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丁肇中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
2、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教学目的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抽象:袖手旁观:一帆风顺:推究事物的道理。求知,得到知识。端正心思。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整齐家政。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提示: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分析中
3、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4、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3、讨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5、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6、讨论: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
5、能得到新的知识。 7、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8、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9、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10、讨论: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思考: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胆结石的诊断》课件
- 转租走公寓合同协议
- 车库预售买卖合同协议
- 超市餐具供货合同协议
- 连锁酒店加盟合同协议
-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与智能化应用练习题
- 专业咨询与培训服务协议书
- 返聘协议和劳动合同
- 三人合伙做生意合同
- 技术服务费协议书
- 品质主管面试题及答案
- 中国精神课件
- 2025年福建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天津市和平区二十中学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模拟卷(九)含解析
- 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扬州大学《水工程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常州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人文关怀与人文护理》
- 第三届南华大学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评分标准高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