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设计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设计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教学目的:1 1 透过在烈日和暴雨下为生活而痛苦挣扎的形象,认识旧社会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社会根源。2 2、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绘。二、教学重点:!、透过在烈日和暴雨下为生活而痛苦挣扎的形象,认识旧社会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社会根源2 2、理解和运用环境描写的“多角度”、“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的方法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方法:阅读法、圈点勾画法、点拨法五、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让学生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描绘在炎炎烈日和大雨中的感受,由此引入文中。(二)介绍作家及与选文有关的原著情节。1 1 作者简介:老舍

2、,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生于18981898 年,满族人,住北京,一生爱憎分明,用严肃的态度勤勉创作, 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2 2介绍骆驼祥子中与选文相关的原著内容。祥子原是农民,早年丧失父母,1818 岁带着使不完的力气和希望来到北京谋生,他是一个不甘受人摆布的强者, 决心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得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然而他经过三年奋斗用血汗钱换来的第一辆车,才拉了半年就被兵匪夺去,第二辆车的钱又被国民党的一个 侦探敲榨一空,选文部分就是他两度失车后,满怀再挣一辆的希望的情节的继续,他为此忍受了诸多的苦难,我们今天要

3、学的便是他受到的诸多苦难中的一个镜头,以后的情节发展是:命运再次捉弄了祥子,他的第三辆车,因妻子难产死去而被迫变卖,从此,他孓然一身,万 念俱灰,终于被旧社会的恶势力吞没,变成了一个消极混世的心屈从于命运摆布的没有职业 的城市游民。现在,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看一看祥子为了生活,是怎样在恶劣的环境中痛苦挣扎的。(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1、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例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2 2、 理清故事情节,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2第 1 1 7 7 节是课文的第一部分, 写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情景,第 8 81717 节写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的情景。(四)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1 1、 烈

4、日下:写祥子在烈日下备受煎熬。(1 1)齐读第一段,找学生概括六月十五那天的天气特点,如何描写的?“闷、热”“天热的发了狂”是总写, “狂”写出天热的异乎寻常, 接着作者分别写太阳, “灰 气”和“灰红的”天空,点明天气之“闷”。(2 2)第二段更为具体地描写天气炎热。1街上景象。2车夫活动。(3 3 )在烈日下,祥子的命运如何呢?划出刻画祥子矛盾心情的语句。例如:有些胆怯一一想拉一一不敢再动一一出去试试一一懒得张罗一一却又去拉车。问:这里作者在刻画祥子矛盾心理的同时也穿插了景物描写,上文有有哪些与什么不 同?起什么作用。比开头两节又进了一层,着力描写日光之“烈”。这里烘托烈日的暴烈和祥子拉车

5、的感受紧密结合起来,以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内心 活动,2 2、 在暴雨中,祥子的命运又怎样呢?1人们常说“山雨欲来风满楼”, 那么在暴雨来临前作者是怎样写风的?请同学快速 默读 (& & 9 9、1010)小节。借助写柳枝的动态变化来写风的变化进程和具体情态。2那么柳枝又是如何变化的?微动一一摇摆一一狂舞。3由此可以看出风是怎样变化的?微一一大一一狂。4欣赏暴雨: 用一句话概括雨的变化:雨量T雨点T雨道T水世界。5作者如何扣住“暴”字来描绘这场大雨的?提示:a.a. 天色变化(极亮极热黑夜似的)。b.b. 开始下雨的情景。(风、闪、雨)c.c. 暴雨的到来。(柳、土、雨道)d.

6、d.进一步写狂风过后暴雨倾泻的情形,3提问:画出这里的比喻句,体会好处:作者用“射起无数的箭头”说明雨又急又猛,拍打在地上,水花四溅,恰象“射起无数的箭头”,写得形象贴切,至于“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写得更为生动,请大家想 象一下,暴雨狂泻,房屋上的积水溢出屋檐倾泻而下不就象万千条哗哗的瀑布下注吗?这样 的比喻暮声绘状,形象点明了雨之“暴”,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6小结:在暴雨下,同样带给祥子的是“艰难、痛苦”。祥子的痛苦就是千千万万人民的痛苦,这仅仅是“烈日和暴雨”带来的吗?(五)领会文章的主旨1 1 我们一起看文章结尾部分,结尾提到坐车人,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坐车人呢?刻画了人与人的冷酷关系,点明社会背景。祥子在暴雨浇身的情况下想找个地方避一避,却遭到叱骂,车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正说明这个社会的黑暗,祥子的遭遇也正是旧社会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一个 写照。祥子所受的苦难,从根本上说,并不是恶劣天气造成的,而是黑暗的社会制度造成的。2 2、总结课文: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景物不惜笔墨作了具体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