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_第1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_第2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_第3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_第4页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活动做出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和部署。环境规划是为改善环境质量制定进可行性方案而环境保护与建设方案则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环境管理: 1.21.3 环境规划的作用 简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4、以最小的投

2、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5、是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按规划期划分长远环境规划:10年以上中期环境规划:5-10年(最常见是五年规划,便于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纳入。)短期环境规划:年度环境规划-五年规划的年底安排,可以对五年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 *五年规划是环境规划的核心长远规划:制定长远环境目标和战略措施,宏观,不具体年度环境规划:具体,不全面3.2.2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划分 (1) 经济制约型(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先污染后治理 (2)协调型-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而进行的规划,是当前的主流。 (3)环境制约型-经济发展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较少,也

3、有,如日本。 3.2.3 按环境要素划分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固废、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3.2.4 按行政区划和管理层次划分 国家、省、市、县、乡环境规划等。 上一层次的环境规划是下一层次的依据和综合,下一层次规划是上一层次规划的条件和分解,因而下一层次的规划的实现是上一层次规划完成的基础。3.2.5按性质划分(1)生态规划-从生态保护出发,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土地利用规划。 包括:生态建设规划-植树造林规划、沙漠治理规划等 生态保护规划-城市、海洋、农村生态保护规划等 (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以污染控制为主要目的,重点。 包括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门污染综

4、合防治规划。 (3)专题规划(自然保护规划)-为保护可更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而进行的规划。 (4)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环保技术研究规划等确立了“33211”(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的工作重点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2控制区)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是应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1、 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

5、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 清洁生产(选用清洁的原料、能源,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生产出清洁的产品)3、 生态技术(建立自然保护区、规划保护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4、 做的环境资源商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5、 利用政府职能-管理和规划(强制手段: 法律、法规、政策。 经济手段:奖励、罚款、税收)人地系统熵变:ds=dsi+dse dS-人地系统的熵变 dsi-人地系统内部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熵。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dsi0 (可逆过程=0,不可逆>0) dse-人地系统和外界的熵交换(可正、可负、可零)人地系统ds<0 熵值降低-稳定、有序-协调共生型 ds>0 熵增-混乱、无序-

6、人地冲突型 ds=0 熵值不变-维持原有状态-警戒协调型 ds=不确定 熵变无规律-方向不定-混沌型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1981年提出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是一个整体,是个复合生态系统。社会上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又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自然则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是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系统,如农村、城市及区域,实质上是一个由人的活动的社会属性以及自然过程的相互关系构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复合生态系统的内部矛盾: (简答)1要求自然环境相对稳定而实际剧变 2自然环境改变的快速性和恢复调节的缓慢性 -改造

7、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恢复调节本领还不够3资源有限而人类需求无限;4地球体积、物质有限而人口增长无限;-需要进行环境规划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 一、自然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自然环境是环境演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和程度。 二、社会经济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许多的环境问题都是由社会和经济活动引起的,做好环境规划就必须摆好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的位置,脱离这两大系统而编制的环境规划,必定是不却实际甚至毫无使用价值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分四个阶段: 选择(1)城市膨胀阶段 市区围绕市中心向四周扩展,形成了向心环带的空间结构,

8、其形态为团块 状,我国的中小城市和人口小于100万的大城市处在这一阶段。(2)市区蔓生阶段 由于中心对外围的吸引力随城市的膨胀减小,城市近郊沿交通线兴起了 新的工业区、居民区、文教区,第一、二代卫星城,由团块变为星形结构(3)城市向心体 远郊第三代卫星城、相对独立、与母城保持一定联系(4)城市连绵带 多个大城市利用卫星城相互衔接、连绵成带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3.1.1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目的分类 (简答) 1、环境污染控制目标 2、生态保护目标 3、环境管理目标3.1.2按规划时间分与环境规划一样:短期(年度):具体、定量、准确 中期(5-10):定量+

9、定性 长期(>10):宏观,多定性-中短期目标的制定依据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2)技术力量分析 P721 环境管理技术-协调、监督、管理2 污染防治技术-采用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3 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是否具有环境管理、污染治理技术人才(3)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4)其他分析 环保意识分析-环保意识高则规划容易实现; 法规的执行情况-是否有法不依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是所需的数据指标总体。环境规划指标包含两方面的含义:1表示规划的内涵和所属范围的部分,即环境规划的名称2表示规划指标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数值。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简答(1)环境

10、质量指标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3)环境规划措施和管理指标(4)相关性指标 主要包括 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3类。环境评价的目的作用:通过评价以了解环境的特征、环境的调节能力和承载能力,并找到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发生原因、地域分布。环境评价的注意问题:1、评价参数要选择涉及范围广、可以控制,且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有决定性影响者,参数选择宜从简,以能基本表征评价对象为原则。2、评价标准应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指标为首选标准,标准的选择既要照顾到统一性、可行性,亦要注意反映具体实际情况。3、环境评价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多因素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评价区域各个时期的演变趋

11、势。为控制污染和环境治理找出重点,并为环境规划提供依据。4、环境评价要将源与汇,即污染源与环境效应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评价。为城市环境功能区合理划分、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3.2.2.3 预测的类型 选择(1) 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为得到环境质量下限值(2) 目标导向预测(理想型)为得到规划期环境质量上限值(3) 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型)预测的主要类型 也是决策的主要依据3.2.2.4 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简答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社会发展预测的重点是人口预测;经济发展预测的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工业总产值预测。(2) 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3) 环境污染预测(4) 环境

12、治理和投资预测(5) 生态环境预测3.2.2.6 预测结果综合分析 简答1、 资源态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2、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分析; 明确需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地域或受污染的环境介质。3、 环境风险分析3.3.2 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合理布局,其次是为了具体确定环境目标;再者是为了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3.3.3 环境功能区划分的依据 简答(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2)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5)依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6)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 从环保的角度出发:重点保护

13、区、一般保护区、污染控制区、重点污染治理区等3.4.1.1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规划工作的中心,工作重点怎样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1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4土地规划措施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 生产布局调整策施3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6环境管理措施3.5 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1) 环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 2)全面落实环保资金(3)编制年度环保计划 4)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选择老三项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新五项制度(4)环境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限期治理制度;(7)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14、(8)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10、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答:(1)环境现状评价(2)环境规划区域预测(3)环境规划目标确定(4)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5)环境规划功能区划(6)环境规划方案优化(7)环境规划实施与管理。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4.1.1.1 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1、社会发展预测-主要是人口预测,其他社会因素(环保意识、污染承受能力)2、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经济增长总量3、环境质量和污染预测-关键预测内容4、其他预测-根据具体情况,预测重大工程的环境效益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知道) 也预测人口 a-GDP年增长速率%Zgdp0开始年GDP值能耗预测计算包括 原煤、

15、原油、天然气3个 标准煤是指每千克发热量7000kcal 能耗弹性系数。规划期内平均能耗量增长速度与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对比关系。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生活用睡量Q预测 (知道)N规划年的人口数 k用水普及率 q用水定额大气污染预测包括:大气污染源源强的预测-排放量预测大气环境质量变化预测-污染物排放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源强是研究大气污染的基础数据,其定义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速率。对瞬时点源,源强就是点源一次排放的总量;对连续点源,源强就是点源在单位时间里的排放量。4.2.1.3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1) SO2排放量 (会背)W燃煤量 t/a ; 煤中的全硫分质量分数,

16、%(2)烟尘排放量预测 G尘=W*A*(1-) (了解,会用) W燃煤量t/a; A煤灰分%; 烟气中烟尘的质量分数% 除尘效率二级除尘 =1-(1-1)(1-2)4.2.2.1 箱式模型 (会背)将污染物的扩散空间当作一个箱体,主要适用于城市家庭炉灶和低矮烟囱分布不均的面源,城市生活区。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测值,mg/ 预测区大气环境背景浓度值,mg/m3 Q面源源强,mg/s u进入箱内的平均箱速,m/s L箱的边长 H箱高,m4.2.2.2高斯扩散模式建立高斯模式的基本假设:1、污染物浓度在y、z风向上分布为正太分布;2、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3、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4、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

17、的(不考虑转化)*高架连续点源地面轴线最大浓度= 水质相关法是将水质参数与影响该水质参数的主要因素建立相关关系,以此作为进行水质参数预测的方法。完全混合的河流水质预测方法 P130 (会)BOD-DO耦合模型 P132(选择)一般可忽略弥散作用DThomas 修正型,P133K3主要反映河流的携带能力和有机物的颗粒特性,吸附特性对河水中BOD值的影响4.5.2 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 (选择)(1) 非结构化特征 (2)多目标特征 (3)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系统规划决策分析的两种类型: (知道)(1) 最优化决策分析模型(2)模拟优化决策分析模型4.6.1.3 环境效益评价的货币化技术方法 (选择)

18、 (1) 市场价格法 (2)人力资本法或工资损失法 (3)机会成本法 (4)资产价值法(5)工资差额法 (6)防护费用法 7)恢复费用法 (8)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 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来计算环境质量变化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的一种方法。4.6.2 数学规划方法 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 (选择)4.7.1 多目标决策分析概念P153 用来解决以下2个问题1、 根据所建立的多目标,找出全部或部分非劣解;2、 设置一些程序识别决策者对目标函数的医院偏好,从非劣解集中选择满意解。有限方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a矩阵法 b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简答)1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19、;2对同一级的要素,根据评价尺度建立判断矩阵;3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4计算综合重要度,确定评价方案的优先序,提供决策支持.第五章 水环境规划水质、水量、水生态是目前水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5.1.3水环境规划的类型 (知道分类)1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水质控制规划-为实现水体的功能要求-基础(1)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 (2)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 (3)水污染控制设施规划2水资源系统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本内容 (简答)1、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各种标准,提出水体可能考虑的用途目标和水质控制指标;2、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河段的使用目标及水质指标;3、列出

20、水质超标或可能超标的河段(或其他水体),并指出超标或可能超标的项目。认定有毒污染物的种类,最后确定应控制的主要污染物。4、确定各河段(或其他水体)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容量;5、把各河段(或其他水体)的环境容量分配给每个废水排放口。同时,还必须考虑将来能增加的排污量,上游水质对下游的影响以及非点源污染负荷等因素的影响。并给一定的安全系数。该分配结果应与区域规划和设施规划相一致;6、估计各种治理措施的总费用,包括下水道系统,各个电源治理费用、河道整治费用和运行费用等。7、规划实施、评估与适应性修正。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P170 P19(论述1)水污染控制单元解析归类P173 P21(论述2)解析归类:8

21、个内容1、水污染控制单元划分2、对各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进行分析说明 包括单元控制范围内的主要功能区及其所在位置和范围等,以及各功能区应执行标准(GHZB1199)的类别或专业用水标准。3、水质现状及控制断面 包括单元控制范围内设立的控制断面及其作用和水质情况。4、排放情况和主要污染源 分析各单元内排污源的位置、排污方式、排污强度和排放量,不同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以及水体污染现状,确定各个单元间的现状排放情况。5、排污量与水质预测 说明预测年控制单元内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利用水量、质量平衡关系预测设计水文条件下控制断面的水质。6、主要水环境问题诊断 根据水质监测数据,以地表水水质标准为依据。对各控

22、制单元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明确现阶段单元的主要水环境问题。7、控制路线的制定 分析单元内各污染源不同污染指标的控制路线。总量控制或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8、容许排放量的确定 在设计条件下,根据各控制断面控制因子应达到的标准值,计算单元内各排放口爱如受纳水域的容许纳污量。通过对各控制单元的解析及评价,然后给出所研究水域内个单元的总体综合性结论。 水环境容量概念水体在特定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水环境容量的大小和水体特征、水质目标、污染物特性有关。水环境容量的设计条件与水文、水温、流速、水质、排污浓度和排污量有关 (选择)设计流量-7、15、30天3种选择,淮河流域以北选30天,长江流域以

23、北选15天,长江流域以南选7天。 (选择)5.3.2 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容量1) 人工复氧 (2)污水调节 (3)河流流量调控 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水环境承载力指标 (选择)至少知道3个以上1. 城市化水平的倒数;2. 人均工业产值;3. 工业固定资产产出率;4. 单位水资源消耗量的农灌面积;5. 污水处理投资占工业投资之比;6. 可用水资源总量与总用水量之比;7. 单位污水的处理投资;每年引进水量;8. 污水处理率;9. 单位BOD排放量的工业产值;10. COD控制目标与COD浓度之比;11. 单位水资源消耗量的工业产值

24、第6章 大气环境规划大气环境系统1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2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3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4城市生态子系统能流分析是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技术方法之一。其主要针对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系统分析,以剖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治理、排放规律,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能流分析的基本内容(简答):1能流过程分析 2 能流平衡分析 3 能流过程优化分析举例说明大气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1气象、气候指标 气温、气压、风向、风速、风频、日照、大气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2大气环境质量指标 飘尘、二氧化硫、降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细菌总数等。3大气污染控制指标 废气排放总量、

25、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烟尘及粉尘去除率、 一氧化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汽车尾气达标率等。4区域环境建设指标(城市气化率、城市集中供热率、城市型煤普及率、城市绿地覆盖率和 人均公共绿地等。)5社会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人口密度及分布和人口自 然增长率等。6.2.3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确定大气环境规划目标计算大气环境容量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6.3.1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边界的确定P25总量控制区域是根据城镇规划、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方面要求确定;一般是根据环境保护的目标来确定大气总量控制区域的大小。(1)采用行政边界(2)采用环境影响评价边界总量控制

26、区一般是:超标区+污染源(完整的控制单元)污染源密集区+影响区域新规划区(开发区、新城市)主要污染源的最大落地浓度应在控制区范围内总量控制区以污染源集中区和主要污染区为主。6.3.2.1 AP值法(1) A值法P215在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的A 值和当地总量控制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以及控制区面积确定总量控制区的污染物年允许排放量 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定值由下公式计算(背,会用)A-某地理区域的总量控制系数,104km2/a,P185表Qaki-第i功能区K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104t/a; Bki-国家和地方有关k污染物在第i功能区的浓度限值,mg·m-3; A值法的基本原理:如果假定某城

27、市分为n个区,每分区面积为Si,总面积S为各个分区面积之和,由下式确定。(知道)式中:S总量控制区总面积,km2; Si第i功能区面积,km2;(2) AP值法P25用A值法计算出某区域某种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然后用P值法分配到每个污染源的方法。其中高架源(>100m)影响到整个污染控制区大气质量,中架源(30-100m)与低架源(<30m)主要影响邻近区域所在功能区的大气质量6.3.3 总量负荷分配原则(论述3)6.3.3.1 按燃料或原料用量分配如:二氧化硫排放量分配:按用煤量分配 工艺废气:按产生污染物的原料用量分配缺点:没有考虑烟囱的高低没有考虑污染源位置差异燃料供应和燃料

28、品质不稳定时,实施困难6.3.3.2 一律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等比例削减-以原有排放量为基础 不公平:治理现状、烟囱高度、位置A-P值法-没考虑位置差异按贡献率削减-理论上公平,但不符合源强优化规划原则,不一定是最省钱的6.3.3.3 优化规划分配原则源强优化分配原则 在达到环境规划目标的前提,使削减量或削减率最小-省钱省事、有利于发展经济最小治理费用的分配原则 在达到环境规划目标的前提下,使污染治理费用最小6.4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论述4)不仅仅是对烟囱进行治理,还要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工业合理布局,生产工艺的改进,充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城市绿化等。一、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1采

29、取合理的能源政策(1)使用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沼气等。(2)改变现有燃料构成-尽量多使用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 烧煤:应低硫、低灰(精煤)(3)改变煤的燃烧方式-气化(煤气)、液化(有机液态燃料-脱硫)、型煤化 1.2集中供热 1.3 采用有效的治理技术 1.4 实施清洁生产 1.5 控制移动源的排放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减少污染物削减,降低治理费用三、 植物绿化绿色植物不仅仅美化环境、调节温度、湿度、气候,还吸收CO2,制造O2,还有生物监测和生物防治功能 第七章土地资源P28土地资源可定义为:是指能够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利用需要的土地,是人类生产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土地退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选择)1、 水土流失;2、荒漠化;3、盐碱化;4、土地污染;5、废弃地。其中最主要的是前面4种第八章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固体废物的分类(选):我国从固体废弃物管理的需要出发,将其分为三类,即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二、固体废物的危害 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也是非常严重的。主要包括占用大量土地、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淤塞和填埋河道、水道,以及发生泥石流、塌方、滑坡和火灾等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