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

2、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艰难B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和推举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不久解析:选A。险:坎坷。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舅夺母志夺项王天下者B门衰祚薄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C逮奉圣朝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D辞不赴命 辞不就职解析:选D。辞:动词,推辞。A.动词,改变/夺取;B.名词,家门/门户;C.动词,到/被捕。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叙述自己孤苦的身世,其中饱含了对祖母的深切感情,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即使孩子生病了,也端汤送药,不离左右。B作

3、者以自己对祖母的孝为不能应征出仕的原因,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企图打动晋武帝。C文字中包含一些富有生命力的并且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词语,如:形影相吊、茕茕孑立、零丁孤苦。D文段主要用了四字句,还有不少对偶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解析:选A。不是代替祖母抚养孩子,“婴”的意思是缠绕,疾病缠身。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文:_(2)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译文:_答案:(1)在外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4、。(2)(现在)诏书(又下),言辞急切而严厉,指责我有意回避,怠慢上命。郡县官府层层逼迫,催促我马上上路;州官登门催赶,比流星坠落还要急。二、语言运用5下面是一段赏析陈情表的文字,在语法、用词、标点等方面有不当的地方,请找出并修改。 文笔简捷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也是“陈情表”的最大特色。诸如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孤苦无依,用“星火”形容形势急迫,迫不及待用“奔驰”形容,用“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形容垂危之状;都异常生动形象。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恰当的思想感情,提高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至今还被人们引用,可见影响之深远。答:_答案:“简捷

5、”应改为“简洁”;“陈情表”的引号改为书名号;“都异常生动形象”前的分号应为逗号;“迫不及待用奔驰形容”应改为“用奔驰形容迫不及待”;在“通过”前面加上“文章”或“作者”。表达了恰当的思想感情应为“恰当地表达了思想感情”;“提高”应改为“增强”。6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_解析:例句是从有形的视觉角度来写的,补写的句子要从有声的听觉角度来写。可回顾文意,选用表声音的词语来阐释陈情表中的情感。答

6、案:(示例):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祚(zuò)薄床蓐(rù)险衅(xìn) 茕(qión)茕孑立B逋(b)慢 拔擢(zhuó)洗(x)马 终鲜(xin)兄弟C闵(mn)凶 优渥(wò)期(q)功 逮(dài)奉圣朝D矜(jn)悯 郎署(sh)伪(wèi)朝 猥(wi)以微贱解析:选A。B.洗读“xin”,这是古代官职名,古音异读;C.期读“j”;满一年之意;D.伪读“wi”。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

7、字的一项是()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D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解析:选A。B.“闵”通“悯”,可忧患的事;C.“蓐”通“褥”,垫子;D.“蚤”通“早”,早些。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息:息子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废除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具:详尽解析:选C。除:授予官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都是介词,因为。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介词,比/介词,给;D.任,充当/副词,应当。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

8、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解析:选D。D.“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A.“告诉”古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让别人知道”;B.“奔驰”古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辛苦”古指“辛酸悲苦”,今为“身心劳苦”。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

9、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凡在故老故老:老朋友B听臣微志 听:听信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微薄D有所希冀 希冀:非分的愿望解析:选D。A项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B项听,听任,准许;C项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

10、私情。7比较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谨拜表以闻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相同,与不同D与相同,与相同解析:选B。介词,用;连词,因为;连词,因为;连词,表目的。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段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在陈情中晓以大义。B在陈情中既表达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感情。C第一段融情于理,连用“凡在”“况臣”“且臣”“今臣”“但以”等词,曲折而有条理。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意在表明孝比忠重要。解析:选D。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目的在于表明“先尽孝后尽忠

11、”。(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奉命。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

12、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节选自晋书·李密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躬自:亲自B数使吴,有才辩 数:多次C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服阕:服丧期满D华善之 善:

13、好解析:选D。善,认为好。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D。D项,连词,表结果;连词,表转折,但,却。A项,均为介词,因为;B项,均为连词,于是,就;C项,均为连词,就。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C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

14、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解析:选C。“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说法错,“尽忠”非其夙愿。12把上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成现代汉语。(1)士之有名,不虚然哉!译文:_(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译文:_(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译文:_答案:(1)(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一点都不假啊!(2)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3)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会停止。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之

15、情愈来愈深,于是因为思念而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一讲学就忘记疲劳,并且以谯周为老师,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被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龄大,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皇帝看了(陈情表)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一点都不假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氏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

16、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讲的道理很好。(后来)到温县做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就不

17、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做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做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做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晋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于自己家中。三、语用创新13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退是什么?退是刘备三顾茅庐时的谦让,是陈情表中闪耀着的智慧的光芒,_,_他藏在居里夫人孩子们的玩具中,也在那动乱年代几株幼苗体内静静地成长,他被无聊的庸人嘲讽,却能够淡然处之,于无声处期待着惊雷的轰响解析:这是一段运用具象式的排比举例法来说理的文字,首先要在句式上与前句相对应,然后是内容上与前文有关联。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储备和想像能力。答案:是陶渊明隐居山林的惬意,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