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1页
2022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2页
2022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3页
2022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送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眼前。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

2、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旧时茅店社林边(往日) B.明月别枝惊鹊(惊动喜鹊)C.清风半夜鸣蝉(清凉的晚风) D.路转溪桥忽见(看见)2“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画“”的句子描绘出了乡村夏日夜景图: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惊起了_;夜半时分,_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词人

3、的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的夜景。_2你能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情?_3“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这就话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

4、呻吟体现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静谧,美丽的氛围。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嗦。D.这种重复能够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3. 课内阅读。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解释下列画线字词语的意思。人闲桂花落:(_)时鸣春涧中:(_)2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_、_、_等景物,突出了山涧的_。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_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4. 默写古诗暮江吟,并填空。暮江吟_,_。_,_。暮江吟一诗的作者是_,诗中“_”一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时间是在深秋季节,“_,_”描绘

5、了日落时的瑰丽景色;“_”一句以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江边月夜的美丽。5. 课内阅读。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第一节诗中的“_”和“_”这两个词语照应了第二节诗中的“洁白”,写出了桦树通体的形象。2读第二节诗,我们会想起岑参的名句:“_,_”。作者极尽想象,赞美_3第三节诗中,“_”一词写出了白桦含蓄的美,“_”一词写出它的挺拔,“_”衬托出它的绚丽辉煌。4“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对应课文中的第

6、_节诗。5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_)(2)因为白桦是在雪的映衬下显出独特的美,所以雪比白桦更值得歌咏。(_)(3)朗读这首诗时应用欢快的语调来读,读出对白桦的喜爱与赞美之情。(_)6. 诗歌鉴赏。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和:_青螺_2这首诗的写作顺序是:_3写出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_7. 读古诗,完成练习。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 

7、60;_2这首古诗是_代诗人_所作。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说理的诗句是_。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  _8. 课外阅读。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石灰吟:赞颂石灰。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1)这是一首( )。A.送别诗B.山水诗C.咏物诗(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   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

8、160;  、   ,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   ,   。”(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9.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9、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中描写江南景色的句子是_,_。2这首词中出现了许多活生生的人物,有   、   、 、 、 。我还听到了   和   用吴音相互交谈的声音,看到了   在溪东锄豆的情景, 织鸡笼的情景和 剥莲蓬的情景。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词的内容看,作者不喜欢“小儿”,因为他太顽皮,太淘气了。

10、B.这首词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C.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清平乐,题目是村居。D.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作品。4“溪头卧剥莲蓬”中的 “卧”字用得好吗?为什么?_5(语文要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10. 阅读专项训练。母亲的爱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这首诗共_节,每

11、节最后的一个字分别是_、_、_、_、_。由此可以发现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个原因是押韵,此诗押_韵。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1)“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这两句诗运用的写法是(_)。A.对比  比喻   B.排比  夸张   C.对偶  拟人(2)诗中用“太阳”来比喻母亲,那么诗句“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和“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中的“又圆又亮”和“辉煌”是在形容(_)A.母亲的泪   B.儿女的成就(3)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说说,“我们的欢乐”指的是_,“

12、我们的痛苦”指的是_。3体会诗歌真挚的情感。(1)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2)你怎样理解“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这一小节诗歌?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1给下列字注音。 _膏频饷畦笋鞭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3本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它和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_。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_12. 古诗阅读。出 塞唐王昌龄_,_。_,_。1

13、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字、词。(1)但使:   (2)教:  (3)胡马: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4这是一首著名的 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 的愿望。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强烈的 精神和豪迈的   气概。13. 古诗阅读。材料一: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材料二: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1)这两首词以一个“   

14、“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第一首是总写对   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   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   。(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   季的美景,可以从“   ”中看出。(3)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_1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咏水仙(英)华兹华斯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选自情感的流淌 名家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