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20纪晓岚吟诗 2 课时单元教学目标:教材分析:纪晓岚吟诗是个很有趣很有意境的故事。它讲述了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在江边陪乾隆皇帝散步时,乾隆皇帝目睹眼前的夕照秋江,老翁独钓,故而为难纪晓岚,要他在短时间里作诗并且要求必须有十个“一”在里面。纪晓岚就地取材,在很短的时间里吟唱出一首绝妙的古诗秋江独钓,表现出他机智过人、才华横溢。课文围绕着“纪晓岚吟诗”这件事,从景入手,由景到人,并且以事写人,最后点明人物的特点。本课的语言浅显易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放手让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解读本文关键要抓住三个大的问题:景色美,老翁乐,诗歌绝,诗人的聪明并不是文章的重点。因此首先应该把握文本脉络,然后从
2、体会“一拍一呼复一笑”的激情顺势导入到领悟“一人独占一江秋”。在感悟“一人独占一江秋”时,要让学生领悟到老翁怡然独钓的乐趣,鱼上钩老翁的纵情大笑,静寂的秋江,如血的夕阳,在这样的境界中,老翁已然忘我,十分投入,深深沉醉,天地之间唯我存焉。如此而已,才是“一人独占一江秋”的意境。在教学时,应该抓住重点段落第三自然段,了解“文包诗”的特点,读文品诗,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通过角色的更换,让学生体会到在当时情景下,纪晓岚的聪明才智。学情分析:关于纪晓岚,学生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文中的故事情节和诗句理解起来都比较容易,借助课文一、二段的描写对照古诗进行学习,从而体会到就地取
3、材,细致观察,思维敏捷,文学功底深厚,机敏过人的特点,这是教学中学生理解的难点和突破口。教学目标: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读写“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的理解。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教学重难点: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体会纪哓岚的机智。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教师:字、词卡片,挂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些美妙的诗句让人们千古传诵。那么,诗人是怎样作出一首首经典诗文的?今天,就让我
4、们一起走进22课,见识见识一代才子纪晓岚吟诗的故事吧。二初读感知读课题,提醒学生:“纪”在这里作姓氏,念j。知道纪晓岚是什么人吗?(根据学生了解情况作简单介绍。)再读课题,你能想到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生质疑,师整合。预设:纪晓岚作了一首什么诗? 纪晓岚在什么情境下作诗? 纪晓岚的这首诗作得怎么样?带着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检查自读情况就课前预习,交流生字、词的掌握情况。(1)指名认读文中生字,师生评议。(2)再指名给“二类字”口头各组两个词,并带读。(3)齐读“沉静、目不转睛”等词语。(4)指多名自选文段读流利。就质疑的问题,交流了解的内容。(1)通过自读,对前面质疑的问
5、题你有哪些收获?(2)补充指导:再次潜心默读全文,边读边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边读边画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所写的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从2、3、5自然段的首句中抓重点词,联系课题,用三、四句话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3)本课在形式上与以往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理清诗文对照的内容,了解“文包诗”的形式。四作业练习抄写生字、词。读背文中古诗,并找找诗与文相对应的地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朗读文中古诗。二精读课文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再将文中的古诗与第1、2自然段相对应的部分对照起来读,想一想: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组织学生交流,整体把握读音,相机引导学生
6、图文对照,图诗对照,领会诗与文在内容上的具体联系。3、诗文对照,读懂古诗。(1)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哪几句话与诗一、二行对应,哪几句话与诗的三、四行对应。(2)在学生读议的基础上,通过男女配合读、分组配合读多种形式对照读文品诗。感受老翁独钓的“乐”。(3)引导学生体会“一人独占一江秋”的意境“美”。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后的感受。秋景中有些什么?想象画面(落日、波浪、水鸭、芦草、钟声)。师描述启发:画面拉近,江上出现一叶扁舟,一老翁独坐舟中垂钓,静静地,静静地,等待着,一切都像睡着了一样。好!鱼儿钩了,老翁喜极而拍,纵情大笑,刹那间,水响鱼跃,鸟飞花扬,沉静被打破了。此时,你对“一人独占
7、一江秋”有了怎样的理解?(3)教师小结:同样一江秋景,用诗来表达只用了区区28个字,读着读着仿佛一幅活的画展现在眼前,真可谓字字珠玑。(4)指导学生诵读全诗。4、教学第35自然,感受纪晓岚的机智,体会作诗之“绝”。(1)按理说,能诗能文的纪晓岚在这样富有诗意的情景下作一首诗并非难事,这一次有什么不同?自由读第3自然段,交流体会。(2)引导学生从“当场”“必须”这些词中体会乾隆是“故意为难”纪晓岚。(3)换位体验,感受人物特点。师:此时换做是你,你感受如何?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把自己当做文中的人物去感受,身临其境,通过对比体会人物特点。预设生答:“慌张、惶恐、不知所措、着急”)师:面对乾隆皇帝的
8、故意为难,纪晓岚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读文,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体会,要点如下:“他在望什么?”观察“赶紧想,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来来回回地走”思考“文学家”“能诗能文”“悠然吟唱”满腹经纶,才思敏捷师:“真是惊心动魄,读到这儿你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纪晓岚善于观察、冷静思考、灵活应变的特点。(4)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5)过渡:“你们先别忙着夸他,咱们听听乾隆皇帝是怎么评价的。”学生自由读第4、5自然段。引导学生扣住“绝妙”“不但而且”这样的词和句式读议体会。教师引读:“正因为这样,乾隆皇帝不禁点头笑道好!好!”组织讨论交流:A、前两个“好”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
9、读?(肯定,称赞)B、第三个好是在称赞什么?为什么称为“秋江独钓图”?(诗中有画)C、第四个好在称赞什么?纪晓岚机智表现在哪里?(纪晓岚的机智;表现在善于观察,善于应变,才华横溢。)师生配合读,体会“好”字的用意。再次诵读古诗,背诵古诗。三、总结全文我们学习了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知道了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通过读文,我们初步品味了古诗的用字之凝练,认识了一个机敏过人的纪晓岚,学到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关于纪晓岚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搜集阅读,并和同学、老师交流读书收获。个性化备课:板书设计: 22纪晓岚吟诗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钓一江秋。好!好!好 好
10、 作业设计:一、我是识字家。pò xio hú pàn chuí diào yín shàng(
11、160; ) ( ) ( ) ( )fù
12、 xí biàn dì dì wáng yú zhu(
13、0;) ( ) ( ) ( )2、选字填空。 芒
14、; 茫 光( ) ( )然 ( )果 白( )( )二、我是小诗人。
15、 秋江晚景一( )一( )一( ),
16、0; ( )落日洒金光,一丈( )一寸( )。 ( )白浪拍碧江。一( )一( )复一( ),
17、0; ( )芦花微荡漾,一( )独占一( )。 ( )水鸭没斜阳。
18、60; ( )钟声古庙响, &
19、#160; 秋江美景( )人盎。教后反思:课题:印度王公的大米(一) 2 课时教材分析:印度王公的大米是印度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因为篇幅教长,所以本册教材将它分为两个部分,本文是其中的第一部分。这篇课文紧扣“印度王公的大米”讲述了小姑娘婵德拉为王公的大象治好病后,只要大米作为奖赏的故
20、事,表现了婵德拉一心为穷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和聪明机智的个性特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会12个字,会认7个字,正确读写“理所当然、蕴藏、辛勤”等词,并能学习运用。默读课文,培养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的习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姑娘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为贫穷村民着想,为穷人谋利益的品格,学习她从小心中有他人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小姑娘蝉德拉只要大米作为奖赏和村民对她的选择感到伤心的原因。通过阅读,初步形成对小姑娘的印象.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字、词卡片,挂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数学游戏导
21、入。1.数学王国是个富有魅力的神奇王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数学王国,玩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想试试吗?2.出示画有印度棋盘的小黑板,介绍相关知识:印度象棋棋盘是正方形,横纵各8排,有64个方格,棋子放在格子中间。其中深色格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黑白格各32个,交错排列。3.老师介绍游戏规则:请你们在棋盘的第一格填上2,第二格填上4,第三格填上8,依此类推,每前进一格,用前面的数字乘以2,直到最后一格。请你们初步估算一下,当填到最后一格时,这个数字大概是多少?看谁估算的数字最接近正确答案。4.老师将学生估算的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数字写在黑板上。5.检验估算正确与否:请学生拿出计算器快速演算,(以二
22、人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计算,另一人填写数字于方格内)同时请两名同学上台计算并填写。6.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当算到第四排第八格时,数字已达到4294967296,后面的数字已大得连计算器也无法计算。)7.老师填写4294967296于相应的方格内,请生读这个数字。(四十二亿九千四百九十六万七千二百九十六)8.师: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当填写到第64格时,我们简直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天文数字,你们当初估算时有没有料到这个数字竟大到连计算器也无法演算?你能用一句话形容看到此天文数字时的感受吗?9.这里涉及到你们初中将学到的一个数学问题:2的幂次方。印度有个名叫婵德拉的小女孩儿(板书:婵德拉,
23、相机指导学习“婵”字,她从小就喜欢数学,并且发现以乘2的方式递进将得到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她巧妙地利用这一规律,为村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你们想了解这个有趣味的故事吗?婵德拉的智慧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中。10.板题,齐读课题。1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12.相机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二、三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1.第一次读文,解决部分简单问题:把课文读了一遍,你能解答你们刚才提出的哪个问题?2.第二次读文,要求:读谁字音,画记带有生字的词语,自主识字(可与同桌轻声交流),读通课文。3.交流识记方法。4.指导写字。“染”:上边的“九”不要写成“丸”。“填”:右边是“真”,框内有三横,防止
24、写成两横。5.第三次读文。师:下面我们打一场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最有情感。朗读得最棒的同学将成为我们今天的擂主。为了你们比赛中的精彩表现,想不想把课文好好地再读一遍?注意边读边想,头脑中要再现棋盘的样子,争取读懂课文,把不理解的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开展朗读擂台赛,老师相机指导评议,评选出“擂主”。三、作业。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探究课文。1.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用心读文,提出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预设:填完整个棋盘,究竟需要多少大米?难道真的如婵德拉所说:“到棋盘的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全都会被这些米埋到膝盖那么深?”2.围绕疑点,探究问题。(1)当大米填到棋盘的第四排时,是以
25、什么来计量的?(手推车)(2)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有趣的数学题。我们从第四排开始,以“车”为单位来计算,看看填完整个棋盘,究竟需要多少手推车大米。(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演算推出当计算到第七排的最后一格时需4294967296手推车大米。)(3)咱们中国有13亿多人口,想想看,如果全中国13亿人都出动运完这部分大米,你们知道每个人需要运多少车吗?(三车还多)而这仅仅只是运完第七排的大米,如果算到第八格的最后一格,那我们每个中国人至少要运八百车左右才勉强够。3.从量词的变化体会米量之多。(1)从文中找出计算大米的计量单位。(板书:粒汤匙碗车)(2)从计量单位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3)想象:如果
26、印度有足够的大米,当仆人们算到最后几排时,还能用手推车为单位来计算吗?你认为可能需要什么来搬运计算?(货车,轮船,火车)4.抓表情体会人物心理。(1)从文中找出村民们、仆人及王公表情变化的词句:村民们:直摇头有了笑容仆人:嘲笑不知怎么计算王公:暗自高兴吃力地站起来(2)从他们的表情变化想象心理活动。出示练习:当婵德拉叫仆人们把2粒米放在棋盘的第一格,把4粒米放在第二格,8粒米放在第三格时村民们对她的选择直摇头,心想:()仆人们一边嘲笑一边想:()王公暗自高兴,心想:()二、拓展延伸。1.婵德拉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2.除此外,你还觉得婵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27、?(如:她心地善良,关心大象,从七个兽医没有治好大象的病而她能治好这一对比,可以看出她思考问题不囿于常规,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三、作业。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2.搜集有关的数学趣味故事或数学智力题,准备举办“智慧乐园”班队活动。个性化备课:板书设计: 印度王公的大米富有爱心一丝不苟蝉德拉治好大象得到奖赏(大米) 聪明机智为穷人着想作业设计:一、比一比,再组词。项( ) 惯( ) 趾( )
28、;澡( )顶( ) 贯( ) 址( ) 藻( )二、连一连。金光闪闪的 粮食 理所当然地 念经
29、光彩夺目的 项链 整日整夜地 检查辛勤收获的 宝石 一丝不苟地 喜欢三、给下面的几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体会对话的写法有什么不同。1、我在为大象担忧 她说&
30、#160; 我喜欢它们 而且希望它们康复 也许我能够帮助它们2、王公稍想了一会儿 说 上前去试试吧 我需要这些大象3、指出你想要的奖赏 象童 王公说教后反思:课题:印度王公的大米(二) 2 课时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印度王公的大米(一)的续编,情节生动传神,曲折有趣。它紧承故事(一)中婵德拉提出要大米作奖赏的要求和计量大米的办法。记叙了王公同意要求,并按提出的计量办法奖赏大米。结果搬空了王公所有粮仓的大米也没有兑现他自己的诺言,最后不
31、得不以归还土地于村民的代价。才从诺言中解脱出来的故事。表现了婵德拉的非凡智力和纯洁善良的品质,讽刺了富有的王公的愚昧无知和死要面子的虚荣心。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会12个字,会认5个字。正确读写“珍贵、便宜、愚蠢、仓库”等词。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习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完整地复述故事。感悟蝉德拉的聪明才智和王公宁愿吃大亏,也要信守诺言的思想,能通过表演这个故事,反映课文中的人物印象。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完整地复述故事。能通过表演这个故事,反映课文中的人物印象。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字、词卡片,挂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
32、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聪明的孙膑、机智果断的船长、机灵的小鹿,这节课,我们要到印度去认识一个聪明的小姑娘。(教师板书课题)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3.教师导入新课:作者围绕印度王公的大米,写了这个聪明的印度小姑娘的什么事情呢?请大家自读课文。(巩固旧知,教师指导题目,导入新课,使学生指导课文讲的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的故事,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二、自读,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3.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字音:“婵”“匙”“傻”是卷舌音,“赐”
33、“仓”是平舌音。“汤”是后鼻音。字形:“染”字的“九”不能多一点,写成“丸”;“填”字的“真”里面有三横。(2)再读课文,巩固认读。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解答疑难。并在集体的交流反馈、师生的互动学习中检测学习的情况,巩固对本文生自新词的认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三、学生熟读课文,复述故事(通过复述的联系,将文本内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熟悉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复述几遍。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课文内容。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熟读
34、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上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印度小姑娘替王公治好大象的病,王公决定奖赏她,这个小姑娘又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教师板书课题)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二、自读,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3.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字音:“装”“释”是翘舌音, “仓”是平舌音。“诺”是鼻音。榈的读音字形:“碗”字的“宛”下面“夕”不能多写一点;“释”字的左边共七笔,第五笔为竖
35、,第七笔为点。(2)再读课文,巩固认读。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5、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 王公觉得米比珠宝便宜,便答应了婵德拉的要求。第二段(2-8)王公按她的要求放米,结果搬空了王公的粮仓。第三段(9-14)为了从诺言中解脱,王公交出他所占用的土地。第四段(15-18)婵德拉告诉王公要填完整个棋盘,全印度都可以被米埋到膝盖那么深。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 学生自读自悟,思考王公为什么暗自高兴并马上答应蝉德拉的要求,你从中体会到王公怎样的特点?边读边画出表明原因的相关句子,边读边抓住描写王公的心理活动,语言和行动的词句体会。2. 讨论:(1) 王公为什么暗自计算中计量单位变化的
36、词语,想想计量单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 联系上篇故事和本文故事的结果,你体会到王公有怎样的特点?3. 练习朗读,读出王公得意的神情和命令的语气。4. 读好后,做填空练习:因为王公只想到(),没想到(),所以他暗自高兴并马上批准蝉德拉的要求,我们从中体会到王公是一个()的人。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复述几遍。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课文内容。个性化备课:板书设计:24 印度王公的大米(二)倾其所有王公 婵德拉讨回公道愚 昧 善 良 要 面子 聪 慧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chuán r
37、n tin mn chéng nuò gng dì( ) ( ) (
38、60; ) (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一丝不苟:
39、 抚慰: 慷慨:
40、 教后反思:课题:古诗诵读 8 枫桥夜泊 1课时教材分析: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篇
41、,描写了诗人夜晚停船在枫桥岸边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浓浓的愁绪。那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平凡的桥,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和重点诗句。通过吟诵,体会枫桥夜泊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心情。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你们最熟悉的白居易、高适、李白、杜甫、张继等都是唐朝大诗人。有不少同学会背诵不少唐诗,谁愿意背一首?2简介三位作者及时代背景。二、预习课文1按照预习要求分小组进行预习。2说说这两首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作最喜欢哪一首?哪一句?说说为什么?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读古诗,正音。2理解词语。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4质疑问题。四、学习枫桥夜泊1理解题目。 “枫桥”交代了什么?(地点)夜:夜晚;泊:停泊;枫桥夜泊: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化检验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安全员(矿山)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稀土金属冶炼的智能制造装备考核试卷
- 航班飞行途中舒适度提升考核试卷
- 搪瓷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考核试卷
- 海水淡化处理中的海水铬浓度传感器考核试卷
- 生物基纤维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知识产权投资与价值评估考核试卷
- 电子档案管理与发展考核试卷
- EMS能源管理系统V1.1-展示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V1.00
- 防止出轨婚内财产协议书
- 冶金过程优化-洞察分析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促进方案
- 妇产科护理学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管理心理学-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口腔健康教育宣讲
- 顶管工程验收表
- 初一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猎聘测评题库
- 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家务服务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