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45分钟课时精练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考历史 45分钟课时精练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考历史 45分钟课时精练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考历史 45分钟课时精练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考历史 45分钟课时精练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时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 ( )A. 发电机B. 纺纱机C. 电动机D. 蒸汽机解析:D从“热能”、“结束了依赖”中,我们可以判断是蒸汽机。2.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 )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A. B. C. D. 解析:D说法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历史实际,故排除。3.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

2、命时期的发明是 ( )A. 蒸汽机B. 蒸汽轮船C. 汽车 D. 电视机解析:CA、B两项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D项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C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4. 1912年,世界第一艘超级豪华渡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沉没。由于该船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讯方式,一千多名乘客中有695人得救,当时这种先进的通讯技术最有可能是 ( )A. 电话通讯技术B. 有线电报技术C. 无线电报通讯技术D. 电子信息技术解析:C从题目时间限制“1912年”可以排除D,因为电子信息技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A、B两项虽然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通讯技术,但在大西洋洋面上无法使用有线电话或有线电

3、报。5.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 )A. 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 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C. 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 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解析:A工业革命影响巨大、全面,题中的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6. 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184018701900192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

4、214.88.47.1A. 工业化 B. 殖民战争C. 资产阶级革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A这是近年内出现较多的图表材料题,要读全表中的各项,由四个年代和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可得出答案。7.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 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 人口爆炸性增长C.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 各国间交往密切解析:A抓住“1750年”这一时

5、间,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两个世纪后,经历了第二、三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转折点。故古希腊人对这之前的事物熟悉,而之后的工业文明的产物就“什么也不理解”了。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B.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解析:C抓住时间这一关键,1763年工业革命还未开展起来。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

6、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 )A. 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B. 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C. 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 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解析:A本题考查对历史事物内涵的理解。因此,应准确理解历史概念,重视历史核心知识,把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出学科知识结构。 10. 互联网时代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是( )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为人们提供了远程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方式出现

7、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吸毒犯罪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A. B. C. D. 解析:D时至今日,互联网已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而吸毒犯罪不是在互联网出现后才有的。11.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 )A. 飞机的广泛使用 B. 电话和电报的使用C. 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 航天事业的发展解析:C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互联网。12.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

8、者的是( )A. B. C. D. 解析:C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13. 19世纪前期欧美主要国家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以下统计说明 ( )国别总人口(万)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 80048%52%法国3 60075%25%美国2 30087%13%工业革命促进了欧美国家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欧美国家整体农村人口依然比例大,工业化程度低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开始向工业化过渡人身隶属

9、关系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A. B. C. D. 解析:B通过图表可知不符合历史事实,而体现在法国的小农经济和美国的种植园经济上。14.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文章说:“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讯能力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这说明 ( )A. 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人而是武器B. 战争不再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C. 现代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战争的性质D. 电脑技术在战争中起很大作用解析:D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信息技术极其重要。15. “敲击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10、. 因特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B. 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要的资料C. 因特网具有其他三大媒介的传播功能D. 电脑的知识与才智可以代替人脑解析:D项明显错误,电脑无法替代人脑。1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末清初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

11、结构学说、进化论清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材料三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2

1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解析:很明显,材料一的图表内容是将中西科技进行对比,然后在后面的材料中分析其中的原因,那么问题也是从“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启示”这一模式环环相扣的。答案:(1)变化:从领先转为落后。差异: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代科技。(2)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

13、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亦可)(3)原因: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如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有理亦可)(4)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回答。(任一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17. 时下有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手机报”,就是通过手机阅读新闻。右图是一幅颇富创意的“手机报”广告。请回答:(1)图片A侧的符号是什么文字?有什么特点? (2)图片A、B两侧分别象征什么时代?(3)从最初创造的书写符号,到现在使用的电子媒介,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信息传播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请以历史上某些重大发明为例,说明它是如何推动信息传播的变革的?(4)广告设计者把两者联系起来,你认为传递了怎样的历史内涵?解析:这一题目新颖,跨度大,综合性强,发挥的空间很大,符合新课改精神。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抓住“信息”这一关键词。对第(4)问的回答,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