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_第1页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_第2页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_第3页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_第4页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大头医生大头医生编辑整理英文名称英文名称Rickettsia conorii spotted fever别名别名exanthematic fever of marseille;marseille fever;mediterranean spotted fever;斑疹热立克次氏体;斑疹热立克次体;地中海斑点热;地中海热;康诺尔氏立克次氏体斑疹热;康氏立克次氏体斑疹热;康氏立克次体斑疹热;马赛热;南欧斑疹热;纽扣热;Mediterranean fever;south African tick-bite fever;tick typhus;tick-born

2、e typhus;北非蜱传斑疹伤寒;地中海斑疹热;肯尼亚蜱咬热;南非蜱咬热;蜱伤寒;印度蜱传斑疹伤寒类别类别皮肤科/立克次体和衣原体感染疾病/立克次体病 ICD号号A75.0 概述概述 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即蜱伤寒、地中海斑疹热(MSF),亦称北非蜱传斑疹伤寒、肯尼亚蜱咬热、印度蜱传斑疹伤寒、南欧斑疹热,病原为康氏立克次体(R.conorii)。另一病变是北亚蜱传立克次体病,病原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siberica)。第三种蜱传立克次体感染为昆士兰蜱传斑疹伤寒,病原为澳大利亚立克次体(R.australis)。这些病原体所致疾病,都有头痛、发热、皮疹、肌痛等症状。立克次体致病机制也是入侵内

3、皮细胞,引起血管炎。概述概述后果一般甚佳。病情都比RMSF轻。还有一点不同,即蜱叮咬处常有一下陷的黑色溃疡,是为黑斑(tache noire)即焦痴(eschar),很像烟头烧伤。MSF见于地中海周边国家,另亦见于中东、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涉及到几种蜱,主要蜱媒是褐犬蜱,学名血红扇头蜱,但非洲国家野生动物中常见蜱类都能传播康氏立克次体。意大利流行病学家已证明此病在意大利、西班牙和以色列的发生率大为增加。据认为是城镇居民向市郊转移,与蜱类接触机会增多所致。概述概述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的分布,从俄罗斯欧洲部分经西伯利亚至前苏联远东部分,南下至印巴次大陆。虫媒似为几种硬蜱: 嗜群血蜱(Haemaphys

4、alis concinna),森林革蜂(Dermacentor syvarum),纳塔耳革蜱(D.nuttallii)等。以上三种天然受染的蜱,都能经卵传播。昆士兰蜱传斑疹伤寒是澳大利亚发现的几种立克次体感染之一,病原澳大利亚立克次体,虫媒为全环硬蜱(Ixodes holocylus),已知动物宿主是有袋动物。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见于地中海沿岸,南美、非洲、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地区,从俄罗斯欧洲部分经西伯利亚至前苏联远东部分,南下至印巴次大陆。传染源是犬、啮齿动物,以蜱为媒介,通过叮咬传染给人。本病多发生于儿童,潜伏期为 57天,急性起病。发病后第四天出现全身散在的淡红色斑丘疹,

5、掌跖部亦可累及。 病因病因 本病病原体为Conorii立克次体,传染源是犬、啮齿动物,以蜱为媒介,通过叮咬传染给人。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以上三种立克次体,与立氏立克次体极为相似。DNA杂交证明后者与康氏立克次体的同源性在90%以上。相互间群特异性抗原(group-specific antigens)虽同,但还有种特异性抗原(species-specific antige)可资鉴定。它们都侵害内皮细胞,导致细胞死亡,引起血管炎(见前述)。蜱叮咬处都有焦痂可见。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潜伏期为57天,急性起病,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关节痛、乏力等症状。在蜱叮咬处出现一特征性的“黑斑

6、”,即丘疹逐渐发展为中心坏死性黑色溃疡,周围绕以红晕。局部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发病后第四天出现全身散在的淡红色斑丘疹,掌跖部亦可累及。少数可见出血性损害。 本病症状较轻,病程约两周左右。随着体温下降,皮疹逐渐消退。三种立克次体起病都急,出现发热、头痛、肌痛和结膜充血等证候,约在蜱叮咬后 57天发生,焦痂为一特色病征,可以证实诊断,应在头皮、腋窝、腹股沟等蜱类好寄居部位注意寻找。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由于焦痂为坏死性损害,故引流该区的淋巴结亦可肿大。焦痂损害很像烟头灼伤,直径25mm,中心发黑,边缘隆起、发红。压痛甚轻。像RMSF一样,第45天全身发疹,包括手掌和足底。隐约可见的斑丘疹性损害,为皮内

7、小出血点。病程约2周,鲜有死亡。Weil-Felix反应多数病例都有作用于OX19抗原的凝集抗体,约于病程第23周出现。 并发症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试验首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康氏立克次体抗体,如有条件可为一试。 其他辅助检查其他辅助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诊断诊断 本病特征为虫咬处“黑斑”,在早期及恢复期进行血清特异性补体结合试验可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注意应与丛林斑疹伤寒相区别。根据其不同的发病区域、临床特点及特殊血清学反应可以鉴别。 治疗治疗 多治疗同其他立克次体病,使用四环素治疗有效。多西环素200mg,每12小时1次共2剂,收效良好。亦可用四环素、氯霉素和利福霉素(rifamycin)。用药后2天退热。 预后预后 病程约2周,鲜有死亡。 预防预防 预防措施包括灭蜱,治疗病犬及其他啮齿动物,注意个人防护,可外涂防虫剂。防止被蜱叮咬。深入非洲野外旅游的人,应注意着装,防止蜱的叮咬。到南欧旅游的人,如在春、夏季节作穿越市郊和农村的长途步行,应注意搜索蜱。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