的特点计算方法复杂,在资料不足情况下,只能近似计算 成批生产、大量生产;考虑各环尺寸分布特点,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更科学、更合理;由,若按等公差值原则,当 一定时,各环的平均公差使加工容易,成本降低,生产率。1120niiSTT0T8.3 装配尺寸链及其概率解法45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46实质完全互换法不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或概率互换法零件按一定公差加工后,装配时不经任何修理、选择或调整即可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
19、方法。 用控制零件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一、互换装配法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471.定义110niiLTTLTT00适用于任何生产类型(一)完全互换法在装配过程中,零件是完全互换的,各有关零件公差之和小于或等于装配公差(封闭环公差) 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482特点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扩大生产。便于组织流水作业及自动化装配;容易实现零、部件的专业化协作生产,可降低成本。备件供应方便。装配公差小(装配精度要求高),而组成零件数目较多时:10nTTi对零件公差要求严格,不易加工,甚至无法加工。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493应用4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只要能满
20、足零件经济精度要求,无论何种生产类型都应首先考虑完全互换法装配。用极值法同工艺尺寸链解法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0例1:车床主轴部件的局部装配图,要求装配后保证轴向间隙A00.10.35mm。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为:A1=43mm,A2=5mm,A3=30mm, (标准件),A5=5mm。mmA004. 043试按极值法求出各组成环的公差及上、下偏差。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1解:(1)建立装配尺寸链,其中,减环:A2,A3,A4,A5增环:A1(2)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mmnTTavl05. 01625. 010根据实际情况确定:TA1=TA3= 0.06; TA2=TA5=0.0
21、45;A4为标准件,TA4=0.04。35. 01 . 030A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2(3)选协调环,确定除协调环外其它各组成环上、下偏差: 以A3作为协调环,按入体原则标注上、下偏差:,4306. 001A,50045. 02A,3004. 04A0045. 055A(4)计算协调环A3的上、下偏差:EIA30.16mmESA30.10mmmmA10. 016. 0330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3定义在大多数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入后就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封闭环公差各有关零件公差值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装配公差封闭环公差1120niisTTsTT
22、00(二)不完全互换法(大数互换法或部分互换法)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4解尺寸链的计算方法特点(与极值法比)11100nnTnTTi1n 会有少数产品(0.27%)超差。应用概率法装配精度较高且环数较多的场合大批大量生产中倍加工容易;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组成环公差扩大为极值法的55例2:车床主轴部件的局部装配图,要求装配后保证轴向间隙A00.10.35mm。已知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为:A1=43mm,A2=5mm,A3=30mm, (标准件),A5=5mm。mmA004. 043试按概率法求出各组成环的公差及上、下偏差。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6解:建立装配尺寸链组成环的平均公差
23、为mmNTATavs112. 01625. 010以Tavs作参考,根据实际情况确定TA1=0.15mm,TA2=0.10mmTA5 0.10mm,A4为标准件,即TA40.04mm。选A3为协调环,其公差TA3可从下式算出。mmTATATAnii13. 004. 010. 010. 015. 025. 022222212203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7确定各组成环的上、下偏差。除协调环A3以外,其它组成环均按入体原则标注,即:,4315. 001A,5010. 02A,3004. 04A010. 055A由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43210MMMMMMAAAAAA确定协调环尺寸及
24、偏差:得mmAAAAAAMMMMMM97.2995. 498. 295. 4225. 0075.43542013035. 0095. 0330065. 097.29A58二、选择装配法 (选配法)直接选配法分组互换法复合选配法将相互配合的零件按经济精度加工把各组成环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一)选配法的种类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59(1)直接选配法有装配工人在许多待装配的零件中,凭经验挑选合适的零件,通过试凑进行装配的方法。优点:简单,不需要将零件分组,但挑选零件时间长,劳动量大;装配质量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不宜用于节拍要
25、求较严的大批大量生产;这种装配方法没有互换性。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60当封闭环的精度要求很高,用完全互换法或不完全互换法解装配尺寸链时,组成环的公差非常小,使加工十分困难而又不经济。这时可将组成环公差增大若干倍,使组成环零件能按经济公差加工,然后再将各组成环按原设计尺寸测量分组,按相应组进行装配。(2)分组互换法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61活塞、活塞销和连杆组装图活塞活塞销连杆挡圈例:发动机中活塞和活塞销的分组装配如图所示,活塞销和活塞销孔为过盈配合。活塞销与活塞销孔的最大过盈量为0.0075mm,最小过盈量为0.0025mm。这就要求活塞销的直径为 ,活塞销孔的直径为 ,公差都为0.
26、0025mm,使加工困难。 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00025. 028d0050. 00075. 028D62现将它们的公差都扩大4倍,活塞销为 ,活塞销孔为 ,再分为4组,对应的组便可按互换法装配:组别标志颜色活塞销孔直径/mm活塞销直径/mm配 合 性 质最大过盈mm最小过盈mm第一组白 0.0075 0.0025第二组绿第三组黄第四组红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001. 028d005. 0015. 028D0025. 0005. 02800025. 028005. 00075. 0280075. 001. 028005. 00075. 0280075. 001. 02801. 00
27、125. 0280125. 0015. 02863对应的组便可按互换法进行装配: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64为保证分组后各组的配合性质、精度与原设计相同,应注意:配合件的公差值应相等;应同向放大相同的倍数分组数;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公差不能放大。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采用分组互换法应注意的问题:保证零件分组后在装配时能够配套应使配合件的尺寸分布相同。不配套的零件积存到一定数量时,专门加工一批零件与之配套。分组数不易过多34组尺寸公差放大到经济加工精度即可,分组过多容易造成生产紊乱。 应用:环数少、配合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多为2个组成环。65(3)复合选配法如发动机气缸套与活塞的装配:气
28、缸套分2组,活塞分4组。特点:配合件公差可以不等,装配质量高,且装配速度较快,能 满足一定的生产节拍要求。上面两种方法的复合。零件预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再在各对应组中凭工人经验直接选配试凑次数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66将零件(装配尺寸链中的各尺寸)按经济加工精度加工,在装配时,通过修配某一预先选定的组成环(即修配环的尺寸),使之满足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定义实质装配时去除修配环的部分材料以改变其实际尺寸,使封闭环达到其公差与极限偏差要求的装配方法。三.修配装配法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67(1)单件修配法(2)合并加工修配法(3)自身加工修配法(一)修配方法选定某一固定的零件作修配件修
29、配环,装配时,对其修配以保证装配精度。应用最广单件修配法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68将两个或多个零件合并在一起再进行加工修配。实质是减少了组成环的环数,从而扩大了组成环的公差,同时又满足了装配精度要求。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合并加工修配法 用此法零件要对号入座如车床尾座和底板就是采用合并加工修配法尾座和底板合并在一起镗套筒孔,并作为一个件进入装配,通过修磨底面,保证床头与尾座顶尖等高性要求。 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69在机床制造中,有一些装配精度很不容易保证,常用自身加工修配法来达到装配精度利用机床本身的加工能力,即把所有组成环都合并起来进行修配,直接保证达到封闭环公差要求的方法。主
30、要用于机床制造业中自身加工修配法(就地加工法) 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70(二)单件修配法需解决的主要问题1修配环(修配件)的选择 原则:便于装卸、易于修配,一般应选形状简单,修配面积小 的零件作为修配环;不选公共环作为修配环。应选只与一项装配精度有关的 零件作为修配环。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712修配环预加工尺寸的确定对修配环尺寸的要求(基本原则):足够的修配量,避免出现不可修复的废品;修配量最小,减少修配工作劳动量,提高生产率。尺寸链解法极值法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确定修配环尺寸时需分三种情况:(1)修配环被修配时,封闭环尺寸“越修越小”(2)修配环被修配时,封闭环尺寸“越修越
31、大”(3)修配环被修配时,封闭环尺寸“分别变大或变小”现通过实例进行分析:720Tmin0Amax0A已知:设计要求为各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加工,装配后的封闭环: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采用修配法,选压板为修配件。73修配M面时修配环被修配封闭环变小越修越小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为保证足够的修配量,避免出现不可修复的废品,应有:为满足最小修配量原则,应有:74修配N面时修配环被修配封闭环变大越修越大为保证足够的修配量,避免出现不可修复的废品,应有:为满足最小修配量原则,应有: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75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任选修配面时修配环被修配封闭环尺寸分别变大(修N)或变小(修M
32、),应有:764修配法解尺寸链的步骤 选择修配环; 确定各组成环公差,根据各组成环所采用的加工方法的经济 加工精度确定; 按“入体原则”确定除修配环以外各环的偏差; 计算修配环的极限偏差,判断修配环修配时对封闭环的影 响,选择修配方式; 计算最大修配量maxF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77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车床主轴孔轴线与尾座套筒锥孔轴线等高误差要求为00.06,且只允许尾座套筒锥孔轴线高。为简化计算,略去各相关零件轴线同轴度误差,得到一个只有A1、A2、A3三个组成环的简化尺寸链,如图所示:应用举例:普通车床装配时,为保证主轴与尾座顶尖的等高要求,采用修配法。788.4 达到装配精度
33、的方法已知:A1、A2、A3的基本尺寸分别为202、46和156,用修配法装配。试确定:A1、A2、A3的偏差。79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2)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及除修配环外的各组成环的偏差A1和A3两尺寸均采用镗模镗削加工,经济公差为0.1;按对称原则标注: A1 = 2020.05 ,A3 = 1560.05A2采用精刨加工:经济公差也为0.1。【解】1)选择修配环 本例中修刮尾座底板最为方便选A2作修配环。 80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用A0表示修配前封闭环实际尺寸。本例中,修配环修配后封闭环变小,故有:3)确定修配环公差带的位置2 . 01 . 0246A将已知数值代入,可求出: 于
34、是可得到:若要求尾座底板装配时必须刮研,且最小刮研量为0.15。则可最后确定底板厚度为:35. 025. 0246A1 .46min2A81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最大刮研量为:为了减小刮研量,可以采用“合并加工”的方法,将尾座和底板配合面配刮后装配成一个整体,再精镗尾座套筒孔,直接获得尾座套筒孔轴线至底板底面的距离A23,由此而构成的新的装配尺寸链,组成环数减少为两个,这是装配尺寸链最短路线(最少环数)原则的一个应用。39. 0max0max0maxAAZ82特点应用1零件按经济精度加工,装配时可达到很高的装配精度,且接触精度高;2由于预留了修配量,故需修配时间且难以固定,不便于
35、组织装配流水作业;3修配工作劳动量大,装配质量受工人技术水平限制。1主要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2成批生产中,组成环零件多而装配精度高的部件装配。3. 应尽量利用机械加工代替手工修配,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三)特点及应用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83四、调整装配法将零件(装配尺寸链中的各尺寸)按经济加工精度加工,在装配时,通过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或选定一个或加入一个零件作为调整环(定尺寸零件)或定向装配,使之满足装配精度要求(封闭环)的装配方法。定义实质装配时调节调整件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使封闭环达到其公差与极限偏差要求的装配方法。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841.可动调整法用改变调整件
36、(补偿件)的位置(移动、旋转或移动和旋转同时进行)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应用:用于传动机构或易磨损机构中。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常见的调整方法: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误差抵消调整法85 采用楔块调整丝杠和螺母间隙的装置 调整轴承轴向间隙的装置 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862. 固定调整法在装配尺寸链中选定一个或加入一个零件作为调整环,作为调整环的零件是按一定的尺寸间隔级别制成的一组专门零件,根据需要,选用其中某一级别的零件来补偿,以保证所需要的装配精度改变补偿件的实际尺寸。 8.4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对调整件的要求:形状简单,便于装卸。 常用的调整件:垫圈、垫片、套筒。采用固定调整法时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调节件分级数和各级调节件的尺寸大小。下面通过一实例加以说明。87例:齿轮轴向间隙量要求为0.050.15mm。若采用完全互换法进行装配则A1、A2的平均公差只有0.05mm,零件加工困难。现采用调整法装配,在结构中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个体工商户职工的劳动合同
- 2025科技、创新行业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民事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差异与关联性探究
- 游戏设计的艺术
- 应对气候危机
- 2025年合同履行规定
- 艺术生活互融
- 以人为本的家居设计
- 2025年度商业地产租赁合同
- 2025技术许可合同范本精简版
- 电商仓储外包合同协议
- 近三年小升初试卷及答案
- 江苏连云港市金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灌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四川宜宾环球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教学教材课件
- 合格供应商年度评审计划
- 培训考试汇总金属胶接工艺简介
- Q-RJ 557-2017 航天型号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公开)
- ZGM95G-1型中速辊式磨煤机使用和维护说明书
- SZ系列GPS标准时间同步钟使用说明
- 服装工艺(各工序)单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