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中药养护常识_第1页
药店中药养护常识_第2页
药店中药养护常识_第3页
药店中药养护常识_第4页
药店中药养护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中 药药 养养 护护 常常 识识一、中药品质的变质现象一、中药品质的变质现象n霉变、虫蛀、变色、走油、气味散失n风化、潮解、溶化、粘连、腐烂霉霉 变变n 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n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霉变的原因霉变的原因n1、在采收、加工、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的污染,在条件适宜时发霉。n2、药材本身水分含量过高。n3、仓库或药店内环境不清洁或因生虫引起。危危 害害n1、药材变质失效n2、产生有毒物质防防 治治n

2、1、认真检查来货质量n2、严格按批次先进先出n3、经常检查过筛、翻晒虫虫 蛀蛀 n 虫蛀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 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疗效,以致不能药用。 n 虫蛀对药材品质的损耗是极为严重的,中药若发生了严重的虫蛀,就会造成疗效的降 低,甚至完全失去药用价值。常见的害虫常见的害虫n谷象、米象、大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印度谷螟、粉满等。害虫的来源害虫的来源 n(1)从产地采收时受到污染;饮片加工未彻底杀灭害虫及卵。(2)由运输工具、包装材料或仓储容器和用具等潜伏的害虫。(3)害虫本能的传播(成虫传播)(4)空仓未经

3、彻底灭虫(5)较小的虫害和满类(随动物、风力传播)药的性质与虫蛀的关系药的性质与虫蛀的关系n(1)药材的成分 一般含多量淀粉含多量淀粉(白芷、山药、芡实等)、含糖粉高糖粉高(党参、枸杞、大枣等)、含蛋白质多蛋白质多(乌梢蛇、土元、九香虫等)、含脂肪脂肪油大油大(苦杏仁、柏子仁、郁李仁等)的药物易虫蛀。而含辛辣、苦味成分(细辛、花椒、干姜、黄柏、黄连等)一般不易虫蛀。(2)药材的质地 质地柔润的药物质地柔润的药物(红参、地黄、党参)在潮湿状况容易生虫。而质地坚硬致密的药物(桂枝、赭石、石决明)。(3)药材的完整度 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 木栓、角质、茸毛等)害虫不易侵入。中药虫蛀的防治n(1)

4、预防在先预防在先 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在70%以下),药物进仓前将容器、货位、打扫干净,消除死角隐患。平时勤查勤晒勤理,防患于未然。克服“蛀药不蛀性,生虫难免”等错误观念。(2) 高温杀虫高温杀虫 (4852 害虫只需较短时间及死亡;4548害虫处于热昏迷状态,若时间长,害虫就全部死亡;-48害虫处于冷麻痹状态,若时间长久,害虫也会死亡。-4以下害虫经若干时间后死亡)暴晒 以太阳辐射热作用于虫体,破坏虫体软组织及生活机能,使虫死亡。a. 时间与温度 杀虫温度应4552,时间46小时。b. 薄摊勤翻薄摊勤翻一般摊一般摊35cm为宜,每小时翻动一次。为宜,每小时翻动

5、一次。c. 晒后先将药聚堆,保持堆内高温,达到杀虫目的。 低温杀虫低温杀虫a.利用自然低温 b.冷藏 (注意防潮)n(3)经验储藏经验储藏a. 对抗法对抗法人参与细辛、冰片与灯心草、泽泻与牡丹皮、土元与大蒜、三七与樟脑。人参与细辛、冰片与灯心草、泽泻与牡丹皮、土元与大蒜、三七与樟脑。b. 用酒用酒 白酒或白酒或95%的酒精撒在药物的表面,然后密闭。(栝楼、当归、紫河车、大枣、的酒精撒在药物的表面,然后密闭。(栝楼、当归、紫河车、大枣、枸杞、黄精等不宜暴晒烘烤的药物)。枸杞、黄精等不宜暴晒烘烤的药物)。(4)熏蒸法 用磷化铝熏蒸与其他变变 色色n 指中药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保 管养护不当

6、而引起中药自身故有色泽改变的现象。n 易变色的中药:易变色的中药:玫瑰花、月季花、梅花、款冬花、腊梅花、扁豆花、菊花、红花、山茶花、金银花、槐花(米)、莲须、莲子心、橘络、佛手片、通草、麻黄等。其中又以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玫瑰花、款冬花、扁豆花、莲须、佛手片等最易变色。手片等最易变色。原 因n受温度、湿度、日光、酶的作用。预 防na加强养护加强养护 将药物处于阴凉干燥处,避光、防止受潮、受热,掌握出库原则,储存时间。nb破坏酶的活性破坏酶的活性走走 油油n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na. 极易泛油的中药极易泛油的中药 天冬、麦冬

7、、党参天冬、麦冬、党参、牛膝(怀牛膝、川牛膝)、板蓝根、柏子仁、当归、胡桃仁柏子仁、当归、胡桃仁、使君子仁、肉豆蔻、枸杞子枸杞子、郁李仁、苦杏仁、甜杏仁、桃仁苦杏仁、甜杏仁、桃仁、狗肾、九香虫、刺猬皮、蛤式蟆油、壁虎、蝼蛄、蟋蟀、斑蝥虫、牛虻虫、蜈蚣、红娘虫、青娘虫、乌梢蛇、蕲蛇、蛤蚧、水獭肝、鹿筋等。nb. 较易泛油的中药较易泛油的中药 太子参、北沙参、太子参、北沙参、天葵子、九节菖蒲、巴戟天、防风、胡黄连、白术白术、红芽大戟、知母、桔梗、百部、紫菀知母、桔梗、百部、紫菀、独活、锁阳、前胡、肉苁蓉、黄精、川芎、玉竹、肉苁蓉、黄精、川芎、玉竹、云木香、苍术、火麻仁、巴豆、黑芝麻、千金子、榧子、

8、蕤仁、白果、橘核、大枫子、枣仁、瓜枣仁、瓜蒌仁蒌仁、莱菔子、豆蔻、砂仁砂仁、草蔻、金樱子、荜澄茄、槐角、全瓜蒌等。走油的原因 n a.中药的性质中药的性质 含脂肪油含脂肪油(杏仁、桃仁、柏子仁、郁李仁)含挥含挥发油发油(当归、木香、独活、桂皮、),含糖分和粘液质多含糖分和粘液质多的(天冬、怀牛膝、党参),药物易走油。nb.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过高药物呼吸作用增强,使药物发热引起走油。nc.压力的影响压力的影响 在夏季,若库内温度过高,通风差,存量大,容器过于封闭,使药遭挤压和闷热而发生走油。nd. 库存过久库存过久 有些中药久储后所含成分自然变色走油,此类药品不宜久储,最好不使此类药

9、物过第二个夏天。 走走 油油 的的 判判 定定n眼看眼看:主要是观察药材内外色泽的变化,表面是否有油质物溢出,有无干枯、粘连等情况。 n手摸手摸:主要用于感觉药材的松软程度,有无油腻感等。如蛤蚧,如果其尾部松软,色泽变黄,即可确定已经泛油;肉桂质地变糠也是泛油的征兆等等。 n鼻闻鼻闻:如嗅到药材有哈喇味或其它不正常的刺激性气味时嗅到药材有哈喇味或其它不正常的刺激性气味时,也可断定中药材已经泛油。对于表面有壳的药材如使君子、巴豆,或直接观察有困难的药材如胡黄连、木香等,可采用折断、剖开、去壳等机械手段暴露药材的内视。走油的防治走油的防治na. 降温降温 将易走油的药物存放阴凉干燥、通风处。nb.

10、 防潮防潮 nc. 加快周转加快周转 nd. 明矾储藏法明矾储藏法走油的处理方法走油的处理方法na.晾晒晾晒。常用于植物类药材,如柏子仁,泛油不甚严重,可曝晒几小时,待凉后再装包储藏;如较严重则采用冷藏处理nb.烘烤烘烤。此法根据药材自身性质,分别采用。对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则应将温度控制在50以下;对于昆虫类药材更要注意火力不能过猛,操作仔细小心,以防虫体残损、焦碎等;对于含脂肪油多的药材如刺猬皮等则不宜用此方法。nc.酒喷酒喷。适用于不能沾水而色泽、质地变化的药材,如麝香存放过久,无油润呈干枯状,喷点白酒即可回润。nd.硫磺熏硫磺熏。此为传统方法,其适用范围和作用均较广泛。可用于当归、独活、

11、羌活等药材。但需要保持颜色的药材不宜用此法。气气 味味 散散 失失 n 根类药材如当归、木香、藁本、独活、白芷、防风;根茎类药材如川芎、生姜、羌活、苍术等;茎木类药材如檀香、降香、沉香等;皮类药材如厚朴、肉桂等;叶类药材如艾叶、紫苏叶等;花类药材如玫瑰花、丁香、番红花、金银花、月季花等;果实种子类药材如茴香、花椒、吴茱萸、香橼、枳壳、枳实、广陈皮、青皮、白豆蔻、砂仁、肉豆蔻等;草类药材如藿香、薄荷、荆芥、茵陈、香薷等,都含有较丰富的挥发油。此外,如樟脑、乳香、没药、苏合油、麝香、冰片、阿魏、龙涎香等 。气味散失的防治气味散失的防治n(1)密封储藏 n(2)去潮时禁止高温、通风过久 n(3) 控

12、制储存期(不宜超一年)其他变异现象其他变异现象n风化风化 是指含结晶水的盐类药物经风吹,失去结晶水,变为非结晶状的无水物质,形成粉状现象。如月石、芒硝等。 n潮解溶化潮解溶化 是指有些固体药物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吸收水分,而发生溶解现象。如大青盐、咸秋石等。nc.粘连粘连 是指有些固体药物,因受热发黏后连接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如芦荟、乳香等。 nd.腐烂腐烂是指有些新鲜药物,因受气温影响而引起的,或存放过久,出现干枯、霉烂败坏的现象。如鲜生地、鲜生姜、鲜藿香等。 ne.加工炮制不当加工炮制不当 古有“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以及“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

13、无准而病症无验也。”等重要名言。 如黄芩、元胡等。 二、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二、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n1、内在自身因素内在自身因素、中药的含水量、中药的含水量 、中药的化学成分:、中药的化学成分:n2、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空气、空气、温度、温度、湿度、湿度 、光线、光线 空空 气气 n水分(受潮、返潮)n氧气(氧化、分解)n灰尘(污染)n微生物(生虫、霉变) 温温 度度 n温度在1635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n 在2528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n 在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14、。湿湿 度度 n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n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 。日日 光光 n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n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三、药房三、药房名贵中药名贵中药的养护技术的养护技术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西洋参西洋参高丽参高丽参人参人参红参红参鹿茸鹿茸燕窝燕窝天麻天麻三七三七养养 护护 方方 法法 :n1、低温养护法、低温养护法n2、异性对抗同贮养方法、异性对抗同贮养方法n3、干燥法、干燥法 n4、化学药剂养护技术、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低温养护法低温养护法n优 点:不仅能够防虫、防霉,保持药材 不

15、变色、不走油、不走味、不干 裂,同时又不影响中药的质量 n适宜温度:0以上,10以下 n注意事项:中药的含水量必须是在安全水分 值范围内 异性对抗同贮养方法异性对抗同贮养方法n优点:简单易行、效果显著,无毒无污染, 对中药及人安全无公害,又可就地取材,主要应用于动物类名贵中药养护。n材料:山苍子、花椒、樟脑、大蒜、丹皮、 当归、酒精、高度酒、石灰粉等 n方法:混入同贮法、层积共藏法、填底覆盖 包围法和喷雾撒粉法等。对抗养护实例对抗养护实例n荜澄茄驱除黄曲霉素、防虫荜澄茄驱除黄曲霉素、防虫(蛇类、虫类)(蛇类、虫类)n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 n细辛、花椒护鹿草细辛、花椒护鹿草

16、n当归防麝香走气色当归防麝香走气色 n樟脑、大蒜防虫樟脑、大蒜防虫 其它对抗养护其它对抗养护n喷洒白酒(50)或药用乙醇(95%以上),防虫防霉 如:白花蛇、土鳖、人参、田七、冬虫夏草、鹿茸等n丹皮与冬虫夏草同贮,可防虫护色n伤湿止痛膏与蕲蛇、乌蛇、蛤蚧同放,可防虫驱虫n泽泻、山药与丹皮同贮可防止泽泻、山药生虫,又可防止丹皮变色n用纸包好的生大蒜瓣(纸包扎小孔)可防芡实、薏苡仁生虫n大蒜头与土鳖虫、斑蝥、全蝎、僵蚕等虫类药材同贮,防虫。 干干 燥燥 法法 n1)、石灰干燥法:)、石灰干燥法:n2)、木炭干燥法:)、木炭干燥法:n3)、密封吸湿法:)、密封吸湿法:化学药剂养护技术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n1)、硫磺熏蒸法)、硫磺熏蒸法 n2)、磷化铝熏蒸法)、磷化铝熏蒸法 n3)、氯化苦熏蒸法)、氯化苦熏蒸法 四、中药质量变异的处理四、中药质量变异的处理n一是对虫蛀过的中药进行筛、捡、烘、晒,除去虫卵;n二是对发霉的中药,采取水洗、喷液、烘烤和暴晒除霉;n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