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目标导航目标导航 课标展示课标展示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考点聚焦考点聚焦列举宋明理学的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宋明时期儒学的的发展。发展。宋明时期儒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学的发展及影响影响理学人性论、理学对儒学的发展、心学3 任何时代任何时代, ,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 ,一是一是籍宗教信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 ,没有没有从事战
2、争的人从事战争的人, ,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 ,大都投入宗教大都投入宗教, ,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柏杨 中国人史纲中国人史纲4 理学是以理学是以“理理”( (或或“天理天理”) )为核为核心,既贯通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宇宙自然和和人生命运人生命运,又继,又继承承孔孟正宗孔孟正宗,并能,并能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新儒学的新儒学, ,又又称称“道学道学”。道、佛道、佛儒儒( (根本根本) )关注社会关注社会( (目的目的) )【概念解析】【概念解析】宋明理学(宋明理学(960960年年1644
3、1644年)年)5视角一:理学产生背景视角一:理学产生背景( (尊道、礼佛、崇儒尊道、礼佛、崇儒) )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指儒、佛、道三教指儒、佛、道三教之间互相吸纳渗透,但并不指融为一体。之间互相吸纳渗透,但并不指融为一体。新发展新发展1思想来源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6理学的发展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二程等人创立:北宋二程等人发展发展1:集大成:南宋朱熹:集大成:南宋朱熹发展发展2: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理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发展历程:发展历程:主要流派:主要流派:程朱理
4、学陆王心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7 主要思想观点主要思想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归纳程朱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材料1 1:宇宙之间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地得之而为地, ,凡生于天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又各得之以为性性;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有物必有则, ,一物需有一一物需有一理。有理而后有象理。有理而后有象, ,有象有象然后有数。然后有数。理学的宇宙观:理学的宇宙观: “理理”是世界的本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原,先有理后有物。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之外
5、的精神存在物,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意志, 其实质是客观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理学的宇宙观是什么?理学的宇宙观是什么?视角二:理学内容视角二:理学内容8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君民关系出发从君民关系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原出发从万物本原出发D.从人的本性从人的本性出发C9 主要思想观点主要思想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归纳程朱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材料2 2: “所谓天理,复
6、是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人欲胜则天理灭”。理学的道德观是理学的道德观是什么?有什么特什么?有什么特点?根本目的?点?根本目的?观点:天理即观点:天理即“三纲三纲五常五常”;应存天理,灭应存天理,灭人欲。人欲。特点:特点:10 2014全国卷全国卷.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
7、他们认为人性,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本善习远宋明理学家正是基于儒教“人性善”,即人生来本具有理学家认为的“美德”。正是后天的利欲让人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本善习远”的含义是: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D11 主要思想观点主要思想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归纳程朱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理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材料3 3:今日格一件,明: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事道理;一
8、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 怎么才能通达怎么才能通达“理理”?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理学的方法论理学的方法论通过通过“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的方法把握“理理” 接触万事万物,体会先天存在的理接触万事万物,体会先天存在的理12 2013全国卷全国卷 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周(公)孔之道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孔孟之道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陆王心
9、学日益兴起C13思考: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哪些成分?思考: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哪些成分? 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他们未能为自己的思想理论未能为自己的思想理论找到终极的立足点。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葛兆光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史视角二:理学内容视角二:理学内容14道教:东汉末年产生,以道道教:东汉末年产生,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讲求:神仙方术、修炼道教讲求:神仙方术、修炼养生,长生不老。养生,长生不老。世界的本世界的本原是道,终极目标是成仙。原是道,终极目标是成仙。佛
10、教:西汉末年,经丝绸佛教: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其基本教之路传入中国。其基本教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禁欲苦行等。禁欲苦行等。世界的本原世界的本原是空,终极目标是成佛。是空,终极目标是成佛。15“理理”(世界本原)(世界本原)社会上:道德伦理社会上:道德伦理人身上:人性人身上:人性将个人、社会和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在一起,宇宙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精密的哲形成了精密的哲学体系。学体系。世界观:世界观:认知论:认知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发明本心发明本心致良知致良知人性论:人性论:“天理天理”与与“人欲人欲”相冲相冲突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突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思辨化
11、思辨化新发展新发展2思想理论思想理论使儒学更体系化、理论化、思辨化。使儒学更体系化、理论化、思辨化。16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就其内容而言,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学范畴和理论结构。 思考:宋明理学的核
12、心内容是什么?思考: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新发展新发展3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17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陆陆九九渊渊王王守守仁仁 南宋思想家南宋思想家陆九渊陆九渊是心学的是心学的开创者开创者。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已经完成。 王守仁王守仁,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集大成者。18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
13、宙,无非此理而已。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理,心即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卷三十六“反省内心反省内心”以求理以求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心即理也陆九渊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陆九渊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心学”19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
14、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阳明王阳明传习录传习录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王阳明传习录传习录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王阳明思想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王阳明思想的主要内容20 20
15、122012全国卷全国卷 理学家王阳明说: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在此,王阳明 A A重申传统的重申传统的“四民四民“秩序秩序 B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四民异业而同道四民异业而
16、同道”,即职业分工不同,但职业道德,即职业分工不同,但职业道德的要求相同,职业的作用和社会地位相同。王阳明的要求相同,职业的作用和社会地位相同。王阳明在此强调如何用心正确对待人生事业和所处境遇问在此强调如何用心正确对待人生事业和所处境遇问题题21主要流派主要流派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主观唯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心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北宋北宋 程颐、程颢程颐、程颢南宋南宋朱熹朱熹南宋南宋陆九渊陆九渊明代明代王守仁王守仁世界观世界观理是世界本原理是世界本原(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心即理,也承认理心即理,也承认理是世界本原是世界本原(主观唯心主义)(
17、主观唯心主义)方法论方法论(认识论(认识论求理方法)求理方法)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发明本心,致良知道德观道德观(天理与(天理与人欲关系)人欲关系)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内心反省,从而为内心反省,从而为善善相同主张相同主张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理”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都继承了孔孟“仁仁”“”“礼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治22商场着火了商场着火了程朱理程朱理学代表学代表陆王心陆王心学代表学代表反复观察火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情,寻找逃生方法生方法 闭目静坐,想象着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
18、万不能乱了方寸。23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宋朝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宋朝“尚气节而羞势利尚气节而羞势利”。新发展新发展4精神价值精神价值视角三:理学价值视角三:理学价值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对于它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从这个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对于它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从这个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意义说,一个民族
19、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 冯友兰(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我国著名哲学家)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心反省,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心反省,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历史使命感。24宋明理学的新发展(新特点)宋明理学的新发展(新特点)新发展新发展1: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佛教和道教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理论;新发展新发展2:使儒学更体系化、理论化、思辨化;使儒学更体系化、理论化、思辨化;新发展新发展3:以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新发展新发展4: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心反省,强调人的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心反省,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