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精品_第1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精品_第2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精品_第3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精品_第4页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精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必修苏教版第四专题版块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精品教案(一)(第1课时)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第四专题“仔细理会”板块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史记中的代表性篇目。文章节选部分记述了战国后期秦赵之间围绕着吞并与反吞并而展开的一系列智勇较量的争斗中廉颇和蔺相如各自的不同表现。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物。赵依仗廉、蔺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司马迁 学

2、习本文,一方面要重点梳理涉及的典型文言现象,并作归纳分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并对文本中的“亮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思路方法 设计思路: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手头上已有的文言文学习资料,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的方法,疏通字句。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感受司马迁史记不同寻常的风格,并从中借鉴写法,为写作提供科学的借鉴。 课前准备:学生借助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本,扫除阅读障碍;教师准备PPT。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三维目标1.掌握课文中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2.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协作方法。3.领

3、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4.过程:立足于课文三个故事,各自确定一个教学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定点深化,集中突破,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5.学习蔺、廉二人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6.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酷刑中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一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

4、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思想升华了,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为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省韩城南)人。其父司马

5、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10岁诵古文,20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

6、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形成严谨完整的体系,完成了新型历史著作体制“纪传体”的创造,从而达到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目的。同时它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是24史的第一部。它的写法和所写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于史记知识的补充介绍: 本纪(12篇):专述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如项羽本纪)。 世家(30篇):主要记述贵族的史事。(如陈涉世家) 列传(70篇):记述官吏、士大夫和知名人物的事迹。分三

7、种:专传,即一人一传。(如淮阴侯列传)合传,有二人合传,也有三五人合传。(廉蔺列传)汇传,记同一类的若干人,篇名中并不举出人物姓名,如仲尼弟子列传酷吏列传。 表(10篇):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8篇):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的发展和现状。2.基础积累 重点文言实词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宦者令:宦官的头目。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舍人:门客。 得楚和氏璧 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 使人遗赵王书 遗(wèi):送给。 即患秦兵之来 即:则,就。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斧质:古代一种腰斩的

8、刑具。 宜可使 宜:应该。 曲在赵 曲:理亏。 均之二策 均:权衡、比较。 王必无人 必:倘若,假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奏:呈献,进献。 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退后。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修敬: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礼节甚倨 倨(j):傲慢。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谢:道歉。 召有司案图 有司:官吏的通称。 决负约不偿城 决:必定。 从径道亡 径道:便道,小路。 间至赵矣 间:名作状,从小路。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 左右皆靡 靡:退却。 于是秦王不怿 怿(yì):高兴,喜悦。 已而相如出 已而:过了些时候。 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望:远远看见。 徒慕君之高义也 高义:高尚的品

9、德。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与:比怎么样。 相如虽驽 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通假字 内袒伏斧质:“质”同“锧”。 可与不:“不”同“否”。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同“捧”,用手托。 拜书送于庭:“庭”同“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详为予赵城:“详”同“佯”。 如有司案图:“案”同“按”,察看。 设九宾:“宾”同“傧”。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同“熟”,仔细。 清奏盆缻:“缻”同“缶”。 信息筛选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全文的层次结构怎样划分?明确:按时间顺序写了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课文也

10、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 (12):廉蔺其人。 第1层 (1)写廉颇功大威勇。 第2层 (2)写蔺相如本宦者令舍人。 这部分先交代廉蔺两人身份,为后文写廉颇恃功鄙视蔺相如导致将相交恶和欢作铺垫。 第二部分 (37):完璧归赵。 第1层 (35):相如出使。写相如受重任,且非其莫属,长于谋略,勇于任事。 第2层 (46):完璧归赵。写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实现诺言。 第3层 (7):全胜而归。写相如不怕牺牲,维护国家尊严,立功为上大夫。 这部分通过“完璧归赵”之事(相如第一件事),描写相如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的言行,表现出他杰出的才能和胆识。 第三部分 (811):渑池之会。 第1层 (89

11、):相如从赵王会渑池。写廉蔺皆为赵国栋梁,廉颇有政治头脑。 第2层 (10):渑池之会。写相如机智勇敢,维护国家主权尊严。 这部分通过写“渑池会”之事(相如第二件事),描写相如在特定的形势下和环境中的言行,表现他智勇无畏、忠诚爱国的英雄精神。 第四部分 (1112):刎颈之交。 第1层 (11):相如拜上卿。写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是引发二人关系事情之由。 第2层 (12):字廉颇因相如位居其上,宣恶言,欲辱相如。相如言明大义。借劝其舍人而言明大义,是顾全大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计私怨的高贵品质。最后两人合解,成为刎颈之交。 这部分写相如面对羞辱而明大义境界高尚而将相和(相如第三件事),也赞美

12、廉颇知过勇改。2.这三件事充满了矛盾冲突,能说说每件事各围绕什么矛盾展开的吗?明确:“完璧归赵”写的是诈璧与存璧的斗争;“渑池相会”写的是辱赵与尊赵的斗争;“廉蔺交欢”写的是私怨与国事的矛盾。作者在矛盾中展开情节,刻画人物,而所有这些矛盾又都挂在对秦斗争这条主线上。3.文章是在矛盾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全文贯串了怎样的矛盾?明确:全文贯串了互相交织的两种矛盾:一种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一种是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一开始,秦恃强讹诈,赵国处境危急,矛盾十分尖锐。廉蔺二人一切为了自己的国家,彼此间并无私人恩怨。而后,随着赵秦间的矛盾几经缓和、紧张、缓和,蔺相如地位的不断上升,廉颇同他的矛盾便日益紧张

13、。蔺的退让忍辱感动了廉颇,二人终于成了刎颈之交,矛盾消除,共同为国效劳,赵、秦间的矛盾也趋隐伏。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分段读译课文,小组内互助自纠,疑难之处可在全班讨论,教师予以适当点拨。1.特殊句式(1)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我为赵将蔺相如者,赵人也(2)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倒装句 宾语前置:何以知之/君何以知燕王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介宾短语后置:拜送书于廷/以勇气闻于诸侯省略句大王见臣列观(“列观”后省略介词“于”)2.词类活用 宁许以负秦曲:“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乃前曰:“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怒发上冲冠:“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容词用作动词,“尊敬”。 大王必欲急臣:“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急”,意译为“逼迫”。 乃使其从者衣褐:“衣”,名词用作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