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2022年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小古文阅读。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这番话是写_的。在这段话里,他谈到的读书的要诀是:_、_、_。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2)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_3“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这句话是用来形容:_4为什么说“此三者缺一不可”?_2.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2、。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节选自少年中国说)1选文的第一段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找出这些事物后填空。河流2选文中“_”这个词语表示将来会大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写一个和“前途似海”一样带有“似”字的四字词语:_3朗读选文第二段时的语调应该_(轻柔 低沉 高昂)些,理由是_4选文第一段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结合你的理解用线连一连。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象征着少
3、年中国顶天立地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象征着少年中国突然崛起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yì)世
4、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w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有删改)(注释) 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文学家。洛:洛阳。通:通报,传达。我是李府君亲:我是李府君的亲戚。李府君指李元礼。仆:我,古代谦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过去我的祖先仲尼(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老子)为师,这样看来,我家和您家世世代代友好往来。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李元礼和宾客们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踧
5、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1孔文举说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的理由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2“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字面意思是“我猜想您小的时_”,言外之意是说陈韪_。3读了这篇文言文,你认为孔文举是一个怎样的人?_4. 课外阅读。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乃入城。注释:执竿入城选自笑林,鲁: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一带。计无所出:指想不出办法。计:办法。俄:不久,一会儿。老父:老人。父,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中截:从中间
6、截断。遂:于是,就。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_亦不可入 _遂依而截之 _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5.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虎求百鲁而食之()A.设法得到 B.恳求,乞助C.需要 D.寻找2天帝使我长百兽()A.替,让 B.出使 C.派,差遣
7、0;D.用3天帝使我长百兽()A.管理,治理 B.生长,发育 C.增加 D.排行第一4兽见之皆走()A.失去原样 B.跑,奔跑 C.通过 D.走路,步行5“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6百鲁看见老虎和狐狸皆走的原因是_。7这篇寓言故事讽刺的是_的人。6. 阅读生动的寓言故事,完成下面小题。玄鹤献珠哙参,养母至孝。曾有玄鹤,为弋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养,疗治其疮,愈而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参焉。(注释)玄鹤:黑鹤。玄:这里指黑色。哙参(kuài shn):人名。为wéi:被弋(y
8、36;)人:射手。弋:用带绳的箭射鸟。穷:困窘。疮:伤口。之:代词,它,指鹤。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养母至孝(孝顺) B.参执烛视之(拿着)C.各衔明珠(衔接) D.以报参焉(报答)2下列内容不符合原文表达的一项是( )A.哙参是一个非常孝顺母亲的人。B.有一只玄鹤被射伤向哙参求助,哙参收留并治好了它,可见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C.在一个夜晚,哙参拿着烛火看门外,只见一只玄鹤衔着明珠,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D.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3短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事情的起因是:黑鹤被射手射伤;经过是_;(简要概括)结果
9、是黑鹤们送给哙参夜明珠做为报答。7. 阅读理解。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 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跨 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 辟)(历 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
10、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1把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用“”标出来。2用“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比作_,说明了_。3老虎进攻的招式是_、_、_,武松应对的方式是_、_、_。4武松在面对老虎的进攻时,连续三“闪”避其锋芒,从这个“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5武松不直接正面同老虎进行搏斗的原因是( )A.老虎太凶猛了。 B.武松害怕了。C.武松是在避其锋芒,耗尽老虎的力气,挫伤老虎的锐气,再寻找时机打虎。6从文中可以看出武松是个怎样的人?_8. 小古文阅读训练
11、。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11文中所写之人的特点是_。作者是通过对他的_描写来体现的。22写出你对加点字的理解。见人裳尾为火所烧:_欲言恐君性急:_3写出下面这句话的意思。我道君性急,果然。_9.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涉:渡。遽:急忙,立刻。
12、契:刻。是:这儿。求:寻找。1参考注释,翻译下面的句子。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_2下列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杨氏之子3这篇古文的内容可用成语“_”概括。从修辞手法上看,最后一句是_句。4对这篇古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B.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考虑到事物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不能墨守成规。C.楚人找不到剑是因为水流太急,把剑冲走了。10.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xúndùn)与矛者,誉之曰:“吾(wúw)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y
13、249;r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f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_5学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11.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
14、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选文的作者是_代的_。2解释下列字词盖:_ 恒:_ 自足:_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_,缺之则_;二者是_,缺之则_;三者是_,缺之则_。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_12. 阅读理解。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15、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舍:舍弃,抛弃。不,通“否”。委:丢下,舍弃。引:拉。顾:回头看。1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去:离开 乃:就,于是B.去:去掉 乃:才C.去:离开 乃:才D.去:去掉 乃:就,于是2选出下列句子意思正确解释。(1)待君久不至,已去。(_)A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B您等了我父亲很久他却还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C我父亲没有等您,已经离开了。D我父亲等了您不久,已经离开了。(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A朋友感到生气,
16、下了车想去拉扯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B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C朋友感到高兴,下了车想去和元方握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D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扯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A和别人相约同行,却相互推诿后离开了。B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C和别人相约同行,却和其他人先离开了。D和别人相约同行,却委托别人来,自己先离开了。3选一选,在括号中填上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A陈太丘的朋友 B元方 C陈太丘(1)(_)过中不至(2)(_)去后(_)乃至4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_和_两个人
17、,通过对比描写,突出了_聪明、勇敢、识礼、有节,_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的性格特点。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孔_曰:“_。”儿应声答日:“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_)文中的“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_)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股份分配协议书
- 共建大数据学院协议书
- 金属回收调价协议书
- 醉酒死亡补偿协议书
- 销户车辆卖车协议书
- 解除制作合同协议书
- 尿痛护理措施
- 遣散员工补偿协议书
- 酒店合作框架协议书
- 银行终止扣款协议书
- DBJ04-T 312-2024 湿陷性黄土场地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标准
- 《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的辉山乳业公司财务舞弊案例探析》15000字(论文)
- 法人担保书范例
- 2025年1月浙江省首考高考英语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听力原文)
- 大厨教你做菜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 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大一笔记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MOOC】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财务会计-淄博职业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机场安检液态物品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