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_第1页
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音乐和图文资料。【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课时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吟诗颂春,导入新教师深情诵读春晓。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 篇。首先学习首江畔独步寻花。二、依提纲交流汇报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 “寻”的意思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杜甫唐朝大

2、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 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 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 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 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 是其中的一首。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蹊”“畔”“莺”“啼”等字。三、再读知意交流踊跃发言,小议学法。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 么方法来学?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回归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你读 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四、细读悟情交流

3、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配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默读,画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感觉5.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刚才是路边看花,现在让我们走进花丛中。你看到了什 么?又听了什么?引导读书。这是一个怎样的“留连” ?这是一个怎样的“自在”啊? 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配乐朗读全诗。五、检测反馈练习背诵。展示背诵情况。六、布置作业搜集杜甫的诗歌,背诵其中的几首。板书设计: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一读诗句、悟诗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寒食。一、读题,释题我们在三年级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清明节的由来,那 篇中提到过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时

4、间是 清明节前的一两天, 是晋文公为怀念抱木焚死的贤臣介子推 而定的。 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按当时风俗,寒食节折柳枝插门,以表示纪念。二、依提纲汇报交流诗人及时代背景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御”“暮”“侯”练习朗读,辐射全班。展示朗读情况。三、再读知意汇报交流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之景。回归文本,认真读诗,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 明白的地方?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要重点引导理 解“飞花” “御柳”“汉宫”“五侯”和“传蜡烛”等术语 和风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四、细读悟情展示交流自由朗读,读准节奏。展示交流,感受

5、节奏美。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学生想象画面。默读,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思考:哪些句子写春意?朗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这是一片怎样的春景?给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字词?重点引导理解“无处”。通过品 读交流,了解长安城以及皇宫的春意浓浓,热闹非凡。感情朗读。教师导语: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天下一 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特的景象呢?是谁 可以享有如此特权?自由读诗,思考问题。读诗。思考:从一个“传”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皇城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想?交流读书所得,体会诗人的轻蔑和不满。0.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五、检测反馈练习背诵。展示

6、背诵情况。默写古诗。六、布置作业继续搜集寒食节的相关资料。默写古诗。板书设计:无处不飞花白昼寒食汉宫传蜡烛夜晚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泊船瓜洲、导入新 讲述贾岛作诗“推敲”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二、依提纲交流汇报读课题,理解题目。注意理解“泊”的意思了解诗人和历史背景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尤其是“间”“数”“还”的读音。练习朗读,辐射全班。展示朗读情况。三、再读知意交流汇报观察插图,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回归文本,自由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 不明白的地方?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并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理清京口、瓜洲和 钟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家乡并不远。教师注

7、 意引导学生理解“间”“数”“绿”“还”等重点字词的意思。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四、细读悟情交流汇报品读,体会情感。男女学生指名读,引导读准节奏。练习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自由朗读、二句,抓住“一水间”和“只隔”体会。教师板书:靠家近一一很想还。自由读诗, 哪句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你从哪些字词 体会到?教师板书:离家久何时还?指导朗读,读出迫切的思乡之情。赏析,体会妙处。自由读诗,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准确、最精妙的一个 字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习“学习链接” ,了解王安石修改的故事。小议:王安石此前先后改了 “到” “过”“入”“满”等字,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王安石不用别的字,

8、 而最终选择了 “绿”字?相 比之下,“绿”字究竟有什么妙处呢?指导读好“绿”字,读出惊讶,读出喜悦。“绿”如画龙点睛,妙笔生花。一个字竟有如此威力, 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五、检测反馈练习背诵。展示背诵情况。六、小结三首古诗写作特色,指导习作江畔独步寻花抓住繁花、戏蝶和娇莺这种最具春天 特点的景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 美。寒食先写白昼的“无处不飞花”,再写晚上的“汉 宫传蜡烛”,写出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耍弄特权的不满和 讽刺。泊船瓜洲先写远眺京口,触景生情,用一个“绿” 字写出了江南春景,更道出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七、布置作业搜集王安石的资料,默

9、写古诗。板书设计:泊船瓜洲靠家近一一很想还。离家久一一何时还?教学反思: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 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 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3.学习通过对看到的、 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 把句子写具体。4.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 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 峰兀立”等词。5.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 们写具体的。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 掌握“啊”的读音。教学时间:

10、二课时教学过程:课时一、 导入新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因此,我们乘着木 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2.“甲天下”是什么意思?3.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 水。二、自读课文,理清思路,依据自学提纲汇报交流 词义,结构,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 谈谈学习的体会, 也可以提出不 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等一会儿老师还要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来学习 课文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学习的方法、步骤。2.汇报交流学习情况:词义:波澜壮阔

11、、无瑕等分层:三层修辞手法:引读句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跟漓江 作比较,强调漓江的水有独特的美。第二句具体写漓江水 “静”、“清”、“绿”三个特点。其中的“真”,是的确、 实在的意思。对这三个特点,作者用感觉或用比喻来具体说明,并把 它们组成一组排比句,文字优美,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鲜 明、深刻。最后一句写出江水之静。描写角度:引读“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一一从动态的角度写;“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一一从透明度的角度写;“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一一从色彩的角度写。引读,说说你怎样读出语气,交流并指导朗读。“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

12、,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部分。 读这三个分句, 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感觉。朗读这一节,首先要把握平稳、清新的基调,其次要运 用重音、速度等技巧,传递出对内容的理解句是全节的总起 句,读时要平稳,声音可略低,“却从没看见过”、“这样 的”读重音。第二句要掌握重音和停顿。最后一句是再次写 感觉,以突出漓江水的“静”,读时渐轻、渐缓。读好排比句,注意节奏,几个“像 ”要一气呵成。个读,齐读。质疑,解疑小结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读课文T分层T找特点T怎样写具体T有感情朗读3.背诵第二节,根据板书自背,互背,说说你是用什么 方法把课文背出来的。4.检查背诵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抄写词

13、语;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并默写第二节。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二节2.过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与众不同之处二、依据自学提纲,学第三节1.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把课文读懂: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山 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还要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读懂课文的方法。2汇报交流学习情况:词义: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丽分层:二层写法:写法上与第2节相似,显示了结构上的对称。句用“峰 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较, 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体地写桂林山的奇、 秀、险的特点。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一一山形色彩明丽一一山色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一一山势有形态的描摹,有联想比喻,有亲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势写得非常生动逼真。引读。有感情地朗读。汇报交流学习方法:【读课文T分层T找特点T怎样写具体T有感情朗读】背诵第三节,交流背诵方法。三、略读第三段,再进行汇报交流1.师引读: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加上空中 ,山间 ,江上 ,让你感受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2.最后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3.这句诗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段的 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