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如何审题_第1页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审题,是命题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审题正确,是写作成功的先 决条件。审题不准,就会 偏题”跑题”。审题病因诊断:、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全命题作文我有出息了,相当多的作文的失误原因是片面理解“出息”的意 思。例如有位考生这样写(大意):我的英语成绩老是上不去,爸爸说我没出息。于是我下决心多读多练。开运动会,我推说身体不好,躲在宿舍读单词;元旦联 欢晚会,教室没电,我点了蜡烛背英语;班级召开“我爱校园”主题班会,我还 是低着头看英语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期末考试,我的英语成绩终于上升到全 班第三名,听着爸爸“你有出息了”的夸奖,我乐滋滋的很显然, 这位考生 把“

2、有出息”理解成文化成绩好, 这是很片面的。 “出息”应是指德智体美的综 合协调发展。为了提高英语成绩,你可以说谎不参加集体活动,你可以违反学校 规定点蜡烛你的英语成绩是上去了, 但你的思想素质却下降了,这能说“有 出息”吗?出现这种失误,是偏离甚至缺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结果。由此 可见,要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内涵, 不仅要掌握审题方法,更要加强平时的道 德修养,提高思想水平。、不能把握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 以短语形式出现的题目, 有多个概念, 多个概念之间往往有着修饰、 限制等关系, 有的考生一看题目, 往往只注意所谓的“中心词”, 而置其它概念于不顾,结果 偏离题意。 江苏南通和黑龙江大庆

3、的全命题作文题中都出现了“微笑”一词: 前 者为带着微笑出发 ,后者为 互相微笑 。南通题目中有一个概念“出发”, 相当多的考生忽略了这一信息。“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它总是与 “目的”连在一起, 从“出发”到目的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 所以“带着微笑” 不仅在“出发”时,而且要关联或影响全程。“带着微笑” 是“出发”的一种 姿态、精神、心情,在这里它不能离开“出发”孤立存在。可是有的考生写了很 多2“微笑”,就是没有写到“出发”,结果把全命题带着微笑出发等同于话 题作文微笑。大庆题中的限制词“互相”隐含着丰富的信息, 同样不能忽视。 单向“微笑”固然好, 但人生的成长之路从来就不是孤单

4、的旅程,“互相微笑” 才能构建一个全社会和谐的境界。可以这样说,“相互微笑”是心愿达成后彼此 的欣慰;是冰释前嫌的心灵握手; 是心有灵犀的幽幽共鸣; 是施与者与接受者的 心绪碰撞;是携手创业者逆境中的策励仔细搜索, 考生记忆中一定不乏这样 的“相互”与这样的“微笑”。 但有的考生也许平时写惯了单向的爱意, 单向的 付出,遇到此类题目不能“转轨”, 结果进入误区。 例如有位考生写了三次微笑: 三年前到初中报到, 村口独木桥被洪水冲走, 爸爸背着我过河, 我望着爸爸吃力 的样子,爸爸却朝我一笑;到了新学校,不懂报到手续,一位老师带领我,总是 微笑着;到了宿舍铺位安排在上铺,挂蚊帐少绳子,我个子矮又

5、够不到顶,一位 陌生的男同学微笑着, 拿出绳子帮我挂 看,这位考生自始至终只是“微笑” 的接受者,一次都没有做“微笑”的输出者, 这样写,题目只能是“感悟微笑”, 而不是“互相微笑”,审题有了偏差, 立意当然也变得浅薄平淡。 这就启示我们: 审题不仅要弄清概念内涵, 还要明确概念之间修饰、 限制等各种关系, 善于“转 轨”变通,变习惯性思维为特定性思维,千万不可在考场上一见“微笑”这类 “熟词”就搬用考前准备好的所谓“范文”。三、不能看清副词隐藏的信息和要求。“最”“也”“还”“更”“其实”“依然”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 可无的点缀, 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 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

6、”。 所以 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重视。例如荆州题我最好的朋友中的 “最”,规定了你着力写的作为主体的“朋友”只能一个,有的考生平均用墨, 不加主次地写两个或更多,明显不符和要求;汕头题最好的奖赏规定只写记 叙文,“奖赏”是文章的线索,它可以是实在的,物质的,可视的;也可以是抽 象的,精神的,情感的,一句表扬、一种暗示、一份情意;个性心理的优化,良 好习惯的养成, 道德素养的提高,也都可成为“奖赏”。 题目中在“好”字前用 了副词“最”就暗示了下列要求: 避开物质性的“奖赏”, 亮出精神、 情感或能 力等抽象意义的“奖赏”,或是将“实”与“虚”的“奖赏”结合着写,并以 “虚”为“最”

7、。 有的考生忽略这些暗示的信息, 写成这样:从小学开始练钢琴, 很枯燥,很寂寞;中间有反复,有曲折,最后终于在全市初中组钢琴比赛中获一 等奖;发奖时,“我”站到台上,举起精致的奖杯这“最好的奖赏”,坐在 台下的爸爸妈妈的眼睛湿润了这篇文章把只是代表一种荣誉的奖杯作为 “奖赏”之“最”, 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如果在篇末增加一些议论, 把练钢琴过 程中养成的刻苦精神和良好习惯等抽象的成果作为“奖赏”之“最”, 文章就符 合题目要求,也有了新意。又如审读德州题其实并不是这样,就必须审出副 词“其实”的蕴涵信息所写须有“不是这样”“误为这 样”“回到不是这样”的过程, 有的考生缺少这样的曲折, 直接写

8、成 “不是这样”,就偏离了题意。其实很简单门其实开着例如 20062006 年西宁的全命题作文题是“这里的景物也美丽”,这种用副词“也” 的作文题,我们可以用代号恢复其语境:“A Ad,Bd,B 也 d d”。这里,“A A”“B B” 表示两种事物,“ d d”表示其共有属性。“ A A”是一般性、公认性的,“ B B”则须 具有特例性、创意性,选择 B B 往往带有某种哲理色彩。例如“收获是享受,付 出也是享受”, “成功者美丽, 跌倒者也美丽”。 这一题中的“景物”如写“荷 花”、“菊花”就不对了, 因为它们都有美的公认性, 写不起眼的花草才符合题 意。当然也可以写“虚”的景物,虚景也要

9、具有特例性,创意性。四、不能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 20072007 年中考作文命题有的文字较多,有的句式比较复杂,甚至还出现了复句。 例如生活因变化而精彩 (单句形式, 湖州市)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 (单 句形式,孝感市)我拥有,我快乐(复句形式,衢州市)等。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 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 例如衢州题,“拥有”是“快 乐”的前提和原因, “快乐”是“拥有”后必然产生的心理情感反映, 两者紧密 联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 因果意识不强, 下笔时只写“拥有”, 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 少作为

10、“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 由此可见,平时加强关系类题目的审题训练, 很有必要。3五、不能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好书引领我成长。这一题目不同于我与书的故事 (贵州铜仁题),铜 仁题并没有限定“故事”要与“成长”有关,而恩施题实际上规定了必须以写“成长”为主。 可是有些考生写记叙文, 用大半篇幅介绍好书的内容, 写感悟一 带而过,例如:“读西游记中的唐僧,使我懂得了目标专一,坚定不移; 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使我懂得了疾恶如仇, 爱憎分明”这样的排 列可以写上三四处,“好书引领”你以后的“成长”事例在哪儿呢?这可是重点 呀,但总是不落笔墨, 只是在文章最后把话题搬过来再简单地加了几个字,

11、 用一 句“我在好书引领下茁壮成长”匆匆收尾, 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 “成长”也 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详略安排显然偏离题目要求。综上所述, 中考作文失误较多地来自审题失误, 所以我们不能错误地以为“降低 审题难度”就可以不必审题或马虎审题, 今后仍要加强破解“适当限制”, 提高 审题能力的训练。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是有效的训练方法。例如20072007 年有 3 3 个中考作文命题中出现了“变化”或“改变”一词:生活因变化而精彩(湖州市全命题);改变了我(盐城市);变化(烟台市话题作文)。 运用比较法我们可知:题必须写出因果关系,“变化”影响的是生活的“精 彩”度;“我”在文中可写可不写; 题

12、也要表现因果关系, 但被“改变”的主 体必须是作者“我”, 必须写自己, 不能写成小说;题可充分利用话题作 文的长处,写不写因果关系、写不写“我”都可以,但所写必须在“变化”这一 话题范围之内。因此,我们要学会审题。怎样审题呢?从哪些方面审题一. 审定体裁。体裁不同,写法各异。 审题的第一步要审定这个题目应为哪 种体裁。如何从题目中考虑并审定文章的体裁呢?一般来说, 题目中有 “谈”、“评”、 论” 议” “的看法” “ 的启示” 从说起”这一类字眼的,都应写 成议论文;题目中有 “忆”记“”等字样的,大多是记叙文;有 “颂”、 “赞”、 “唱”等字 眼的,应写成抒情散文。但是,有的题目没有明

13、显的标志。如小事不小 、课 间十分钟、上学路上 等。像这类题目, 我们一是依据要求的内容去判定体裁 ,二是试着加 “标志”。 例如 小事不小 之类题目可加 “谈”说“ ”;课间十分钟 、 上 学路上之类题目可加 “记”“忆”,这类标志加上以后,题目的文体特征就显示出 来了。二. 审定范围。在确定文章体裁的同时,要审定要求的写作范围。有时题目 对时间、空间、写人、记事,数量、景物,或说明,或抒情等都有明确的范围, 弄错或弄不准,都会使作文失分。因此,要反复推敲 ,确切掌握。例如暑假生 活二三事,这个题目明确规定了时间:暑假;内容:记事;数量:二三事。至于 空间这个题目没有规定,只要是发生暑假生活

14、中的事情,不论在学校、家庭或社 会,都可以写。又如我在新学期里 ,这个题目要求从 “新学期里 ”选材,写出自 己的亲身经历或进步。还如当我走进考场的时候这个题目,时间范围很小, 只能写 “走进考场 ”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果从领到准考证时写 起 到发通知书时止,显然超过了题目所要求的时间范围。三.重点分析“题眼”。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 “题眼”。把握住题眼, 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 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 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 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 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如 20082008 年

15、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 偶 然的发现、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温暖的时刻中的修饰词“偶然”和“温暖” 就是应深入挖掘的字眼。再如一次不寻常的考试中的“不寻常”和最舒心 的时候中的“舒心”亦是应浓墨重彩的内容。 如四川乐山 20062006 年全命题的题目 是4“我最爱这里的风景 ”。程度副词 “最”在这里就是关键词语。必须通过比较,以 突出“爱”之“最”。例如有位考生把 “我最爱这里的风景 ”定位在柳,开篇就旁及其它 植物: “我校的风景很美。松柏常青,夏荷婀娜,柳树成阴,钻天杨挺拔。周敦颐 笔下出淤泥而不染 的莲花使我喜欢, 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 陶铸赞颂 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

16、由衷喜欢的风景却是被人们称做 弱女子 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柳是 “绿得最早的春色 ”、“黄得 最晚的生命 ”、 “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 ”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 “最” 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如果像有的考场作文那样就柳写柳,无所旁及,那就误为 “我爱这里的风景 ”,偏离了题意。四. 注意副词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 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如我最好的朋友中 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 这也是课堂 中的“也” 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其实并不是这

17、样中的“其 实”很重要, 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 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会偏题。 如:“行动的力量”, (江苏淮安卷)要突 出表现“行动”一词给我们的力量。例如 20062006 年江苏省无锡市考题“门其实开 着”中的“其实”指什么 ? ?有什么语法意义 ? ?此时你应该迅速搜索库存信息, 得出 下列认识: “其实”一词在语境中能承接上文, 但和上文的意思往往相反, 有修 正、更正或补充的作用。 明白了这些,你在构思时就会明确自己的文章中需要“修 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容是什么,也即“其不实”的情节有哪些,然后 才能够通过“其实”转折, 由“其不实”过渡到“其

18、实”, 造成结构上的跌宕波 澜。如果你丢掉了前面的审视诠释,那你就可能把“门其实开着”写成“门开 着”或“门”。 如有位考生设计的情节: “参加网页制作比赛家长、 同学都 支持自己努力练习夺得第一名成功的门其实开着”。 这位考生在进 入成功之“门”前,有没有遭遇曲折 ? ?有没有犹豫动摇 ? ?有没有灰心丧气 ? ?这一切 都没有写, 这就写成了“门开着”。 文章的整个过程没有触及“修正、 更正或补充”的内在联系, 结构上平铺直叙, 波澜不惊, “其实”所包含的内在意义没有 体现,显然偏离了题意。 在画面的描写中要出现对比。 只有对比的画面才能体现 出你对“门其实开着”的发现和领悟。审题的重点

19、当然还是要表现“其实”。五.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 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如我拥有,我快乐,“拥有”是“快 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情感反应,两者紧密联 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 ,不 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 ,少见“拥有”,缺少作为 “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六. 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如 20082008 年浙江温州中考作文题下 雨天,真好,这是一道情景类命题作文,考生要在行文中创设“下雨天”这样的 情景,而题目中的“真好” ,

20、是立意的关键, 应详写。可是有些考生的记叙文中,用大半篇幅写“雨”或“下雨的情景” ,写“好”一带而过,只是在文章最后用一 句“下雨天,真好”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 “真好”也就成了空中楼 阁,如此安排详略显然偏离题目要求。审题的方法一.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 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 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 地。例如尝试: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 失败的尝试、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可以在词语

21、后面添加一定的内 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如 选择”可在其前添加 爸爸的”“痛苦的 ”、 “明智的 ”等,或在其后添加 “了坚强”、 “了诚实”、“的快乐”、“的艰难”等。这种添枝加叶是在心中进行的,千万不要换题目哟 ! !如心愿这个题目,具 有一定的迷惑性,5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 “我”、 “妈妈”、 “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 、妈妈的心愿、班主 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二.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 我们需要化实为虚, 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 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

22、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例如肩膀: “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 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 ,写一曲亲情的颂歌。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 虚的内涵。比如:依靠;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团结协作(“并肩作战”);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 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 “同桌” “友人”等,来抒写动人

23、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 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 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 “诚信”的 手或“青春”的手等等。三.审清题眼,确定重点 例如:天津卷。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有句话”最为重要。 1 1可以从本人的感触来写,如妈妈或老师期望和激励 自己的话。 2 2批评一些不良的口头语,对社会风气提点建议。3 3写自己印象中的某个成功人士,反映出其精神面貌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四.审定寓意。 有些题目, 不能仅仅

24、从字面上去理解。 比如路、蜡烛、 青松等等。像这类题目,往往包含着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如果辅导学生 审题时考虑到题目的寓意, 就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 运用发散思维选材。比如路 这个题目, 它可以是走的路, 也可以是攀登科学高峰的路。 可以从一条具体的崎 岖小路,拓宽为拖拉机路, 再发展为公路、 铁路,以此反映家乡在改革中的变化。 也可以从无路到有路, 暗示勇于开拓、 勇于实践的重要, 阐明只要指导思想正确, 方法对头,有决心,有毅力,事就能办好,路就能走通 。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 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审题, 中心就一目了然了。 春风、考试、蜡烛、七月如火等一类题目都有可 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去审题。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 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 我的脚印一 题也决不是要描写真实的脚印, 而应当写成长道路上、 进步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事 件。记叙文作文的题目,就结构来说,大多是短语型的。 拿到这类题目, 首先按照短语的分析方式,把它分成主语和谓语或中心语和 修饰语,然后再按照下面的四步去审题。第一步:辨题干 定内容“题干”即中心语, “定内容”确定本文是写人的记叙文还是写事的记叙文。 例 1 1这就是未来的我,题干是 “这是我” ,明确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