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大庆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大庆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大庆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大庆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庆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注意:图片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往往是狭义的,即指“优美”,其实美的内涵还应包括“崇高”。“崇高”与“优美”不同,“优美”通常是以形式取胜,以其精巧、明丽、和谐形态顺应人的主观目的,直接给人以耳目之娱,让人产生类似“受到奉承而顺从”的爱悦感,并借此培育人们“爱”的情感;而“崇高”一般以巨大、粗犷、雄伟、深邃的形态显现,常见于崇山峻岭、星空大漠等事物之中,并可由此推及一切英雄壮举、伟人、

2、伟业等。它给予人的主要是心灵的震撼而非感觉的快适,所以康德认为“美在形式”而“崇高则无形式”。崇高感的产生总是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初始,对象的气势和精神的强大让人感到个人存在的渺小,给人以威胁、恐怖、挫折、生命力的阻滞之感,但却能历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激发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继而在人的内心形成张力,促使人奋发图强,化恐惧感为敬畏感以及对之追慕、神往的心情,由于有其所“敬”而驱使人不断走向自我超越。就像杜甫在望岳中所写的,正是泰山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巍峨磅礴的气势,激发起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强烈愿望。所以古罗马思想家如朗吉纳斯等特别强调“大自然把人带到宇宙这生命的大会

3、场里,不是把人当作卑微的动物,而是在人类心灵里注入对于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它对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当一个人如果四面八方把生命谛视一番,看出一切事物中凡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和优美的都巍然耸立着,他就会马上体会到我们是为什么生在这世间的”,“就会把绝对的伟大建立在自己的使命中”,让人们在感知这些惊心动魄的景象中消除自身“心理的脆弱性”,提高使命意识,通过拓展情怀、提升境界培育敢于正视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敢精神和人格力量。一旦人们的精神提高到这样的高度,一切“事业、行动、风度、学术的品德也必然都是美的”。这种崇高的情感培育在当今这个和平昌盛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辩证来看,矛盾的双方都处于互

4、相依存、互相转化的状态,2000多年前周易就提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提醒人们即使身处安乐也必须居安思危,时刻不忘立国安邦方面所承担的使命。但富裕和安逸的生活会使人失去生存压力而丧失对自身社会使命的敬畏感和责任感,而崇高教育恰好能呼唤这种责任。以往,由于人们有意无意地把美等同于“优美”而忽视“崇高”,以致只看重“爱”的教育而忽视对“敬”的情感的培育。其实,从培养健全人格的角度来说,这两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凡是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功业,无不是在这两种情感共同驱使下建立的。所以康德认为崇高与优美虽然形态不同,但却是互补的,“崇高使人感动,美则使人迷恋”“崇高的性质激发人的尊敬,优

5、美的性质则激发人们的爱慕”,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心理特征。而针对当时由商业文明造成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世风,他又特别强调“没有崇高,伟大的事业就不能完成”。(选自王元骧美的理想不容矮化,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通常所说的“美”指优美,并不包括崇高,这种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是狭隘的。B优美顺应人的主观目的,直接给人以耳目之娱,崇高则能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C个人在伟大的对象面前会感到自我的渺小,生命受到阻滞,自我意识会降低。D崇高的情感培育提醒人们临危难而内心安定坦然,不忘自己承担的家国使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6、分)( )A文章先从人们通常对美的认识误解入笔阐述“优美”和“崇高”的不同特点。B文章通过分析崇高感产生的心理过程得出它能让人产生克服闲难的勇气的结论。C作者对当今社会崇高感的失落进行了批判并对崇高感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D文章最后一段运用康德的观点证明了崇高和优美对于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康德认为崇高超越形式,说明崇高是抽象无形的,它存在于人心而不在自然。B崇高感能历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催人奋进,激发内心的张力和自我超越精神。C爱和敬的情感教育对健全人格的培养缺一不可,缺一面就不能建立高尚的人格。D人们在富裕和安逸的生活中会丧失社会责任感

7、,这就显示出崇高教育的重要性。(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8日,网上流传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开宝马车男子与骑电动车男子在路口发生争执,“宝马男”从车中拿出长刀砍向骑车男子,未想到长刀掉落被骑车男子捡起,骑车男子持刀还击将“宝马男”杀害。据调查,事发27日晚间,江苏省昆山市震川路一路口。视频中显示,一辆白色宝马车驶入非机动车道,与正常骑行的电动车发生争执,宝马车后座一男子下车与骑车人发生口角并推搡。此时,宝马车司机从车上下来,对骑车人拳打脚踢,后又返回车内拿出一把长刀,砍向骑车人。骑车人虽连连躲避,但仍被砍中。未曾想宝马司机砍人时,长刀不慎

8、落地,骑车人抢先一步捡起长刀,反过来砍向宝马司机,宝马司机连连躲避逃窜,但骑车人依然追上连砍数刀。后来,相关图片和网络信息显示,宝马车司机被骑车人砍杀致死。事件发生后,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骑车人属于正当防卫,有网友表示:“骑车男后面追上去,是为了阻止纹身男及其帮凶回车拿另外的刀具,仍在正当防卫的范围内。”也有人认为,骑车人属于防卫过当,微信名为“沈队长”的网友说:“如果砍一两刀就没事! 砍的刀数多了属于防卫过当!”(节选自昆山日报2018年8月29日)材料二:刑法第20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

9、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材料三:我国目前在正当防卫的认定问题上面临以下三重困境:私力救济必需性与备用性的矛盾。从国家层面看,正当防卫制度属于公民的一种私力救济权,即在公力救济无法及时到达的情境下,公民可以进行私力救济。由于公力救济的不足,加之人类自然具有的防卫本能,使得防卫权成为一项必然存在的自然权利。与此同时,现代国家

10、机器的建立,将刑罚权归于国家所有,公力救济优先于私力救济。这就决定了私力救济是一种后备力量,作为一项次位救济手段,不适宜提倡适用。于是,这对矛盾就转化为提倡防卫权与限制防卫权之间的此消彼长。与之相应,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方面,在理念上提倡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但在另一方面,司法实践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表现出限制防卫权行使的趋势。公民行使权利和滥用权利的边界模糊。从公民层面看,在涉及正当防卫的诸多案件中,绝大多数案件起因都是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矛盾。可见正当防卫权行使的背景之一是行为人面对被激化的矛盾。如果放宽正当防卫的认定,就会不可避免存在滥用防卫权的潜在危险。虽然有防卫过当制度的保障,但防卫

11、过当作为一种法定从轻情节,刑罚力度较一般犯罪较为轻缓。一旦正当防卫权被滥用,社会秩序的混乱与不稳定是可想而知的。可是,从目前司法认定正当防卫的严格程度来看,防卫权的基本行使已然受到过度限制。面对不法侵害,也许行为人只能一味退让,一旦反抗,稍不留意造成对方轻伤或更为严重的损害结果,就难以避免刑事处罚。正确行使权利与滥用权利的边界十分模糊,司法审判人员难以把握。司法审判公正性与操作性的矛盾。从制度运行层面看,司法公正的实现有赖于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然而,在法律适用上,正当防卫案件虽然案情一般较为简单,但是在衡量对比各成立要件上却具有一定难度。在事实认定上,被告人要主张正当防卫的事实必须

12、提供充足的证据。可是,正当防卫案件多发于肢体冲突中,具有变化迅速、突发性以及隐蔽性等特点。举证难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果往往是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与此同时,信访问题始终是横亘在司法实践中的一道难题,尤其是在出现死伤结果时必须有人对此负责的观念依然存在。面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重压,碍于压力,加上工作考核的存在,司法机关很难作出防卫人因正当防卫而无罪的处理。(尚玉明认定正当防卫的三重困境,有删节)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昆山市血案,视频显示,白色宝马车违章在先,宝马车后座一男子欺人在后,且又先持刀砍人,只是因凶器落地被骑车人捡起反击,将其砍杀致死。B昆山市

13、血案发生后,网友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骑车人行为无可非议,属于正当防卫;但也有网友认为骑车人的行为超过限度,属于防卫过当。C我国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中,要想判定一个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权利受到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是一个必备的要件,如非“正在进行”,则不属于。D私力救济必需性与备用性的矛盾,公民行使权利和滥用权利的边界模糊,司法审判公正性与操作性的矛盾,这是我国当前认定正当防卫面临的三重困境。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宝马车男子被骑电动车男子持刀还击杀害后,认为防卫过当的一方主要着眼于骑车男子在对方已经丧失抵抗力情况下,依然继续伤害对方并将其杀害。B关

14、于正当防卫,即便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的,也应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的一些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造成罪犯伤亡也不属防卫过当。C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之间的矛盾有时会转化为提倡防卫权与限制防卫权之间的此消彼长,导致司法实践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表现出限制防卫权行使的趋势。D公民行使权利和滥用权利的边界模糊,让司法审判人员面对正当防卫的案件时难以把握,加上被害人及其家属的重压,司法机关很难作出正当防卫的认定。6促进我国当前关于正当防卫的认定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请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4分)(三)文学类阅读(本题共题,分)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木屐被爸

15、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膀上面,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

16、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

17、,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

18、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本文以饱满的情感、精巧的构思、朴实的语言,刻画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他们各自对生活的追求,表现了“我”对父辈生活的深深思索。.本文选材上都是选取了生活中的小事,但却以小见大,表现了父辈深深扎根于土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文章最后,爸爸送“我”的一双“新雨靴”,蕴涵着爸爸希望“我”学成归来,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沉嘱托。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样,都以深沉的笔调,

19、表现了无私的父爱和父子情深;同时也表达了曾经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8.文中反复写到“屐齿印”和“江南雨的惆怅”,这样写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屐齿印:_()江南雨的惆怅:_9.作者说:“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你怎样理解?(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洪钟,字宣之,钱塘人。成化十一年进士。为刑部主事,迁郎中,奉命安辑江西、福建流民。还言福建武平、上杭,江西安远、龙南,广东程乡皆流移错杂,习斗争,易乱,宜及平时令有司立乡社学,教之诗书礼让。弘治初,再迁四川按察使。马湖土知府安鳌恣淫虐,土人怨之刺骨,有司利其金置不问,迁延二十年。佥事曲

20、锐请巡按御史张鸾按治,钟赞决,捕鳌送京师,置极刑。安氏自唐以来世有马湖,至是改流官,一方始靖。十一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整饬蓟州边备,建议增筑塞垣。自山海关西北至密云古北口、黄花镇直抵居庸,延亘千余里,缮复城堡二百七十所,悉城缘边诸县,因奏减防秋兵六千人,岁省挽输犒赉费数万计。所部潮河川去京师二百里,居两山间,广百余丈,水涨成巨浸,水退则坦然平陆,寇得长驱直入。钟言:“关以东三里许,其山外高内庳,约余二丈,可凿为两渠,分杀水势,而于口外斜筑石堰以束水。置关堰内,守以百人,使寇不得驰突,可免京师北顾忧,且得屯种河堧地。”兵部尚书马文升等请从之。比兴工凿山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

21、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正德元年,由巡抚贵州召督漕运兼巡抚江北。改掌南京都察院,就迁刑部尚书。四年冬,掌院事。五年春,湖广岁饥盗起。命钟以本官总制军务,陕西、河南、四川亦隶焉。沔阳贼杨清、丘仁等僭称天王、将军,出没洞庭间。围岳州,陷临湘,官军屡失利。钟檄都指挥潘勋、柴奎,布政使陈镐,副使蒋昇击破之于麻穰滩,擒斩七百四十余人,贼遂平。初,钟掌院事,刘瑾方炽。及瑾诛,言官劾钟徇瑾挞御史。朝议以钟讨贼,置不问。嘉靖三年卒,谥襄惠。(节选自明史洪钟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兴工凿山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B比兴工凿山

22、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C比兴工凿山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D比兴工凿山山石崩压死者数百人御史弋福等劾钟/帝以钟为国缮边不当罪停俸三月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即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B防秋:古代西北游牧部落常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C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即利用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D湖广:地名,在明清时代及其后指的是两湖(湖北、湖南)和两广(广东、广西)地区。1

23、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钟主张办学,教化百姓,安抚江西、福建流民回朝后,他建议有关部门在流民杂居地区设立乡社学校,用诗书的礼仪谦让来教育他们。B洪钟执法严明,除恶务尽。马湖土官知府安鳌为非作歹二十年,百姓恨之入骨,但受到有关官吏包庇,洪钟一上任就决定逮捕安鳌,立即处死。C洪钟整顿边防,厉行节约。任顺天巡抚时,他整顿蓟州边防,增筑塞垣,缮复城堡,并上奏请求削减防秋兵六千人,为国家节约了数万军需经费。D洪钟统领军务,平叛有功。正德五年春,湖广盗起,皇帝命令洪钟总领军务;沔阳盗贼包围岳州,攻陷临湘,屡败官军,洪钟主持平息了贼寇。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24、代汉语。(9分)(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分)()安氏自唐以来世有马湖,至是改流官,一方始靖。(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归园田居五首(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1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B诗歌写出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C开辟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感到霜霰将至,生

25、怕自己的辛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是一种单纯的喜惧。D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让读者在其中领略乡村的生活的特点。15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怎样的乡村生活?并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题,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分)()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的两句:,。()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二者兼具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题,2分)17.找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6、:(). 失其所与,不知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以乱易整,不武 .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沛公居山东时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北收要害之地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群臣怪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D君安与项伯有故20.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夫晋何厌之有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C.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8年,网络直播依然火爆,为吸引粉丝推高流量,网络直播无所不用其极,

27、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监管部门必须从重从严进行处罚。晓说2017是一档非常优秀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高晓松点评时事亦庄亦谐,别样的解读让观众大呼过瘾,赢得了大批粉丝的拥护。在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里,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初出校门的年轻人,面对人生的诸多选择,决不能胶柱鼓瑟,和一次次机会擦肩而过。人和人之间的艺术欣赏品味有着很大的差异,有的人喜欢追捧郭德纲于谦的相声,有的人则对朗朗气势澎湃的钢琴演奏甘之如饴。汇聚优秀师资和生源的所谓“超级中学”看似风光无限,可对那些本该健康发展的普通高中来说,却不啻于釜底抽薪,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移动支付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了争夺市场,支付宝、微信支付掀

28、起了红包大战,谁会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A B C D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春节过后,航空市场转入淡季,机票价格迅速跳水,一些人选择此时出游,显然,机票价格是人们是否选择这种出游方式的首要因素。B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保定市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先进的循环系统和朴素的建筑外观,让百姓享受到低碳生活的便利。C腾讯公司开发的王者荣耀市场反响热烈,推动着游戏产业朝着高质量、高速度、高赢利发展,许多资本都想进入这一领域分一杯羹。D截至2017年,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大关。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拥堵现象。2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29、)A承蒙贵校盛邀,给我发言的机会,我一定会精心准备,届时必当拨冗参加贵校的诗歌讲座。B参加象棋比赛的一位同学表示:“这次对手是我同桌,我们是老朋友,希望他明天能承让。”C“本来约好打球,可张明临时有急事失陪了,弄得大家不欢而散。”班里的体委不高兴地说。D对于这个问题,我刚才所说的只是一孔之见,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就满足了。24.微写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分)呐喊中哪一篇作品的结尾,令你印象深刻,给你带来启迪?要求:复述大致内容,陈述理由,字数不少于100字论语中对你影响最深的是哪一句话?要求:默写原句,陈述理由,字数不少于100字四、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材料

30、根据要求作文获得2018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舍己救人的杜富国、有见义勇为的吕保民,在关键时刻心存大爱和正义,知道自己该如何来做;也有长期坚持在普通工作岗位的雪线邮路驾驶员其美多吉和乡村教师张玉滚,他们甘心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为更多的人带来福音;也有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实验倾注全部心血的程开甲,为国家生物多样性收集数千万种子的钟杨,他们一心报国,忘了自我。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职业也有千差万别,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让自己拥有精彩的人生,这都在我们的选择。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思考?要求:根据材料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议论文文体,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学科试题答案

31、1 B。A项,“这种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是狭隘的”错误,偷换概念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往往是狭义的,即指优美”,“狭隘”不同于“狭义”。C项,“自我意识会降低”说法错误,原文是“激发人的自我意识”。D项,“提醒人们临危难而内心安定坦然”说法错误,原文是“提醒人们即使身处安乐也必须居安思危”。故选B。2 C项,曲解文意,“作者对当今社会崇高感的失落进行了批判”分析错误,作者说“这种崇高的情感培育在当今这个和平昌盛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并未对当今社会崇高感的失落进行批判。故选C。3 A.A项,“说明崇高是抽象无形的,它存在于人心而不在自然”说法错误,原文第一段说

32、崇高“常见于崇山峻岭、星空大漠等事物之中”,说明并非抽象无形,也存在于自然中。故选A。4 A项,张冠李戴,“宝马车后座一男子因刀落地被骑车人捡起反击,将其砍杀致死”错误,根据原文可知是开宝马的男子,即宝马司机。故选A。5 C项,强加因果,二者无因果关系,“导致”运用不当。原文是“这对矛盾就转化为提倡防卫权与限制防卫权之间的此消彼长。与之相应,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方面,在理念上提倡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但在另一方面,司法实践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表现出限制防卫权行使的趋势”。6相关方:司法机关;社会公众;各级政府。(分)作用:司法机关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法律人才储备,也有较强的话语权以及对公众指导性

33、,是正当防卫认定的主导者;社会公众是正当防卫相关知识的接受方,可以和司法机关形成良好的互动,提供宽容的能够有效探讨正当防卫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政府具有较强的组织调控能力,加强法制教育,创造良好的认知环境,给正当防卫的认定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分).(项 “以小见大”不对:项“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深嘱托”不对;项“表达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不对。).(1)屐齿印:木屐是本文的线索(1分),既表现了无私的父爱,又突出家乡的贫穷(1分)。(意思对即可。)(2)江南雨的惆怅: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1分),表现作者对贫穷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的伤感与压抑(分)。(意思对即可。).视野狭窄、思想闭塞、观念落后使父辈和乡亲固守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