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_第1页
7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_第2页
7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_第3页
7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_第4页
7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4 例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1 调查目的与方法1.1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1.2调查对象和方法院感办及各手术科室感控医生采用统一调查表格、利用科室交叉、回顾性调查2011年11月所有归档病历中类切口手术患者有关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最后由院感办进行汇总统计分析。2 结果2.1 一般情况:74 例类切口手术患者中,男35 例,女39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56.1岁;住院时间最短1 d,最长38 d,平均11.6d。类切口主要手术类型及手术例数,见表1。表1 类切口主要手术类型及

2、手术例数手术类型 例数/ n备注骨科金属异物取出术2骨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0骨科其他类切口手术6包括髓核摘除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普外科疝修补术7普外科甲状腺、乳腺切除术7眼科(Phaco+Iol)手术10植入输注泵术14普外科其他类切口手术18包括肢体皮损切除术、淋巴活检术、头面颈皮损切除术合计742.2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均限于预防用药,且不计局部、外用抗菌药):74 例患者中,35 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3% ,除2例口服外,均采用静脉滴注途径给药。抗菌药物涉及共7类14 个品种,头孢菌素类6种( 包括第1 代头孢菌素1 种;第2 代头孢菌素2种;第3代头孢菌素3 种) ,-内酰

3、胺类加酶抑制剂2种,头霉素类2种,氧头孢烯类1种,氟喹诺酮类1 种,硝基咪唑类1 种,林可霉素类1种。使用频次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美唑,共9 例次。总应用频次50 次,人均0.67 种,排序前5 位的抗菌药物品种见表2表2 应用频次排序前5 位的抗菌药物统计药物种类频次/ n构成比/%头孢美唑918.00头孢曲松714.00头孢孟多酯612.00头孢呋辛612.00哌拉西林/舒巴坦钠48.00合计3264.002.3 术后抗菌药物联用情况:35例预防用抗菌药物病历中,联合使用抗菌药物16例,占45.7% 。骨科三类手术联合用药率均较高,均达50% 。在联合用药的病历中,两种头孢菌素类联用的频次

4、最多,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和硝基咪唑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见表3。表3 术后抗菌药物联用情况联用方式 应用例次/ n比例/%一联用药2057.14 二联用药1440.00 三联用药12.86 合计35100.00 2.4 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初次给药时间:1例术前> 2 h 给药,占2.86%;20 例 术前0.5h 2h给药,占57.14;5例术前<0.5 h 给药,占14.29%; 5 例为术后给药,占14.29%;4例未标注给药时间。在术后持续用药时间方面:24小时内14例,占40%;2448小时内2例,占5.7%;4872小时3例,占8.6%;>72小时16例占45.

5、7%,见表4。表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开始时间/ n术后持续用药时间/ n术前术前术前术后未标明<1d1-2d2-3d>3d> 2 h0.5-2h<0.5h1205541423163 讨论3.1 预防用药应把握用药指征:调查显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掌握不严,有13 例(37.1% ) 患者无用药指征而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可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类切口即清洁切口,若注意严格的无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卫生部要求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得超过30%,本次调查中有47.3%

6、的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说明在预防用药方面存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过宽的问题。可能与部分手术医生没有认识到抗菌药物不能替代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而过分依赖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当前的医疗环境使得医生担心不预防用药或短时间用药,发生感染,可能造成医疗纠纷。也不能排除药品利益链的社会问题。3.2 抗菌药物品种应选择合理:调查显示,50% 的患者选用了头孢菌素类作为预防用药。对于I 类切口手术,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氟喹诺酮类及第3 代头孢菌素类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与第1代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相比不具优势,不宜用作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拉氧头孢类属

7、特殊级别类抗菌药物亦不宜用作类切口手术的预防用药。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第1代头孢菌素类(首推头孢唑啉)而本次调查中,第1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率极低(2%),最多的为第3代头孢菌素(20%)和头孢美唑(18%),还出现用拉氧头孢做预防用药情况。临床医生反映医院可供选择的第1代头孢菌素类品种有限,建议医院重新启用头孢唑啉,医生参照本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合理选择用药。3.3 联合用药不具指征:表2显示术后单一用药者占57.14% ,二联用药者占40% ,三联用药者占2.86%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单一药物可有效预防清洁手术切口感染,几类手术均不需联合用药。卫

8、生部检查也明示:I类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能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增强疗效、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同时使各种药物应用剂量减少,降低毒性反应,而盲目联用,则适得其反。3.4 应合理选择预防用药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是关键。卫生部相关文件要求: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在术前0.5-2 h 内给药;如果手术时间大于3 h,或失血量大于1500 mL,手术中应给予第2 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 h。手术时间较短( 小于2 h) 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1 次即可。用药时间过早,药物被

9、机体代谢,血药浓度降低,当低于有效浓度时,将难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且易造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而术后再给药因错过细菌发生污染或定植的时间,同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表4显示只有54.17% 是手术前0. 5 2 h 用药,存在用药初次时间不合理现象。接台手术在病房给药不宜把握初次给药时间,建议按照广东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意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当是在手术室给药而非病房给药,并在手术麻醉单或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注明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药名、剂量及给药时间。用药时间过长是本次调查中不合理用药的突出表现,大多数患者术后用药时间为1 d 以上(60% )。循证医学证实,规范化的短程用药方案在预防手术部位

10、感染的效果上与长时间用药方案无显著性差异,延长术后用药时间并不能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反而易导致耐药率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等严重问题,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上使用抗菌药物还存在无指征用药、用药品种选择不当、用药开始时间不当、用药时间过长、联用率高等。应实施干预措施,防止术后感染,重在加强无菌操作,强化无菌观念,提高手术质量,而不应该过分盲目地依赖抗菌药物,盲目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依据卫生部相关文件对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规范,在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的同时,严格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定期组织专家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并给予技术支持与指导,定期对类切口手术围术期用药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应的奖惩和全院通报,以期使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更加安全合理有效。 院感办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参考文献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