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测试学霸级答案(20220215164224)_第1页
第二次测试学霸级答案(20220215164224)_第2页
第二次测试学霸级答案(20220215164224)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瞳孔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3.0分A. 在弱光下或看远物时,瞳孔开大p271B. 在强光下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p271C. 在活体上透过角膜可见瞳孔,但看不到虹膜D. 瞳孔括约肌可缩小瞳孔,由副交感神经支配 p271E. 瞳孔开大肌可开大瞳孔,由交感神经支配p2712. 黄斑的正确描述是3.0分鼻侧约3. 5mn稍肖下方位于视神经盘的颞p272p272视锥细胞 p272位于脉络膜部p272E.黄斑中央凹0. 5mm范围内有丰富的血液供应 中央凹区无血管p2723. 视神经是哪种细胞突起形成的3.0分D.节细胞p2724. 听觉感受器是3.0分位觉感受器p290与椭圆囊斑配合p290位于螺旋

2、膜上,又称 Corti器 p291为膜半规管膨大处,上隆起称壶腹嵴,为位觉感受器p290属于内耳骨迷路局部,位于前庭的前方p2895. 薄束和楔束3.0分p309同侧第5胸节以下的节细胞p309同侧第4胸节以上的节细胞p309D.终于脊髓板层IV终于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p3096. 脊髓丘脑束 3.0分A. 是后根外侧部细纤维的直接延续为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p310B. 起自脊髓灰质板层IV起自灰质板层I和W毗层 p310p310D. 传导同侧的痛、温觉和粗触压觉传导对侧的痛、温觉和粗触压觉E. 侧损伤时出现同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损伤节段平面下12节段以下痛、 温觉障碍 p3107.

3、不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有3.0分位于延髓脑桥内,与脑干相连p316 p315p315p315p315至上而下分别为九、十、十一、十二对脑神经p3238. 脑桥内与迷走神经背核属于同一功能柱的核团为 3.0分 泌涎核和动眼神经副核,下泌涎核共同组成一般内脏运动核柱9. 顶盖前区参与完成3.0分依次为三叉神经纤维,感觉核簇,面神经核,上泌延核p327E.瞳孔对光反射p336表达,正确的选项是3.0分来自同侧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在锥体交叉正上方形成内侧丘系交叉,故为对侧 p327/328终于腹后外侧核p328位于锥体束背侧位于红核外侧,黑质背侧p335图17-36 p338E.传递对侧躯干、四肢意识性本

4、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因形成交叉故传递对侧感 觉 p309/327三叉丘系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3.0分越边至对侧形成三叉丘系p333三叉神经脊束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再由脊束核发出二级纤维组成 p333局部于内侧丘系背内侧上升p338E.大局部纤维传导同侧头面部的痛、温觉信息传导对侧头面部的痛、温觉 p33312. 不属于脑干网状结构内侧核群的是3.0分属于外侧核群 P342/34313. 男,65岁,突然意识丧失,人院急救。意识恢复后不能说话,右上、下肢不 能运动。数日后可以说话,但舌活动不灵活。查体发现:右侧上、下肢痉挛性 瘫痪,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

5、 侧舌肌萎缩。右侧半躯干和右侧上、下肢振动觉和两点区分性触觉消失,但面 部除外。全身痛、温觉正常。可能的病变部位及其受损的结构是3.0分患者舌左半肌肉萎缩,伸舌时向左侧偏斜,提示左侧舌下神经核下瘫,病变可 能在左侧舌下神经核或它发出的左侧舌下神经。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提示 支配左侧上、下肢肌肉的皮质脊髓束受损,在脊髓为右侧,而在锥体交叉以上那么为左侧。由于病灶向背侧伤及左内侧丘系, 因此,出现身体右侧除面部本体感 觉和两点区分觉丧失。综上判断为延髓左侧舌下神经根、锥体束和内侧丘系受损。 腹内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和内侧丘系腹内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内侧丘系和舌下神经根延髓内侧综合征p33

6、9腹内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内侧丘系和舌下神经根腹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内侧丘系和三叉神经根 腹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内侧丘系和三叉神经根14. 某患者既有右侧舌下神经麻痹,又有左侧肢体痉挛性瘫痪,其病变部位应定 位于3.0分据题意,舌下神经麻痹和肢体痉挛性瘫痪考虑舌下神经和锥体束变。由于位于异侧,那么考虑病变部位位于锥体交叉上方。考虑病变部位为延髓上部内侧区延髓内侧综合征 p33915. 某40岁男性患者,近日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瘫痪,腱反射亢进,右侧眼球不能外视,可能的病变部位及其受损的结构是3.0分上、下肢瘫痪,腱反射亢进考虑锥体束受损。眼球不能外视,出现内斜视考虑展神经受损p40

7、5。腹内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和动眼神经根腹内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和动眼神经根腹内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和滑车神经根腹内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和滑车神经根腹内侧部,受损结构有锥体束和展神经根脑桥基底部综合征p33916. 患者,男,76岁。中风后右半身不能动2周,既往有高血压史。检查发现: 左眼瞳孔开大,并转向外下方,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上睑下垂。右侧上、 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并伴有眼裂以下面瘫;伸舌时舌尖偏向右侧,肌不萎缩。其原因可能是3.0分从左眼的病症看,瞳孔开大、无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外斜视和上睑下垂,都属于动眼神经损伤病症。右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说

8、明皮质脊髓束损伤。 面肌和舌肌的病症提示皮质核束损伤。综上考虑为左侧中脑下丘高度大脑脚底受 损。大脑脚底综合征p34017. 右侧面神经丘损伤,会导致3.0分E. 口角歪向左侧,右瞳孔转向内侧面神经丘损伤造成的同侧面肌无力,口角偏向健侧。面神经丘损伤常伴有展神经损伤p328展神经损伤造成外直肌瘫痪,产生内斜视 p40518. 左孤束核上端损伤会导致3.0分A. 左舌前2/3味觉消失面神经的膝神经节的感觉纤维p326B. 左舌后2/3味觉消失C. 左舌前I /3味觉消失D. 左舌后1/3味觉消失舌咽神经的下神经节的感觉纤维p326孤束核的上端接受味觉纤维,下部接受来自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

9、内脏感觉纤维。上端损伤那么不能接受味觉纤维,故左舌味觉消 失。p32619. 行经小脑上脚的纤维束是3.0分A.脊髓小脑前束相同的还有三叉小脑束,顶盖小脑束,红核小脑束p352经过小脑下脚p352经过小脑中脚p352经过小脑下脚p35220. 属于上丘脑的结构是3.0分中脑背侧面上、下方两对圆形隆起称为上丘和下丘,合称四叠体p316位于后丘脑 p356p356为背侧丘脑后端膨大p355位于后丘脑 p35621. 与神经内分泌有关的核团是3.0分视上垂体束,和起自室旁核的室旁垂体束运输加压素和催产素p359/36022. 丘脑腹后内侧核接受的纤维束是3.0分腹后外侧核接受p356进入下丘,大局部

10、纤维在此终止换元,小局部纤维穿过下丘和下丘臂止于内 侧膝状体。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有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p356腹后外侧核接受p356在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的第 3级神经元的胞体发出纤维称丘脑上辐射,经 内囊后肢投射到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23. 不属于背侧丘脑的结构是3.0分属于上丘脑 p356D.枕同正中核24. 不属于下丘脑的核团是3.0分A.腹外侧核属于背侧丘脑p35525. 接受来自下丘臂的听觉传导通路的纤维的核团是3.0分下丘臂为下丘外侧向外上方伸出的长隆起p316/356D.腹外侧核上丘臂与之相连p3163.0 分B.漏斗核形成结节垂体束或结节漏斗束将一些神经内分

11、泌物质经垂体门脉系统 运送至垂体前叶控制其内分泌功能p36027. 某病人自诉旁人轻微的触摸会令他半身的皮肤非常疼痛,并有感觉倒错现象, 病变的部位是3.0分低级中枢,是高级中枢功能的根底 p312大脑皮质、小脑、脊髓通过脑干联系,且有许多重要神经中枢P315广泛损伤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和对侧偏盲的“三偏症状 p373/374D.丘脑为皮质下感觉的最后中继站,受损可引起感觉功能障碍和痛觉过敏、自 发性疼痛等 P356与神经内分泌有关,其中的视交叉上核调节昼夜节律p36028. 某男性病人第三脑室旁长了肿瘤,出现很多病症,但不包括3.0分第三脑室位于间脑中央,为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

12、矢状窄隙。第三脑室肿瘤, 多表现为邻近结构压迫病症。压迫下丘脑,影响水盐平衡p360颅内压升高所致压迫下丘脑,影响生殖和内分泌p360压迫背侧丘脑,使得其失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能力p356,但不至于失调这么严重临床表现1. 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突发头痛、呕吐、嗜睡、意识障碍。头痛可因采取一定 体位而终止,后反复发作。2. 局灶病症:为丘脑下部结构受压病症,出现多尿、体温上升及脑性肥胖。后 期常伴嗜睡及性机能减退、阳痿、月经不调,肌童出现性早熟。3. 远期病症: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角膜反射消失、平衡不稳,肢干肌张力 降、酩酊步态。4. 精神病症:患者记忆力减退及情绪不稳、躁动、违拗或精神衰退。29.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3.0分A.如果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损伤,将产生感觉性失语损伤听觉性语言中枢p372 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白质称外囊,与岛叶皮质之间的白质称最外囊p364弓状纤维联系相邻脑回,长纤维联系本侧半球各叶p372自中央前回下部发出,经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