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科学六年级上洗衣服的学问PPT课件_第1页
苏教科学六年级上洗衣服的学问PPT课件_第2页
苏教科学六年级上洗衣服的学问PPT课件_第3页
苏教科学六年级上洗衣服的学问PPT课件_第4页
苏教科学六年级上洗衣服的学问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家有没有在家洗过衣服,都是用的什么洁净工具?第1页/共15页 德国汉高在1907年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首次发明了洗衣粉。洗衣粉是一种碱性的合成洗涤剂,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少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加一些助剂,磷酸盐,硅酸盐,元明粉,荧光剂,酶等。经混合、喷粉等工艺制成。第2页/共15页第3页/共15页汰渍 美特 奇强奇强 汉诗汉诗 劳工 碧浪碧浪 格外格外 雕牌雕牌 洁霸洁霸白奥白奥 花宝花宝 金银金银 鹏锦鹏锦 斧头 超妙超妙 奥妙奥妙 洁霸洁霸 巧姨巧姨威婷威婷 全力全力 立白立白 纳爱纳爱斯斯奇丽奇丽 丽巧丽巧 华榄华榄 菊浪菊浪 奇花奇花第4页/共15页 19

2、03年,德国盖斯勒教授和鲍厄博士发明了制造肥皂粉的方法。肥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了。最早的肥皂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以前他们是用橄榄油和浮石粉的混合物浆来洗涤的。把动物油和桦木灰混合起来,就成为“软”皂,制造容易,在家庭中一直沿用到19世纪。“硬”皂则是工业制品,由植物油和海藻灰提炼的混合而成,往往加进香料。第5页/共15页第6页/共15页 肥皂和洗衣粉全是碱性化工产品,其PH在911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酸碱中和” 之说;其次,肥皂的主要成份脂肪酸钠会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成沉淀,影响去污力。而洗衣粉中所含的三聚磷酸钠具有络合钙、镁离子,软化硬水的功效,可以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得以提高而

3、不是降低;第三,肥皂中的脂肪酸钠与洗衣粉中的烷基苯磺酸钠可产生“协同去污效应”,提高了二者的去污能力。第四,肥皂能抑制洗衣粉的发泡能力,使衣物易于漂洗过清。第7页/共15页第8页/共15页 草酸能帮助除去铁锈和蓝墨水迹 。 假使是圆珠笔痕迹而且痕迹较重,用上述方法后若尚存古迹,最后用牙膏加肥皂轻轻揉搓,再用清水冲净。(但严禁用开水泡!) 衣物沾到笔圆珠笔痕迹另外还有一个门径解决:那就是别急着把衣服下水,而是先用汽油洗一洗沾到的部分再洗。第9页/共15页清洗衣服上的酱油渍 将白背心浸湿后,在沾有酱油渍的地方涂上苏打粉,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即可除掉酱油渍。衣服上蹭到油漆该怎么办呢? 方法就是把清

4、凉油抹到粘有油漆的部位,因为清凉油里所含的物质可溶化油漆,尔后在冲洗干净即可。若沾上水溶性漆(如水溶漆、乳胶漆)及家用内墙涂料,即时用水一洗即掉;若尼龙织物被油漆沾污,可先涂上猪油揉搓,然后用洗涤剂浸洗,清水漂净。第10页/共15页 刚沾染上时,应立即用冷水或淡盐水洗(禁用热水,因血内含蛋白质,遇热会凝固,不易溶化),再用肥皂或10的碘化钾溶液清洗; 用白萝卜汁或捣碎的胡萝卜拌盐皆可除去衣物上的血迹; 用10的酒石酸溶液来揩拭沾污处,再用冷水洗净; 若沾污时间较长,可用10的氨水或3的双氧水揩拭污处,过一会儿,再用冷水强洗。 无论是新迹,陈迹,均可用硫磺皂揉搓清洗。第11页/共15页 新渍可用浓盐水揩拭污处,或立即把食盐撒在污处,用手轻搓,用水润湿后浸入洗涤剂溶液中洗净,也可用温水搓肥皂强力洗除; 对桃汁迹,因中间含有重价铁,所以可用草酸溶液除之。对柿子渍,立即用葡萄酒加浓盐水揉搓,再用温洗涤剂溶液清洗,清水漂净; 番茄酱可先刮去干迹,用温洗涤剂清洗。果酱可用水润湿后拿洗发香波刷洗,再用肥皂酒精液洗,清水冲净。第12页/共15页 虽然各种污物的成分有所不同,但是只要与合适的洗涤用品发生反应,就能被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