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0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30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30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30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能记住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本质及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关系,并说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向和建设方法。2、 过程与方法:探讨历史现象发展变化的线索和规律,辩证的认识历史与文化现象的关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主人翁意识。【重点、难点】1、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2、现代化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本原。【文化加油站】-概念阐释1. 文化: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综合。狭义上的文化指

2、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各种制度等。2.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 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 的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3.外来文化:是指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社会发生作用,被其逐步接 受的别族文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汲 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形式上积极创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

3、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课堂探究你我共参与】 一、新文化的渊源之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篇材料: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材料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哪些观点?请你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谈谈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哪些精神?(10分) 传统文化-政治制度篇 材料一:唐朝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是进士科,进士科主要考诗文,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的形成确实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而在宋朝,散文大家欧阳修就曾通过科举考试提拔了一批才情横溢的古文作家,古文创作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 材料二:明清时

4、期,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采取八股取士的方式。科举制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桎梏,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 材料三 :(范进)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吴敬梓儒林外史之范进中举 依据材料谈谈传统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10分) 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篇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

5、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荀子天论 材料二 “天与人,不相胜”。 庄子概括指出材料中涉及的自然观。举例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0分)材料二: 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篇 材料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体发表宣言:”如果有人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问题: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呼吁”如果有人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10分) 传统文化态度篇 材料 127页方框内容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问题: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8分) 二、新文化的渊源之二:外来文化 (一) 对待外来文化之古代篇

6、 - 鲁迅看镜有感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清)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请你谈谈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8分)这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4分)(二)对待外来文化之近代篇近代人探索西方的历程 材料一 洪秀全从基督教传教小册子中得到启发,信奉基督教,要建立“天下有无相恤,患难相救,门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大同社会. 岳麓教材 材料二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大飓风”和“火山大喷火”般的巨大影响。 岳麓版教材 材料三 孙中山考察西方社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启迪,对“天下为公”十分赞赏,把“大同”视作自己的“理想国”。 岳麓版教材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对孔子和儒家学说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岳麓版教材结合材料分析:中国近代各阶级、阶层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