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比较文学精品课程比较文学精品课程主讲人:张建华主讲人:张建华 第十章第十章 比较诗学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Comparative Poetics)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指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部分,它主要指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各民族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比较诗学更关注于一种跨民族究。相对于传统的各民族文艺理论研究而言,比较诗学更关注于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本质规律的探求,并在这种跨越中阐述不同文学理论各自所、跨文化的
2、文学本质规律的探求,并在这种跨越中阐述不同文学理论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具有的特征。 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 第二节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理论形态比较诗学的理论形态 一、比较诗学研究对象一、比较诗学研究对象(一)(一)“诗学诗学”一词的基本蕴涵一词的基本蕴涵 “诗学诗学”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诗诗学学”并非只指研究诗歌的理论,而是泛指一般的文学理论。当比较诗学并非只指研究诗歌的理论,而是泛指一般的文学理论。当比较诗学进入到中国文化语境以后,中国学术界尤其是比较文学界也开始将西
3、方进入到中国文化语境以后,中国学术界尤其是比较文学界也开始将西方的的“诗学诗学”概念与中国的概念与中国的“文艺理论文艺理论”的概念合在一起来使用。的概念合在一起来使用。(二)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二)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古代文论和世界各民族各自独立创造的文艺理论都具有极高的中国古代文论和世界各民族各自独立创造的文艺理论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成为国际比较诗学研究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成为国际比较诗学研究的最主要的对象。最主要的对象。 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 一、比较诗学研究对象一、比较诗学研
4、究对象(三)比较诗学研究的价值(三)比较诗学研究的价值 由于比较诗学研究是对世界文化的发掘及整理,是为人类未来进一由于比较诗学研究是对世界文化的发掘及整理,是为人类未来进一步走向相互理解和融合所作的持续的努力,比较诗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步走向相互理解和融合所作的持续的努力,比较诗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价值。 1 1、对于不同诗学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凸现出它们各自的美学特、对于不同诗学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以凸现出它们各自的美学特征和理论价值。征和理论价值。 2 2、随着比较诗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将能够从中探寻并提升出人类、随着比较诗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将能够从中探寻并提升出人类共同的文学规律,从而为建
5、构新的人类共同的诗学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共同的文学规律,从而为建构新的人类共同的诗学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3 3、比较诗学能拓展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的思维空间。对于研究、比较诗学能拓展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的思维空间。对于研究者来说,比较诗学可以为其扩大参照的纬度,增添更宏阔的视域、更多者来说,比较诗学可以为其扩大参照的纬度,增添更宏阔的视域、更多的文化向度,使其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思维模式,避免封闭保守的倾向的文化向度,使其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思维模式,避免封闭保守的倾向。 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 二、比较诗学研究的历史二、比较诗学研究的历史(一
6、)(一) 西方比较诗学研究的产生及其发展西方比较诗学研究的产生及其发展1 1、比较诗学提出的历史条件、比较诗学提出的历史条件2 2、比较诗学的第二次大论争与西方比较诗学的发展、比较诗学的第二次大论争与西方比较诗学的发展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开放性综合学科,它的自立性和兼容性都是很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开放性综合学科,它的自立性和兼容性都是很强的,文艺理论的介入正好给比较文学带来学科发展的新的动力。强的,文艺理论的介入正好给比较文学带来学科发展的新的动力。比较文学对文学理论的容纳导致方法论的更新和多元文化标准的比较文学对文学理论的容纳导致方法论的更新和多元文化标准的冲撞。冲撞。 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
7、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 二、比较诗学研究的历史二、比较诗学研究的历史(二)中国比较诗学的历史与发展(二)中国比较诗学的历史与发展 随着西方比较诗学的兴起,东方诗学尤其是中国诗学的巨大价值随着西方比较诗学的兴起,东方诗学尤其是中国诗学的巨大价值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一些西方学者已认识到,如果不考虑中国诗学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一些西方学者已认识到,如果不考虑中国诗学,西方就不能谈,西方就不能谈“一般的文学理论一般的文学理论”。当然,中国比较文学工作者对。当然,中国比较文学工作者对中西比较诗学更感兴趣,投入了更大的关注和更多的精力,并取得了中西比较诗学更感兴趣,投入了更大的
8、关注和更多的精力,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卓越的成绩。 乐黛云在跨文化的诗学话语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杨乃乔、饶乐黛云在跨文化的诗学话语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杨乃乔、饶芃子和余虹等则从中西文论的本体论、生存价值论以及中西诗学的运芃子和余虹等则从中西文论的本体论、生存价值论以及中西诗学的运思、叙事、抒情、心性、体系和功能诸方面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研究思、叙事、抒情、心性、体系和功能诸方面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研究。 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轨迹 比较诗学研究的机理性主要是指比较研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在进比较诗学研究的机理性主要是指比较研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在进
9、行不同诗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及其产生的一些独有的特行不同诗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及其产生的一些独有的特征。征。一、可比性原则一、可比性原则 跨文化的比较诗学是可以研究的,它的可比性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跨文化的比较诗学是可以研究的,它的可比性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规定。规定。(一)本体论原则(一)本体论原则 研究者必须分别深入到不同的诗学本体中去,从整个的诗学构架研究者必须分别深入到不同的诗学本体中去,从整个的诗学构架、运思方式,到概念、范畴的规定性内质,都必须进行跨文化的思索、运思方式,到概念、范畴的规定性内质,都必须进行跨文化的思索和了解,一种身份的转换和文化的认同是这种本体论研究的
10、前提。和了解,一种身份的转换和文化的认同是这种本体论研究的前提。第二节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理论形态比较诗学的理论形态 一、可比性原则一、可比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 1 1、相对文学而言,诗学理论对系统的依赖性更强,这种思考的、相对文学而言,诗学理论对系统的依赖性更强,这种思考的连续和意义的逻辑连接是一个完整意义得以表达的前提。连续和意义的逻辑连接是一个完整意义得以表达的前提。 2 2、一种诗学体系还必须与整个大的文化系统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一种诗学体系还必须与整个大的文化系统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理解,比如说中国诗学是由儒家诗学、道家诗学和佛教诗学所构成和理解,比如说中国诗学是由儒家
11、诗学、道家诗学和佛教诗学所构成,这样,中国诗学实际上与整个中华文化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这样,中国诗学实际上与整个中华文化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多种文化因素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思想等多种文化因素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二节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理论形态比较诗学的理论形态 二、阐发性原则二、阐发性原则 进行比较诗学研究,首先必须透视其可比性,建立起可比性关系进行比较诗学研究,首先必须透视其可比性,建立起可比性关系。然后,比较诗学开始进入到理论的相互阐发阶段。它在三个层面上。然后,比较诗学开始进入到理论的相互阐发阶段。它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展开。 (一)语言转换原则(一)语言转换原则 语言
12、是信息与文化的承载者,当两种语言发生碰撞的时候,实际语言是信息与文化的承载者,当两种语言发生碰撞的时候,实际上给了不同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民族意识一种相互接触、猜测、选上给了不同传统文化、思想观念、民族意识一种相互接触、猜测、选择、接受的机会。因此,语言的转换实际上是文化与观念的转换择、接受的机会。因此,语言的转换实际上是文化与观念的转换。 (二)理论的相互渗透(二)理论的相互渗透 (三)诗学范畴的对比研究(三)诗学范畴的对比研究第二节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理论形态比较诗学的理论形态 二、阐发性原则二、阐发性原则 (四)文学批评中的诗学借用(四)文学批评中的诗学借用 这是比较诗学中不同诗学的实践性阐发。如借用西方诗学理论来这是比较诗学中不同诗学的实践性阐发。如借用西方诗学理论来分析中国文学,或者用中国文论来分析西方文学,使在某一个文化中分析中国文学,或者用中国文论来分析西方文学,使在某一个文化中生成的独特诗学话语在另一个文化系统中接受检验,这个过程实际上生成的独特诗学话语在另一个文化系统中接受检验,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诗学被实践阐释的过程。是一个诗学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7436-2025船舶危险区域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
- GB/T 45619-2025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规范
- 客户关系培训
- 消息队列协议书
- 过年酒席租赁合同协议
- 《新生儿的护理与喂养》课件
- 邻居协议书模板
- 房地产企业保密协议
- 暗股股份协议书
- 测绘服务协议示本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
- MOOC 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自愿放弃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承诺书
- 国庆主题班会祖国我为你骄傲课件
- 河北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格式及填写范例
- 脑血管意外的急救课件
- 利浦仓施工方案
-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三大地类对应甄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