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金榜课件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概念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力。2.2.原因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能力。3.3.调节基础调节基础_。4.4.特点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_。保持或恢复保持或恢复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限度限度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种类种类: :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生态系统抵抗_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能_的能力。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
2、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生态系统在受到_因素的破坏后因素的破坏后_的能力。的能力。外界干扰外界干扰保持原状保持原状外界干扰外界干扰恢恢复到原状复到原状(2)(2)提高措施提高措施: :控制对生态系统控制对生态系统_的程度的程度, ,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 ,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 ,实施相应的实施相应的_投入投入, ,保证生态系统保证生态系统_的协调。的协调。干扰干扰物质、能量物质、能量内部结构与功能内部结构与功能1.(20091.(2009广东广东T16A)
3、T16A)心猿意马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心猿意马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分析分析】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 ,心里东想西想心里东想西想, ,安静不下来安静不下来, ,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心理现象, ,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20082.(2008广东广东T18A)T18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 )【分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过程来传递的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过程来传递的, ,如光、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其既可来源于环境其既可
4、来源于环境, ,也可来源于生物。也可来源于生物。3.(20083.(2008广东广东T18C)T18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递。( )( )【分析分析】信息传递是双向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环境之间, ,并不一定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并不一定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4.4.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 ,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其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很高。很高。( )( )【分析分析】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
5、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很低。5.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 ,食物网越复杂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恢复力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稳定性就越强。( )( )【分析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 ,食物网越复杂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越弱。6.6.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 ,其稳定性也就越高。其稳定性也就越高。( )( )【分析分析】一般来说一般来说, ,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
6、系统, ,营养结构也就营养结构也就越复杂越复杂, ,负反馈调节能力也就越强负反馈调节能力也就越强, ,稳定性就越高。稳定性就越高。考点一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1.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型(1)(1)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2)(2)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 ,把生态系统的各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 ,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3)(3)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包括如下
7、三个环节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包括如下三个环节: :信源信源( (信息产生信息产生)信道信道( (信息传输信息传输)信宿信宿( (信息接收信息接收) )。阻碍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阻碍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不能实现信息的传递。均不能实现信息的传递。2.2.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其他功能的比较信息传递与生态系统其他功能的比较项项目目区别区别联系联系来源来源途径途径特点特点范围范围能量能量流动流动太阳太阳能能食物食物链或链或食物食物网网单向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逐级递减食物链各营养级生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物间共同把生态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统一整体, ,并调节生态并调节生
8、态系统的稳定系统的稳定性性物质物质循环循环生态生态系统系统反复出现反复出现, ,循环流动循环流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间信息信息传递传递生物生物或无或无机环机环境境多种多种往往是双往往是双向的向的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由信息传递可以联系的知识由信息传递可以联系的知识(1)(1)联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联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不是单向的, ,也不是循也不是循环的环的, ,通常是双向的通常是双向的, ,并且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并且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态。(2)(2)联系细胞
9、膜的功能联系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它它属于细胞水平的信息传递。属于细胞水平的信息传递。【典例典例1 1】阅读下面两段材料阅读下面两段材料,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 ,可以把可以把3 km3 km以外的雄以外的雄蚕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量不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蚕蛾所释放的性引诱剂的量不到到0.01 mg,0.01 mg,但雄蚕蛾却仍可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但雄蚕蛾却仍可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蚕蛾对密密封在玻璃瓶中
10、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蚕蛾虽然看得见, ,但却无动于衷。但却无动于衷。材料二在防治害虫上材料二在防治害虫上, ,利用性引诱剂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迷向法”防治害虫防治害虫效效果显著。其具体做法是果显著。其具体做法是: :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的性引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的性引诱诱剂剂, ,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 ,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不适应或疲劳适应或疲劳, ,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不再对雌虫有反应, ,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1)(1)材料一说明使雄蚕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材料一说明使雄蚕蛾
11、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 信息信息, ,而不是而不是 信息信息, ,不是由视觉引起的。不是由视觉引起的。(2)(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 ? 。(3)(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 ,说明性引诱剂说明性引诱剂具有具有性和性和性。性。(4)(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从材料二可以看出, ,“迷向法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 ,而是而是通过通过, ,从而使害虫种群的从而使害虫种群的 率下降率下降, ,降低对降低对作物的危害。作物的危害。【解析解析】(1)(1)昆虫的性引诱剂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昆
12、虫的性引诱剂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材料一中材料一中, ,由由于玻璃瓶的阻挡于玻璃瓶的阻挡, ,阻碍了性引诱剂的传播和接收阻碍了性引诱剂的传播和接收, ,但并没有阻挡但并没有阻挡视线视线, ,结果雄蚕蛾没有反应结果雄蚕蛾没有反应, ,说明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说明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 ,不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由视觉引起的。(2)(2)信息传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信息传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及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材料一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及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材料一中中, ,性引诱剂有利于雌雄蚕蛾的正常交配和繁衍。性
13、引诱剂有利于雌雄蚕蛾的正常交配和繁衍。(3)(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 ,可知性引诱剂可知性引诱剂具有高效性具有高效性; ;只能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只能引起同种雄蚕蛾的反应, ,说明性引诱剂具有专说明性引诱剂具有专一性。一性。(4)(4)“迷向法迷向法”能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能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 ,从而降低害虫的出生从而降低害虫的出生率率, ,这将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将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从而降低其对作物的危害。从而降低其对作物的危害。答案答案: :(1)(1)化学物理化学物理(2)(2)信息的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信息的传递有利
14、于种群的繁衍(3)(3)高效专一高效专一(4)(4)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出生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出生【变式训练变式训练】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 ;草原上的鸟在发现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天敌后, ,雄鸟急速起飞雄鸟急速起飞, ,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 ;某种植物根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 ,如将这类物质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 ,就可以使休眠的真菌孢子提前发芽就可以使休眠的真菌孢子提前发芽, ,使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
15、息的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作用( () )A.A.物理信息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行为信息B.B.物理信息物理信息; ;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化学信息化学信息C.C.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物理信息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化学信息D.D.化学信息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解析解析】选选B B。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分类是以传递信息的载体为。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分类是以传递信息的载体为依据来划分的。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依据来划分的。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 ,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如
16、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物质, ,如性外激素等如性外激素等; ;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是来传递和表达的。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是通过光信号来实现信息传递的通过光信号来实现信息传递的, ,属于物理信息。鸟发现天敌后属于物理信息。鸟发现天敌后, ,雄鸟做出了急速起飞、扇动翅膀的动作雄鸟做出了急速起飞、扇动翅膀的动作, ,强调的是特殊的行为强调的是特殊的行为, ,属于行为信息。植物根系分泌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行为信息。植物根系分泌
17、的是一种化学物质, ,很明显属于很明显属于化学信息。化学信息。考点二考点二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及其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及其调节 1.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1)(1)结构的相对稳定结构的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太大的变化, ,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现周期性变化, ,可用如图曲线可用如图曲线表示表示: :(2)(2)功能的相对稳定功能的相对稳定: :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平衡, ,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
18、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3)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 ,这种调节主要这种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2.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1)净化作用净化作用: :包括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的分解三个方包括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的分解三个方面面, ,是河流生态系统抵抗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河流生态系统抵抗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2)(2)完善的营养结构完善的营养结构: :具有反馈调节机制具有反馈调节机制, ,进而抵抗外界干扰进而抵抗外界干扰,
19、,维维持自身稳定。持自身稳定。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的比较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的比较: :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作作用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基础, ,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相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对平衡结结果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那种成分的变化, ,从而保持从而保持稳态平衡稳态平衡实实例例若一个湖泊受到的污染超若一个湖泊受到的污染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过其自我调节能力, ,则污染则污染会越来
20、越严重会越来越严重草原上食草动物和植物的数草原上食草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变化量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食物链越短食物链越短, ,生产者越多生产者越多, ,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种类越多, ,关系越复杂关系越复杂营养结构越稳定营养结构越稳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抵抵抗力稳定抗力稳定性性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区别别实质实质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联系联系一般呈
21、相反关系一般呈相反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恢复力稳定性差性差, ,反之亦然反之亦然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如图所示:3.3.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高考警示高考警示】(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 ,还要考虑生物的个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体数量。(2)(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生态
22、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 ,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3)(3)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而是使最初发生的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方向发展那种变化向相反方向发展, ,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典例典例2 2】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 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 ,如如图所示图所示, ,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请据图回
23、答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条食物链条食物链,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2)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 ,一一段时期后段时期后, ,水面长满了浮萍水面长满了浮萍, ,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死亡的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最主要原因是缺少, ,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2 2
24、条条, ,请画出由这请画出由这2 2条食物链构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成的食物网。(3)(3)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 ,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 ,一段时一段时间后间后, ,池中绿藻暴发池中绿藻暴发, ,其他其他4 4种生物陆续死亡种生物陆续死亡, ,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因是水中缺少。不久。不久, ,绿藻也大量死亡绿藻也大量死亡, ,水体发臭。导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4)(4)若甲、乙两池塘中若甲、乙两池塘中, ,早期藻类大量繁殖早期藻类大量繁殖, ,动物也大量繁殖动物也大量繁殖, ,藻藻类减少
25、类减少, ,接着又引起动物减少。后期排入污水接着又引起动物减少。后期排入污水, ,引起部分动物死引起部分动物死亡亡, ,加重了污染加重了污染, ,导致更多动物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导致更多动物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 ,正正确的是确的是( () )A.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早期不属于负反馈, ,后期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B.早期属于负反馈早期属于负反馈, ,后期不属于后期不属于负负反反馈馈C.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解析解析】(1)(1)由图示可知由图示可知: :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26、有: :水草水草鲫鱼鲫鱼, ,水草水草螺蛳螺蛳鲫鱼鲫鱼, ,绿藻绿藻螺蛳螺蛳鲫鱼鲫鱼, ,绿藻绿藻轮轮虫虫鲫鱼鲫鱼, ,绿藻绿藻鲫鱼鲫鱼, ,共共5 5条。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是生条。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是生产者产者( (即绿藻和水草即绿藻和水草) )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2)(2)池中引入的浮萍与水草、绿藻是竞争关系池中引入的浮萍与水草、绿藻是竞争关系, ,当浮萍大量繁殖当浮萍大量繁殖后后, ,水草、绿藻就会因缺少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水草、绿藻就会因缺少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 ,轮虫因缺少食物而死亡。此时轮虫因缺少食物而死亡。此时, ,生态系统中只有两
27、条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只有两条食物链, ,即即浮萍浮萍螺蛳螺蛳鲫鱼鲫鱼, ,浮萍浮萍鲫鱼。鲫鱼。(3)(3)乙池中加入较多有机肥后乙池中加入较多有机肥后, ,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 ,微生物有了微生物有了丰富的食物而大量繁殖丰富的食物而大量繁殖, ,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 ,使水生动物因使水生动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同时缺氧而大量死亡。同时, ,大量微生物繁殖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大量微生物繁殖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彻底的氧化产物而使水体发臭。彻底的氧化产物而使水体发臭。(4)(4)在早期在早期, ,当藻类大量繁殖时当藻类大量繁殖时, ,动物因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动物因食物充足
28、而大量繁殖, ,随随后藻类会减少后藻类会减少, ,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特点。而到后期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特点。而到后期, ,排入污水排入污水后后, ,动物大量死亡动物大量死亡, ,使生物个体数量明显减少使生物个体数量明显减少, ,这说明污染程度这说明污染程度超出了负反馈调节的能力超出了负反馈调节的能力, ,生态系统崩溃。生态系统崩溃。答案答案: :(1)5(1)5绿藻和水草绿藻和水草(2)(2)阳光绿藻阳光绿藻( (或食物或食物) )(3)O(3)O2 2分解者分解者( (或微生物或微生物) )(4)B(4)B【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1)在上题第在上题第(1)(1)小题食物网中小题食物网中,
29、,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哪些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哪些? ?提示提示: :螺蛳、鲫鱼、轮虫。螺蛳、鲫鱼、轮虫。(2)(2)上题第上题第(4)(4)小题中前期维持池塘稳定的基础是什么小题中前期维持池塘稳定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提示: :池塘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池塘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在一片动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在一片动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 ,消费者、分解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那么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那么, ,下列哪项与之不相符下列哪项与之不相符( () )A.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B.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
30、稳定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C.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D.D.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解析解析】选选D D。根据题意可知。根据题意可知, ,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数目基本稳定, ,可知该森林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可知该森林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系统, ,其功能相对稳其功能相对稳定定, ,即物质、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即物质、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动态平衡保持动态平衡; ;其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其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即各种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即各种生物的种类及
31、数量一般变化不大一般变化不大, ,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各种群年龄组成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稳定型。维持稳定型。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判断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判断 【备选典例备选典例】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 ,对此理解不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确的是是( () )A.aA.a为抵抗力稳定性为抵抗力稳定性,b,b为恢复力稳定性为恢复力稳定性B.aB.a为恢复力稳定性为恢复力稳定性,b,b为抵抗力稳定性为抵抗力稳定性C.C.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相反关系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相反关系D.D.抵抗力稳定
32、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解析解析】选选B B。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就越强, ,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因此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因此, ,一般情况下恢复力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呈负相关, ,且一般情况下且一般情况下, ,抵抗力稳定性与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恢复力稳定性呈相反关系。【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1)若题中横坐标改为温度若题中横坐标改为温度, ,纵坐标改为氧气浓度纵坐标改为氧气浓度, ,则表示恒温则表示恒温动动物
33、物的曲线是哪条的曲线是哪条? ?提提示示: :b b。(2)D(2)D选项中的两种稳定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关系可以表现一选项中的两种稳定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关系可以表现一致吗致吗? ?提示提示: :可以可以, ,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无论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无论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都弱。力稳定性都弱。【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生态缸的设计制作及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生态缸的设计制作及结果的观察与分析1.1.制作生态缸的目的制作生态缸的目的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2.2.小生态缸的设计要求及相关分析小生态缸的设计要求及相关分析设计要求设计要
34、求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生态缸是封闭的生态缸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 ,成分成分齐全齐全( (要有生产者、消费者、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和能量流动, ,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保持稳定设计要求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 ;保持保持生态缸内的温度生态缸内的温度; ;便于观察便于观察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生态缸宜小不宜大, ,
35、缸中水缸中水量应占其容积的量应占其容积的4/5,4/5,要留一要留一定空间定空间便于操作便于操作, ,缸内储备一定量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的空气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光防止水温过高防止水温过高, ,导致水生植导致水生植物死亡物死亡选择的动物不宜太多选择的动物不宜太多, ,个体个体不宜太大不宜太大减少对减少对O O2 2的消耗的消耗, ,防止生产量防止生产量 消耗量消耗量3.3.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1)(1)观察稳定性观察稳定性, ,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质
36、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2)由于生态缸极为简单由于生态缸极为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极差自我调节能力极差, ,抵抗力稳定性极抵抗力稳定性极低低, ,其稳定性易被破坏。因此其稳定性易被破坏。因此, ,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间的活性。【备选典例备选典例】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设计设计4 4个密闭、透明的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生态瓶, ,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测后, ,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注注: :“+ +”表示
37、有表示有, ,“- -”表示无。表示无。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组成光光水草水草 藻类藻类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小鱼小鱼泥沙泥沙生态瓶生态瓶编号编号甲甲+ + + + +- -+ +乙乙- -+ + + +- -+ +丙丙+ + + + +- - -丁丁+ + + + + + +请回答以下问题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乙瓶中乙瓶中, ,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原因是。(2)(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 ,原因是原因是 。(3)(3)丁瓶与甲瓶相比丁瓶与甲瓶相比, ,氧气含量氧气含量, ,原因是原因是。(4)(4)根据观测结果根据观测结
38、果,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 : 。 。【解析解析】(1)(1)乙瓶缺少光乙瓶缺少光, ,藻类的种群密度将减小。藻类的种群密度将减小。(2)(2)丙瓶与甲瓶相比缺少泥沙丙瓶与甲瓶相比缺少泥沙, ,即缺少分解者即缺少分解者, ,无法将更多的有无法将更多的有机物进行分解机物进行分解, ,所以有机物会大量积累。所以有机物会大量积累。(3)(3)丁瓶与甲瓶的条件相比惟一区别是丁瓶中含有小鱼丁瓶与甲瓶的条件相比惟一区别是丁瓶中含有小鱼, ,因为小因为小鱼进行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气鱼进行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气, ,所以丁瓶中氧气含量较低。所以丁瓶中氧气含量较低。(4)(4)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
39、量的合理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在光照条件下搭配。在光照条件下, ,水草、藻类作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水草、藻类作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 ,消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耗水中的二氧化碳, ,释放出氧气释放出氧气, ,同时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同时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为消费者为消费者浮游动物和小鱼提供氧气和食物浮游动物和小鱼提供氧气和食物, ,泥沙中含有微泥沙中含有微生物生物分解者分解者, ,可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实现瓶内的实现瓶内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答案答案: :(1)(1)减小缺乏光照减小缺乏光照, ,生产者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40、生产者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2)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3)少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气少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气(4)(4)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变式训练变式训练】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河水、池泥、黑藻、植食性小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河水、池泥、黑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 3个生态瓶个生态瓶(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
41、内分解者数量过少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B.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C.丙瓶加盖与否丙瓶加盖与否, ,并不影响实验结果并不影响实验结果D.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若想维持生态平衡, ,丙瓶应放置较多植物丙瓶应放置较多植物【解析解析】选选B B。生态瓶的要求是。生态瓶的要求是: :散射光、成分搭配合理。甲瓶散射光、成分搭配合理。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 ,小鱼缺氧而死小鱼缺氧而死亡亡; ;乙瓶消费者较少乙瓶消费者较少, ,存活时间相对较长存活时间相对较长; ;丙瓶加盖与否丙瓶
42、加盖与否, ,会影响会影响氧气的供给氧气的供给, ,从而影响实验结果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若想维持生态平衡若想维持生态平衡, ,丙瓶不应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放在黑暗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解读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解读【典例典例】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直接或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间接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现已现已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43、, ,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下列问题: :(1)(1)甲图的生物中甲图的生物中, ,含能量最少的是含能量最少的是 , ,因为能量流动因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的特点是。(2)(2)甲图的食物链中甲图的食物链中, ,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 ,猫头鹰能猫头鹰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 ,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猫头鹰的气味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猫头鹰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 ,这是一种这是一种调节调节, ,这说明了信息这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传
44、递的作用是 。(3)(3)乙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乙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4)y(4)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示一个外来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y,y越大越大, ,说明该生态说明该生态系统系统;x;x越大越大, ,说明该生态系统说明该生态系统; ;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的的x x与与y y越大越大, ,该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解析解析】(1)(1)甲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甲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少能量越少, ,所含有的能量越少所含有的能量越少, ,此食物网中猫头鹰营养级最高。此食物网中猫头鹰营养级最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
45、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2)草、兔、草、兔、猫头鹰之间通过信息传递猫头鹰之间通过信息传递, ,维持相对稳定维持相对稳定, ,这是一种负反馈这是一种负反馈, ,说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3)乙图代表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图代表某生态系统功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两条虚线之间是两条虚线之间是生态平衡正常波动范围生态平衡正常波动范围, ,也就是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也就是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4)(4)在外来干扰作用下在外来干扰作用下
46、,y,y表示抵抗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表示抵抗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 ,属于抵属于抵抗力稳定性抗力稳定性,y,y越大越大, ,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抵抗力稳定性越弱,x,x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的能力, ,属于恢复力稳定性属于恢复力稳定性,x,x越大越大, ,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生态系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包含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统的总稳定性包含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答案答案: :(1)(1)猫头鹰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猫头鹰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2)(负负) )反馈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反馈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以维持生态
47、系统的稳定(3)(3)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4)(4)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总稳定性越弱总稳定性越弱(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方法归纳方法归纳】判断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判断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变化时变化时, ,常结合图形常结合图形, ,做以下分析做以下分析(1)(1)抵抗力稳定性表示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表示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偏离正常作用范围就越小偏离正常作用范围就越小; ;反之反之, ,偏离正常作用范围就越大。而
48、偏离正常作用范围就越大。而y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因此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因此, ,偏离的大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性弱; ;反之反之, ,抵抗力稳定性强。例如抵抗力稳定性强。例如, ,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相同的干扰时受到相同的干扰时, ,草原生态系统的草原生态系统的y y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的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的y y值。值。(2)(2)恢复力稳定性表示受到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表示受到破坏后, ,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
49、恢复力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稳定性越强, ,恢复原状的时间越短恢复原状的时间越短; ;反之反之, ,恢复到原状的时间越恢复到原状的时间越长。而长。而x 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时间越长时间越长, ,说明恢说明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复力稳定性越弱; ;反之反之, ,恢复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强。(3)TS(3)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 ,可作为总稳定性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的定量指标, ,这一面积越大这一面积越大, ,即即y y与与x x越大越大, ,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的总
50、稳定性越低。【易错提醒易错提醒】准确理解准确理解y y、x x、TSTS的含义的含义, ,不要误认为不要误认为y y为恢复力为恢复力稳定性稳定性, ,也不要误认为也不要误认为y y越大越大, ,恢复力稳定性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图中曲线变化的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B.图中的食物链为图中的食物链为: :乙乙丙
51、丙甲甲C.DC.D点丙种群繁殖速度最快点丙种群繁殖速度最快,E,E点种内斗争最激烈点种内斗争最激烈D.D.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则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则图中曲线的振幅缩小, ,周期缩短周期缩短【解析解析】选选C C。图中甲、乙、丙三种生物数量呈上、下波动的。图中甲、乙、丙三种生物数量呈上、下波动的状态状态, ,反映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反映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A,A项正确。项正确。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相对数量先升先降的为被捕食者相对数量先升先降的为被捕食者, ,后升后降的为捕食者后升后降的为捕食者”
52、进行判断进行判断, ,图中的食物链为图中的食物链为: :乙乙丙丙甲甲,B,B项正确。项正确。D D点后丙种群数量继续增加点后丙种群数量继续增加, ,故在丙曲线的故在丙曲线的A A点到点到E E点内点内,D,D点种群繁殖速度最快点种群繁殖速度最快, ,但种内斗争最激烈的应在种群数但种内斗争最激烈的应在种群数量最大值对应的点量最大值对应的点, ,即图中的即图中的A A点点,C,C项错误。当生态系统的抵抗项错误。当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后力稳定性增强后, ,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 ,恢复稳定状态的速度变恢复稳定状态的速度变快快, ,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振幅缩小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
53、振幅缩小, ,周期缩短周期缩短,D,D项正确。项正确。1.1.生态捕虫板生态捕虫板( (又称黄板或粘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 )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 (机油加入少量黄油机油加入少量黄油) )的黄色硬塑板。根据的黄色硬塑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 )A.A.化学信息化学信息 B.B.物理信息物理信息 C.C.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D.D.其他信息其他信息【解析解析】选选B B。通过颜色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
54、息。通过颜色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息。2.2.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是( () )A.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D.D.阳光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素阳光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素【解析解析】选选B 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相对简单
55、,食物。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相对简单,食物链较少,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链较少,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生物发生耐旱突变不是因为环境干旱造成的,干旱环境较强;生物发生耐旱突变不是因为环境干旱造成的,干旱环境只是将耐旱突变选择出来;水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只是将耐旱突变选择出来;水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素。长的环境因素。3.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选项不符合三大功能的是列选项不符合三大功能的是( () )A.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
56、体的各种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之间的转换B.B.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向的C.C.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D.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是产生的热能不能被利用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的原因是产生的热能不能被利用【解析解析】选选D 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生物群。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
57、机环境之间的转换;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成分之间,而且往往是双向的;任何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除了被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下一级同化之外还有其他去向,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且逐级递减,其单向性是由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且逐级递减,其单向性是由捕食关系决定的。捕食关系决定的。4.4.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有时对森林中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有时对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
58、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 )A.A.消灭森林病虫害消灭森林病虫害 B.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解析解析】选选C C。森林中残枝落叶较多,而寒带地区微生物较少,。森林中残枝落叶较多,而寒带地区微生物较少,不能及时分解残枝落叶。若辅助以人工火烧,可使有机物加速不能及时分解残枝落叶。若辅助以人工火烧,可使有机物加速转变成无机物,加速了物质循环。转变成无机物,加速了物质循环。5.
59、5.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A.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遇的洪涝灾害B.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会有太大变化C.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水依然清澈如故D.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
60、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解析解析】选选D D。A A项,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没有恢复原状。项,在受到外界干扰后没有恢复原状。B B项和项和C C项,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项,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D D项,项,在大型肉食动物闯入封闭的生态系统后,经过各成分相互作用在大型肉食动物闯入封闭的生态系统后,经过各成分相互作用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6.(20136.(2013广州模拟广州模拟)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奶牛场每天排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与情绪调控
- 艺术教育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性
- 2025年油基型密封胶项目合作计划书
- 职场女性如何进行家庭资产配置
- 高效设计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成功案例分析
- 2025工厂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考题
- 2024-2025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2025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 2024-2025厂里厂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模拟题)
- 抵押物估值管理协议
- 2024年考研英语(一)试题及答案
- UL300标准中文版-2019用于保护商用烹饪设备的灭火系统的耐火测试第四版
- 【MOOC】质量管理学-中国计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15-2024年十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3 导数及其应用大题综合(学生版)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2015-2024北京中考真题语文汇编:名著阅读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 海南省语文小升初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 2023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及答案解析
- 基于机器学习的腐蚀监测
- 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