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中国法制史形考共有6个任务,任务5、任务6是主观题,任务1至任务4是客观题(中国法制史第1 次任务_0001、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1、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1、中国法制史第4次任务_0001)。在考试 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和任务4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 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 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01任务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一、填空题(共8道试题,共

2、30分。每空3分)1. 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 法)。2. 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禅让)”产生。3.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4. 春秋时期楚国制定了严禁和搜捕奴隶逃亡的法律,叫 做(仆区法)。5. 封建统治者把危害其财产的行为称之为“(盗)”。6. 夏书曰:“昏、(墨)、贼,杀。”7. 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 的演变与发展过程。8. 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扑)、 赎、(流)四刑。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西周的判例叫()。A. 决事比B. 廷行事C. 成D. 刑统2. 春秋时

3、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上。A. 竹简B. 丝绢C. 铜鼎D. 龟骨3. 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其中男家请媒人到 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 它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的程序是()oA. 纳采B. 问名C. 纳吉D. 纳徵4. 西周自后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A. 禅让制B. 父死子继C. 兄终弟及D. 嫡长继承制5. 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A. 囹圄B. 夏台C. 均台D. 圜土6. 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将刑罚条写在()上。A. 竹简B. 丝绢C. 铜鼎D. 龟骨7. 战国时期楚国在悼王时任用()任令尹,实行变法。A. 李悝B.

4、吴起C. 商鞅D. 子产8. 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A. 昏B. 墨C. 贼D. 杀9. 西周的拘役来于()。A. 女徒顾山B. 龙凤合挥C. 坐嘉石D. 田里不鬻10. 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初具体系的法典是()。A. 法经B. 禹刑C. 汤刑D. 九刑三、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西周的监狱叫做()。A. 夏台B. 均台C. 圜土D. 囹圄2. 西周缔结婚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 娶妻不娶同姓C. 男子三十而娶D. 女子二十而嫁3. “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除了辞听和色听外,还包括有()

5、OA. 言听B. 气听C. 耳听D. 目听4. 西周的中央司法机关的有()。A. 大司寇B. 小司寇C. 士师D. 遂士5. 西周区分非终和惟终,就是区分()。A. 过失B. 故意C. 偶犯D. 惯犯6. 郑国两次公布法律,公布者分别是()oA. 子产B. 赵鞅C. 商鞅D. 邓析7. 商鞅两次变法的重点分别是()。A. 制定法经B. 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C. 善平汆D. 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8. 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A. 戮B. 炮烙C. 醯D. 脯9. 夏朝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来源于()。A. 原始社会的礼B. 原始社会的战争命令C. 原始社会的苗族习惯法D.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10

6、. “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A. 昏B. 墨C. 贼D. 杀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 西周中央司法机关包括大司寇、小司寇、士师、乡士 和遂士。A. 错误B. 正确2.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建立了夏王朝。A. 错误B. 正确3.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 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一条罪名。A. 错误B. 正确4. 奴隶制五刑包括墨刑、刻刑、荆刑、宫刑和大辟。A. 错误B. 正确5. 奴隶制五刑最早来源于原始时期的苗族。A. 错误B. 正确6. 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 王权旁落,政权下移,宗法制日趋衰落,法治取

7、代礼治等 等,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点。A. 错误B. 正确7. 战国时期的指导思想其中包括“不别亲疏,不殊贵贱, 一断于法”。A. 错误B. 正确8.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A. 错误B. 正确9. 楚国在悼王时任用李悝为令尹,实行变法。A. 错误B. 正确10. 郑国子产公布刑书时,便遭到晋国以孔子为代表的 旧贵族的反对。A. 错误B. 正确02任务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1一、填空题(共8道试题,共30分。每空3分)1. 魏律改具律为(刑名),并冠于律首。2. 北齐律确了 “(重罪十条)”,为后世的“十恶”提 供了范例。3. 北齐律的篇目为(十二)篇。4. 北齐律的篇目为(杂抵罪)

8、篇。5. 曹魏高贵乡公规定:“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已 嫁之妇,“(从夫家之罚)”。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皇帝直接领导的独立的 监察机关,即(御史台)。7. 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后人评价“秦法繁于(秋 荼),而网密于(凝脂)。”8. 亲亲得相首匿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 犯(谋反)和(大逆)夕卜,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不 受法律追究或减免刑罚。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开始区分律和令的是(),其中规定“律以正罪名, 令以存事制”。A. 晋律B. 齐律C. 魏律D. 蜀律2. 秦朝多对麻风病人犯罪所适用的刑罚是()。A. 具五刑B. 族诛C. 定

9、杀D. 阮3. 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是()oA. 定杀B. 醯C. 枭首D. 具五刑4. 北齐时,将廷尉改为()。A. 秋官大司寇B. 明法掾C. 律博士D. 大理寺5. 汉代的买卖契约叫做()。A. 质剂B. 傅别C. 券书D. 红契6. 在历史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A. 秦始皇B. 李斯C. 刘邦D. 董仲舒7. 秦朝的鬼薪适用于男犯,它的刑期为()。A. 五年B. 四年C. 三年D. 二年8. 汉朝首次下诏废除肉刑的皇帝是()。A. 汉高祖B. 汉武帝C. 汉文帝D. 汉景帝9. 秦朝有一种徒刑,即强制男犯白天修筑长城。这种刑罚是()。A. 罚作

10、B. 鬼薪C. 城旦D. 复作10. 秦朝有一种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 叫做()。A. 定杀B. 醯C. 枭首D. 具五刑三、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北齐律在魏律、晋律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定律十二篇B. 确立了 “重罪十条”C. 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D. 确立了 “八议”2. 汉代的征辟分为()。A. 征召B. 辟举C. 察举D. 考试3. 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的是()。A. 皇帝B. 丞相C. 太尉D. 御史大夫4. 汉代的书面遗嘱叫做()。A. 先令书B. 遗令C. 券书D. 红契5. 魏律对两汉相沿的旧律进行的改

11、革有()。A. 篇条由9章增加到18章B. 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C. 正式规定了 “八议”条款D. 规定了 “重罪十条”6. 汉朝官吏的选拔途径包括以下的()。A. 从开国功臣中选拔B. 通过中央的“太学”培养C. 征辟D. 察举7. 三国两晋南北朝改革了刑罚制度,具体表现在()。A. 废除了宫刑B. 改革妇女从坐制度C. 定流刑为减死之刑D. 减少了笞杖数8. 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oA. 法网严密B. 全国实行统一的法令C. 严刑重罚D. 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9. 晋律规定,根据买卖的种类分类征收税收,分别叫做()OA. 契税B. 散估C. 红契D. 文券10. “约法三章&qu

12、ot;的内容包括()。A. 杀人者死B. 伤人抵罪C. 盗抵罪D. 大逆死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 诸葛亮、法正、等人“共造蜀科”,在蜀国推行诸葛 亮的“以法治蜀”的主张。A. 错误B. 正确2. 魏律一共18篇,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A. 错误B. 正确3. 商鞅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结合秦国当时的情况 加以补充和修改,制定秦律,这是我国改法为律的开端。A. 错误B. 正确4. 秦朝统治者将“以刑杀为威”作为其统治思想。这一 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网严密。二是严刑重罚。三 是滥施刑罚。A. 错误B. 正确5. 秦始皇提出“壹法”,即统一立法权,统一法令的内 容,统一人们

13、的思想。A. 错误B. 正确6. 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政和监察。A. 错误B. 正确7. “八议”之人犯罪,享有减免特权。A. 错误B. 正确8. 两汉的科是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法律文书。A. 错误B. 正确9. 官当最早规定在北魏律和南朝陈律里。A. 错误B. 正确10. 隋唐的“十恶”就是在“重罪十条”的基础上发展 而成的。A. 错误B. 正确03任务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1一、填空题(共8道试题,共30分。每空3分)1. 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有大理寺左右二寺官 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

14、案 件的审判活动,叫做热审。2. 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发展为“十恶”大罪的法典 是开皇律。3. 唐高宗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 律注解,并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的封建法典的代表唐 律疏议。4. 元朝初期,中央审判机关是大宗正府。5. 唐宣宗时编的一部大中刑律统类,把律、令、格、 式混合编在一起,改变了自秦、汉以来律的传统体系。6. 宋朝把日积月累的单行敕令,加以分类整理,删去重 复矛盾之处,然后再颁布,使之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就 是所谓的“编敕”。7. 唐初立法指导思想是礼刑并用,法令筒约,宽仁 慎罚。8. 在中国历史上,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 令、格、式分载在律文之后

15、,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 的法规,叫作“刑律统类”或“刑统”。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大明律最后完成()。A. 吴元年B. 洪武元年C. 洪武二十二年D. 洪武三十年2. 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法典是()。A. 唐六典B. 北周律C. 大业律D. 开皇律3. 宋朝将判案的成例叫做()oA. 成B. 廷行事C. 断例D. 比4. 清朝每年复审刑部判决的或京师附近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制度,叫()oA. 秋审B. 朝审C. 热审D. 三司会审5. 汉唐以来,虽然盐禁法网日密,但正式将椎盐列入正 律始于()。A. 宋刑统B. 元典章C. 大明律D. 大清律例6. 开皇律

16、规定的笞刑分()等。A. 三B. 四C. 五D. 六7. 宋代初年出现了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是()oA. 红契B. 质剂C. 乞鞫D. 傅别8. 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 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A. 三司使B. 三司推事C. 小三法司会审D. 大三法司会审9. 唐律关于户籍、赋役、土地、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在()律。A. 卫禁B. 职制C. 户婚D. 斗讼10. 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OA. 具律B. 刑名C. 法例D. 名例律三、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唐朝规定告诉的形式有()。A. 自诉B. 越诉C. 直诉D. 亲属代诉2.

17、 宋朝为了加重对“盗贼”的处刑,先后实行了()。A. “重法地”法B. “盗贼重法”C. 枉法赃D. 折杖法3. 清朝制定了一些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包括( )。A. 回疆则例B. 苗律例C. 蒙古律例D. 西宁番自治罪条例4. 唐朝中央司法机关包括()。A. 大理寺B. 刑部C. 都察院D. 御史台5. 宋朝法律规定,地租采取两种分成方法,即()。A. 对分制B. 二八分成C. 三七分成D. 四六分成6. 宋朝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采取了以下措 施()。A. 设立审刑院B. 限令各州十日一报囚账C. 在各路设立提点刑狱公事D. 派御史台的推勘官分赴各地审理重大案件7. 隋朝的主要

18、立法有()。A. 新律B. 开皇律C. 大业律D. 开皇令8. 明清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表现在()。A. 推行“禁榷制度”,限制商业发展B. 重征商税,压制私人商业的发展C. 加强对矿冶业的管禁,限制民间自由开矿D. 奉行海禁政策,阻挠对外贸易9. 明朝制定了许多经济方面的法律,如在明律中详列()OA. 钞法B. 钱法C. 盐法D. 茶法10. 唐律除了规定八议特权以外,还规定了()免官 等法律特权。A. 请B. 减C. 赎D. 官当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 清顺治三年(1646年)制成大清律集解附例, 这是清朝正式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典。A. 错误B. 正确2. 薛允升比

19、较明律和唐律之后,将明律的特点概括为“轻其轻者,重其重者”A. 错误B. 正确3. 所谓“刑律统类”或“刑统”,即以刑律为主,将其 它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 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化。A. 错误B. 正确4. 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六十岁,如果身体有病可提前退 休。A. 错误B. 正确5. 明律严厉惩治贪官污吏。大明律规定:对于受财 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 十贯则绞;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 贯即处斩刑。A. 错误B. 正确6. 宋朝的廷行事,即判案的成例。A. 错误B. 正确7. 明清时期,如遇特别重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

20、吏、 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及通政使共同审理,清代叫“九 卿会审”,是中央的最高审级,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核准。A. 错误B. 正确8. 宋朝的法律形式,除律宋刑统以外,主要有 敕、令、格、式以及断例、指挥、申明、看详等。A. 错误B. 正确9. 开皇律多采北齐,兼采北周之制,其篇目数和篇 目名均与北齐律同。A. 错误B. 正确10. 明律对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行为,严酷予以镇压, 处罚比唐律大为加重。A. 错误B. 正确04任务中国法制史第4次任务_0001一、填空题(共8道试题,共30分。每空3分)1. 清廷在大理院内设立(总检察厅),作为最高检察机 关。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21、(工农兵代表大 会制)。3.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中央审 判所)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4. 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 一种非法特权是(领事裁判权)。5. 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四指示颁布于(1946年)。6. 南京国民政府特种刑事案件诉讼条例规定,经司 法警察官署移送的“危害民国”案件,法院可径行判决, 旦不得(上诉)。7.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有两部(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8.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刑法原则的重大发展是明确规 定了:(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蒋介石借助()登上了总统的宝座。A

22、. 五五宪草B. 五五宪草修正案C.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修正案D. 中华民国宪法2.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刑事法规是()OA.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B. 抗战时期惩治盗匪条例C. 五四指示D. 危害军队及妨害军事工作治罪暂行条例3. 清政府1908年宣布立宪预备期为()。A. 五年B. 无限期C. 九年D. 三年4. 鸦片战争后清朝专门负责来司法行政的机关是()OA.大理狱B. 大理院C. 大理寺D. 法部5.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规定在()中。A. 天朝田亩制度B. 资政新篇C. 十款夭条D. 太平刑律6. 清末“预备立宪”

23、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 是()。A. 诺议局B. 资政院C. 修订法律馆D. 宪政编查馆7. 诺议局章程和诺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是由下列哪有机关草拟的()。A. 修订法律馆B. 宪政编查馆C. 刑部D. 考察政治馆8. 北洋政府的审判机构除了有特别法院、普通法院外,还有()。A. 军事法院B. 兼理司法法院C. 中央法院D. 地方法院9. 1948年,国民党为加强镇压、压迫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设立()。A. 特别法庭B. 普通法庭C. 特种刑事法庭D. 军队会审10. 天朝田亩制度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废除了()。A. 专制主义B. 尊卑等级C. 私有制D. 酷刑三、多项选择

24、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1.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主刑包括()OA. 死刑B. 徒刑C. 教育D. 训诫2. 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分三级,包括()。A. 特种刑事法院B. 地方法院C. 高等法院D. 最高法院3. 工农民主政权的刑罚种类有()。A. 死刑B. 监禁C. 没收财产D. 褫夺公权4. 大清新刑律从体例上分()oA. 总则B. 名例C. 分则D. 吏、户、礼、兵、刑、工5. 清末立法的特点是()。A. 封建性B. 买办性C. 专制性D. 独裁性6. 清末“礼法之争”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是()。A. 沈家本B. 伍庭芳C. 张之洞D. 劳乃宣7. 太平天国法制的局限性

25、表现在以下方面()。A. 立法上没有先进的指导思想B. 法律中存在着落后的内容C. 司法上有神明裁判的落后表现D. 积极维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8.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立法主要有()。A. 五四指示B. 井冈山土地法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D. 中国土地法大纲9. 抗日民主政权调解工作经总结经验后确定的范围是()oA. 民事纠纷B. 刑事案件C. 轻微刑事案件D. 重大刑事案件10. 北京政府的审判机构大体分为()。A. 平政院B. 兼理司法法院C. 特别法院D. 普通法院四、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1.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颁布了由宪政编查馆 制订的钦定宪法大纲,

26、成为中国法制史上首部具有近 代宪法意义的法律文件,用资产阶级宪法形式为君主专制 制度披上了合法外衣。A. 错误B. 正确2. 北京政府颁布徒刑改遣条例,将清末已经废除的 遣刑重加回复。A. 错误B. 正确3. 法院编制法是清廷模仿资产阶级国家制定的我国 第一个单行法院组织法规。A. 错误B. 正确4. 近代宪法概念,是随着列强的炮舰政策一起,作为西 方文化的一部分传入中国的。A. 错误B. 正确5. 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全书包括制定法和党规党法、蒋 氏手谕。A. 错误B. 正确6. 钦定宪法大纲的制定和颁行导致旧有中华法系诸 法合体的破裂,从而使清末立宪成为中华法系解体的开 端。A. 错误B.

27、正确7. 清朝的修订法律馆由当时对中西法律均有研究的刑 部左侍郎沈家本主持。A. 错误B. 正确8. 太平天国的立法指导思想比较复杂。A. 错误B. 正确9. 解放区民主政权创造了新的刑种,定名为“管制”。A. 错误B. 正确10. 解放区民主政权对六法全书采取了有条件地予 以确认的态度。A. 错误B. 正确05任务讨论主题小组讨论讨论内容(D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特征。(2) 春秋战国时期公布成文法的论争及其历史意义。(3) 如何认识和评价秦朝的经济立法?(4) 中国古代的肉刑种类及其汉朝废除肉刑的历史意义。(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在历史上 的重要意义。(6

28、) 中国封建法律对官僚贵族特权的维护。(7) 如何认识“中国法制史就是一部刑法史"的说法。(8) 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土地立法和婚姻家庭立法的 发展。(9) 中国奴隶制时期和封建制时期历朝主要法典的沿袭。(10) 明朝重典治吏的内容及对今天法律建设的借鉴意义。(11) 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12) 中华法系“诸法合体”是如何走向“诸法分立”的?(13) 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在法制建设上的建树。(14) 如何认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 ?(15) 共产党领导下的宪法性文件和土地立法。每个小组对15道题均应有所讨论,每个成员可以自主选 择一个讨论题做主题发言,并按照要求

29、填写讨论记录表。 表格如下:小组数(5-10人)6人小组成员小组长讨论题目春秋战国时期公布成文法的论争及其历史意义讨论人员讨论时间讨论主持人自我发言提纲(300字以上)进入春秋时期以后,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传统的法律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其不合理性,与新兴地主阶级 的利益相冲突。在形式上保守,内容上陈旧,已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新形势,无法满足新的社会关系发 展的要求。因此,在春秋中期以后,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便在一些诸侯国中出现。其 中最为突出的郑国的“铸刑书"、邓析的“竹刑"、晋国的“铸刑鼎";此外,其他一些诸侯国也进行 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郑国“铸刑

30、书”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铜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二)邓析的“竹刑”邓析是郑国的大夫,公元前530年,综合当时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之上,称为“竹 刑”。最初属私人著作,但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在郑国流传并为执政者所接受,从而成为官方的 法律。(三)晋国“铸刑鼎”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之上,公之于众,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四)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活动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成文法的公布,标志着奴隶制的法律 体系在

31、走向瓦解,封建制法律体系逐步形成。1. 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对传统的法律观念、传统的法律制度以及传统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在夏商周 三代,少数上层统治者奉行“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信条,把法律的制定与施行当做自己的秘密武 器,并运用这种立法和司法的特权来维护上层贵族的世袭统治和各种社会特权。成文法的公布,说明法 律制度已不再是少数人的私产,而应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公开的调节器,传统的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2. 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在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成文法的公布,有利于新兴的地 主阶级将改革的成果用法律形式表现出来,固定下来,为各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靠 的保证。3

32、. 成文法的公布,也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公布成文法,将零散不系统的法律规 范变成相对系统、严密的法律条文,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 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活动,为战国时期及战国以后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其他人员发言摘要(500字以上)A:公布成文法的背景介绍:郑、晋两国相继“铸刑书(铸)”,公布了成文法,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奴隶制法律形态转变为封建制法律形态。那么,为什么成 文法首先在郑国、晋国出现呢?春秋末期,正是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 由于当时各诸侯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而,他们进入封建制的步伐也不一致。 郑、晋两国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向封建制过渡的道路上比其他诸侯国先迈进了一步, 因此,成文法最早在这两个诸侯国出现。B:公布成文法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事件C;宜告了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中国奴隶制法律形态的结束和成文法的诞生,从此,将开始一 种新的法律形态一一封建制法律形态。这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D:成文法的公布对后世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它拉开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