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春季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第卷 选择题(31分)一、(10分,每题2分)1、 下面加粗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逊(xùn) 诘责(jié ) 绯红(fi) 文绉绉(zhu )B稽首( q ) 炽热( zhì) 睥睨( pì) 脂粉奁( lián )C媲美(pì ) 挑衅(tio) 狩猎(shòu) 吞噬(shì)D. 门楣( méi) 招徕(lái) 家醅(pi ) 即物起兴( xìng) 2、 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莫衷一是 精巧绝伦 沧海桑

2、田 众目睽睽B纹丝不动 彻夜不寐 长吁短叹 盛气凌人C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正襟危坐 冥思暇想 D龙吟凤哕 囊萤映雪 合辙押韵 孤陋寡闻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请永远保存向往和平、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的美好愿望,反对战争、专制和 恐怖主义。 B弘扬优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C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万 分自豪。 D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4下列句子加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一”当天,广州多个公园人山人海,登白云山的市民摩肩接踵。B地洞里悬空的截肢“手术接力赛”,被

3、称为四川地震救援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次。C“骑楼”最有岭南建筑文化特色,是城市安全的港湾,进入“骑楼”,安全感油然而生。 D如果没有异想天开、痴心妄想的创意,人类社会怎么会有今天的高速发展?5、下面句子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语,出于孟子·公孙丑下。B、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的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C、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D、在宁波,我要去的地方是很多的,因为我认为这里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我眼中最美的。二、

4、(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古建筑中的石狮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大约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狮子也成为人们信仰中的一种图腾,被视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并与龙凤攀附在一起,成为威镇八方,唯我独尊的王权与胜利的化身。因此,人们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时,总喜欢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 石狮既作为艺术装饰作用的守卫之神,又能显示主人身份的高贵。在古代,设置石狮子有一定的规矩。一般门东边的狮子,脚边踩一只绣球,象征威力,为雄狮,俗称"狮子滚绣球";门西边的则脚下抚一只幼狮,寓意子孙昌盛,为母狮,俗称"太狮

5、少狮",这已成为一般建制。但是,狮子头部的鬈毛疙瘩却不得随意雕刻,鬈毛疙瘩的数目,是象征封建官府等级的标志,其数量越多,则主人官位品级越高。一品官或公、侯等府第前的石狮头部有十三个鬈毛疙瘩,谓之"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的石狮鬈毛疙瘩,则要逐级递减,每减一品就要减少一个疙瘩,七品官以下人家的府第就不准安放这种石狮。 狮子底座花纹的雕刻也有学问,正面雕刻瓶、盘和三支戟,象征着"平升三级";右面刻有牡丹和松柏,象征"富贵长春";左面刻的是"文房四宝",象征"文采风流";背面雕刻"八

6、卦太极图",象征"镇妖驱邪"。 石狮子作为艺术形象引入建筑,其雕刻艺术在历史上广泛发展,正如建筑一样,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在汉代,石狮雕刻已出现,那时雕狮身上生着双翼,古拙神奇。在曹操筑的铜雀台旧址,曾发现一对附着门柱上的石狮,这种石狮明显可以看出受西亚雕刻的影响-狮子身上生着双翼。后来随着真狮子的传入,石狮子的形象才没有双翼,但朝昂扬威猛形态发展,在古都南京和它的周围,留下许多南朝留下的墓葬石刻,称为"六朝石刻",其中狮子占了很大比例,这些石狮线条简洁,高大威武,强劲有力,很好体现了护卫者作用。隋唐时期,石狮趋向写实,工艺精巧,使狮子

7、造型艺术出神入化。宋代以后,狮子造型趋向秀丽。清末政治腐败,狮子转向温顺柔媚之态,失去了原有的气势和神威。 民间传说狮子爱玩"夜明珠",因而至今石狮子口中多半含有一颗能活动又掉不了的圆球。今天的石狮子又赋予新时代意义,石狮子又在街头,桥上石柱、楼宇、公园门前广泛出现,成为威武和健美的象征。现代石狮造型生动逼真,千姿百态,刻工娴熟,线条圆润流畅,身躯雄浑威武,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6、下列对建筑中石狮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石狮是安放在宫殿、陵墓、府第等地方,代表地位、象征富贵的吉祥物。B、在古代,石狮是既具有装饰作用,又能显示主人身份的高贵的守护神。C、石狮是随

8、时代发展,艺术风格不断变化,逐步由注重内涵走向注重外形的艺术形象。D、在新时代,石狮又广泛出现在街头、桥上石柱、楼宇、公园门前,成为威武和健美的象征。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古代,设置石狮的一般建制是:门东边为雄狮,门的西边为母狮。B、古建筑石狮的雕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中国民俗文化的成分。C、石狮的鬈毛疙瘩标示主人官位品级,品级越高,疙瘩越多,七品以下人家不得安放石狮。D、汉代石狮古拙神奇,南朝石狮线条简洁,隋唐石狮工艺精巧,清末石狮温顺柔媚。8、下列对本文的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石狮为说明对象,依次介绍了石狮的起源、文化内涵、雕刻艺术及其发展。B、第

9、四段按时间顺序,说明了从汉代到清末石狮雕刻的形象与内涵的发展。C、本文说明语言自然朴素又不失科学准确,把古老的文化现象说得清楚明了。D、本文采用了下定义、作比较、引用的说明方法,准确、全面地剖析了石狮的雕刻艺术。9、人们在修建宫殿、陵墓、桥梁、府第及房屋建筑时,总喜欢安放上栩栩如生的石狮子,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B、是艺术装饰作用的守卫之神。C、狮子成为人们信仰中的一种图腾,被视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并与龙凤攀附在一起,成为威镇八方,唯我独尊的王权与胜利的化身。 D、是威武的象征。三(9分,每题3分)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10、,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11、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观:景象 B去国怀乡 去:离开C春和景明 景:日光 D沙鸥翔集 集:集中1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而或长烟一空 B 感极而悲者 或异二者之为 此乐何极 C 前人之述备矣 D 属于作文以记之古仁人之心 不以物喜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 A选文第、段细腻地写景是为了表达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 B选文第段“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 C选文主要表现了整理对被贬谪的滕子京安慰、劝勉的态度。 D选文

12、主要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第卷(非选择题,共89分)四13、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日星隐耀,山岳潜形。(2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分) 14.填空。(4分)(只需选作四题,每题1分)(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 。(3)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4)风花雪月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如 “山回路转不见君, ”是岑参雪天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5)今年4月,国家出台了国策十条,要努力

13、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两句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1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全诗表达了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做简要分析。(3分)答: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5分)       

14、60;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1)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2)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里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3)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4)它长在一堆

15、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5)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6)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

16、,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7)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8)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

17、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9)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颗榆树而感动。 (10)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11)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12)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13)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 (14)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当初砖每块五分,现在涨到三毛七。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用砖,要活成精呢

18、!” (15)我看见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16)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17)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16.文中描写的这棵榆树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4分)17.文章第(7)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18.文章结尾段表现了整理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9.了解全文,结合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悟。(3分)6、 (11分)20. 、下面是一片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3分)汶川蓥华镇中学七年(1)班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她说:“在下面,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另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叫罗瑶的女孩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睡着,结果她战胜了死神。21、 模仿例句,把句子写完整。(2分) 例句:0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0是一只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