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1、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从诗歌意象入手, 领会其象征意义。2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从中传达的情感和主题,提高阅读和 鉴赏诗歌的能力。3 3、情感目标: 从意象和语言中情浓意深的形象美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感,深入理解和把握诗歌主题。第一课时:我爱这土地【设计意图】 : : 我认为解读诗歌的钥匙是诗歌意象,所以这堂课就紧抓住诗歌的意象入 手,通过朗读和赏析来深入体味诗人所深蕴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走近诗歌、 解读诗歌。【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国
2、近现代史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屈辱史、 一部苦难史、 一部血泪史。 艾青作为中国 现代诗歌史上重要的诗人, 他就用他的诗歌记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悲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二、资料助读1 1、艾青(1910191019961996),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和老师 很有些渊源,不仅是老师的老乡,而且老师所读的中学就是艾青中学, 又叫大堰河中学。艾 青 19321932 年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 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艾青是继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1985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
3、最高勋章。作品有大堰河 北方 向太阳 黎明的通知 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2 2、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正是风雨飘 摇的 1938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日寇的铁蹄正肆 意践踏着祖国的大地。面对山河破碎、国土沦丧,诗人是无法抑制他那拳拳的爱国情的。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感受和体味这种炽热的深情。三、朗读品味1 1、 指导: 朗读诗歌要注意语气和语调, 注意停顿和重音。 这首诗是自由诗体。 艾青提 倡诗歌的“散文美”,提倡单纯的口语, 无固定的节律, 不受韵脚之限。诵读时要着重体会 出诗中感情起
4、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2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朗读来划分节奏停顿和重音。女口:为什么 我的眼里 常含泪水?因为 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2 2、范读欣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人的感情:要注意用激昂悲壮的语调读出昂 扬、深沉的语气。)四、合作探究(一)鉴赏指导:【提问】:拿到一首诗歌,你会怎样去入手赏析它呢?【指导】:“意象”意为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即意+ +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 是诗打开歌的一把钥匙。 钱理群曾说: “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 自己的意象: 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观察与认识, 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 想与感情。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
5、地与太阳。”(二)捕捉意象:1 1、 我爱这土地中运用了哪些具体意象?最核心的意象是什么?2 2、 作者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不妨一起来探讨一下象征意义和深蕴。(1 1)“鸟”意象的深层蕴涵【思考】:1“鸟”的形象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借鉴了歌德的“假如我是一个歌者”) 。诗人以“鸟”自比, 把诗人的歌唱比喻为鸟 的鸣叫,一般说来鸟鸣叫是欢快的那, 但在这首诗里, 诗人的歌唱却带着一种时代的沉重:“嘶哑的喉咙歌唱”。它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 “悲哀的诗人”(诗人自称)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2一般对自己挚爱的事物进行赞美, 我们多爱
6、用甜美的嗓音、 婉转的喉咙进行歌唱, 但 艾青为什么说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啊?因为诗人一直在为这片土地、 为这民族不停的歌唱, 也正因为有着深重的痛苦, 他的喉 咙从嘹亮的声音一直歌唱到声音嘶哑,这就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的爱是坚定的、深沉的。 一种杜鹃啼血的决绝! “嘶哑”一词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 传递 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诗情。让我们看到了诗人那杜鹃啼血般的悲愤的爱国者形象。3【改一改】:能否把第一句改成“假如我是一只鸟 /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鸟“ 也应该” “歌唱”,更何论一个被“这土地”哺育成长的人呢?4以“鸟”自比, 在中国传统诗歌里, 素来也是
7、诗人常用的一种手法。 传说古代的蜀国 有望帝,禅位后逃亡, 后来蜀人闻杜鹃啼鸣而思望帝。 而且,杜鹃的喙为红色, 便又有了“泣 血”的传说。杜鹃的啼叫便寓含着乡愁与家国之思。“杜鹃苦啼, 啼血不止”:更是成为悲 痛呼号的著名比喻。 诗人在杜鹃鸟的啼鸣中感受到的忧患意识, 他们面对国家与民族的悲惨 命运, 伤时忧国,忧心3忡忡“国破山河在”、 “恨别鸟惊心”的悲痛。 那种能够唱出欢 乐之歌的报喜鸟, 他是一只像杜鹃鸟那样, 在他的泣血的啼鸣中, 寓含了对祖国的北方的土 地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的深沉悲痛, 诗人是为祖国而歌, 为民族的苦难而歌, 为人 民的痛苦而歌。 因此,在这一节的结尾,
8、诗人又以沉痛的心情, 写下了极为沉痛的诗句: “ 然后我死了, / /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 联系在一起,誓死忠诚于祖国的决心。(2)“土地”意象的深层蕴涵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 土地与太阳。“土地”的意象里, 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一一大地 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拓展补充】: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7.12.281937.12.28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 地跟随着 / /伸出寒冷的指爪 /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语言 /
9、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中国的路 /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 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 /像这雪 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中国 /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 的温暖么?1这只痴情的“鸟”,他所歌唱的是“土地”。这“土地”所象征和承载的是什么? “土地”就是祖国的化身, 是诗人直接面对着的具体形象。 “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意象寄托了他对眼前遭受苦难、山河破碎的祖国命运的忧思。2意象“河流”、“风”、“黎明”又象征什么呢?“永远汹涌着”的“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抒写了人民的悲愤和
10、激怒, 象征抗争力量的风起云涌和不屈不挠。 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是苦难人民 的抗争胜利希望的“黎明”。诗人从这些弥漫着悲凉氛围的大自然的景象中, 感受着时代的苦难。 在他的眼前, 一切 自然景物都被笼罩上了一层悲剧色彩。所谓“感时花溅泪”,是诗人把自己对时代的感受, 转化为景物的形象特征。所以仅仅歌唱还不够,死了还要埋葬在土里,投入这片土地之中, 与大地融为一体,生于斯,歌于斯,死于斯!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 隐含着的是诗人对民族苦难的理性的思考, 他感觉到的是民族的 不屈精神,是我们永远不会退却和倒下的坚强意志。“打击”“悲愤”“激 怒”“黎明”,这一情感的变化过程,正表现出
11、了诗人在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的时候, 并没有沉浸的悲观与绝望之中,他对土地的深挚的爱,也就有了更深的内涵。3拓展: 诗人自称是“悲哀的诗人”。 艾青的忧郁, 同许多伟大作家一样, 源自民族罹受的苦难。 这里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有博大的历史襟怀,有浓烈的爱国真情!别林斯基说: “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和依赖自身而伟大, 他既不依赖自己的痛苦, 也不依赖自己的幸福; 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植根于社会 和历史的土壤里。”4(3 3)结尾:浓缩着诗情的意境升华 思考:我爱这土地结尾与第一节和主题有着怎样的联系?诗人在把感情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激情终于迸发, 凝结成为广为传
12、诵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唱出了诗人爱国之情的最高音。诗人在 结束全诗的时候, 从“鸟”的比喻中超脱出来, 自己站到了读者的面前, 由“比兴”而转为 直接的抒情。“为什么?” “因为”这种句式组合,直抒胸臆,情如潮涌,酣畅淋漓。诗人以良知之笔写出了一个在苦难中挣扎的民族对遭受日寇铁蹄践踏的国土刻骨铭心、 至死不渝的爱。第二课时乡愁一、新课导入“乡愁”是台湾诗歌文学永恒的母题。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 政治原因, 在台湾诗歌史 中乡愁诗有着重要的位置,涌现出了一大批像余光中、郑愁予、洛夫等这样的优秀的诗人。 他们都以诗歌表达对故园的思念,抒发渴望回归祖国怀抱的
13、情感。我们不妨先来看一首著名的乡愁诗,是 19791979 年洛夫在余光中的陪同下参观了落马洲之 边界,写下了边界望乡赠余光中:“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 / 乱如风中的散发 /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 /一座远 山迎面飞来/ / 把我撞成了 / /严重的内伤 / 病了病了 /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惟一的一朵 /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 /飞越深圳 / /又猛然折了回来故国的泥土 / /伸手可及 /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手冷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余光中的乡愁, 也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因为它的经典早
14、已被人 普曲传唱,我们不妨先来欣赏这首深沉感人的著名歌曲乡愁。二、其人其事余光中:19281928 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现居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和诗评家。毕业 于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1948 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诗歌代表作有乡 愁、乡愁四韵、白玉苦瓜、碧潭、春天,遂想起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 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 比喻奇特,含蓄隽永。这首诗写于 1972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三、 朗读品味1 1、指导:仍然先按照自己的朗读先划分节奏,标出重音,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给诗 歌划2 2、分四组朗诵。注意模仿节奏、重音、诗歌
15、感情。3 3、我们来听听近 8080 高龄的余光中自己是如何原汁原味地朗读这首诗歌的。四、 赏析探究51 1、读完听完整首诗,你的头脑里剩下哪几个什么词语?2 2、复习:“意象”一一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余光中是怎样将抽象情绪转化成具体 可感的形象的?作者巧妙的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 对应物。3 3、乡愁是如此的深沉浩淼又难以言传,如果是你来表达这种时时袭上心头又挥之不去 的情感,你会选择什么意象来物化这种情绪呢?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种意象(对应物)。【提问】:意象选择好就可以了吗?诗人以时间的发展贯穿组合起了不同的空间,这四个意象对应的是人
16、生的四个阶 段,借这四种意象和四个阶段来表达了内心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和眷恋。4 4、这对应的人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一一长大后一一后来一一现在,他们有什么 共同特征吗?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 (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长大后的夫妻分离(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后来 的母子死别(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一一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一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了一个群体的家国之思。全诗的结尾暗含了渴望
17、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5 5、类似的|托物寄情|在余光中其他的诗作里也时有所见。如:白玉苦瓜:“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 不留下”类似的例子还有当我死时:“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6 6、乡愁应该是凝重的,但诗中为何却说“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作者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淡写来使乡愁浓缩于 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反衬出乡愁 的浓烈。比大肆宣泄要来得有力量,来得引人共鸣!7 7、大家一起再有感情地朗诵一遍,并说说你感觉到了这首诗有
18、哪些明显的艺术特点?1鲜明强烈的音韵美。根据抒情需要,诗人用了复沓手法。全诗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 抑扬顿挫、6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2对称和谐的整饬美。因为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不同于我爱这土地的自由诗体。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是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9479.1-2025移动实验室第1部分:通则
- 2025-2026学年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温泉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护理学的创新思维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必考知识试题及答案
- 执业医师考试学习策略监控与调整试题及答案
- 常用抗生素知识点回顾试题及答案
- 备考2025年中国文化概论行政管理考试的必修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考核机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解读
- 2mm土工膜长丝土工布检测报告合格证
- 一年级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拉美文化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 体能科学训练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T_CHES 18-2018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
- 固化飞灰填埋工程施工方案(共16页)
- 电力定额问题解答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