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巩固与练习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巩固与练习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巩固与练习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巩固与练习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巩固与练习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秋期期终七年级语文巩固与练习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涯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shn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3分) 晕眩()哭泣()shn()吟(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的写法是“_”。(2分)(3

2、)“天旋地转”中“旋”的意思是()(1分) A旋转B返回C很快地D毛发呈旋涡状的地方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诵读诗文佳句,能让我们领略到丰富的内涵。读潼关,我们从(1)“_,_”中体会到诗人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读次北固山下,我们从(2)“_,_”中领悟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未来必定更加美好的深刻哲理;读夜上受降城闻笛,我们从(3)“_,_”中体会到征人满怀愁绪的思乡之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我们从(4)“_,_”中感受到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3填写在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在中国古代,稍有文化的

3、人都不会没有读过,_。_,_。在古代典籍里,论普及度之高、影响力之大,论语当居榜首。论语因其言简意赅、句短情长在民众中口头流传也很广泛但通读全书的现代人却不多A BC D4西游记中“紧箍儿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探究下表中唐僧三次念“紧箍儿咒”的不同原因,分析孙悟空的成长与变化。(5分)精读片段探究原因分析人物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唐僧从_处得到紧箍,骗孙悟空戴上。孙悟空疼痛难忍,盛怒之下,欲害唐僧,唐僧念咒自卫。阅读西游记整本书,你

4、会发现唐僧念紧箍儿咒的次数越来越少,可见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孙悟空_(概括情节)时,_(人物性格)的唐僧念咒加以阻止。沙僧果起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师父面前辨个真假去。”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唐僧为了_而念紧箍儿咒。5少年正是读书时,学校准备组织“好读书,读好书”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

5、,请补充完整,注意句式整齐。好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_。(2分)(2)【调查读书现状】初中生读书现状调查表年级调查项目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2小时0.5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27.8%35.8%45.6%分析上面表格,你的结论是:_(2分)(3)【思考读书收获】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作者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够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形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自己感受到的、切切实实的

6、收获。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重点应该落在哪里?_(2分)(4)下面是某同学撰写的社区阅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其中有多处语病,请指出两处并提出修改意见。a大众阅读作为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一直受到各方关注。b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我们社区居民的纸质阅读量和数字阅读量呈现双升趋势。c阅读的目的,不但长知识、增技能,而是让人成为更加完美的人。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关键在于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2分)_处,修改意见:_处,修改意见:_二、现代文阅读。(25分)(一)会飞的太阳(17分)丁立梅一去一个老宿舍区找人。老宿舍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的。(A)平房,一字排开,隔成一

7、小间一小间的。每一小间里,住一户人家,一家老小,都挤在这一小间里。邻里不消说鸡犬相闻,就是彼此间轻微的呼吸,都能听得见。当然,这都是从前的事了。如今,这些老房子蜷缩在几幢高楼后,终年难得见到阳光。屋顶的瓦片上,爬满了岁月的绿苔。草也跑来凑热闹,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聚集在屋顶上,春天绿着,秋天黄着。墙壁上涂抹的白石灰,早已斑驳得不成样了,露出大块大块难看的伤疤。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一俟羽翼丰满,立马就飞了。他们飞走后,再不肯回头。留守在老房子里的,就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老人们念旧得很,住惯了的老房子,已然成了他们的亲人,难丢难舍。我去时,是冬天。冬天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漏下一

8、点两点来。我看到几个老妇人,怀里捧着棉被子,在那一星点的阳光下,展开,一边拍打,一边闲闲地说着话。阳光移开去了,她们就又捧着棉被子跟上去。她们看到诧异地站在一旁的我,笑了,对我解释道:“我们在赶太阳呢。”脸上是一派的安宁祥和。赶太阳?多好的一个词语!(一问一感叹,隐藏着从“怔住”到刹那感悟的激动与欣喜。)我在这个词语前怔住,从此铭记在心。每当我觉得湿冷清寒,觉得灰心失望,我就把这个词语掏出来,暖一暖。人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追求,才能获得你所需要的温度。二连续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滴答个没完没了。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是潮乎乎的人了。南方的梅雨天,总是让人难耐。小

9、孩子却没有这样的感觉,雨天里他们照旧玩得兴高采烈。(B)他们穿了雨鞋,偏寻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击起水花一朵朵,他们乐得哈哈笑。五岁的小侄儿,也跟着别的孩子,去踩洼地的积水玩,不时快乐地尖叫着。他还叠了一些小纸船去放,边放边唱着别人不懂的歌。又一阵雨来,他被“捉”回家。他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姑姑,你有彩笔吗?我想画画啦。”我赶忙找了纸笔给他。他握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大刀阔斧”,大词小用,让人忍俊不禁。)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屋顶上都开着。我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窗啊?”小人儿告诉我:“是为了让小猫小狗进来呀,还有小鸟进来呀,还有小兔子小熊进来呀”我失

10、笑不已,小人儿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他又开始画树和花。树们杂乱无章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有躺着睡觉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子似的挂着。问他:“哪有树是这样长的?哪有花是这么开的?”小侄儿不屑地一撇嘴,答:“本来就是这样长的呀,本来就是这么开的呀。”他埋头继续画着,大笔一挥,他的笔下,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太阳的光芒从天上一直拖到地上,把房屋罩住了,把树和花朵罩住了。他再唰唰几笔,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我问:“太阳怎么长了翅膀呢?小侄儿头也不抬地说:“太阳本来就有翅膀啊,下雨的时候,它飞出去玩了,一会儿,它还会飞回来的。”我被他的话击中,愣愣地看着

11、他。小人儿却无知无觉,继续沉浸在他的笔下。原来,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的,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长了一对会飞的翅膀。(选自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有删改)6简要概括本文所写的两件事。(4分)7一位同学认为,阅读时需要关注那些看似平常,实则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他已做了两条批注,请你在段的画线句中选择两处,补写批注。(4分)8学习全文后,老师请一位同学用恰当的情感和语气来朗读第段。你认为下面哪一项是最恰当的?请选择并阐述理由。(3分) A温情,舒缓 B同情,沉重 C愤怒,激昂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草也跑来凑热闹,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聚集在屋顶上,春天绿着,秋天黄着。墙壁上涂抹

12、的白石灰,早已斑驳得不成样了,露出大块大块难看的伤疤。10结合全文,“会飞的太阳”的内涵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两个部分看似毫不相关,但实有内在联系。 B老房子的斑驳与破败等看似悲凉的场景,小孩子的纯真无忧,也都被“会飞的太阳”给予了温暖和温情。 C老房子里的年轻人,羽翼丰满就飞走了,让作者觉得老房子湿冷清寒,灰心失望。 D题目“会飞的太阳”给予读者的力量:阳光、温暖、积极、向上。(二)拦路虎(8分)初学古文,势必会遇到一些文字障碍,这就好像是遇到了拦路虎。有的人见了被吓倒而退缩,不再读下去;有的人见了就千方百计努力擒住它、降服它,扫清障碍向前,顺利地读下去了。有些完全陌生的难解

13、语词,现代汉语中见不到或很少见到,这倒是不难对付的。翻检词典、查看注解、请教旁人,都是解决的办法。有些看起来很熟悉,似乎并不难解的语词,现代汉语中也是常见的,往往是“拦路虎”。这种难以觉察的潜伏的“拦路虎”,字面上同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相同,而在意义和用法上相差甚大。学古文,接触古汉语,特别要留意提防这种“拦路虎”。例如世说新语*政事门记载东晋陶侃搜集竹头木屑的故事,其中有一句说:“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厅堂)前除雪后犹湿。”粗粗一看,这句里没有不识的字,各个语词都是常见的熟悉的。其实这里也有“拦路虎”。例如“积雪”和“除”,并不就是堆积的雪和扫除的意思。这里的“积雪”指接连下雪,“除”指

14、台阶。这个“除”同古话常说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除”含义相同。不解决这两个障碍,误以为堆积的雪放睛,就不通了。误把语句读成“听事前/除雪后/犹湿”就歪曲了原意,应读成“听事前除/雪后犹湿”。古人形容写诗作文的人才气高、文思敏捷,常说“笔不停辍,文不加点”。不少人以为“文不加点”就是文章一气呵成不加标点。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古人著文本来不用标点符号,无所谓加不加标点,不过,才气高、文思敏捷的人写出东西来句读倒是分明不乱的,决不至于点不断、读不断的。原来这里的“点”乃是涂抹、涂改的意思。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史通有点烦一篇,意思就是把多余烦琐的语句涂抹掉。看,这小小的一个“点”竟是只潜伏的“拦路

15、虎”!杭州有一个名胜叫虎跑泉,相传有个和尚到此没有水喝,于是有二虎跑地作穴,泉水就涌出来了。虎跑泉由此得名。这个“跑”就是刨挖的意思。不少游客不加思索地以为虎跑的“跑”是奔跑的意思,其实老虎并没有奔跑,有只潜伏的“拦路虎”倒是跑出来了,它没有被擒住、被降伏,但是人们往往心安理得,以为很安全,没有关系。可见,潜伏的“拦路虎”比一望而知的“拦路虎”更加值得注意,为害很大,常常妨害了对文义的理解而人们还不能觉察,这种“拦路虎”最爱找粗心大意者的麻烦。粗心大意者不认真,不细心,满不在乎,自以为是,于是常常出岔子。这种学习态度上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种“拦路虎”,而且是危害最大的“拦路虎”。11选文以“拦路

16、虎”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分)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写到的几种“拦路虎”,所指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B选文所举的例子丰富、典型,有说服力。C选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D选文观点明确,对我们学习古文具有指导意义。13在古文学习中,我们常会遇到潜伏的“拦路虎”。请再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3分)三、古诗文阅读。(1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17、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诚子书)【乙】一日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节选自曾国蕃诚子书)【注释】天君:旧谓心为思维器官,称心为天君。14解释加粗词。(4分)(1)非宁静无以致远致_(2)险躁则不能治性治_(3)年与时驰驰_(4)将复何及复_15下面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B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C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D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1

18、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遂成枯落,多不接世17甲乙两文都谈论到修身养性的方法,甲文认为“_”是修身养德的基础,乙文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_”。(用原文的字词填空)(2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819题。(4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8秋词和天净沙·秋思同是写秋,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2分)19两文在写作上的突出手法是什么?(2分)四、写作(50分)20(1)生活中总有值得我

19、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请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引路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021年秋期期终七年级语文巩固与练习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xuànqì呻(2)悬涯悬崖(3)A2(1)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3B4、观音菩萨打白骨精人妖不辨辨别真假孙悟空由冲动、急躁、易怒日趋成熟、稳重、理性。5(1)让思维变得缜密(让视野变得开阔、让思想变得高尚、让修养变得纯洁)(2)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3)让读者有阅读收获。(4)c“而是”改为“而且”d去掉“能否”6老妇人“赶太阳”:追着阳光走,阳光走到哪里,就把被子晾到哪里。小侄儿画太阳:画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