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典型题 真题库】_第1页
2022年陕西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典型题 真题库】_第2页
2022年陕西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典型题 真题库】_第3页
2022年陕西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典型题 真题库】_第4页
2022年陕西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典型题 真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陕西省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典型题真题库】一、单选题1.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资源属于()资源。A、信息技术B、环境和工具C、社会教育D、生成性答案:D解析: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等。2.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对与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和教育价值非对立的内容,一般采取()的策略。A、宽松B、推荐C、禁止D、优待答案:A解析:在班级管理中利用网络资源,要控制网络不良影响,其中,要从网络的丰富资源中提取与班级管理要求

2、相一致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一般采取宽松的策略。3.下列对小学生骨折急救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A、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B、救命在前,防止休克C、及时固定,避免随意移动D、先包扎固定再进行止血答案:D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授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甄别性评价D、配置性评价答案:A解析: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教学中的不足,使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一般有:提问、讨论、练习、小测验、问卷、观察、个别谈话等。5.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者是否参与

3、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将观察法分为()。A、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B、开放式观察与封闭式观察C、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答案:D解析: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6.对同一问题所提的意见越新奇独特,则其思维的()越高。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结构性答案:C解析:“新奇独特”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7.提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是()A、加涅B、布鲁纳C、奥苏贝尔D、桑代克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

4、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接受学习。8.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是()。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实验课程答案:C解析: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其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强调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9.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答案:B解析: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施蛰存说:“孔孟思想,是一种思想,还是两种思想?天下没有两个思想相同的人

5、,孔孟思想,毕竟还是两家。”(施蛰存闲话孔子)B、“春节过后,稻米价格涨得非常快,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最高点。”央企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我们已经达到了收购极限,仓库已全部装满。”C、面对许多大学毕业生工资低于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接受采访的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能够坦然面对,“毕竟这是由市场决定的嘛!”D、故乡啊,你记得吗?还记得那个光着脚走在沙路上奔跑的小毛猴吗?还记得从八月的枝头偷摘酸枣而划破衣服、扎破手指的小调皮吗?答案:B解析:句中冒号应改为逗号。11.下列盆地中,物产丰富,农耕发达,有“紫色盆地”之称的是()。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四川盆地答案:D解析:四川盆地土壤肥沃

6、,水源充足,物产丰富,有肥沃的紫色土,被称为“紫色盆地”。12.人的喜、怒、哀、惧属于()。A、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C、认知过程D、个性心理答案:B解析:人的喜、怒、哀、惧是情绪情感过程,属于心理过程。13.某人错误率很低,在解决高层次问题时占优势,他属于()认知风格。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D解析: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这种类型的学生解答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慢,但错误率很低,在解决高层次问题时占优势。14.下列()不属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A、连续性与阶段性A、定向性与顺序性B、C、平衡性

7、D、差异性答案:C解析:C。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15.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A、故事导入B、情境导入C、悬念导入D、直接导入答案:C解析:林老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发现题目的不合理之处,并产生探索其原因的欲望。这种导入方法属于悬念导入法。16.从动作是否连贯的角度来看,跑步属于_;从参与的肌肉群的性质来看,跑步属于_。()。A、连续的动作技能;细微型动作技能B、连续的动作技能

8、;粗放型动作技能C、非连续的动作技能;粗放型动作技能D、非连续的动作技能;细微型动作技能答案:B解析:连续的操作技能需要对外部情景进行不断的调节,而且完成的动作序列较长。例如,骑自行车、开汽车、舞蹈、弹琴、打字、滑冰等活动中需要用连续的技能。粗放型操作技能是依靠大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的,执行动作时伴有强有力的大肌肉收缩和通过全身运动的神经或肌肉协调动作。例如,举重、铁饼、标枪就属于这类操作技能。教师资格考前黑钻密押题,软件考前一周更新,17.(单选题)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丰厚的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

9、教学基本功答案:B解析:无18.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程度。他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甄别性评价答案:A解析:“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特点。19.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置答案:A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互相衔接的关系。因此,修业年限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内容之一。20.下列关于小学生的多动症说法错误的是()。A、多动症一般在10岁以后会有异

10、常表现B、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差C、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D、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答案:A解析: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多在7岁时就有异常表现。21.适合学校大规模、快速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法是()。A、测验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答案:C解析: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调查法有利于大规模、快速搜

11、集资料。22.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复杂性答案:B解析: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的效果。因此优秀运动员成功时往往能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2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A、广义的教育现象B、狭义的教育现象C、正规教育D、学校教育答案:A解析: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对人的知识、思想等产生了影响,属于社会教育范畴。24.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

12、。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答案:C解析: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25.(单选题)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管理权限上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A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也属于必修课程。故本题选A。26.帕克赫斯特创立的学制是()。A、个别教学制B、特朗普制C、班级授课制D、道尔顿制答案:D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27.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A、感知、记

13、忆和思维B、情绪、思维和意志C、动机、需要和兴趣D、能力、气质和性格答案:A解析: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故选A。28.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似或相近的字读错,如把人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笼统模糊、不够成熟、精确性较差。29.(单选题)小学英语课堂唱英

14、语歌,应要求()A、曲调正确B、结合学生生活C、唱得有情感D、重在唱会歌词,产生背诵英语材料的作用答案:D解析:无30.为了促进迁移,教师在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应()。A、从细节到整体B、从一般到个别,逐渐分化C、没关系D、从个别到一般答案:B解析:为了促进迁移,教师在教材的呈现程序方面应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细节的顺序,逐渐分化。31.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答案:C解析: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

15、着关键的作用。32.(单选题)梁启超先生曾说:“我们为什么学数学?因为数学有趣,所以学数学。为什么学历史?因为历史有趣,所以学历史。为什么学画画?学打球?因为画画有趣、打球有趣。人生的状态,本来是如此,教育的最大效能,也只是如此。”这种教学理念比较符合()。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校本课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分类。根据学科固有的属性,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其中,经验课程又称生活课程、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题干中,因为数学有趣,所以学数学。因为历史有趣,所以学历史。因为画画有趣、打球有趣,所以学画

16、画、学打球。这是从儿童的兴趣出发,符合经验课程的课程特点。B项正确。A项:学科课程主张分科设置课程,即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综合课程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是针对分科课程而言的。例如:自然课(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社会课(历史、地理、经济、政治)。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校本课程(学校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

17、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平行管理的含义。选择C、平行管理: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这是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平行管理是复杂性科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计算科学与系统科学的交叉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其基本思想是将自动控制的思想进行推广,首先建立人工系统来描述真实的管理对象(建模),其次通过计算实验来分析管理对象的演变规律(预测),通过人工系统与真实系

18、统的交互执行(控制)实现对复杂系统的管理,平行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工系统的地位,使其由从属的、辅助的、离线的作用逐步提升到平等的,在线的地位,充分发挥模型在复杂系统管理中的作用。34.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与()思想相一致。A、学不躐等B、长善救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不陵节而施答案:C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是启发性的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没有努力求知的意图就不要去引导他,没有想弄清楚问题的好奇心就不要去启发他。它旨在说明实行启发性教学原则时启发时机的选择。故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35.(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的是()A、课堂教学B、专题活动C、综合

19、实践活动D、心理健康教育答案:D解析: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专题活动、实践锻炼、综合实践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不属于安全教育途径的范畴。36.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最缺乏()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解析:小林知道自己不应该拿别人的苹果,但忍不住去拿,说明他有基本的道德认知,但是意志品质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故选C。37.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是()。A、间接强化B

20、、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强化的概念。38.“山笑水笑人欢笑”体现的情绪状态是()。A、应激B、心境C、激情D、高兴答案: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山笑水笑人欢笑”说明人处于一种愉快、喜悦的心境。故选B。39.(单选题)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事研究法答案:D解析:无40.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

21、会感到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A、内化B、泛化C、焦虑D、移情答案:B解析:泛化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41.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提出传统的教育三中心理论;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人,提出了现代教育三中心理论。42.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眼)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A、一般迁移B、负迁移C、水平迁移D、正迁移答案:D解析:正迁移

22、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题干所述为正迁移。43.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义的符号B、熟练运用定义C、叙述定义的含义D、背诵定义答案:B解析: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44.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这里他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知识中必须包括()。A、文化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本体性知识答案:B解析: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教育改革与

23、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45.Tooursurprise,thestranger()tobeanoldfriendofmymother'sA、turnedoutB、setuDC、setoutD、turnedup答案:A解析:turnout意为“结果是,原来是”;turnup意为“找到,发现,出现,开大音量”;setout意为“开始,出发,陈述”;setup意为“设立,竖立,架起,升起,创(纪录),提出”。46.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A、目的B、内容C、方法D、功能答案:D解析:教育的功能决定了教育是永恒的。47.学校美育内容不包括()A、形式教育B、理想教育C、艺术教育D、爱

24、国主义教育答案:D解析:学校美育内容主要包括形式教育、理想教育和艺术教育三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教师资格考前黑钻密押题,软件考前一周更新,48.(单选题)不顾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A、独立型B、依存型C、整体型D、系列型答案:A解析:无49.(单选题)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中,()是形成班集体的基础。A、明确的共同目标B、明确的共同目标C、共同的生活准则D、必要的活动答案:A解析:班集体形成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的生活准则和必要的活动。其中明确的共同目标是形成班集体的前提和基础,班级成员只

25、有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才会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50.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论的圣经”,其作者是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A、康德B、涂尔干C、斯宾塞D、泰勒答案:D解析: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51.把一个小球轻轻放人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50g水,则小球的质量()A、一定等于50gB、一定大于50gC、大于或等于50gD、小于或等于50g答案:C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0.5N,对小球在水中的情况未知,若小球在水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浮力等于重力,则小球的质量一定等于50g,若

26、小球在水中处于沉底状态,则小球的重力大于浮力,小球的质量大于50g,综上只有C项正确。52.(单选题)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称之为()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C解析:无53.pz_填空centerhasbeensetuptogivepz_填空onscientificfarmingforthenearbyfarmers.()A、Aninformation;adviceA、Information;adviceB、C、Aninformation;advicesD、Informat

27、ion;advices答案:A解析:名词information作定语修饰主语center,center为可数名词,其前要用冠词;advice为不可数名词,因此选A。54.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A、成就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答案:B解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周围事物和掌握知识的需要,是在学习活动中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的一种稳定的动机。一般说来,好奇会产生求知欲望,进而使这一好奇逐渐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从而形成认知的动机。55.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论的圣经”,其作者是

28、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A、康德B、涂尔干C、斯宾塞D、泰勒答案:D解析: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56.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A、斯宾塞B、布鲁纳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答案:A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意思“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5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可划分为不同阶段,其中()是教学的中心环节。A、引发学习时机B、领会知识C、运用知识D、巩固知识答案:B解析: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其中,领会

29、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58.奥苏伯尔提出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引导性的材料来提高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这个材料被称作()。A、学习动机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学习迁移答案:B解析: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59.(单选题)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答案:D解析:无60.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30、)A、罗杰斯B、斯纳金C、班杜拉D、桑代克答案:C解析: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班杜拉提到动机过程的时候,提到了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概念。61.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是(?)。A、学生B、家长C、教师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6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个体差异D、个人努力答案:B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故选B63.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是()。A、1918

31、年出版的课程B、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1918年出版的长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答案:A解析: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64.发现摆的等时性的是哪位科学家()。A、伽利略B、开普勒C、牛顿D、胡克答案:A解析: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教堂中吊灯的摆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自己用铁块制成了一个摆,通过实验发现: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等的。这在物理学中称为摆的等时性原理。65.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非常

32、愉悦。这种情感属于()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自豪感答案:C解析: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包括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欣赏和体验。题干中的人们欣赏名画后感到非常愉悦,这种情感符合美感的概念。故选C。66.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A、课程结构有可度量性B、课程结构有可转化性C、课程结构有客观性D、课程结构有时代性答案:A解析:课程内部各要系、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课程结构有可度量性。67.“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对人的重要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家庭教育答案:B解

33、析:“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的是外部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教育、环境、遗传、家庭教育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68.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句话体现了()。A、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B、教学永远具有引导性C、教学永远具有科学性D、教学永远具有思想性答案:A解析:题干的描述表明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69.小学德育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B、少先队活动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D、班主任工作答案:C解析:品德课和各科教学70.()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A、诵读困难B、过度焦虑C、强迫观念D、交往困难答案:B解析: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

34、绪障碍的一种表现,过度焦虑的儿童表现为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惶恐哭闹、显得很不安宁。71.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上课B、教学C、课外活动D、实践活动答案:B72.对学校的重大安全隐患或突发事故,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A、由学校疏散人群,保护现场,及时与各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支援B、等待领导到场后处理C、让家长自己处理D、让学生自己处理答案:A解析:对于学校重大安全隐患或突发事故的处理,学校需要首先疏散人群,保护现场,而后与各个部门联系,再做处理。73.教育目的是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作用。A、导向B、评价C、激励D、指导答案:B

35、解析: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衡量教学实施的依据和标准”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74.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A解析:壬寅学制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并未实行。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jin75.通过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A、作品分析法B、文献分析法C、行为分析法D、调查分析法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作品分析法的概念。76.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氯化钡溶液B、碳酸钠溶液C、酚酞试液D、石蕊试液答案:B

36、解析:产生沉淀的是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77.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趋势。A、递减B、不变C、递增D、倒U型发展答案:A解析:遗传因素在人的一生中,总体上是呈递减趋势的,它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78.A、AB、BC、CD、D答案:C解析:直角梯形绕对称轴I旋转后上底形成的圆小于下底形成的圆,因此得到的立体图形应该是一个圆台。79.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答案:A解析:“三备”包括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研究学生。8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

37、项是()。A、千钧一发忠贞不渝贻笑大方B、执迷不悟莫忠一是前仆后继C、自吹自擂其貌不洋病人膏育D、意气用事唉声叹气冒然行事答案:A解析:B“莫忠一是”应为“莫衷一是”。C“其貌不洋”应为“其貌不扬”,“病入膏育”应为“病入膏盲”。D“冒然行事”应为“贸然行事”。81.关于新课改的几大“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改变“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关联的知识B、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会合作C、不同功能与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D、课程评价方面在改进教学、

38、促进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答案:D解析:新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8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的发明成果,碑刻书画,这对理解我国古代文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A、演示法B、练习法C、参观法D、言语直观答案:C解析:教师带学生进行参观,这种实地观察的行为叫作参观法。83.某人错误率很低,在解决高层次问题时占优势,他属于()认知风格。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D解析: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

39、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这种类型的学生解答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慢,但错误率很低,在解决高层次问题时占优势。84.集合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大学B、论语C、学记D、春秋答案:B85.(单选题)教学过程的首要事件是()。A、引起学生注意B、揭示教学目标C、适时给予反馈D、评定学习结果答案:A解析: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引起学生注意86.小学生在学习了四边形之后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归属学习D、并列学习本题得分:0分满分2分学员回答为:答案:B解析:无87.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40、。A、高原现象B、抑制现象C、遗忘现象D、挫折现象答案:A解析:"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88.“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做此解释的是()。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答案:A解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做此解释。89.发现周期律的基础是原子序数而不是原子量,对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进行补充的科学家是()。A、鲍林B、莫塞莱C、波尔D、伦琴答案:B解

41、析:莫塞莱是英国物理学家,原子序数的发现者。90.在板书生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所运用的感觉规律是()。A、感觉适应B、感觉后像C、感觉补偿D、感觉对比答案:D解析:不同颜色粉笔写出来的字,可以引发学生的感觉同时对比,那些彩色粉笔写的字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91.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从教育目的的理论角度来说,属于()。A、社会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科学本位论答案:A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题干描述的

42、都是为了培养符合政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属于社会本位论。92.影响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A、家庭家教方式B、道德认知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本题得分:0分满分2分学员回答为:答案:B解析:道德认知属于影响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93.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A、最形象、生动的内容B、最新的内容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D、事例或材料答案:C解析: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因此更具有迁移价值。94.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奥苏伯尔D、弗洛伊德答案:B解析: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95.

43、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来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这说明小学生的学习()。A、以间接经验为主B、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重A、B、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无关C、D、以直接经验为主答案:A解析: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题干中的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获得知识,体现了对间接经验的学习。96.Youllfindtaxiswaitingatthebusstation,()youcanhiretoreachyourhostfamilyA、whichB、whenC、whereD、As答案:A解析:先行词为taxis,从句中谓语动词hire后缺少宾语,故用关系代词which。97.教师自编测验通常

44、用于测量学生的()。A、知识水平B、能力水平C、学习状况D、心理状况答案:C解析:测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一般采用教师自编测验的方式。98.课前反思是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因此说,课前反思具有()特点,重视教学前的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A、批判性监控课堂B、前瞻性分析设计C、监控性分析设计D、前瞻性总结评价答案:B解析:课前反思(教学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99.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地发展,甚至摆脱社会影响的法国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洛克C、卢梭D、

45、杜威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卢梭的教育主张。100.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本题得分:0分满分2分学员回答为: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典型示例。101.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从教育目的的理论来看,这属于()。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答案:D解析:教育无目的论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

46、的。本题中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所提出的观点即体现了教育无目的论。102.“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描写的心理活动是()。A、认识过程B、个性过程C、意志过程D、情绪情感过程答案:C解析: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有感情地体验现实,还能自觉、能动地变革现实。这种与改造现实相联系的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有计划地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103.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是()A、调节策略B、计划策略C、监控策略D、元认知策略本题得分:0分满分2分学员回答为:答案: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元认知策略的概念。104.我国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

47、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具有文化()。A、传递功能B、创造功能C、更新功能D、传播功能答案:D解析:向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介绍中国文化是一种文化传播,题干所述表明教育具有文化传播功能。105.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该观点要求小学教学应当遵循()。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B解析:“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说明小学阶段的教学应充分体现直观性原则,教学上可将言语讲解、演示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106.为了使小学生掌握知识,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听,还要自己动手做。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发挥多

48、种感知系统调节作用A、为吸引学生注意力B、C、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为了及时给予强化反馈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有关知识,动手做可以发挥多种感知系统的调节作用,更符合小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心理机制。107.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B、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C、发展学生的能力D、提高学生的成绩答案:A108.(单选题)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A、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答案

49、:D解析:“教育家”主要从事的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所以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109.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答案:C解析:师生直接接触到的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jin110.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领导者、辅助者、组织者B、实施者、决策者、合作者C、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D、辅助者、帮助者、引导者答案:C解析: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11.下列策

50、略中不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A、举例B、类比C、提问D、画线本题得分:0分满分2分学员回答为:答案:D解析:画线属于复述策略。112.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A、操作B、接受C、领会D、模仿答案:C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从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其中,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级;动作技能目标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六个层次。113.杨柳被教室窗外

51、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A、注意分配B、注意广度C、注意分散D、注意转移答案:C解析:学生不能专心听讲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属于注意的分散。故选C。114.乘数扩大10倍,被乘数也扩大10倍,则()A、积扩大10倍A、缩小100倍B、C、积不变D、积扩大100倍答案:D解析:设这两个因数分别是2和3,则2x3=6,那么把因数分别扩大10倍后,20x30=600,积扩大了100倍,故选D项。115.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A、培养能力B、依法执教C、教书育人D、传授知识答案:C116.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按照皮亚杰

52、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该儿童道德发展处于()。A、他律阶段B、前习俗阶段C、自律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本题得分:0分满分2分学员回答为:答案:C解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考试中的常考点,考生要对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进行把握,能够在给出特点后准确地对应到相应的阶段上。皮亚杰从认知发展的观点考查和分析儿童对对偶故事的回答,认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经历一个从自律到他律的阶段,具体为:(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2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2)他律阶段(58岁),他律阶段的儿童完全接受成人的指令,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来源于外部,具有权威性,不可协商的,完全

53、服从于成人或规则就是对的,错误的程度是由破坏的数量而定的;(3)自律阶段(911岁),自律阶段的儿童判断事物能基于自主个体间的平等合作与相互认同的关系。他们把规则看成是灵活的,彼此都认可的,是可以协商的,与合作以及相互尊重的原则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就是对的;能考虑到犯错误者的想法去评定错误。本题中,儿童已能够意识到规则的可修改性和可协商性,因此已到达自律阶段。11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复杂性本题得分:0分满分2分学员回答为: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劳动长期性特点的典型示例。118.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夸美纽斯答案:A解析: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119.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该原理最大的不足在于(?)。A、操作性不强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C、评价关注焦点单一D、不容易实施答案:B解析:目标导向模式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式,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模式,它是由美国的课程论专家泰勒创立的。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