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住院期间误吸的预防与处理_第1页
老年人住院期间误吸的预防与处理_第2页
老年人住院期间误吸的预防与处理_第3页
老年人住院期间误吸的预防与处理_第4页
老年人住院期间误吸的预防与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粉娟唐粉娟误吸的概念误吸的概念误吸的危险因素误吸的危险因素误吸的预防误吸的预防误吸后的应急措施误吸后的应急措施正常吞咽过程正常吞咽过程何谓何谓“误吸误吸”?误吸误吸显性误吸显性误吸伴随进食、饮水及胃内容物反流,突然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和发绀)或吞咽后出现声音改变。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其首发和突出表现。隐性误吸隐性误吸当当食物经喉部进入呼吸道,而不伴有咳嗽等症状,又称沉默又称沉默性误吸,性误吸,直到出现吸入性肺炎才被觉察,不易引起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注意。原因是吞咽、咳嗽反射减弱,以及脑血管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的病人仅表现为精神萎靡,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认识的误区认识的误区l不知道吸入性肺炎很

2、常见l 必须目睹误吸才能建立诊断l 误吸一定有咳嗽、咳痰、呕吐等明确的临床症状,忽略“隐性误吸”国外文献报道,脑卒中后误吸中隐性误吸为国外文献报道,脑卒中后误吸中隐性误吸为28%-38%28%-38%6误吸易发生在哪些群体中误吸易发生在哪些群体中 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结构的衰老和生理功能的减退,65岁以上的老年人吞咽运动的时间明显地比年轻人延长,误吸发生率较高,因此,老年人食物误吸的预防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7误吸有哪些后果?误吸有哪些后果?误吸剧烈呛咳剧烈呛咳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气道梗阻气道梗阻急性左心衰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窒息、死亡窒息、死亡1.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2.2.疾病

3、因素疾病因素3.3.药物因素药物因素 4.4.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5.5.胃管因素胃管因素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 :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肌肉松弛,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肌肉松弛,特别是食管平滑肌松弛后,食管的特别是食管平滑肌松弛后,食管的3个狭窄部消失,胃肠道功能减退,个狭窄部消失,胃肠道功能减退,致使食物排空时间延长。当老年人致使食物排空时间延长。当老年人体位改变或腹内压增高时即可发生体位改变或腹内压增高时即可发生食物反流。其次,会厌功能不全及食物反流。其次,会厌功能不全及咳嗽反射减退是发生误吸的根本原咳嗽反射减退是发生误吸的根本原因。因。 有学者报道有学者报道,在不同状态下

4、在不同状态下,误误吸发生率不同,睡眠状态约为吸发生率不同,睡眠状态约为45%;意识障碍者约为意识障碍者约为70%;放置肠内喂;放置肠内喂养管约为养管约为50%;气管插管约为;气管插管约为50%75%。疾病因素疾病因素: : 正常的吞咽动作是一系列复杂、协调的神经肌肉正常的吞咽动作是一系列复杂、协调的神经肌肉运动过程,受大脑支配,需要口、咽、食管共同运动过程,受大脑支配,需要口、咽、食管共同参与,因此其中任何一个部位的功能发生障碍均参与,因此其中任何一个部位的功能发生障碍均可导致误吸的发生。常见的疾病因素有颅脑疾病、可导致误吸的发生。常见的疾病因素有颅脑疾病、神经肌肉病变、咽喉及会厌部位损伤、呼

5、吸道慢神经肌肉病变、咽喉及会厌部位损伤、呼吸道慢性感染、昏迷或意识障碍、全身麻醉等。处于昏性感染、昏迷或意识障碍、全身麻醉等。处于昏睡、昏迷状态的患者,因咽部感觉迟钝、咳嗽反睡、昏迷状态的患者,因咽部感觉迟钝、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或无力吞咽使胃肠液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或无力吞咽使胃肠液反流至口腔,从而导致胃肠液体被吸入气管。在这流至口腔,从而导致胃肠液体被吸入气管。在这种情况下,误吸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都会大大增种情况下,误吸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都会大大增加,其严重程度与吸入胃肠液的量和质有关。加,其严重程度与吸入胃肠液的量和质有关。药物因素药物因素: : 药物的使用可导致误吸的发生,

6、如茶碱类、药物的使用可导致误吸的发生,如茶碱类、钙拮抗剂、多巴胺等药物在使用后平滑肌松钙拮抗剂、多巴胺等药物在使用后平滑肌松弛,气道粘膜对异物清除能力下降,当食物弛,气道粘膜对异物清除能力下降,当食物或痰液被吸入气管时不能及时排除。或痰液被吸入气管时不能及时排除。药物因素药物因素: : 大量镇静药物的应用,容易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胃内残留量增多,引起误吸。这也是术前禁食禁饮 的原因之一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气管切开与机械通气 :u气管插管时,由于咳嗽、上呼吸道抵御能力气管插管时,由于咳嗽、上呼吸道抵御能力下降、咽肌萎缩、吞咽功能障碍等更易诱发下降、咽肌萎缩、吞咽功能障碍等更易诱发误吸。误吸。u

7、通气装置可以预防误吸,但同时可刺激呼吸通气装置可以预防误吸,但同时可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道分泌物增加。u机械通气可增加腹压,也是导致胃内容物反机械通气可增加腹压,也是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而致误吸的原因。流而致误吸的原因。 胃管因素胃管因素: : 如不能经口进食的老年病人在鼻饲过程中发生如不能经口进食的老年病人在鼻饲过程中发生呕吐,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导致误吸的发生。呕吐,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导致误吸的发生。留置胃管对生理环境的改变留置胃管对生理环境的改变, ,由于鼻咽腔、食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鼻饲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管内留有胃管,鼻饲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一方面,异物的刺激使呼吸

8、道和口境被改变。一方面,异物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另一方面,胃管的留置导致食腔分泌物增加;另一方面,胃管的留置导致食管相对关闭不全和进一步减弱咽反射,使胃内管相对关闭不全和进一步减弱咽反射,使胃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而误吸入肺。所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而误吸入肺。所用导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扩张开用导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扩张开放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亦相应放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亦相应增加,误吸也更易发生增加,误吸也更易发生 。该如何预防误吸?该如何预防误吸?避免刺激咽喉部避免刺激咽喉部 ,老年人进食后应尽量避免刺,老年人进食后应尽量避

9、免刺激咽喉部,如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护激咽喉部,如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护理操作理操作, ,切不可在老年人进食后进行,以免引起切不可在老年人进食后进行,以免引起恶心而致误吸。恶心而致误吸。 保证适当的进食体位,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保证适当的进食体位,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颈部轻度屈曲。食物准备宜少而精,软易消化,颈部轻度屈曲。食物准备宜少而精,软易消化,保证足够的营养。避免选择进食果冻状或颗粒保证足够的营养。避免选择进食果冻状或颗粒状的食物。状的食物。 能坐起来不要躺着,能在餐桌边不要能坐起来不要躺着,能在餐桌边不要躺在床上。躺在床上。老人进食应在安静的状态下缓慢进行,进食老人进食

10、应在安静的状态下缓慢进行,进食时注意力应集中,不看书、电视,不要与人时注意力应集中,不看书、电视,不要与人谈话及思索与进食无关的问题,以免精力分谈话及思索与进食无关的问题,以免精力分散引起呛咳。散引起呛咳。 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如果病情不允许抬进食后,不要立即躺下,如果病情不允许抬高床头时,可采取患侧卧位,有助于健侧功高床头时,可采取患侧卧位,有助于健侧功能的代偿。能的代偿。 餐具的选择:餐具的选择: 匙羹:柄长而粗,边缘钝厚,容量约匙羹:柄长而粗,边缘钝厚,容量约5 510ml10ml。 碗:边缘倾斜,加防滑垫。碗:边缘倾斜,加防滑垫。 杯:杯口不要接触鼻部。杯:杯口不要接触鼻部。食物的要

11、求食物的要求密度均匀。密度均匀。避免过于发粘的食物,如软面包、糯米团等。避免过于发粘的食物,如软面包、糯米团等。不易松散、稠厚食物,这样通过咽和食管时易变不易松散、稠厚食物,这样通过咽和食管时易变形而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如米糊加肉汁、鱼丸形而且很少在黏膜上残留,如米糊加肉汁、鱼丸等。等。避免半生不熟的蔬菜和大块的食团,以免窒息。避免半生不熟的蔬菜和大块的食团,以免窒息。注意:注意:稠厚较稀薄安全稠厚较稀薄安全临床上误吸的预防多从临床上误吸的预防多从胃管置入法胃管置入法,营,营养液供给方法、量、速度和温度及喂养养液供给方法、量、速度和温度及喂养时患者的体位等方面施行。时患者的体位等方面施行。合理

12、放置胃管合理放置胃管 评估和安全提醒:评估和安全提醒: 在做鼻饲插鼻胃管前,应提前评估患者的年龄、在做鼻饲插鼻胃管前,应提前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鼻腔的通畅性和配合能力,病情、意识状态、鼻腔的通畅性和配合能力,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患者的体位:患者的体位: 床头抬高床头抬高 30-45是安全顺利鼻饲的体位,是安全顺利鼻饲的体位,此体此体位可以避免呛咳、呕吐等情况的发生,对预防误位可以避免呛咳、呕吐等情况的发生,对预防误吸有重要意义。无法坐起取右侧卧位;昏迷患者吸有重要意义。无法坐起取右侧卧位;昏迷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取去枕平

13、卧位,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0-15cm后,将患者头前倾,下颌尽量靠近胸骨。后,将患者头前倾,下颌尽量靠近胸骨。合理放置胃管合理放置胃管 1.选择管径细,柔韧的胃管,插管长度为前额发迹至选择管径细,柔韧的胃管,插管长度为前额发迹至剑突距离,成人约剑突距离,成人约55一一65。 2. 插管后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需用三种方法插管后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需用三种方法:(1)用)用20ml注射器连接鼻胃管后抽出胃液。注射器连接鼻胃管后抽出胃液。(2)用)用20ml注射器注入空气注射器注入空气10ml,同时在腹部听诊,同时在腹部听诊有气过水声。有气过水声。(3)把胃管末端置入盛水的杯中,无气体溢出。)把胃管末

14、端置入盛水的杯中,无气体溢出。昏迷病人结合用昏迷病人结合用PH测试会更稳妥,测试会更稳妥,胃液胃液PH值在值在1.5-3。合理放置胃管:合理放置胃管: 3.妥善固定胃管(两种方法),并在胃管上贴好刻度标识,妥善固定胃管(两种方法),并在胃管上贴好刻度标识,每班进行交接,每次鼻饲前应准确无误地判断胃管是否每班进行交接,每次鼻饲前应准确无误地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在胃内。 4.鼻饲液的灌注方法鼻饲液的灌注方法: 传统的方法用传统的方法用50ml的推杆注食器灌的推杆注食器灌注饮食,首次灌注约注饮食,首次灌注约50ml,如患者不适感,则可每,如患者不适感,则可每2h灌灌注一次,并逐渐增至注一次,并逐渐增

15、至200l左右。鼻饲液温度左右。鼻饲液温度38-40,推注速度不宜过快(推注速度不宜过快(30ml/min)。药物应研碎,温开水)。药物应研碎,温开水溶解后灌入。溶解后灌入。合理放置胃管:合理放置胃管:5.每次注食前后用温开水冲洗管道。密切监测胃每次注食前后用温开水冲洗管道。密切监测胃潴留量,当潴留量,当150 ml时,应暂停输入时,应暂停输入2 h。6.在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后进行鼻饲,鼻饲后注在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后进行鼻饲,鼻饲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腹胀及胃出血(应激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腹胀及胃出血(应激性胃溃疡)等症状。性胃溃疡)等症状。合理放置胃管:合理放置胃管:7.鼻饲后将患者鼻

16、饲后将患者床头抬高床头抬高30-45或取半坐卧位或取半坐卧位,维持体位维持体位30-60 min,可使腹腔内脏器下移,减,可使腹腔内脏器下移,减少对胃的挤压。同时也可采取右侧卧位,使胃贲少对胃的挤压。同时也可采取右侧卧位,使胃贲门位于体位的高处,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门位于体位的高处,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生误吸。8.留置硅胶胃管留置硅胶胃管30d更换更换 次或次或 周更换周更换 次。次。9.长期鼻饲者每日行口腔护理长期鼻饲者每日行口腔护理2次。次。鼻饲五个鼻饲五个“度度”:即速度、温度、浓度、耐受程度(总量)、角:即速度、温度、浓度、耐受程度(总量)、角度。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

17、:意识障碍患者的护理:昏迷患者发生昏迷患者发生误吸率高,对于昏迷患者,定时翻身误吸率高,对于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及时吸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拍背,及时吸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口咽部环境改变,利于大量细通畅。口咽部环境改变,利于大量细菌生长,同时分泌物增加,提高了误菌生长,同时分泌物增加,提高了误吸的风险,对于昏迷患者,做好口腔吸的风险,对于昏迷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咽部环境卫生,减少口护理,保持口咽部环境卫生,减少口咽部细菌进入呼吸道。咽部细菌进入呼吸道。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由于由于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刺激口腔和咽喉部人工气道与机械通气刺激口腔和

18、咽喉部黏液分泌,鼻饲后短时间内吸痰,容易黏液分泌,鼻饲后短时间内吸痰,容易刺激病人引起呕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刺激病人引起呕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误吸的发生。气管气囊压力过大或漏了误吸的发生。气管气囊压力过大或漏气增加胃内容物反流,气管插管与气管气增加胃内容物反流,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患者每切开患者每4小时监测气囊压力小时监测气囊压力1次。鼻次。鼻饲前先进行翻身拍背,清理呼吸道分泌饲前先进行翻身拍背,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平稳的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进行鼻饲操作。状态下进行鼻饲操作。发生误吸时该如何处理?发生误吸时该如何处理?发生误吸后的应急措施当发现患者发生误吸后,应立即检查口当发现患者发生误吸后,应立即检查口内是否有异物。口内有异物时,用纱布内是否有异物。口内有异物时,用纱布或手帕包绕手指将异物取出,不能取出或手帕包绕手指将异物取出,不能取出时立即使患者采取侧卧位,头低脚高,时立即使患者采取侧卧位,头低脚高,扣拍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并同扣拍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