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 10 页跟踪检测(三十五)化学能与电能(2)新型化学电源(过题型)1 .有一种水”电池,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5MnO2+ 2Ag + 2NaCI=Na2Mn5010+2AgCI,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式: Ag + CI e =AgCIB.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C .每生成 1 mol Na2Mn5O10转移 2 mol 电子D. AgCI 是还原产物解析:选 C 根据电池总反应,可判断出Ag 应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g + CI e- =AgCI ,故 A 错误;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
2、 错误;根据总反应式可知, 5 moI MnO2生成 1 moI Na2Mn5O10,转移 2 moI 电子,故 C 正确;反应中 Ag 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Ag 应为原电池的负极, AgCI 是氧化产物,故 D 错误。2.已知: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 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g 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溶液中 CI向 Mg 电极移动解析:选 B 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镁为负极,故A 正确;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
3、墨电极上被还原成水,发生还原反应,故B 错误;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 C 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Mg 电极为该原电池的负极, 则CI向 Mg电极移动,故 D 正确。3.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的原理1g第2页共 10 页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 + Ag2O=Cu2O + 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中电流方向由 Cu 经导线到 Ag2OB.测量原理示意图中,Ag2O 为负极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u + 2OH 2e =Cu2O + H2
4、OD .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解析:选 C 由电池总反应可知, Cu 发生氧化反应,则 Cu 极是负极,Ag2O/Ag 极是 正极,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故电流是由Ag2O/ Ag 极流向 Cu 极,A、B错误;负极上 Cu 失电子被氧化生成 CU2O,电极反应式为 2Cu + 2OH 2e=Cu2O + H2O, C正确;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 OH-向 Cu 电极移动,D 错误。4. (2019 泉州质检)锂一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质溶液中,Li +由多孔电极迁移向锂电极B. 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发
5、生了还原反应C.充电时,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Li2O2 2e =2Li 十+。2匸D .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是有机溶剂或稀盐酸等解析:选 C 由题图可知,金属锂作负极,多孔电极作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Li+由锂电极迁移向多孔电极,A 错误;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 错误;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口2。22e- =2Li+ O2T, C 正确;由于锂是活泼金属,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LiCl 和 H?,故电解质溶液不能用稀盐酸,D 错误。5.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温电池(600700C),具有效率高、噪音低、无污染、燃料多样、
6、余热利用价值高等优点。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F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 10 页A .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只起到导电的作用第4页共 10 页B. 负极反应式为 H2 2e + CO3=CO2+ H2OC.该电池可利用工厂中排出的CO2,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 mol 电子,消耗 3.2 g O2解析:选 B 根据题图可知,在氢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H2 2e- + CO3-=CO2+ H2O,通入氧气的电极作正极,高温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 2CO2+ 4e=2
7、Co3-,总反应为 2H2+ 02=2H2O。A 项,根据上述分析,电池工作时,熔融碳酸盐参与了电极反应,错误;B 项,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H2 2e-+CO3=CO2+ H2O ,正确;C 项,根据总反应, 该电池工作时没有消耗二氧化碳,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错误;D 项,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0.2 mol 电子,消耗 0.05 mol 氧气,质量为 1.6 g,错误。6.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a有机物硫舗为dHJT化菌还亚闔計质+-1_ nH+-*成了交换膜A.电子从 b 流出,经外电路流向 aB.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
8、化为 SO2的反应是 2+HS + 4H2O 8e =SO4+ 9HC .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能量的利用率不会变化D .若该电池电路中有 0.4 mol 电子发生转移,则有 0.5 mol H 通过质子交换膜解析:选 B b 电极通入氧气,是正极,a 电极是负极,电子从 a 流出,经外电路流向 b,A 错误;a 电极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即 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 SO4,电极反应是 HS+ 4H2O 8e=SO4+ 9H+, B 正确;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会有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因此能量的利用率会变化,C 错误;若该电池电路中有 0.4 mol 电子发生转移,根据电荷守
9、恒可知有 0.4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与 0.1 mol 氧气结合转化为水, D 错误。7.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其中 YSZ 为 610%Y2O3掺杂的 ZrO2固体电解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F 列说法正确的是(a概YSZ h战第5页共 10 页疋()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 b 极流向 a 极B. 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02+ 2H20 + 4e =40HC .电路中每转移 0.1 mol 电子,消耗 0.28 L 的 CH4D. 02由正极通过固体电解质 YSZ 迁移到负极解析:选 D 该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
10、气的电极是正极,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为正极,电子从 a 极沿导线流向 b 极,故 A 错误;b 电 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 02-,电极反应式为 O2+ 4e-=202-,故 B 错误;温度和压强未知导 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甲烷体积,故C 错误;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 02由正极通过固体电解质 YSZ 迁移到负极,故 D 正确。8.(2018 海南高考改编) )一种镁氧电池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金属镁和吸附氧气的活性A .电池总反应式为 2Mg + O2+ 2H2O=2Mg(OH)2C .活性炭可以加快 02在负极上的反应速率D.电子的移动方向由b 经外电路到 a解
11、析:选 A 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Mg 2e+ 2OH=Mg(OH)2J、正极电极反应式为02+ 4e+ 2H2O=4OH-,得失电子相同的条件下,将正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加得电池总反炭可以加快 02在正极上的反应速率,故 C 错误;Mg 作负极、活 性炭作正极,电子从负极 a 经外电路到正极 b,故 D 错误。9.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 为电池的正极炭,电解液为 KOH 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正极反应式为Mg 2e =Mg应式为 2Mg + 02+ 2H2O=2Mg(OH)2,故 A 正确,B错误;通入 02活件疑Mg 电吒7- z z -r-Kr- z
12、z -LKr- z - ZM【旳 st”木辭淮第6页共 10 页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4=LiixMn204+ xLiC .放电时,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第7页共 10 页D.放电时,溶液中 Li*从 b 向 a 迁移解析:选 C 图示所给出的是原电池装置。A 项,由图示分析,金属锂易失电子,由原电池原理可知,含有锂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即b 为负极,a 为正极,正确;B 项,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反应式为原电池反应的逆反应,正确;C 项,放电时,a 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Mn 元素,锂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正确;D 项,放电时为原电池,Li+为阳离子,应向正极(a 极)
13、迁移,正确。10.为了实现空间站的零排放,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来提供。2,我国科学家设计了如图装置,反应后,电解质溶液的pH 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N 型半导体为正极,P 型半导体为负极B. Y 电极的反应:4OH 4e=2H2O +。2匸C .图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 该装置实现了“太阳能T化学能T电能”的转化解析:选 B A 项,根据题图,电荷移动的方向,可判断 N 型半导体为负极,P 型半导11.(20 佃宿州质检)太阳能光电池具有可靠稳定、寿命长、安 装维护简便等优点,现已得到广泛应用。氮化镓(GaN)光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Cu
14、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O2+ 8H* 8e =CH4+ 2H2OC工作时,产生的 O2、CH4体积比为 1 : 1 (同温同压)D .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H+从左池移向右池系太阳光子体为正极,错误;B 项,Y 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4e=2H2O + O2T,正确;C 项,反应后,应为阴离子交换膜,错误;D 项,该装置实现了作阳极,根据电解原理,电极反应为4OH电解质溶液的pH 保持不变,离子交换膜“太阳能T电能T化学能”的转化,错误。A 该装置系统中只存在光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K型半导休用电rrzo离了童换第8页共 10 页解析:选 D 由题图可知,该装置系统中存在太阳能与化学能、化学能与电
15、能及化学能 与热能等的转化,A 错误;CO2在 Cu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CH4,则电极反应式为 CO2+ 8H+ 8e=CH4+ 2H2O, B 错误;H2O 在 GaN 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O2,电极反第9页共 10 页应式为 2出0-4e-=4H+ O2T,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产生。2和 C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1,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 2 : 1,C 错误;由上述分析知左池产生H+,右池消耗 H+,则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H+向正极移动,即 H+从左池移向右池,D 正确。A 盐桥中 CI-向丫极移动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电子由 X 极沿导线流向 Y 极D Y 极
16、发生的反应为 2NO3+ 10e-+ 12H+=N2 + 6H2O,周围 pH 增大解析:选 A A 项,NH3生成 N2,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X 极作负极;NO-生成 N2,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I-向负极 X 极移动,错误;B 项,垃圾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了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确;C 项,根据 A 项分析可知 X 极作负极,Y 极作正极,电子由负极 X 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Y 极,正确;D 项,Y 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NO-+ 10e-+ 12H+=N2f+6H2O,反应消耗 H+, pH 增大,正确。13.(1)
17、近年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含有大量CO2的空气吹入 K2CO3溶液中,再把 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科学家还研究了其他转化温室气体的方法,利用如图所示装置 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燃料 CO。该装置工作时,N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2)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 其制取与储存是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有一种制氢方法为光电化学分解。其原理如图所示,钛酸锶光电 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t+2H2O,则铂电极的电极反应为解析:根据装置图,N 极 CO2得电子生成 CO ,电极反应式为 CO2+ 2H+ 2e-=CO12 某种利用垃圾渗透液发电的装
18、置示意图如下。工作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Y 极作正极,盐桥中丸阳比县氧 L质T空换膜第10页共 10 页+ H2Oo(2)依据装置图中的电子流向分析,铂电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 + 2e-第11页共 10 页=H2f +2OH-。答案:( (1)CO2+ 2H+ 2e=CO + H2O(2)2H2O+2e=H2f +2OH一14.(1)为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科研人员将煤液化制备汽油,并设计了汽油燃料电池, 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一个电极通入氧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气,电解质是掺杂了 Y2O3的 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 O2。以辛烷(C8H18) )代表汽油,写出
19、该电池工作时的负极反应式: _ 。(2)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 (其中不含 O2和 HCO3)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中的氧气为氧化剂,以具 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该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C4H10+26CO3一 52e=34CO2+ 10 出 O。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_ ;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3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必须在通入的空气中加入一种物质,加入的物质是 _ ,它来自 _。解析:(1)电解质能在高温下能传导O2-,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即
20、 1 mol C8H18失去 50 mol电子生成 8 mol CO2, 18 mol H 原子转化为 9 mol H2O,根据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写出负极 反应式为C8H18 50e+ 25O=8CO2+ 9 出 0。(2)该电池中,丁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4H10+ 13O2=8CO2+ 10H2O;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和二氧化碳生成CO2-,电极反应式为 O2+ 2CO2+ 4e=2CO2;由该电极的正极反应式O2+ 2CO2+ 4e=2CO2-可知加入的物质是CO2,由负极反应式2C4H10+ 26CO2 52e=34CO2+ 10H2O 可知
21、,CO2来源于负极上生成的 CO2。答案:( (1)C8H18+ 25O2 50e =8CO2+ 9H2O2C4H10+ 13O2=8CO2+ 10H2O2O2+ 2CO2+ 4e =2CO23CO2负极反应产物15.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活性物质呈循环流动液态的电池,目前钒电池技术已经趋近成熟。如图是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1、固休电蝉质迁第12页共 10 页请回答下列问题:(1)硫酸在电池技术和实验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铜锌原电池中,硫酸是_,实验室中配制硫酸亚铁时需要加入少量硫酸,硫酸的作用是_。2+3+2+钒电池是以溶解于一定浓度硫酸溶液中的不同价态的钒离子( (V 、V 、VO
22、、VO2) )为正极和负极电极反应的活性物质,电池总反应为 VO2+ V3+ H2O 放电 V2+ VO2+2H+。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 _ ,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式为 _ 。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 pH_(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中“正极电解液”可能是 _。a. VO2、VO2+混合液b. V3+、V2+混合液c. VO2溶液d . VO2+溶液e. V3+溶液f. V2+溶液(4)能够通过钒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示意图中“隔膜”的离子是 _。解析:( (1)传统的铜锌原电池中,锌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硫酸亚铁容易水解,且水解显酸性,加入少量硫酸,可
23、以抑制其水解变质。( (2)放电时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由电池总反应可知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VO+ 2H+ =VO2+ H20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还原反应,其反应式为V3+ e-=V2+。( (3)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VO2+ H2O e- =VO+ 2H+,故充电完毕的正极电解液为VO扌溶液,而放电完毕的正极电解液为 VO2+溶液,故正极电解液可能是a、c、d。(4)充电和放电过程中,正极电解液与负极电解液不能混合,起平衡电荷作用的是加入的酸,故H+可以通过隔膜。答案:( (1)电解质溶液 抑制硫酸亚铁的水解(2) VO2+ 2H+ e=VO2+H2OV3+ e=V2+升高(3) acd+(4) H16.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1)以多孔铂为电极,如图甲装置中A、B 口分别通入 CH3CH2OH 和 02构成乙醇燃料第13页共 10 页电池,则 b 电极是_(填“正极”或“负极”) ),该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_第14页共 10 页(2)科学家研究了转化温室气体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物加工厂安全文化建设与培训考核试卷
- 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25届高三物理试题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5年初三4月考语文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内蒙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分镜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城市学院《科技文献阅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济南市市中区2025年六年级下学期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沾化县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第二次模考英语试题文试题含答案
-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材料组织结构的表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民用爆破器材产品出厂基准价格表
- 最新2013版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房建工程量计算规范应用解读(实例讲解350P)
- 情绪管理和压力疏导讲稿课件
- 新版导师制度课件
- 中职STOLL电脑横机操作
- 耳部疾病 课件
- 紫色卡通万圣节节日活动策划PPT模板
- 《跨境电商美工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最新)
- 蓝海华腾变频器说明书
- 空气质量连续监测系统日常巡检维护记录表
- 第二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