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现存诗15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成为唐代社会形象的历史,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改元至德,为肃宗。杜甫自鄜州羌村孤身北上,前往投奔。不料中途被叛军俘虏,被押至长安。第二年三月,杜甫目睹春光里这座残破不堪、繁华消尽的都城不禁感事伤时,黯然神伤,于是吟成此作。一个月后,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
2、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用“”划分节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 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朗读节奏诀窍:朗读节奏诀窍:(1)、注意不要把固定词组分开。(2)、为加强语感,可以把动词重读。(3)、前词重后词要轻(4)、把声调读准(5)、固定词组,一般前音稍重,口型要放开,有爆发力。 国破 /山河/ 在,城春/ 草木 /深。感时 /花 /溅/泪,恨别 /鸟 /惊/心。烽火/ 连 /三月,家书 /抵 /万金。白头 /搔 /更 /短,浑/ 欲 /不胜 /簪。 翻译参考 首联: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
3、草树木。 颔联: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颈联: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尾联: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合作讨论 品味全诗(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1)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 颔联分写花和鸟使人睹物伤怀;颈联写诗人遭乱思家;尾联刻画了忧国思家的诗人形象。 (2)“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因此颔联的意思是: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这里用了反衬(乐景写哀情
4、)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感时伤怀,久别思家的感情。 (3)全诗通过诗人自己的形象描写抒发了触景伤怀,忧国思亲的感情。泊秦淮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它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贵族的攻掠,诗文中多讽喻时政之作。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房宫赋颇有名。著有樊川文集。 写作背景:六朝故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中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楼歌女在唱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2、用“”划分节奏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
5、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3、尝试翻译整首诗,力争做到句句对应。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 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此时朝廷已经龟缩在长江之南,所以是隔着长江) 4、思考: “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和一个“寒”有何妙处? (1) “笼”用拟人化手法,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的景象。一个“寒”字,既点明时值深秋或冬季,也是此时诗人心情的写照;使人感觉到一种冷寂的气氛。阅读
6、方法解密阅读方法解密:古诗词品味炼字古诗词品味炼字,这种题型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如果运用了手法,要揭示所用的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最后两句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的真实用意是讥讽只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商女唱什么歌曲,主要取决于座中点歌、听歌的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这些有权势的人。 (3)这首诗写了诗人夜泊秦淮时的所见所闻,讽刺了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
7、忧愤。三、链接中考: 1杜甫唐代著名的 主义诗人。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 , ”从中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4这首诗前四句_,写春望之景;后四句忧时伤乱,写春望之情。全诗表达了_的主题.5杜牧是_(朝代)诗人,与_并称“小李杜”。 7(广州市中考题)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_8“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_9“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 _ 10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8、? 答:_现实主义7(广州市中考题)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8“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9“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 10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1(07年桂林)下面说法最恰
9、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D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出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很早就有报国之志。晚年入朝任修撰,辞官还乡时已八十高龄,最后怀着未见“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遗恨离开了人世。 写作背景:南宋光宗绍熙三年,闲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的诗人陆游,已是68岁的老人了。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
10、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2、用“/”划分节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尝试翻译整首诗 力争做到句句对应。 僵地躺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那风吹雨打的声音,梦中又来到铁骑飞跃冰河的战场。请你思考: 4、开头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思考:你怎么理解“风吹雨”?这里的“风”和“雨”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6、如何理解后两句“夜阑卧听风吹雨
11、,铁马冰河入梦来.” 7、诗歌主旨。 4、开头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 、阅读方法解密:品味诗词思想感情阅读方法解密:品味诗词思想感情。诗歌是作者内心意愿与情感的抒发,概括分析评价诗人的情感,就要了解作者,了解诗歌的整体内容,理解诗中的词句,特别是抓住关键词,从形象入手,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体味作者当时的心情,感受和把握隐藏在形象和画面深处的情感。回答这类题目,要结合诗词的内容加以分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诗人虽因主战而受投降派排挤,退居荒野孤村,但时刻挂念着风雨中的祖国,希望能为国效力,不将个人得失放在心上,这是诗人爱国精神的体现。5、思考:你怎么理解“风吹雨”?这里的
12、“风”和“雨”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5 、“风吹雨”三字从结构上照应诗题,又引出了下句。从内容上既指狂风暴雨声,渲染了气氛,也暗指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社会。 6 、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雨夜之声,虚写 梦境战场杀敌,表达报国情怀。6、如何理解后两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本首诗的主旨(中心)?7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采用 “寄情于梦”(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体衰,仍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气节和情操。二、过零丁洋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
13、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句。他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成为千古名句。 写作背景:诗的后面附有跋语,说宋朝降元叛将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劝降坚持抗元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就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文天祥在这首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2、用“/”划分节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14、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尝试翻译整首诗 力争做到句句对应首联: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颔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颈联: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伶仃。尾联: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4、品析鉴赏 (1)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赏析最后一联诗句。(1)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1)诗人以“山河破碎”感叹国家的危亡,“风飘絮”表现出自己心已破碎;而“身世浮沉”则将个人艰难困厄的遭际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浮沉”与“破碎”,“雨”和“风”等两相呼应。(2)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京师大苏州实验学校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淮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内蒙古翁牛特旗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三开学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友好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79届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11月小学六年级学期语文教学总结模版
- 专科护士主导的一例36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个案分享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册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合集)
- 2025豪华酒店雇佣合同模板
- 食堂软件代理商合同协议
- 2024年烟台海阳市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真题
- 2025四川巴中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快手、抖音、淘宝)主播兼职合同10篇
- 砍木伐木合同协议范本
- 延边大学教师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件 处理客人投诉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物理试卷(含答案)
- 餐饮行业合伙经营协议书
- 不间断电源装置(UPS)试验及运行质量检查表
- 心脏超声切面示意
- 2022年1月浙江高考英语应用文与读后续写范文汇总(素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