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1页
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2页
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3页
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ttps:/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究关键词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产业规模;技术水平Key words : international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influencingfactors; industrial scale; technical level一、引言从经济原理分析,开放条件下国际分工是世界及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国际分工会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当前的国际分工即以产品内国际分工为主要形态。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特征在于将特定产品生产阶段的不同生产环节配置

2、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即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不是基于产业或产品的划分,而是基于特定产品生产环节的划分。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都已经在这种开放条件下进行,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即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由于当前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兼具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的特点,因此国内外现有文献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研究,体现在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研究、产业规模框架下的研究、产业组织理论框架和企业效率框架下的研究及分工成本框架下的研究等四个方面。基于产业规模框架下的研究以规模经济为出发点,解释产品内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国外学者 Grossman et al

3、 等认为,中间产品专业化生产商和一体化生产商的产业规模及效率差异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动因6。国内学者卢锋认为,规模经济、比较优势、交易成本、技术和制度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盛行不可或缺的条件,此研究成为国内研究标杆式的文献7;冯志坚指出,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重要驱动力量8。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本质性特征为产业内分工而非产业间分工,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能较好地解释产业间分工,但在解释产业内分工上则略显不足。因此,本文将从产业内分工的视角展开研究。二、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模型变量选取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我国参与

4、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选取 Hummels et al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测度方法,以相对量的方法衡量出口中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比重(Vertical Specialization Share,VSS)16。将 VSS 表达为矩阵的形式,其公式为:https:/k 表示国家,i 表示产业,X 表示出口;为 n 个 1 构成的 1*n 维向量;为元素构成的 n*n 维的进口系数矩阵,表示 j 部门一个单位的产出所需要的来自 i 部门的进口中间产品投入;X 为由 n 个产业部门出口量构成的 1*n 维出口向量,是各产业部门出口之和;为 n*n 维国内系数矩阵,是里昂惕夫逆矩阵,表示各部门进口的

5、中间产品在国内生产体系流通并最终成为出口产品前,在各个阶段体现在国内的循环利用效应。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更多体现为产业内国际分工的特点,因此决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应从产业内国际分工的角度分析,而国际分工理论认为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是决定产业内国际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的解释变量为我国人均工业增加值(2005 年美元不变价,记为 IND2)及人均专利申请量(每千万人,记为 PATENT),分别代表我国制造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相应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见图 1。(二)平稳性检验为防止伪回归现象,首先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

6、因素进行 ADF 稳定性检验。使用 Eviews6.0 软件,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原序列与一阶差分进行平稳性检验(见表 1)。表 1 表明,当置信水平为 5%时,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是不平稳的,不能简单做回归。但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一阶差分是平稳的,根据协整理论,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三)协整检验为避免虚假回归,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 Johansen 检验(见表 2)。表 2 第一行和第二行概率为 0.0000,表明拒绝两

7、个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和最多存在一个协积变量的原假设;第三行概率为0.4001,表明接受两个变量之间最多存在两个协积变量的原假设。Johansen 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上,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产业规模及技术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四)脉冲响应函数由于误差修正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是一种非理论性的模型,因此往往难以直接分析一个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加上本文模型存在 2 个协积变量,经济意义的解释将更为复杂,因此直接用脉冲响应函数来说明,分析该模型受到某个变量的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建立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冲击响应

8、模型,分别给 lnVSS、lnIND2、lnPATENT 当期一个标准差的新息后,lnVSS 的脉冲响应曲线见图 2。脉冲响应曲线的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其单位为年;脉冲响应曲线的https:/纵轴表示脉冲响应函数值。(五)Granger 因果检验建立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模型(见表 3)。表 3 说明,在 10%的置信水平下,我国工业的人均增加值和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是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变化的Granger 原因,结合脉冲响应函数,我国工业的人均增加值和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对我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是负向影响。三、结论本

9、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业的人均增加值和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影响均表现为负效应,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的影响作用高于我国工业的人均增加值。此外,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对自身的影响力较大,表现为明显的惯性作用。随着我国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之前依靠进口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将越来越多地转为国内生产,加上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惯性作用,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将急剧下滑。因此,这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应从倚重国际分工转向重视内需和国内分工。此外,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形态,并存在出口效应、就业效应、技术

10、溢出效应等,在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急剧下滑期间,无疑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的负效应。高度开放的产业和地区尤其要重视这种负面效应的冲击,迅速而有效地将国际分工转为国内产业或地区分工,避免出现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下降所引致的经济下滑。参考文献曾铮,熊晓玲.生产“零散化”、生产成本和离岸外包:一般理论和美中印三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8(12):37-47.王中华.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进步效应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9):67-72.Grossman Gene M, Helpman , Elhanan. Outsourcing in the

11、 globaleconomy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5(72):135-159.Helpman E, krugman P.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M.MA:The MIT Press, 1985.https:/Grossman Gene M. Helpman. Elhanan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th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mics,2004(63):237-262.徐康宁,王剑.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J.中国社会科学,2006(6):65-79.戴魁早.中国高科技产业垂直专业化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各种产业和各地区面板协整的实证检验J.财政研究,2011(5):89-100.张纪.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国新型工业化模式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2011(11):9-13.Hummels David,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