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高考历史五年真题分类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_第1页
2015-2019高考历史五年真题分类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_第2页
2015-2019高考历史五年真题分类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_第3页
2015-2019高考历史五年真题分类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_第4页
2015-2019高考历史五年真题分类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选择题2019年题组1. (2019 天津文综 3)公元58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指挥官有些诧异:“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对方说:“我生来就是。”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A.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B.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C.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D.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考点】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时代背景【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在古罗马有人需要花很多钱才可以获得公民身份,有人生来就拥有公民身份,这说明罗马公民身份的获得有不同的途径,故 A项正确。材料明确说

2、明有人生来就有公民身份,因此罗马公民并不一定要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故 B项错误。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故C项错误。【答案】A2018年题组1 .(2018 全国卷n 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 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平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考点】罗马法【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恩格斯“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句评论。罗马共和国时期,历经五次撤离运动,平民与贵族实现

3、了法律上的平等,故答案为C项。经过平民的斗争,基本消灭了氏族制的残余, 但旧的氏族贵族特权并没有完全消失, 故A项错误。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是在公元6世纪,故B项错误。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是在万民法形成后,故D项错误。【答案】C2 .(2018 江苏高考 14)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 ,罗马法()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考点】罗马法的内容及影响【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其主旨在于强调罗马法 “能阐明在进行交换

4、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这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因此对近代经济立法有深远影响,D项正确。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时代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A项错误,排除;B项与题意相反,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而且材料侧重罗马法的经济立法部分,排除。【答案】D2017年题组1.(2017 北京文综 20)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A.皇帝制度B.司法陪审制C.完备法典D.陶片放逐法【考点】古雅典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解析】司法陪审制在古雅典和古罗马都存在,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没有皇帝制度,排除A项。古罗马具有完备的法典,但古雅

5、典并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C项。“陶片放逐法”是古雅典的一项重要制度,古罗马并没有这项制度,排除 D项。【答案】B2016年题组1 . (2016 天津文综 3)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考点】罗马法的影响【解析】据“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

6、分析可知,本题选 D。其他选项与该信息不符。【答案】D2 .(2016 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考点】罗马法一一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影响【解析】罗马法“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反映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是其立法和司法的基础,故 A项正确;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法律的基础,但与欧

7、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无关,故 B项错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其法律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古希腊雅典对后世的影响才是民主制,故C项错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法律和反封建斗争产生影响,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2015年题组1 .(2015 四川文综 9)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考点】罗马法一一十二铜表法【解析】十二铜表法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

8、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与罗马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故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 449年,说明其属于公民法,故 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2 . (2015 广东文综 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A项错【解析】十二铜表法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奴

9、隶没有公民权,不可能参与立法,故误;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习惯法的内容被挨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可知,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故 C项正确;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C3 .(2015 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 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

10、,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考点】罗马法司法公平原则【解析】双眼蒙布所体现的是司法公正的原则。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B项错误;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D项错误。的判决,故C项正确;法官审案遵从民众意愿,也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答案】C4 .(2015 江苏单科 14)“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

11、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考点】罗马法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万民法)【解析】“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表明在具体内容上没有完全继承,故 A项错误;万民法是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随着版图的拓展,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己无法应对新变化,所以“吸收了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故B项正确;“万民法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这些内容的调

12、整从侧面证明了公民法没有“忽略”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故 C项错误;罗马法不断发展,3世纪,随着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因与“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5 . (2015 重庆文综 9) 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一一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 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 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

13、马帝国司法裁判中()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考点】罗马法【解析】材料中说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话,就按照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来解决,也就是说这些人的法律著述在特殊条件下可以当作法律来使用,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所以本题选择D项。A项和B项错在把特殊事件一般化,执法者只有在五大法学家没有任何意见表示的 情况下才有自行选择权,五大法学家的著述观点也只有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具有 法律效力;C项偷换概念,把五大法学家的意见等同于贵族意志,也是错误的。【答案】D6 .(2015 上海单科 3

14、) “每一国的人民,一方面要遵守自身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一方面要遵守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根据自然理性,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与此理论相关的法律实践是 ()A .汉穆拉比颁布了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大成的法典B .梭伦改革时期颁布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令C.罗马共和国政府公布了 “十二铜表法”D.卡拉卡拉皇帝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公民以公民权【考点】罗马法体系 “公民法”与“万民法”【解析】 材料强调“根据自然理性,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汉穆拉比法典只适用于古巴比伦王国,故 A项错误;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的法令,只适用于雅典因欠债为奴的平民,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公民法

15、,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故C项错误;卡拉卡拉皇帝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公民以公民权,罗马境内不同民族的一切自由民也能得到罗马法的保护,故D项正确。【答案】D7 .(2015 海南单科 9)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I。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考点】罗马法【解析】 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题干古罗马不符,故 A项错误;最早尝试实行民主政治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

16、亡,因此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错误。【答案】C2014年题组1 . (2014 上海单科 31)罗马从共和体制向帝国体制转变的主要特征是()A.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B.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C.平民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D.版图从意大利半岛扩展至地中海沿岸【考点】 古代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解析】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的是公民法,罗马帝国时期实行的是万民法,从法律演变的角度来看随着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公民法不断被万民法所取代,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是其特征,但不是最佳答案,故 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随着罗马帝国的建立,共和政体逐步被帝国体制所代替,

17、实质是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故 B项是最佳选项;罗马从共和国体制转向帝国体制,公民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担任任何职务,故C项错误;从地理版图上来看,共和国体制向罗马体制转变也就是从意大利半岛扩展至地中海沿岸,但不是主要特征,故D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答案】B项3分,A、D项1分,C项0分2 . (2014 广东文综 19)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A .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B .王权法丧失了法律效力C.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D.古罗马有重视法律的传统【考点】罗

18、马法【解析】社会契约论属于启蒙思想,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项错误;从“皇帝的决定也具 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的信息可以看出,王权法没有丧失法律效力,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 C项错误;从“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的信息可以看出,皇帝的权力是法律授予的, 这说明古罗马法律的地位很高,故 D项正确。【答案】D3 . (2014 海南单科 9)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 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A .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B

19、.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考点】罗马法【解析】题干信息中没有反映出希腊司法制度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介绍是审判程序,标志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的是民法大全,故B项错误;司法程序的完备与政体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法定程序” “审判团参与审判”等信息说明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性,故D项正确。 【答案】D4 .(2014 四川文综 9)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 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 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一一就是没有正

20、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A.自然法B.万民法C.公民法D.十二铜表法【考点】罗马法一一自然法【解析】据材料“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 “正义是基于一个大写的法”可知“大写的法”包含理性、正义等内涵,故其所指为自然法这种法学思想、法律精神,而非具体法律,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抽象的法律精神而非具体法律条文,故B、C、D项错误。【答案】A5 .(2014 北京文综 13)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 .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露、理想国

21、【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数学(九章算术);罗马法【解析】 题干限定词是“东汉”、“大秦”(当时的古罗马帝国),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是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故A项错误;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罗马帝国发展了罗马法,故 B项正确;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但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故C项错误;春秋繁露是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代表作,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故D项错误。【答案】B6 .(2014 江苏单科 12) “市民法亦称公民法, 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

22、 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考点】罗马法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公民法)【解析】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当时实行的是公民法, 结合题中“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故A项正确;万民法要到罗马帝国时期才实行,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故C项错误;公民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居民并不等同于公民,故D项错误。【答案】A7 .(2014 新课标全国卷II文综 32)罗马

23、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 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考点】罗马法一一十二铜表法【解析】 结合罗马法的实质可知是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故A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平民采取有效措施而不是用暴力抗争的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故B项正确;结合题干和史实可知法制的发展是顺应社会需求而变化的,“决定作用”过于绝对,故 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平民与贵族有着不同的利益,故D项

24、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2016上海单科36)罗马法(12分)某学生学习 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 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 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历史学家指出:

25、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 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由此看来,资料来源1 罗马法词典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H一条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问题:(1)上述 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4分)(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4分)(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4分)【考点】(1)史学理论一一史料使

26、用(2)史学理论 一一事实的陈述和评价(3)罗马法体系 一一自然法思想【解析】(1) 2、3是当时法律条文和书信材料,属于一手史料;1、4属于后人对罗马法及罗马历史研究的成果,属于二手史料。(2)、是对罗马奴隶地位和法律条文的陈述;、是奴隶释放问题研究的主观性认识,是该学生的评价。(3)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从外部罗马的对外扩张,带来外来奴隶的增加,内部奴隶的抗争和罗马法体现出的人人平等的自然法精神的理论依据,等方面分析。【答案】(1)水平1:能准确区分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一手史料:2、3;二手史料:1、4其他答案。(2)水平1 :能准确区分材料中的客观性事实和主观性认识陈述:、;评价

27、:、其他答案。(3)水平1:能根据情景从两个维度进行解释从社会层面来说,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大量战俘沦为罗马奴隶,奴隶在人口中的比例剧 增,引发了释奴的现实需求;从法学层面来说,作为罗马法思想基础的自然法思想,肯定包 括奴隶在内的所有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为释放奴隶提供了理论依据。水平2:仅能从一个角度进行解释其他答案。2.(2015 北京文综 37)(节选)(8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一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

28、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8分)【考点】(1)古代中国汉字的形成演变;古代罗马的政治拉丁语.【解析】(1)第一小问相同,由材料一两段话的第一句可知,两种语言都历史悠久,经历了变迁;“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可见它们是文明的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中;“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