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计根底知识与实务统计根底知识与实务统计从业资格学习资料统计从业资格学习资料统计根底知识与实务统计根底知识与实务 上篇上篇 统计根底知识统计根底知识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的相关概念统计的相关概念 二统计的涵义二统计的涵义 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第一,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第二,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
2、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的关系 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开展起来的。第三,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开展起来的。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学的根本概念统计学的根本概念 一、总体与个体一、总体与个体 一总体一总体 二个体二个体 又称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又称统计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个别事物的总称。 一个统计总体中包括的个体数如果有一个统计总体中包括的个体数如果有限,是有限总体;包括的个体数如果无限,限,是有限总体;包括的个体数如果无限,是无限总体。对无限总体的调查只能是非是无限总体。对无限总体的调查只能是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三总体与个
3、体的关系三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总体是由个体构成,但总体和个体的总体是由个体构成,但总体和个体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 二、样本与样本单位二、样本与样本单位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这一总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这一总体的代表的局部个体组成的集合体。体的代表的局部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样本单位:构成样本的每一个个体。样本样本单位:构成样本的每一个个体。样本不等于总体不等于总体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三、指标与标志三、指标与标志 一一 指标总体指标总体 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还可以反映总表达象数量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还可以反映总表达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特征
4、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eg 2021年末全国总人口为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4091万人等。万人等。 二二 标志个体、总体单位标志个体、总体单位 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eg性别、籍贯等性别、籍贯等 标志的分类:按性质不同分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标志的分类:按性质不同分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品质标志说明事物的品质属性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示,eg性别,工种等性别,工种等 数量标志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eg年龄、工资等年龄、工资等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三三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指
5、标与标志的关系 区别: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示的数量标志;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联系:1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个体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之指标与数量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有的指标可能在不同有的指标可能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变为标志,有的标志变为指的研究目的下变为标志,有的标志变为指标。标。第一章第一章 总
6、论总论四、变异与变量四、变异与变量一变异一变异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变异。变异的普遍存在是统计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变异。变异的普遍存在是统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核算的前提条件。标志按个体变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变异标志,同一总体中的每个标志按个体变现不同,分为不变标志、变异标志,同一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具有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个体都具有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Eg:三个人的成绩:三个人的成绩 甲甲80 乙乙70 丙丙60 成绩不同的这种现象叫变异成绩不同的这种现象叫变异成绩是变量。成绩是变量。把总体、个体和标志三个概念联系起来,总体的特征概况为:把总体、个体和标志三个概念联系起
7、来,总体的特征概况为: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二变量二变量 变量:数量变异标志。变量:数量变异标志。 变量值: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的具体变量值: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的具体的数值。的数值。 变量又分连续变量、离散变量变量又分连续变量、离散变量 连续变量,连续变量,eg:年龄,身高,体重等,两:年龄,身高,体重等,两个变量值之间有无数的分割。个变量值之间有无数的分割。 离散变量,离散变量,eg:职工人数,企业个数等。:职工人数,企业个数等。变量值只能取整数。变量值只能取整数。第一章第一章 总论总论 第三节第三节 统计的过程统计的过程 一、统计的工作过程一、统计的工作过程 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
8、计、统计调查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根底、根底、.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二、统计的认识过程二、统计的认识过程 统计的认识过程:定性认识统计的认识过程:定性认识定量认定量认识识定性定量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相关概念统计调查的相关概念 一、统计调查的定义一、统计调查的定义 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分:对原始资料的搜集和对次级资料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分:对原始资料的搜集和对次级资料的搜集。的搜集。 原始资料初级统计资料:向调查单位收集的尚待汇总原始资料初级
9、统计资料:向调查单位收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整理的个体资料。 次级资料二手资料,收集已经加工、整理过的、说明次级资料二手资料,收集已经加工、整理过的、说明总表达象的资料。总表达象的资料。 二、统计调查的根本要求二、统计调查的根本要求 统计调查根本要求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统计调查根本要求包括: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三、统计调查的分类三、统计调查的分类 一按调查对象范围划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一按调查对象范围划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调查 全面调查是针对有限总体而言的,指对构成调查全面调查是针对有限总体而言的,指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所有总体单位全部进行自逐一
10、的、无一遗对象的所有总体单位全部进行自逐一的、无一遗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漏的调查,包括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 由于调由于调查的单位多、组织工作大,所以需花费大量的人查的单位多、组织工作大,所以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力、财力。 非全面调查又称抽样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一局非全面调查又称抽样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一局部个体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部个体进行调查。包括非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查、典型调查等 eg: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二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二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连续调查时期数据和不连
11、续调查时连续调查时期数据和不连续调查时点数据连续调查为了观察总表达象在一点数据连续调查为了观察总表达象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定时期内一年内的数量变化。 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年的时间一年上不连续调查是间隔一年的时间一年上所做的调查。所做的调查。 三按照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统计报三按照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统计报表定期、非定期和专门调查一次性表定期、非定期和专门调查一次性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总体一、调查目的总体 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二、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那么不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12、有时一致有时那么不一致。调查时间:资料所属时间;调查期一致。调查时间:资料所属时间;调查期限:调查工作时间。限:调查工作时间。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第三节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式统计调查方式 一、普查一、普查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现象总量。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现象总量。 二概率抽样调查二概率抽样调查 一概率抽样调查一概率抽样调查 概率抽样调查又称随机抽样调查,推断总概率抽样调查又称随机抽样调查,推断总体,以到达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体,以到达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
13、调查 三概率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法三概率抽样调查的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调查最根本的四种:简单随机抽概率抽样调查最根本的四种: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完全随机简单随机抽样:完全随机 2. 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优点: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优点:操作简单,对总体的推断误差较小操作简单,对总体的推断误差较小 3.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 eg:平原、丘陵、山区:平原、丘陵、山区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 :是先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成假设干:是先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成假设干组,每个组为一个群,以群为单位进行
14、简单随机组,每个组为一个群,以群为单位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样。 eg:了解某地区职工的家庭生活状况:了解某地区职工的家庭生活状况 按居委会按居委会分群分群 一个居委会为一群一个居委会为一群 对抽中的居委会所辖的对抽中的居委会所辖的每户职工家庭一一进行调查。每户职工家庭一一进行调查。 四概率抽样的误差四概率抽样的误差 1.样本单位数目抽样数目越多,抽样误差越少样本单位数目抽样数目越多,抽样误差越少 2.个体标志变动程度个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个体标志变动程度个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3.抽样方法。分层抽样误差较小,整群抽抽样方法。分层抽样误差较小
15、,整群抽样误差较大样误差较大 三、重点调查三、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非全面调查占比重较大重点调查非全面调查占比重较大 四、典型调查四、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非全面调查属于非概率抽样典型调查非全面调查属于非概率抽样 有意识有意识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原始资料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一、原始资料初级资料搜集的方法 包括: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面谈访问法包括: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面谈访问法入户访问法、街上拦截访问发、邮寄入户访问法、街上拦截访问发、邮寄访问法、访问法、 访问法、互联网访问法访问法、互联网访问法 三、企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三、企
16、业事业单位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 一原始记录一原始记录 最初性、直接性最初性、直接性 二统计台账二统计台账 按时间的顺序进行登机、按时间的顺序进行登机、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汇总或积累资料的账册。第二章第二章 统计调查统计调查 第五节第五节 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统计调查资料的质量控制 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一、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 统计调查误差统计调查误差 分: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分:登记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登记误差可以防止不可预测,代表性误差登记误差可以防止不可预测,代表性误差不可防止不可防止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统计整理的相关概念 一统计整理的定义一统计
17、整理的定义分组分组汇总汇总统计分组统计分组 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定义一、统计分组的定义 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常常存在某些共同的性质,又存在种种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常常存在某些共同的性质,又存在种种差异。差异。 分组标志:使组与组之间具有差异性,而同一组内的单位分组标志:使组与组之间具有差异性,而同一组内的单位保持相对的同质性。保持相对的同质性。 第一,对总体而言,是第一,对总体而言,是“分;第二,对个体而言,是分;第二,对个体而言,是“合合。 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第三节第三节 次数分布次数分布 统计分布的概念统计分布的概念 分类:按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分类
18、:按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 按品质标志分组所编成的分配数列叫做品按品质标志分组所编成的分配数列叫做品质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质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 按数量标志分组所编成的分配数列叫做变按数量标志分组所编成的分配数列叫做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四统计分组方法四统计分组方法 统计分组的关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统计分组的关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组的界限。 一选择分组标志一选择分组标志 在分组时,不同的分组标志,得出的结果在分组时,不同的分组标志,得出的结果不同。
19、选择分组标志时应遵循的原那么:不同。选择分组标志时应遵循的原那么: 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选择最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选择最能够反映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分组标志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五、统计分组体系五、统计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既可以按一个标志分组,也可以按对同一总体既可以按一个标志分组,也可以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组时,就形成了分组体系。的标志分组时,就形成了分组体系。 1、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 平行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按两个或两个
20、以平行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而形成的分组体系。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而形成的分组体系。 2、复合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复合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 复合分组是对研究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复合分组是对研究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复合分组构成复合分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复合分组构成复合分组体系。体系。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变量数列又可分为变量数列又可分为: 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 连续型变量数列和离散型变量数列连续型变量数列和离散型变量数列 等距式分组和不等距式分组等距式分组和不等距式分组 开口组合闭口组开
21、口组合闭口组 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三、组距式变量数列编制的根本概念 一组距与组数 组距=组上限-组下限 组数与组距是相互联系的,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越多,组距越小;组数越小,组距越大。反之,组数越小,那么组距越大,两者成反比关系。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二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二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 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叫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都相等的数列叫等距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等距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的数列 叫不等距数列。叫不等距数列。 三组限与组中值三组限与组中值 在变量式分组数列中,每个组两端的标志在变量式分组数列中,每个组两端的标志值被称为组限。值被
22、称为组限。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组中值组中值=组上限组上限+组下限组下限/2 组中值组中值=组下限组下限+组上限组上限-组下限组下限/2 组中值组中值=组上限组上限+组上限组上限-组下限组下限/2 划分组限时,可以不重叠,也可以重叠。划分组限时,可以不重叠,也可以重叠。与上线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下一组与上线相等的标志值应该计入下一组“上上限不在组内限不在组内 首组开口组的虚拟组中值首组开口组的虚拟组中值=首组上限首组上限-邻组邻组组距组距/2 末组开口组的虚拟组中值末组开口组的虚拟组中值=末组下限末组下限+邻组邻组组距组距/2 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四频数与频率四频数与频率
23、 频数: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即:次数频数: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即:次数 频率频率:将各组的单位数将各组的单位数 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比重或权重。比重或权重。 各组的频率均大于各组的频率均大于0,各组的频率,各组的频率总和等于总和等于1。 四、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四、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 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列表法和图示法统计分布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列表法和图示法 一列表法一列表法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二图示法二图示法 直方图直方图 直方图的每个条形的宽度表示组距宽度,高度表直方
24、图的每个条形的宽度表示组距宽度,高度表示各组频数或频率示各组频数或频率 每组条形的面积与条形面积和之比反映了各组的每组条形的面积与条形面积和之比反映了各组的频率。频率。 2折线图折线图 3 曲线图曲线图 4饼图饼图 用来反映各组频数所占的比例,一般用百分用来反映各组频数所占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比表示。 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第四节第四节 统计表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概念一统计表的概念 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二、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统计表的构成一统计表的构成 从形式上看,统计表是由总标题、横行标从形式上看,统计表是由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个局部构成。题、纵栏标题和指
25、标数值四个局部构成。 二统计表的内容二统计表的内容第三章第三章 统计整理统计整理 三、统计表的分类三、统计表的分类 1按作用不同,按作用不同, 广义上的统计表分为调查表、汇总表广义上的统计表分为调查表、汇总表或整理表、分析表;或整理表、分析表; 2按主词加工方法不同,按主词加工方法不同, 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分组表。 四、统计表的编制规那么四、统计表的编制规那么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定义一、统计指标的定义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简称指标,
26、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值。 二统计指标体系二统计指标体系 三三 统计指标的特点统计指标的特点 一是,同质事物的可量性。一是,同质事物的可量性。 二是,量的综合性。二是,量的综合性。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四、统计指标的分类四、统计指标的分类 1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表达象数量特征的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表达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性质不同分: 数量指标外延指标数量指标外延指标 :反映总体绝对数:反映总体绝对数量的多少,它用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示,并量的多少,它用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示,并有计量单位。数量指标的数值随总体外延有计量单
27、位。数量指标的数值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内涵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质量指标内涵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2按统计指标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分:按统计指标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分: 分为:分为: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eg:人口数:人口数 数量指标数量指标+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eg:人口增长速度质量指标:人口增长速度质量指标/ 平均指标平均指标eg:平均工资质量指标:平均工资质量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标志变异指标eg:标准差,全距
28、、离散系:标准差,全距、离散系数等。质量指标数等。质量指标/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第二节第二节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定义一、总量指标的定义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反映总表达象的内容不同分:按反映总表达象的内容不同分: 2按反映总表达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分:按反映总表达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分: 时期指标: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变时期指标: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变化的总量指标,化的总量指标,eg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 时点指标:说明总表达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时点指标:说明总表达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指标,总量指标,eg人口数。人口数。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两
29、者的区别:两者的区别: 1.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加总后表示更长时期内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加总后表示更长时期内的指标值。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的指标值。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加总后的指标值没有实际意义。加总后的指标值没有实际意义。 2.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反映的时期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反映的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长短有直接联系,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联系。其间隔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3.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等级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等级汇总取得的。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通常是
30、通过定汇总取得的。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定期的一次登记取得的。期的一次登记取得的。 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般有实物单位、价值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般有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劳动时间单位三类单位、劳动时间单位三类 实物单位实物单位 指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自然指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eg:自然单位:台、艘、人;度量衡单位:吨、:自然单位:台、艘、人;度量衡单位:吨、米、立方米;复合单位:吨公里、千瓦时、马力米、立
31、方米;复合单位:吨公里、千瓦时、马力/台台 特点:可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特点:可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内容。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缺点:指标的综合性能比较差,不同的实物、性缺点:指标的综合性能比较差,不同的实物、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不能反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不能反映总规模和总成果。映总规模和总成果。 二价值单位二价值单位 指用货币来度量事物的数量的计量单位。指用货币来度量事物的数量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元、亿元、万元等计量单位:元、亿元、万元等 特点: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况能力,可特点: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况能力,
32、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三劳动时间单位三劳动时间单位 四总量指标的统计要求四总量指标的统计要求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第三节第三节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定义一、相对指标的定义 计量形式:一种是复名数,计量形式:一种是复名数,eg:吨:吨/万元、万元、人人/平方公里、元平方公里、元/人强度相对指标人强度相对指标 一种是无名数,一种是无名数,eg:倍数、系数、成:倍数、系数、成数、百分数等数、百分数等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和方案执
33、行进度相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和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二、相对指标的作用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分类三、相对指标的分类 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 属于统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方案完成属于统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累计完程度相对指标、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累计完成数成数/全期方案数、结构相对指标局部全期方案数、结构相对指标局部/总总体、比例相对指标一局部体、比例相对指标一局部/另一局部、动态另一局部、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相对指标报告期/基期五种。基期五种。 1方案完成程度相对
34、指标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方案数方案数*100%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2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 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方案期内某段时间实际累计完成方案期内某段时间实际累计完成数数/方案期全期方案数方案期全期方案数*100%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局部数值总体中某局部数值/总体全部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局部数值总体中某一局部数值/总体中另一部总体中另一部局部数值局部数值
35、) 100% 5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 报告期指标数值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100% 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二两个总体之间比照的相对指标 属于两个总体之间比照的相对指标有:比较相对指标(同类指标比较)、强度相对指标不是同一个总体的比较。 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某条件的某类指标数值/另一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100% 2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值/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数值 四、相对指标的统计要求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
36、定义一、统计指标的定义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值。 二统计指标体系二统计指标体系 三三 统计指标的特点统计指标的特点: 一是,同质事物的可量性。一是,同质事物的可量性。 二是,量的综合性。二是,量的综合性。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四、统计指标的分类四、统计指标的分类 1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表达象数量特征的按统计指标所反映总表达象数量特征的性质不同分:性质不同分: 数量指标外延指标数量指标外延指标 :反映总体绝对数:反映总体绝对数量的多少,它用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示,并
37、量的多少,它用绝对数的形式来表示,并有计量单位。数量指标的数值随总体外延有计量单位。数量指标的数值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内涵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质量指标内涵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指标,它通常以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形式来表示。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2按统计指标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分:按统计指标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分: 分为:分为: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eg:人口数:人口数 数量指标数量指标+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eg:人口增长速度质量指标:人口增长速度质量指标/ 平均指标平均指标eg:
38、平均工资质量指标:平均工资质量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标志变异指标eg:标准差,全距、离散系:标准差,全距、离散系数等。质量指标数等。质量指标/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第二节第二节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定义一、总量指标的定义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反映总表达象的内容不同分:按反映总表达象的内容不同分: 2按反映总表达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分:按反映总表达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分: 时期指标: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变时期指标: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变化的总量指标,化的总量指标,eg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 时点指标:说明总表达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时点指标:说明总表达象在某一时
39、刻上的总量指标,总量指标,eg人口数。人口数。 两者的区别:两者的区别: 1)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加总后表示更长时期内的指标值。时期指标具有可加性,加总后表示更长时期内的指标值。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加总后的指标值没有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加总后的指标值没有实际意义。实际意义。 2)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反映的时期长短有直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反映的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时间的长短接联系,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联系。没有直接联系。 3)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等级汇总取得时期指标的指标数值
40、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等级汇总取得的。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定期的一次登记取得的。时点指标的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定期的一次登记取得的。的。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般有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劳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般有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劳动时间单位三类动时间单位三类 实物单位实物单位: 指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自然指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标准实物单位。eg:自然单位:台、艘、人;度量衡单位:吨、:自然单位:台、艘、人;度量衡单位:吨、米、立方米;复合单位:吨公里
41、、千瓦时、马力米、立方米;复合单位:吨公里、千瓦时、马力/台台 特点:可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特点:可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内容。 缺点:指标的综合性能比较差,不同的实物、性缺点:指标的综合性能比较差,不同的实物、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不能反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不能反映总规模和总成果。映总规模和总成果。 价值单位价值单位: 指用货币来度量事物的数量的计量单指用货币来度量事物的数量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元、亿元、万元等位。计量单位:元、亿元、万元等 特点: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况能特点: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和概况能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
42、模和总水平。力,可以表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劳动时间单位劳动时间单位: 四总量指标的统计要求四总量指标的统计要求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第三节第三节 相对指标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定义一、相对指标的定义 计量形式:一种是复名数,计量形式:一种是复名数,eg:吨:吨/万元、万元、人人/平方公里、元平方公里、元/人强度相对指标人强度相对指标 一种是无名数,一种是无名数,eg:倍数、系数、成:倍数、系数、成数、百分数等数、百分数等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和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案完
43、成程度相对指标和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二、相对指标的作用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三、相对指标的分类三、相对指标的分类 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一同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 属于统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方案完成属于统一总体内部之比的相对指标有: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累计完程度相对指标、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累计完成数成数/全期方案数、结构相对指标局部全期方案数、结构相对指标局部/总总体、比例相对指标一局部体、比例相对指标一局部/另一局部、动态另一局部、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相对指标报告期/基期五种。基期五种。 1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方案完成程
44、度相对指标 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方案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方案数方案数*100%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2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 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方案执行进度相对指标=方案期内某段时间实际累计完成方案期内某段时间实际累计完成数数/方案期全期方案数方案期全期方案数*100% 3.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局部数值总体中某局部数值/总体全部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4. 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局部数值总体中某一局部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局总体中另一部局部数值部数值)
45、 100% 5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 报告期指标数值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100% 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二两个总体之间比照的相对指标二两个总体之间比照的相对指标 属于两个总体之间比照的相对指标有:比较属于两个总体之间比照的相对指标有:比较相对指标相对指标(同类指标比较同类指标比较)、强度相对指标不是、强度相对指标不是同一个总体的比较。同一个总体的比较。 1. 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 = 某条件的某类指标数值某条件的某类指标数值/另另一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一条件下同类指标数值100% 2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
46、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值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值/另一有联系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数值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数值 四、相对指标的统计要求四、相对指标的统计要求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第四节第四节 平均指标平均指标 一、平均指标的定义一、平均指标的定义 分类:分类: 数值平均指标数值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位置平均指标:中位数、众数位置平均指标:中位数、众数 二、平均指标的作用二、平均指标的作用 三、平均指标的计算三、平均指标的计算 按总体所有标志值计算的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按总体所有标志值
47、计算的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按总体标志值所处的位置确定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按总体标志值所处的位置确定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3众数众数 总体中出现次数量最多的变量值。总体中出现次数量最多的变量值。 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排列后,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四、平均指标的统计要求四、平均指标的统计要求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 第五节第五节 标志变异指标标志变异指标
48、 一变异指标的定义一变异指标的定义 三、变异指标的计算三、变异指标的计算 常用的变异指标有全距常用的变异指标有全距R、平均差、平均差A.D.、标准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离散、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系数V=/四种四种 全距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最小标志值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第四章第四章 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第五章第五章 时间数列时间数列第二节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第五章第五章 时间数列时间数列 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关系三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关系 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即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具
49、有一定关系,即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 四、平均增长量四、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an-a1/n-1 平均增长量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个数逐期增长量个数=累计增长量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时间数列项数-1 根据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平均增长量还可以用下式表现:平均增长量还可以用下式表现:第五章第五章 时间数列时间数列第三节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第五章第五章 时间数列时间数列第五章第五章 时间数列时间数列第五章第五章 时间数列时间数
50、列第六章第六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统计指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二、统计指数的分类二、统计指数的分类 一按所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个体一按所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分: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指数和总指数 总指数的计算方法有总指数的计算方法有2种:综合指数法、平种:综合指数法、平均指数法均指数法 二按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分:数量二按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分:数量指标指数指标指数q和质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p第六章第六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 三按比照场合不同分: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三按比照场合不同分: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静态指数指在同一时间条
51、件下不同单位。静态指数指在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单位。 三、统计指数的作用三、统计指数的作用 1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动程度。 2分析经济开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分析经济开展变化中各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程度。 3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研究现象的长期变动趋势 4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对经济现象进行综合评价和测定第六章第六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 第二节第二节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综合指数及其编制方法一、综合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二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编制综合指数明确编制综合指数明确2个概念:个
52、概念: 一是一是“指数化指标指数化指标 二是二是“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第六章第六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第六章第六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 二、平均指数及其编制方法二、平均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由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时,由综合指数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时,应以相应的综合指数的分母做权数。应以相应的综合指数的分母做权数。 2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第六章第六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 第三节第三节 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指数体系及其因素分析 指数体系的相关概念指数体系的相关概念 指数体系: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指数体系: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构成
53、的一个整体。 一般在等式的左边是待分析的指数,一般在等式的左边是待分析的指数,一个等式中只有一个。等式的右边是反映一个等式中只有一个。等式的右边是反映各个因素变动的指数,叫因素指数。各个因素变动的指数,叫因素指数。 二、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二、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第六章第六章 统计指数统计指数第七章第七章 统计报告统计报告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报告的概念统计报告的概念 二、统计报告的作用二、统计报告的作用 反映、指导、监督反映、指导、监督 三、统计报告的特点三、统计报告的特点 1科学性科学性 2实用性实用性 3.专业性专业性 4时效性时效性第七章第七章 统计报告统计报告 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报告的
54、写作统计报告的写作 一、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一、统计报告的写作要求 四熟知企业开展的历史与现状:撰写企业统四熟知企业开展的历史与现状:撰写企业统计报告的关键是立足企业,因此熟悉企业的历史计报告的关键是立足企业,因此熟悉企业的历史与现状是写好统计报告的关键。与现状是写好统计报告的关键。 1.企业各时期指标值是我们了解企业开展的切入企业各时期指标值是我们了解企业开展的切入点。点。 二、统计报告的写作流程二、统计报告的写作流程 撰写统计报告的具体步骤:选题定向、搜集资料、撰写统计报告的具体步骤:选题定向、搜集资料、说明观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润色修改。说明观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润色修改。第七章第
55、七章 统计报告统计报告 一选题定向一选题定向 1. 选择适合自己攒写的题目选择适合自己攒写的题目 2. 选择有新意有价值的题目选择有新意有价值的题目 二搜集资料二搜集资料 资料在统计报告中的变现形式主要有文字、资料在统计报告中的变现形式主要有文字、数字和图标三种数字和图标三种第七章第七章 统计报告统计报告 三标明观点三标明观点 每篇统计报告都应该有明确、新颖、独特的观点。而标题每篇统计报告都应该有明确、新颖、独特的观点。而标题常常是统计报告中心内容、根本思想、核心观点的集中表常常是统计报告中心内容、根本思想、核心观点的集中表达。达。 标题是统计报告内容、根本思想、核心观点的集中表标题是统计报告
56、内容、根本思想、核心观点的集中表达,在统计报告的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达,在统计报告的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题目类型主要有:题目类型主要有: 1. 主题式主题式 2. 观点式观点式 3. 提问式提问式 3. 正副标题合用正副标题合用第七章第七章 统计报告统计报告 六润色修改六润色修改 1修改的方法修改的方法 1征求意见法征求意见法2自我推敲法自我推敲法3比比照衡量法照衡量法 2修改的内容修改的内容 1观点的审核观点的审核2资料的核实资料的核实3结结构的优化构的优化 4文字的斟酌文字的斟酌5方法的选择方法的选择统计根底知识与实务统计根底知识与实务 下篇下篇 统计实务统计实务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根
57、本概念统计实务根本概念 第一节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制度 一统计报表制度的分类一统计报表制度的分类 根据统计调查工程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根据统计调查工程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地方统计家统计报表制度、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地方统计报表制度三大类。报表制度三大类。 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一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1周期性普查制度周期性普查制度 人口普查:每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年进行一次,在逢O的年份实施。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每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的年份实施。份实施。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根本概念统计实
58、务根本概念 农业普查:每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年进行一次,在逢6的年份的年份实施。实施。 2经常性调查制度经常性调查制度 3非经常性调查制度非经常性调查制度 三、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三、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 一统计调查工程的管理原那么一统计调查工程的管理原那么 国家统国家统计调查工程、部门统计调查工程、地方统计调查工程、部门统计调查工程、地方统计调查工程应互相衔接,不得重复。计调查工程应互相衔接,不得重复。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根本概念统计实务根本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统计单位统计单位 二、统计单位的划分二、统计单位的划分 我国的统计单位包括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我国的统计单位包括法人单
59、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个体经营户。 一法人单位一法人单位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成员组织法人、其他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成员组织法人、其他法人。人。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根本概念统计实务根本概念 二产业活动单位二产业活动单位 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的条件: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60、。 3.能够提供收入、支出等相关资料。能够提供收入、支出等相关资料。 法人单位有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法人单位有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第八章第八章 统计实务根本概念统计实务根本概念 三、统计单位的统计原那么三、统计单位的统计原那么 一在地统计原那么一在地统计原那么 对统计单位按照在地原那么进行统计,即统对统计单位按照在地原那么进行统计,即统计单位按照以下情况归入所在区域的统计范围:计单位按照以下情况归入所在区域的统计范围: (1)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经营地与行政登记住所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医学小儿哮喘防治指南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医学肾上腺疾病诊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医学脑肿瘤诊治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成人物理宇宙学常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成年人经济产业升级策略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版健康食品国内市场经销权独家授权合同样本
- 2025版供应链金融三方借款贷款合同书
- 2025版农村客运司机服务保障合同
- 2025地产项目转让合同范本:生态住宅项目股权
- 2025年度反担保合同担保书范本(科技研发)
- 2025年宜宾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悬灸护理课件
- 肛肠科临床诊疗指南
- 自动化分选装置-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国白胡椒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通海翡翠华庭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种石墨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 小学科学新大象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4秋)
- 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规划
- T/CCMA 0206-2024混凝土机械液压平衡阀
- 奶茶店分红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