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1页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2页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3页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4页
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2011学年度(上)学案必修三第五单元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需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重点难点】 重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程背景。【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导学设计】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1)处于 的清朝日渐衰落,危机四伏;(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3)清政府对英国(岛夷)的情况却一无所知。(4)鸦片战争使中国的有识

2、之士开始 ,向西方学习。 2.代表人物及活动: 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 编撰海国图志3.思想主张: “ ”。4.评价(1)进步性: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对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局限性: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不可能依靠人民抵御外侮,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 的形势,2. 代表人物及活动: 、 、 为代表的洋务派3.思想主张:提出“ ”“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4.评价: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维新变法思想1.早起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

3、展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2)代表人物及活动: 、 等。(3)思想主张经济上主张发展 ,与外国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 。(3)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2.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有了初步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2)代表人物、活动及主张康有为: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他撰写 和 借助经学的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梁启超:发表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3)康梁维新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 结合起

4、来(儒表西里)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4)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5)评价进步性在于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局限性在于既反封建制度又没完全抛弃传统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巩固提升】【学习过程】【导学设计】1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2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

5、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A.为官清廉正直B.关心人民疾苦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D.主张开眼看世界3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A B C D4. 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绝而不悔。”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A. 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 B. 学习西方的变法改革C. 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 D. 为

6、人臣必须明哲保身5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6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民主与科学A. B. C. D.7我们之所以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A论战最先震动清朝君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的状态B在论战中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资产阶级在

7、论战中首次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D论战正面抨击封建信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8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促进思想启蒙B推动政治改革C挽救民族危亡D发展资本主义9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和立宪派10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1.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

8、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陈世镕;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陈澄;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林吕排。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天演论D.青年杂志12.19世纪末,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学说,敲响了民族危亡的警钟。达尔文创立的这一学说在当时具有的政治意义是A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B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C推动了启蒙运动高潮的到来 D使近代物理学发生革命性变化13.19世纪60、70年代,中国人长期信奉的“天圆地方”的地理观被彻底否定,人们终于认识到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

9、包括A.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B.“天朝上国”观念的破灭C.洋务运动的推动 D.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14.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藩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该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据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梁启超所“据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里

10、先后出现了哪些新思潮?(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以及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学习引导】.对康梁维新思想的认识(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2)产生原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但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评价 进步性: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局限性: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梁将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以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实际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关于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在民族危机眼中的情况下产生的,都主张学习西方,最终未付诸实践或实践失败。不同点:阶级属性不同: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早期维新派和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