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麻风病防治手册(二)_第1页
基层医生麻风病防治手册(二)_第2页
基层医生麻风病防治手册(二)_第3页
基层医生麻风病防治手册(二)_第4页
基层医生麻风病防治手册(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登记病例登记病例管理机构在确诊患者(新发、复发和迁入)后,实际登记在册的麻风现症病例或需要化疗的病例。早期病例早期病例皮损很少,病期较短(2年之内)且未发生可见畸残或损伤的病例。晚期病例晚期病例病期长达2年以上,皮损广泛或已经发生可见畸残或损伤的病例。现症病例现症病例什么是现症病例?从什么角度定义?以下是从公共卫生控制传染病的角度考虑的的定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1、需要联合化疗者2、已完成联合化疗疗程,但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的活动性病例。 患高血压或糖尿病算病人吗?从公共卫生方面考虑也是算病人的,因此麻风完成治疗就算治愈,而不算病人是荒谬的。基层人员还要为病人服务,处理麻风反应,溃疡和神经炎

2、处理,还要开支经费的。完成治疗后算治愈的策略是打压麻风防治。目前制定的治愈标准是比较人性化的。复发病例复发病例完成抗麻风疗程,显示正常疗效,在疗后监测期或达到临床治愈后出现临床、细菌或病例上疾病再活动的证据者。新病人诊断依据1、 流行病学史 具备下述情况,可作为诊断参考;但无者,亦不能排除:1)生活在麻风流行区,或发病前曾到过流行区。 2)家庭内、邻居、同事等中有过麻风病患者,并与其在治疗前有过密切接触。2、临床表现1)有皮肤损害,病程慢性,没有瘙痒,同时不具备其它皮肤病的特点。2)皮损有明确的浅感觉障碍(减退或丧失)和(或)闭汗。3)明确的周围神经粗大。新病人诊断依据3、实验室检测1)皮损查

3、AFB阳性;2)皮损活检有麻风特异性病理改变和(或)AFB阳性,具有下述变化之一者:a) 组织细胞泡沫细胞肉芽肿病变中查到典型AFB。b) 神经内查到AFB。c) 非特异性浸润内查到AFB。d) 神经内有结核样肉芽肿。e) 神经内有非特异性炎症,而其他部分有结核样肉芽肿变化。f) 组织切片经S-100蛋白染色,在损害中查到破坏的神经组织。复发病人诊断依据1、治疗史 完成抗麻风(如MDT)规定疗程、显示正常疗效,并进入疗后监测期或达到临床治愈(临床非活动)的患者。2、临床表现 原有皮损缓慢再活动(没有迅速扩大或浸润加剧),或出现新的皮损,但皮损无明显触痛和水肿。复发病人诊断依据3、复发者查菌检测

4、皮肤查菌见到以下之一者:1)皮肤查菌阴转后任一部位细菌密度2者。2)皮肤查菌未阴转,但任一部位皮肤查菌密度较前2者。3)任一部位皮肤查菌见较多染色完整菌者。4、复发皮损活检的组织学检查符合以下情况者: 1)皮肤查菌阴转及肉芽肿消退后又出现以下之一者:a)重现活动性麻风特异性病例改变。b)组织水肿不明显,任意部位皮肤查菌大于或等于2+。c)抗酸染色查到较多完整菌。复发病人诊断依据2)患者查菌未阴转及肉芽肿未消退,又出现以下之一者:a)重现活动性麻风特异性病例改变。b)组织水肿不明显,细菌密度较前2+者。c)抗酸染色查到较多完整菌。3)小鼠足垫接种证实有活菌者。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病史、临床表

5、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及时地确定诊断。疑似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以下任何一项临床表现者:1、有皮损,病程慢性,无瘙痒,同时不具备其它皮肤病的特点。2、皮损有明确的浅感觉障碍(减退或丧失)和(或)闭汗。3、明确的周围神经粗大。4、有周围神经损伤的爪形手、兔眼、垂足,而无皮损者。5、皮肤涂片检查AFB阳性。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具备以下任何两项临床表现者:1、有浅色斑、红斑、丘疹、斑块、结节或弥漫浸润等皮损,大多病程慢性,没有瘙痒,同时不具备其它皮肤病的特点。2、皮损和(或)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明确的浅感觉障碍(减退或丧失)和(或)闭汗;3、明确的周围神经粗大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具备以下任

6、何2项或2项以上者:1、浅色斑、红斑、丘疹、斑块、结节或弥漫浸润等皮损,大多病程慢性,没有瘙痒,同时不具备其它皮肤病的特点。2、皮损和(或)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明确的浅感觉障碍(减退或丧失)和(或)闭汗。3、明确的周围神经粗大。4、皮肤涂片检查AFB阳性确诊病例确诊病例1、具备疑似病例中任何一项临床表现者,同时皮肤查菌AFB阳性或同时符合以下病理改变之一者:a) 组织细胞、泡沫细胞肉芽肿病变中查到典型AFB;b) 神经组织内查到AFB;c) 非特异性浸润内查到典型的AFB;d) 神经内有结核样肉芽肿;e) 神经内有非特异性炎症,而切片其他部分有结核样肉芽肿变化。f) 组织病理切片的免疫组化(S-

7、100蛋白)染色,在损害中查到破坏的神经组织。复发患者诊断复发患者诊断1、具备完成规定疗程治疗史2、具备临床表现 原有皮损缓慢再活动(无迅速扩大或浸润加剧),或出现新的皮损。但皮损无明显的触痛和水肿。3、同时具备以下之一者1) 皮肤查菌阴转后,任一部位细菌密度2;2) 皮肤查菌没有阴转,任一部位皮肤查菌密度较前2;3) 任一部位皮肤查菌见较多染色完整菌者;4)皮肤查菌阴转及肉芽肿消退后又出现以下之一者:a)重现麻风肉芽肿改变;b)组织水肿不明显,任意部位皮肤查菌2+c)抗酸染色查到较多完整菌.5)皮肤查菌未阴转及肉芽肿未消退,又出现以下之一者:a)重现麻风肉芽肿改变b)组织水肿不明显,出现细菌

8、密度较前2+;c)抗酸染色查到较多完整菌.6)小鼠足垫接种证实有活菌者n(一)皮肤疾病n有单纯糠疹、白癜风、贫血痣、无色素痣、继发性色素减退斑、花斑癣、老年性白斑、玫瑰糠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多形性红斑、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离心性红斑、环状肉芽肿、 组织细胞瘤(皮肤纤维瘤)、结节性脂膜炎、盘状红斑狼疮、限局性硬皮病、皮肌炎、皮肤黑热病、二期梅毒疹、固定性药疹、体癣、神经性皮炎、扁平苔癣、慢性湿疹等。n虽然上述很多皮肤病与各型麻风易混淆,但它们多无神经肿大、浅感觉障碍或闭汗,且有相应疾病特殊的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和(或)血清学等变化,以作鉴别。n(二)神经科疾病n 局限性皮神经炎、腓总

9、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鞘内多房性囊肿、臂丛神经-血管压迫征、尺神经肘管综合征、腕部尺神经受压征、腕管综合征、跗管综合征、颈神经根综合征、增殖性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原发性周围神经淀粉样变、脊柱裂-脊髓发育不良、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灰白质炎、雷诺病、多发性神经炎。n(三)其他疾病(三)其他疾病n罗-蔓氏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足底溃疡(非麻风性)、掌筋膜挛缩症。n需要与麻风病作鉴别的疾病较多,只要掌握麻风的诊断要点和检查技能,熟悉有关疾病的特点,认真、全面、细致和客观地进行各项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鉴别。图34:神经性皮炎:患者颈部出现红斑和丘疹

10、,皮肤有轻度苔藓化,痒感明显。图35:结节型痒疹:患者两前臂出现结节,表皮剥脱,有色素沉着,痒感明显。图36:手部湿疹:患者手部红斑、皲裂、脱屑,痒感明显。 图37:股癣:患者股部有红斑丘疹,有痒感。 真菌检查阳性。图38:花斑癣:患者背部红斑和淡白斑,红斑是自行搽刺激性药水引起。图39:股癣:患者股部有丘疹、红斑,边界清楚,痒,真菌检查阳性。图40:刺激性皮炎:患者自行外用刺激性药水引起颈部红斑,痒感明显。图4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部关节畸形,没有大小鱼际肌萎缩,没有指骨的吸收。图42:荨麻疹:患者前臂见到条状风团和红斑,痒感明显,一般能自行消退,但不久又发。图43:花斑癣:患者胸部见淡红小斑疹,有轻度痒感,真菌检查阳性。图44: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患者颈部见较多丘疹,小结节,色红,有痒感,皮损真菌检查有孢子。图45:湿疹:患者两小腿部位有红斑,丘疹,痒感明显。图46:银屑病(静止期):患者两前臂见红斑,表面有少许鳞屑。图47:掌跖脓疱病:患者两掌跖部位见红斑和少许脓疱,对称分布,有痒感。图48: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小腿见散在丘疹、风团和红斑,痒感明显。图49:I型反应:患者右上肢皮损红肿,并伴手部水肿。图50:I型反应:患者与上图为同一人,左足皮损红肿,伴足部水肿。图51:I型反应:患者与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